快眼看书 > 武侠修真 > 笑傲大枭雄 > 《笑傲大枭雄》正文 第191章 永不加赋

《笑傲大枭雄》正文 第191章 永不加赋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陈书虎的突破会带给呼延恒更多的压力和动力,这一点林平之心知肚明,这是好事。

    心绪一收,林平之道:“皇上气度恢弘、知人善任,既然把重责交到了我们手中,我们就要恭俭爱民、勤政清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下面,我们说说施政纲领。”

    大家精神一振、面容一肃。一朝的施政纲领是整个朝廷的重中之重,决定着朝廷以后的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也决定着百官的命运、百姓的福祉、和天下的大势。

    林平之道:“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朝廷的权利今后如何使用,只有一个原则:对百姓有利的,我们排除万难也要坚决执行;对百姓不利的,我们就算头破血流也要坚决杜绝。”

    这个变化太大了,大家一时消化不了。以前几千年来一直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是皇帝的天下、江山是皇帝的江山、就是他们这些臣子也是皇帝的臣子,所以以前的一贯思维是对皇帝有利的坚决执行、对皇帝不利的坚决抵制。

    就算皇帝或朝廷嘴上说百姓为天,但其实就是个场面话,谁还把这当真?

    现在这么一变,虽说从字面上挑不出毛病,但内核含义确是天壤之别。

    夏尚书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贵、君次之,皇上爱民如子,我等为臣子的当然要以社稷为尊,以百姓为尊,才不会辜负皇上的信任和厚爱!”

    夏尚书这话明显是认同了林平之的理论,而且语锋一转说成是皇帝的重托,大家深以为然,纷纷点头,没有把话挑明,只在心中认可了此纲领,明白了以后的做法,心中纷纷雀跃不已:百姓终于要当家做主了。

    看大家没有异议,林平之再道:“接下来是施政目标。”

    七人一震,到了重要时刻。

    “今后一段不短的时间里,朝廷的所有工作目标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林平之早已设想好了,今后每五年为一个阶段,每年、每个阶段增长多少人口、提高多少人均收入、提升多少粮食产量、增加多少耕地、增长多少商业税收,每年为一个小阶段、五年一个大阶段,连盐、铁等产量,漕运、餐饮等服务行业都有非常详细的增长要求。

    七人听得直流汗,这一项变动不可谓不大!可以预见政令一旦开始实行,大明天下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段以七人能听明白的讲述完毕后,林平之总结道:“一句话,朝廷的目标是:百姓的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

    头上的汗还没擦完,林平之又抛出一个重磅消息:“做好准备,太子登基之时,立即昭告天下——永不加农赋!”

    七人倒吸一口凉气,古往今来、华夏几千年已降,没有一个朝代能真正做到“永不加赋”四个字!

    历朝历代都以农业赋税为主要税收,朝廷要运转、百官要生活,全靠全天下的农税养着,国家要守卫边疆、要开疆扩土,数百万军队也靠农税银子支撑,一旦动了农税,就动了朝廷的根本!

    户部尚书劝道:“永不加农赋,朝廷收入不增加的话,新政如何推行、一旦有战事,将士们如何……”

    林平之打断道:“我知道大家的顾虑,所以刚才我重点说道要增加商业税收!”

    七人这才明白,农业税不增加,增加的是商业税,换句话说,朝廷以后要重视商业、抑制农业?这更会动摇国之根本!

    看又有人要劝,林平之轻摇头道:“农业是社稷之根本,不用担心重商抑农、谁轻谁重的问题,今后朝廷的目标是商业和农业双管齐下、齐头并进!”

    看大家稍微放心下来,林平之继续道:“元蒙荼毒,汉人十室九空,我问诸位:我大明现在的人口恢复到宋朝时期的数量了吗?”

    七人哑口无言,蒙古人铁骑之下,再加上百年奴役,汉人数量急剧下滑,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到宋朝时期的数量。

    林平之厉声又问:“宋朝财政岁入多少?我朝收入多少?

    七人更是窘迫,几人坐到了现在这个位子,都知道明朝现在的收入,比几百年前的宋朝时期差了不是一点点。

    林平之没有停下,再道:“这些情况想必几位心知肚明,此事就此定论,不必再议!如果连永不加赋都做不到,谈何汉人河山?谈什么造福百姓?更不要提名留青史、功耀千秋了!”

    此言不虚,这激将法成功激起了大家的斗志,永不加农赋绝对会被天下百姓感恩戴德,一旦做成,绝对会被万民称颂、青史留名的,这绝对是破天荒的历史壮举,这一任皇帝一定会被后人称为“圣君”!前人做不到,后人未必不能成功!

