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 第五卷、风流与雄才兼备的野心家―完颜亮卷 九、秦陇山区的狼烟再起

第五卷、风流与雄才兼备的野心家―完颜亮卷 九、秦陇山区的狼烟再起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大散关,位于陕西宝鸡以南的清姜河岸,因该关隘设置于大散岭上而称为大散关。

    大散关是关中西南的唯一要塞,自古以来便是巴蜀、汉中进入关中的咽喉要道,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七十多次争夺大散关的战争。

    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金国的战神兀术同志为了打通进攻巴蜀的通道,曾经在大散关附近的和尚原同吴、吴兄弟进行了极其惨烈的拉锯战,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金国同南宋签订了长期和平共处打约,似乎是对大散关这个自己的伤心地心有余悸,兀术特地将金国同南宋在陕西的国界线划在了大散关之上,两家每人一半,谁也别想独自占有大散关这个军事要地。

    和平的岁月是如此的短暂和宝贵,不经意间二十年过去了,秦陇山区的大散关在经历了二十年的和平岁月后,终于再次遭受到了战火的摧残!

    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九月五日,金国的西路军在接到完颜亮下达的进攻命令后,在西路军都统制徒单合喜和副都统制张中彦的带领下,以迅雷之势突袭金宋两国的国界关隘大散关,并一举攻占大散关,令南宋方面大为震惊。

    金国西路军的副统帅张中彦同志我们已经在前面进行过详细介绍,而对于金国西路军的主帅徒单合喜,我们则相对比陌生。

    徒单合喜,上京速苏海水人,世袭猛安,史书对他的评价是“身材魁伟,臂力过人,一经闻见,终身不忘,”基本意思是文韬武略、文武全才。

    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是徒单合喜在金国军事舞台初露锋芒的开始,当年担任陇州防御使的徒单合喜以四战而出名,第一战以兵十五人败宋兵二百于高陵,第二战经兵百人败宋兵二千于秦州,第三战以兵八百人败宋兵三千五百于凤翔,第四战以二谋克兵败宋兵二千于饶凤关。

    虽然每次战争都是小打小闹,但徒单合喜以少胜多,四战四胜,在青年时代就已经显露出来了天生所具备的军事指挥才能,很快徒单合喜因军功而升为平阳尹、临洮尹、延安尹。

    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鉴于徒单合喜曾经在陕西一带的杰出表现,完颜亮任命徒单合喜为陕西统军使兼河中尹,徒单合喜开始成为金国在陕西地区的统军大员。

    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九月,徒单合喜被完颜亮任命为西蜀道兵马都统,也就是金国西路军的主帅,负责进攻南宋的巴蜀地区,牵制南宋的军事力量。

    虽然通过突然袭击攻占了大散关,但对徒单合喜真正的考验还没有到来,因为南宋在四川地区的头号军事猛人吴还未出场,金国的战神兀术、元老撒离喝、完颜习不住、蒲察胡盏都纷纷败在吴手下,作为金国中生代武将的杰出代表之一,徒单合喜同志能够击败如日中天的吴吗?

    徒单合喜不相信名气,他相信的是实力,你吴名气再大,我徒单合喜照样敢和你进行硬碰硬的生死决战!

    在攻占大散关后,徒单合喜命令副帅张中彦率精兵五千深入南宋国境三十里,分兵三路,急攻南宋的黄牛堡。

    南宋的黄牛堡守将李彦坚向四川宣抚使吴飞骑告急求救,狼烟四起,时隔二十年后,金国同南宋在秦陇山区再次爆发战争!

    面对咄咄逼人的徒单合喜和来势汹汹的金国西路大军,作为南宋在四川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昔日的小吴将军吴必须要有所动作了!

