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节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不得,而是不愿回的问题。你外公一直把你当做外孙子对待,即使我们执意离开萧家,他也只是尊重我的选择。至于嫁人,当初就算狠心让你消失,我名声已毁,又哪里可以堂堂正正嫁给他呢他身份尊贵,不会容忍自己的夫人是个被叛贼玷污的,难道我萧家女儿真答应作为妾室被一顶轿子抬入府里,还要对皇室对杨妃感恩戴德吗娘是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下场,所以留下你是娘深思熟虑的,也是情感使然,既然老天让你投身我的腹中,我便顺其自然。这些年,我过得很好,虽然为了避免某人不死心的搜查,才选择这个山村,虽然远离父母,可是我心性随了你外公,散漫潇洒,最适合这里不过。没有人对不起我,我的儿子,你更是没有,我或许会怨恨当初毁我名节的叛贼,但是他已经被皇家斩首,怨恨也就烟消云散了,我对自己的孩子,向来只有爱以及依赖的。无论别人说什么,你都要相信一点,你是上天对我的恩赐,老天不忍我寂寞余生,所以才有了你。唉,说到这,我竟是更不舍你要离开了。”萧氏很耐心地说道,她知道觉迟心里会有愧疚,觉迟三岁时,康王妃来家中借赏景故意当众羞辱自己,还说如果将孽种溺死,愿意看在萧府的面子上让她去府里做个妾室,所以她最终带她离开是非之地,怕孩子心里有阴影,从小她便经常开导自己的孩子。至于大人之间的事,孩子是根本无需愧疚的。

    “觉迟知道。可是这么多年,康王爷一直不放弃找娘的下落,可见康王爷对娘的真心,娘真的要一辈子不见康王爷吗”萧觉迟问道,他从外公传来的信里知道康王爷,当年娘的未婚夫君一直在查找娘的消息。

    “或许是真心,或许是执念罢了。当年,我那般遭遇,他却听从杨妃的话,立即到萧府退了亲事,然后又私下找你外公说,让我入府为妾,被我拒绝不甘心,产生执念也说不定。皇家人的真心,总是经不起推敲的。”萧氏看向窗外的风景。

    “不怕念起,只恐觉迟。所以,娘为我取名觉迟吗”萧觉迟心里为母亲惋惜,不过康王爷到底是迟了。

    “我儿如知己,哈哈哈,不错,不过扯远了,你呀,还是赶紧收拾收拾东西,早日去京城吧,我懒了这些年,你不在,只怕有的忙了。”萧氏见屋里气氛低沉,便笑言道。

    “可是,娘一个人真的可以吗我很担心娘,不愿意离开娘。”

    “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至于娘,好歹当年也是京城有名的才女,离了你,难道还不能活了觉迟啊,娘要告诉你的是,没有谁离了谁活不了的,你担心娘,娘很开心,但是不愿意离开,英雄气短的,娘就要很失望了,好歹也是娘唯一的学生,怎么这么不争气呢而且,娘也不是一个人的,你外公前几次来信说到让你历练之后,正好董家人来访,娘看董家人很是不错,所以愿意和董家人交好,也有这番思量,你不在,娘也不是一个人的。”

    萧氏说道,虽然不舍得,但是该做的必须做。这是她的处事原则,至于萧觉迟历练以后选择走怎样的路,她只会尊重,不会干涉。但是她希望自己唯一的孩子能够平安喜乐。

    “娘,我知道了。我出去走走。”萧觉迟说道。

    “好。”

    c32话别董家

    萧觉迟漫无目的的在山中闲逛,路过自己曾经带董夏来采药的山谷,发现好像已经是过了很久的事情,但仔细一想,其实也才一个多月罢了。树干下做的标记还在,只是小丫头太忙,估计都忘了这山谷里的草药了。

    靠近寺庙的几座山,他从陌生惧怕到熟悉习惯,像是每日必须做的功课一样,烦闷了,累了,无聊了,失落了,开心了,都会在山里走上一走,每个不易发现的小山洞里都有他自己制作隐藏的狩猎工具,以防自己一时兴起,可以随时从近处拿到工具。还习惯了从山径快速地到达镇上,家里若是缺什么东西,他总是能尽快从镇上带回来,所以对于自己而言,住在山里并不是隐世独居,毕竟没有真的断了和尘世间的联系。但是对于母亲,确实是的,幼年时,她带着自己去过镇上,发现镇上有康王爷的耳目拿着画像私下探查母亲的消息后,母亲几乎没有再去过镇上。