    林平之再加一把火:“商业如何发展、税收如何增加的做法章程我已经拟出了个大概,几位看看。”

    林平之上一世就被成为商业奇才,否则也不可能打下那么大的商业帝国,这一世根本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只是顺手就建立了大明最大规模的连锁青楼“红福楼”、连锁酒店“大平楼”、遍及各省的天下第一镖局“福威镖局”……

    林平之了解微观经济实体、具备宏观经济眼光,又多了好几百年的经济学知识,针对此时明朝资本萌芽前期所制定的商业规划非常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既然掌握了朝廷的话语权和规则的制定权,林平之当然要高屋建瓴的给明朝指出一条强国富民的明路。

    几人抢着传阅册子,不时发出惊叹声,林平之的思维跨越的更远,站在这个历史节点,全世界当属华夏政局最稳定、民心最凝聚,活力最强,有林平之做总设计师进行引导,华夏一定会走向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剩下的事情有人会去做,不同意的滚蛋、做得不好的滚蛋,换上同一战线的、有能力的人来做,林平之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权利。

    大家看的差不多了,林平之抛出最后一个巨型炸弹:“今后,锦衣卫将不会插手朝廷和内阁的施政!”

    七人惊掉了一地下巴!

    这话的意思是,林平之不会插手内阁和朝廷的运行,这怎么可能?林平之苦心经营这些年,此刻终于一手遮天了,此时正是意气风发、手握权力大展宏图的大好时机,怎么会把胜利果实和执政权拱手让给内阁?

    不要说新任内阁不信,怕是皇帝都不会相信吧!

    其实林平之有几层考虑。

    其一,此时皇帝还没死,现在正是考验林平之的时候,如果林平之大权独揽、真的掌控朝政,皇帝会怎么想?这一层内阁中聪明的几人都想到了,比如礼部夏尚书,林平之这时以退为进,大家都觉得林平之肯定会暂时隐在幕后,将来肯定会执掌朝政。

    第二,林平之本来就没有打算总揽朝政,只要朝廷和内阁按照他的计划和预想发展下去即可,执不执政没有太大区别,反而林平之要是敢冒着大不讳垄断朝廷做太上皇,先不说百官会不会花费常年的力量赶他下台,就是大内高手福老公公一系就敢把林家赶尽杀绝。

    况且林平之计划还有好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不可能把有限的时间耗费在无限的朝廷倾轧和繁琐的朝政上边,隐在幕后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林平之道:“锦衣卫已经出鞘,今后也不打算收回来!以后将会一直存在下去!”

    大家恍然,只要全天下的十几二十万锦衣卫一直存在,谁也翻不了天,但是夏尚书还有疑虑,要是锦衣卫这么大的一支力量一直存在,皇室能放心吗?

    林平之解释道:“锦衣卫今后将不会插手和干涉朝廷的运作,只会以监督者的身份一直存在,以派出机构的形式,负责监察朝政和天下官员,各地的锦衣卫不会再次收鞘隐秘、也不会撤回,而是全部驻守在当地监督各级政府官员、保卫当地治安。”

    林平之的这个做法相当于把锦衣卫当做是后世的“纪检委”、“反贪局”和“派出所”的集合体,而且这种安排更适合现在的国情形势,因为锦衣卫只对林平之一人负责,所以又有了“廉政公署”这种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身份的性质,不受皇室管辖、不受朝廷制约的强力机构。

    七人心中一紧,这一招完全是釜底抽薪,每一级官府都会被锦衣卫监控和监督,谁有异动异心、谁办事不力、谁贪污腐败就再也瞒不过锦衣卫的耳目了。锦衣卫的稽查手段有目共睹,从此之后天下百官和百姓的一言一行,就再也瞒不过锦衣卫了。

    以前的锦衣卫大部分在潜伏,借着这次出鞘的机会,林平之不打算让他们在蛰伏回去,而是组成自己手中的一把利剑,间接掌控朝政。而皇帝暂时也不会反对,因为他以为“薪火社”还在暗处密谋造反,皇帝还得依靠锦衣卫部队才能稳住局面。

    等到过一段时间锦衣卫大势已成,皇帝已经埋在土里,所有事情已成定局,谁也无法翻盘。

    林平之等大家消化完毕,才最后宣布道:“锦衣卫虽不会干涉朝政,但却会监督朝廷和百官的施政,是保证朝廷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所以今日约法三章,违者杀无赦!”

    七人面目一肃,林平之一字一句道:

    “党争伐异、结党营私者杀!”

    “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者杀!”

    “尸位素餐、阴奉阳违者杀!”

    这三个杀字一出,顿时杀气弥漫,谁都知道林平之以下手狠辣、以血腥残酷著称,没有人以为林平之只是吓唬人、随便说说而已。

    林平之还没有说完:“锦衣卫将监督各级官员的政绩,今后升迁一律以政绩为准,能力不足者、不按政令施政者,一律罢免!”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