    其实吴在四川地区的军事备战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着手开始实施了。

    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十二月,施宜生在出使南宋的外交活动中,用瘦语的方式向南宋方面道破天机,泄露军情,但赵构同志显然对施宜生的暗示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虽然知道完颜亮极有可能撕毁和约,进攻南宋,赵构同志还是抱着“安边息民”的态度,寄希望于完颜亮同志能够突然良心发现,继续遵守已经签署了二十年的和平条约。

    而吴则不同,相比他的老板赵构而言,吴对金国和完颜亮的南侵野心了解得比较彻底,在皇统二年金宋和平以后的一段难得和平的岁月中,吴根据十几年来和金军作战的实战经验对金国军队的特点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并还曾编写了《兵要》和《阵法》两部军事文章,虽然两部军事著作的主要内容已经失传,但一些片断内容还是流传了下来。

    吴认为金国军队相比南宋军队有四大长处:一是骑兵、二是坚忍,三是甲重,四是弓矢,南宋军队如果想击败金国军队,必须克制金国军队的这四大长处,而且吴也已经想出了克制这金军四大长处的方法。

    用分队阵形来克制金军的骑兵,用番休迭战克制金军的坚忍,用劲弓强弩克制金军的甲重,用远弓来克制金军的弓矢。

    当然,这些针对金军的四大法宝是否真的有用,吴自己也心中无底,一切由实战来检验吧!

    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吴和自己的部下,另一位川中名将姚仲就曾经在兴元府一带招募五州义军共两万余人。

    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二月,在战争阴影日趋浓厚的情况下,吴派兵驻守武兴,同时派自己的两位部下姚仲和王彦分别驻守兴元和汉阴,南宋大军在秦岭南麓摆开阵势,恭候金国大军的到来。

    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五月,在南宋和金国已经正式撕破脸皮后,吴被赵构任命为四川宣抚使,负责四川地区的全部军事行动。

    但不幸的是,在吴接到赵构的任命后不久,他便因病卧床不起,严重影响了四川地区的军事备战行动,而完颜亮却乘虚而入,先声夺人,攻占大散关,并深入南宋境内三十里。

    大散关失守、黄牛堡告急,身为四川宣抚使的吴大为震惊,他完全没有预料到完颜亮的军事行动如此之迅速,使得四川方面的许多南宋军队毫无防备。

    形势非常紧急,吴抱病而起,强行进行了宣抚使的简单就职仪式,然后亲自上阵,乘座肩舆,来到自己昔日战败过兀术的杀金坪指挥作战,同时命令部将高崧率兵增援黄牛堡。

    昔日小吴将军的威名在很多金国将士中间都是如雷贯耳,对很多参加过和尚原、仙人关战役的金国将士来说,吴无疑是个梦魇,吴带病亲自出征,将给徒单合喜和张中彦所率领的西路军带来巨大的考验。

    黄牛堡激战正酣,在得到了吴的增援部队后,守将李彦坚和高崧决定使用南宋军队中的秘密武器――神臂弓来对付金国骑兵。

    神臂弓原本是北宋年间,西北地区的部落首领李宏进献给宋神宗的,神臂弓其实是一种踏张弩,偏架弩,弩弓用坚硬的山桑木制成,弩梢用檀木,干蹬用铜铁制。

    射手们使用时和其他踏张弩一样,用脚踏住干蹬,身体保持站姿,腰腹退臂全身同时用力张开弦,把箭矢放入箭槽,瞄准,发射。

    《宋史》中对这种武器的基本描述是身长三尺二寸,弦长二尺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二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箭。

    说的简单点,这种神臂弓的主要优势在于射程远,穿透力强,这两个特点正好可以克制金军的重甲和弓矢两大长处。

    而我们的老韩韩世忠同志还曾经对神臂弓进行过改良,使得神臂弓的最远射程达到了三百六十余步,成为当时非常可怕和恐怖的一种武器。

    不论你穿上多么坚硬的铠甲,只要被神臂弓这种变态的武器射中,基本上你就没有任何存活的机会!

    而且,神臂弓非常适合在山区丘陵地带进行防御作战使用,因此神臂弓就被吴、吴兄弟在秦岭一带的防御战中大量的使用。

    金国的骑兵虽然装备精良、作战勇敢,但所有这一切优势在神臂弓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金国的铠甲骑兵们纷纷被神臂弓射出的弓弩穿透铠甲而亡。

    李彦坚和高崧使用神臂弓多次击退金国骑兵的猛烈进攻,金国身穿重装铠甲的骑兵们无法抵御神臂弓的威力,张中彦在见识到了神臂弓的恐怖威力后,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决定放弃黄牛堡,率兵撤回大散关。

    黄牛堡的危机宣告结束,吴同志决定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徒单合喜和张中彦,他的选择是反攻大散关,将金国军队赶出南宋。

    而此时,我们的赵构同志又给忙的焦头烂额的吴添麻烦了,每当川陕地区发生战争时,赵构总会派一位文官担任四川的最高行政长官,名为辅助吴氏兄弟,其实是怕吴氏兄弟在四川拥兵自重,构成威胁。

    三十年前,赵构派的是胡世将,而三十年后,赵构派出的四川最高行政长官也就是四川制置使名叫王刚中,这位王刚中的到来会给秦陇山区的这场战争带来新的变数吗?