    从母亲告诉自己的点点滴滴不难发现,母亲和康王爷算得上是真正的青梅竹马了,毕竟外公曾经是皇室的太傅,母亲因着外公的关系,经常和皇家孩子碰面。如果不是宁王爷谋反,抓捕母亲逼萧家一起造反遭拒,母亲被昔日的宁王爷侮辱,也许母亲和康王爷就可以举案齐眉,白头到老了。他知道,母亲心里是真的爱过康王爷的,否则不会听闻康王妃的话而远走他乡。她是一个心里比谁都骄傲的女子,哪里会轻易躲着那些看轻她的人,只是因为那个人是康王妃,没有相濡以沫的缘分,不如退让一步,相忘于江湖。

    萧觉迟神游般地散着步,没有想到居然来到了小山坡上,山坡下是一小片竹林,竹林下便是董家。此时太阳高升,董家人应该从镇上回来了吧还是下山去拜访一下董家,让董大娘多照顾一点自己的母亲吧。

    董夏正在晒着多余的蒿子,这些蒿子洗得干干净净的,又被董老爹剪得细碎过了水除去了涩味,只要多晒几个太阳,便可以储藏起来,以后没有新鲜蒿子的时候,可以用干蒿子代替。

    看见萧觉迟居然下山来了,立刻惊讶地停了手里的活儿,脆生生地打着招呼,“萧大哥,你怎么来了快进屋来坐坐。”

    萧觉迟微笑点头,回道:“小夏,我就是来你家看看。”

    粗瓷大碗里盛着热白开水,正冒着热气。董老爹坐在一旁陪着萧觉迟。

    董夏有些歉意地说道:“家中没有茶了,只能用白水招待萧大哥,还望萧大哥不要嫌弃啊”

    “白水就很好,小夏太客气了。董伯伯,您的气色看着不错,看来应该快痊愈了。”萧觉迟很温和地说道。

    小小年纪,斯文儒雅,有礼谦和,董晓海在外面闯荡过几年,见过不少富贵公子,不过眼前的少年倒是比那些个贵公子看上去更加气度不凡。

    “是是,快痊愈了。萧侄子,多谢你家的照顾了,我我们很感激。”董晓海有些结巴地说道,他本就不善于和人打交道,平日里最习惯的就是闷头卖力气干活,这一下子和一个看起来气度不凡的小少年说话,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算合适。

    “董伯伯,不过是合伙做点小买卖,算不得什么照顾,”萧觉迟不在意地说道,又见王氏不在家,便问道,“董大娘呢”

    “孩子他娘带着阿秋去拜先生去了,现在还没有回来。”董老爹说道。

    “萧大哥,我娘一会儿大概就要回来,我弟弟今天去村里学堂了,以后我弟弟读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找萧大哥帮忙吗”董夏见老爹很拘谨,和娘初见萧姨时差不多,知道爹是个沉默性子,不善言谈,便自己也接上话来。

    “若是我还在青溪村,自然可以。只怕不过,你弟弟若是不明白的地方,倒是可以问问我娘,我学的知识都是我娘教的。”萧觉迟本想答应,但是一想到自己要离开青溪村了,只好改口道。

    “萧大哥要离开青溪村了吗”听到萧觉迟的话音,董夏皱起眉头问道。为什么突然要离开青溪村,不会是因为自家做买卖影响到了萧家吧

    萧觉迟点了点头,将母亲要自己出去历练北上的消息告诉了董家人。

    董夏松了口气,还好不是因为自家给萧家添了麻烦,不过萧姨真是一个很有远见的母亲啊,不过胆子也大,就让一个孩子独身出去历练,这世道,虽然是太平盛世,不过这里交通不便,通信又不便,出个远门至少得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萧姨居然这样放心。

    “原来是这样,萧大哥出远门历练,这是好事,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萧姨这样做,也是为了萧大哥好。萧大哥放心,我和娘会经常去山上看看萧姨的,你出门在外就不要太担心家里啦”董夏说道,她也好像想萧觉迟一样,出门看看这异世风光啊。不过,作为一个小农女,还是穷人家的孩子,这也只是想想罢了。

    “小夏,多谢你啦,我还没有说出口,你就先说了。董伯伯,我娘是一个寡妇,若是我不在的时候,村里人有人欺负她一个人的话,还希望董伯伯家人能帮衬一下我娘,觉迟在这儿先谢过了。”萧觉迟说完,便起身,给董晓海稽首行礼。

    董晓海连忙托起萧觉迟的手腕,说道:“应该的,应该的。萧侄子放心啊”