    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九月,四川制置使王刚中受赵构之命到大散关的前沿阵督军,这位王刚中是位地地道道的文官,以前从来没有到过战场,更别说让他和南宋的将士们共同杀敌了,这位仁兄为了避免自己遭受金军的弓矢袭击,居然还乘坐了一招降活动了,他们的选择是不再进行强行攻击,为了避免军队的伤亡,而是采取积薪烧楼的方式,直接将卢奉国和刘昭武化为了灰烬!

    卢奉国和刘昭武称的上是真正的金国忠臣,为了自己的国家,他们的选择是献出自己的生命,但历史却不曾记得这两位金国的将领,可能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主人是女真金国!

    也许,如果陇州之战的双方角色互换:金国军队攻破陇州,南宋的陇州守将卢某和刘某拒不投降,被金国将领烧楼而亡的话,那么也许史书就会详细记载南宋将领卢某和刘某的事迹,卢奉国和刘昭武也许会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真正的大名!

    比起秦州、陇州的攻防大战,南宋同金国在洮州的战争则平谈无奇的多,南宋军队几乎不费一枪一弹便轻而易举的得到了洮州城。

    九月二十七日,吴派出的第三支突袭奇兵在部将曹的率领下,突然兵临洮州城下。

    金国洮州城的守将名叫阿林哲,但这位仁兄目前不在洮州城中,而是离开洮州,到前线阵在去商议军事了,整个洮州城中群龙无首。

    面对曹从天而降的南宋军队,洮州城的全体军民们束手无策,这时洮州城中出了位女领导来领导洮州城的军民对付南宋军队。

    这位女领导便是阿林哲的夫人包氏,包氏在洮州城面临危机的时刻挺身而出,代替丈夫阿林哲处理应对复杂的军事局面。

    不过我们的女领导包氏并没能想出什么退敌破敌的良策,她的选择很简单,一切为全城军民的生命着想,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全体向南宋军队投降。

    包氏的想法获得了洮州同知昭武大将军鄂吞察济的同意,于是洮州城的全体军民在包氏和鄂吞察济的率领下向曹开城投诚,南宋军队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洮州。

    洮州城的最高长官在得知自己的老婆擅自主张开城投降后,感觉走投无路,只好选择向吴投降。

    吴对主动投诚的阿林哲和包氏给予了极高的待遇和荣耀,阿林哲被赵构赐姓为赵姓,并被封为姚州同知,继续担任南宋的官员,包氏则被诏封为令人。

    吴的三路奇兵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内连续攻克金国在秦陇地区的秦州、陇州、洮州三城,威震陕西,令金国在秦陇地区的许多州城守将惊恐万状,再加上吴在秦陇一带极力拉络人心,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寂寞,主动向吴示好了。

    这次出头的金国的兰州汉军千户王宏同志,王宏同志原本是南宋的秉义郎,在皇统年间的金宋大战中,王宏被金国俘虏,并投降金国,担任了兰州汉军千户的职务。

    但王宏身在金营心在宋,总想有朝一日重新回到南宋的怀抱,二十年的和平岁月都没能动摇王宏的意志,在得知南宋军队重新发起对陕西的军事攻势后,王宏终于决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虽然王宏同志的愿望很伟大,但却困难重重,因为王宏的官职太小,既不是兰州知府,也不是兰州同知,更不是兰州城的军队统帅,只是个兰州城中的中级军官,要想像包氏那样率领兰州城的全体军民向南宋军队投降,无异于痴人说梦话。

    但王宏同志发扬了不怕艰险、排除万难的决定,首先在他的汉军中作思想工作,要求的兰州汉军同意跟随自己南下投奔吴。

    汉军毕竟是汉军,毕竟和南宋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经过王宏的一番教育,大部分汉军士兵同意起兵,但兰州城的女真族士兵和兰州城的几位高级官员不同意王宏的投降做法。