    略坐了一会儿,萧觉迟怕耽误董家人做事,便告辞了。

    董夏看着萧觉迟的身影消失在竹林后,有些不舍得继续回到院子前继续晒蒿子。好歹也是唯一一个能说得上话的朋友吧,没想到就要离开了,虽然萧姨还在青溪村,也不知道萧觉迟什么时候能回来北上京城,也不知道前路到底如何,会不会有危险之类的。随即又吐槽自己,人家萧姨都不担心,自己一个外人在这儿瞎担心啥,担心啥,总算把心思收了回来,加快手里的速度。

    等到王氏回来,董晓海将萧觉迟来访的事情告诉了她,让王氏一阵唏嘘,不懂为啥萧妹子会让自己的孩子远离村里,去那么远的地方,并叮嘱董夏一定要记得提醒自己常常看望萧妹子。

    一天的忙碌生活又这样开始了。

    而山上的萧家,在第二天一早,萧觉迟便背着一个小包袱,趁着朝阳微升,便拜别萧氏。萧氏并没有远送,只是站在门前的岩石旁,目送孩子下山去。

    萧觉迟路过寺庙,又拜别了庙里的老师傅,出了寺庙,只听见背后有人在喊,“萧大哥。”

    立刻惊讶地回过头,他没有说今天早上走啊,怎么董夏会知道

    只见董夏拿着一个小包裹,从一棵大树边走了过来,大大的眼睛里有些不舍,心里便一暖,好久都没有除了母亲以外的人关心不舍自己了,“小夏,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别担心,也别难过啊”

    “这是蒿子粑粑,我们今天卖的很快,这是昨晚我娘特意多做的。你既然来我家说了要走的事,肯定是立刻就要走的,所以早上我先赶回来了,在这儿等你,把这个给你,路上饿了可以吃的。”董夏将包裹递了过去。

    萧觉迟接过沉甸甸的包裹,就这样捧在胸前,“我走了,你和你家人要多保重不要太劳累”

    “嗯,萧大哥,你也是,多保重”

    c33清明时节农活忙

    从二月份早上开始在镇上卖春饼以来,春饼的生意是越来越好,这也导致董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忙碌。每天早上天麻麻亮,王氏就挑着一担春饼送往镇上,回来后吃过早饭就和董夏忙着去山上田野找蒿子,董晓海则是坐在家里用剪刀将蒿子剪碎,就连阿秋,每天放学回来也拿着小挎篮在门口的田埂上找蒿子,随着天气渐渐暖和,这蒿子也跟着越长越高,最后连蒿子最顶尖的嫩头都不能采了,不过由于这一个多月的忙碌采摘,家里存的干蒿子应该能支撑这一年的买卖,这还必须取决于自家不再扩大每天的供应量。

    王氏的手艺是越来越熟练,从最开始的一百个,到后来的一千个。当然自家的小摊子是卖不了一千个春饼的,毕竟来街上买早点吃的人也有限,镇上人也就那么多,而且自家还要顾及村里的农活,所以这一千个春饼是每天送到福运来客栈的,自家的摊子在和福运来达成生意合作后就没有再摆了。福运来客栈是镇上最有名的老字号,不仅在镇上有老店,在城里也开了几处分店,由于福运来的东家有亲戚在京城里是三品大员,所以一般的达官贵人宴请宾客都是优先选择这里的。

    当初何府不知道怎么知道是王氏在街上摆摊子,卖美味的春饼。何大老爷自家有卖糕点吃食的铺子,看到了这春饼的商机,便起了心思。通过何府大夫人知道了王氏曾经在自家做过工,而且自家大发慈悲放了王氏提前回家。所以某一天早上,王氏和董夏卖完春饼后,直接堵住王氏,明里暗里希望王氏记得何府的恩情,把春饼的制作方法告诉他。

    若不是董夏之前上山的时候听萧姨仔细讲萧觉迟所做的关于卖春饼的文章,知道该怎么维护这董家目前唯一的经济来源,只怕也就任由王氏讲制作方法说了出去。那天,正当王氏动摇要开口的时候,董夏便说了福运来客栈的东家已经和董家签了保密契约,这春饼即将在福运来供应,除了董家自己摆的摊子外,若是城里另外出现卖这一模一样的春饼,董家会惹上麻烦之类的话。

    何府虽然在镇上买卖做的不错,不过商人总不敢和当官的斗,听闻是福运来的东家发了话,就不敢为难王氏,最后还热情的送走了她们。

    当时,董夏便劝说王氏立刻找到福运来的掌柜,将自家的春饼拼命地推销。福运来的掌柜杨大金刚开始并没有把王氏和董夏这一对母女放在眼里,虽然知道最近来客栈吃饭的人也谈及春饼的美味,不过自己忙得很,又想着毕竟是穷苦人家卖的廉价货,所以当王氏说每天供应春饼的时候,只是一口咬定自己出二两银子,让王氏把春饼的制作方法告诉大厨就行。没有想到妇人旁边的瘦弱小丫头倒是伶牙俐齿,说的头头是道。不仅说春饼是自家的家传秘方,还说福运来不缺这点钱,而春饼的制作方法非常麻烦琐碎,若是让本该做精致菜肴的大厨浪费时间在制作春饼上,是得不偿失。而董家供货,则是不一样,让大厨不必大才小用,董家也能获利,是两全其美,有利于以后更多的合作等等。

    杨大金仔细想了想,福运来客栈确实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这个制作上,让董家长期供货也未尝不可。可是县城里就有四家福运来客栈,这供货怕董家会吃不消。

    董夏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春饼是个稀罕物,所谓物以稀为贵,若是提高价格,走精品路线,就不应该大肆供应。而且她可惜改良春饼的制作方法,让春饼不仅美观,而且更好吃。这样就符合了一些有钱人的心思,那些人不缺钱,只想尝新鲜好吃的东西。

    最后和掌柜的达成协议,签了文书。董家每天提供一千个春饼给福运来,按照四文钱一个的价格,这样一天就有四两银子收入。一个月就有差不多一百二十两。

    当然春饼在福运来被掌柜改名叫翡翠饼,尽管一块翡翠饼十八文,不过在达官贵人那里依旧极受欢迎,成了福运来的一道名点心。

    董夏将春饼恢复了厚度,反正不用自己煎,福运来有专门煎饼的炉子,这点不用担心。说实话,厚厚的春饼味道更加软糯清香。

    清明时节,董家忙着撒稻种,育秧苗。四月份一过,王氏便忙着插秧,十亩田,每天起早贪黑的插秧,最后还是齐家表爷带着儿子儿媳过来帮忙。董夏自然在家掌勺,每天除了做春饼,还有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来帮忙的齐家人。

    因为每个月有一百二十两的对于王氏来说的“巨款”收入,即使忙碌,王氏的心情也很愉快。几天的劳累除了人黑了,倒是没有瘦多少。

    不过有了以前的教训,即使有了这样的收入,董家还是保持这低调,毕竟之前被所谓的亲戚伤过,所以这些亲戚自然没有来董家找麻烦之类的。

    王氏有了赵大娘这样的闺蜜之后,又常去萧氏那儿常坐坐,每日虽忙碌,日子过得倒是充实。

    春去秋来,就这样过了六年。这六年,董家的生活水平那是逐渐提高,房子重新盖了,倒没有盖得多出彩,和村子里大部分人家一样的房子。别人都以为是租了赵家田的缘故,而且董晓海毕竟身体恢复了,没有了要吃药养病的,自然没有太大花销。董家人也不会辩解什么,只安心过好自己的日子。

    春天的时候,十二岁的董秋成为了村子里最年轻的秀才,并且是案首的好名次。董家这一下子算是真正地在村子里扬眉吐气了。

    不过王氏却开始为董夏的婚事着急了。村子里的女孩子十六岁大部分都定亲了,可是自家孩子却不知道姻缘下哪儿虽然因为董秋成了秀才,不少媒婆来家里给董夏做媒,但是那些人家董夏都不满意,整天往山里跑,忙着采摘蒿子。

    直到有一天,村里的媒婆来喊正在田里忙活的董家父母,新上任的县令大人亲自上门提亲,赶回家才发现提亲的是出门已有六年的萧觉迟。从萧觉迟的话里,王氏和董晓海才知道,原来这几年两孩子一直没有断了联系,不知不觉竟然互生了感情,怪不得之前提亲的人自家丫头都不答应呢

    萧氏看着已经长成大人的孩子,满心欣慰。这几年,她一个人住在山里,王氏和董夏常常来陪她,倒也不寂寞。不过,既然儿子如今已经是官身,还是在村里与董家为邻,重新盖了几间屋子,当做以后儿子休沐回村住的房子。萧氏没有和萧觉迟回县城衙门住,而是就住在新房子里。萧觉迟回京城参加考试时用的身份是外公编造出来的,所以康王爷倒是没有发现和萧氏有什么联系,这次会青溪村也就没有偷偷摸摸的,而是光明正大。

    六年的历练,从京城案首,到解元,最后登顶状元,萧觉迟在翰林院待满两年后,直接暗地里找外公帮忙,让已经是吏部尚书的舅舅调令他回到桐县。他终于在陌生又熟悉的江南有了一些保护母亲和董家人的力量。

    ------题外话------

    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个故事结尾很仓促,因为自己的思路有些混乱,所以故事大概的完成了,最后多谢大家的收藏啦

    :嗜睡咩咩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