    顺我者活,挡我者死,九月三十日,王宏为了确保起兵的成功,和徒弟鲁孝忠率领兰州城的汉军士兵向不愿意投降的女真族将士们发起了攻击。

    要说王宏手下的这帮汉军士兵们战斗力还不是一般的强,经过一番激战,王宏和鲁孝忠居然把兰州守将安远大将温腾乌延和同知镇国上将军富察萨给干掉了。

    最终,王宏和鲁孝忠率领五百骑兵、二百步兵,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回到了南宋的怀抱。

    王宏的突然反正对吴来说无异是个天大的喜迅,王宏等人受到了吴的热情招待,吴随即以赵构帝的名义任命王宏为武功大夫(第27级武阶)、兰州知府、统领熙河军马,任命鲁孝忠为秉义郎、兰州同知。

    正隆六年,九月围城,秦陇山区硝烟弥漫,吴对秦陇山区的的九月围城计划大获全胜,九月之间连下秦、陇、洮、兰四州,熙河一带再次纳入南宋的领土范围。

    吴并不满足于既有的辉煌战果,因为尽管吴在秦陇山区攻城略寨,纵横驰骋,但作为他的对手徒单合喜同志却视若无睹,继续重兵屯集大散关、凤翔、宝鸡一线,使得吴始终无法突破金国的关中防线。

    因此吴决定做出战略大调整,派遣自己的两位得力部属,兴元都统制姚仲、金州都统制王彦分兵两路攻击大散关东侧,从侧面威胁长安,吸引徒单合喜的注意力。

    十月十七,兴元都统制,另一位川陕名将姚仲开始出马了,姚仲曾经是吴的部将,参加过天会十二年(公元1134年)的仙人关大战和皇统元年(公元1141年)的秦州剡家湾大战,是目前川陕大将中名气、战功仅次于吴的一名老将。

    姚仲命令部将王俊率领一支部队从洋州出发,翻越秦岭之间的崇山峻岭,在关中一带联络当地的抗金武装,威胁长安的大后方。

    十月二十,王俊率领所部人马突袭整(今陕西周至县),面对突如其来的南宋军队,整城中又有汉军士兵开始弃暗投明,一名叫赵顺的士兵大开北门欢迎南宋军队的到来。

    战况进展是如此的顺利,王俊为了避免自身的伤亡,向整城的守将宣威将军徒单萨哈发出了劝降书,但徒单萨哈坚决拒绝投降。

    战斗似乎不可避免,受到南宋秦陇山区三支奇兵的鼓舞,王俊的东路突袭队同样表现十分出色,仅用一天时间的激战,便相继占领东、西、南门,并最终占领了整个整。

    守将徒单萨哈,完颜呼达等被俘,缴获战利品不计其数。

    整的失守对于徒单合喜来说,比秦陇四州的失守更加令人胆战心惊,因为整位于长安以西不到五十里,如果王俊的部队快马加鞭,只要一天时间便可兵临长安城下。

    吴同志再次给徒单合喜出了个大难题,秦、陇、洮、兰四州的失守徒单合喜可以置之不理,因为毕竟这四州是在偏远的西部边境,无法威胁到金国的中心地带,但整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长安城的存亡,如果南宋军队攻破长安,那么便会直接威胁到金国的都城汴京。

    徒单合喜胆子再大,敢冒放弃长安城之大不韪吗?

    答案是敢,徒单合喜面对整城失守的不利局面,所采取的策略是以不变应万变,任由你吴和姚仲在秦岭东西任意骚扰、我就是不予理睬,坚决重兵固守大散关、凤翔、宝鸡一线。

    当然徒单合喜敢于采取这一策略和他对当前川陕前线正确的军事判断分析有着直接的关联。

    徒单合喜认为只要自己固定大散关、凤翔、宝鸡一线,南宋的主力部队就无法通过秦岭防线,虽然王俊的精兵部队已经攻破了整城,但姚仲不可能派重兵帮助王俊攻打长安城,如果姚仲敢派重兵攻打长安,那么必然会造成大散关正面兴元府的南宋军队实力空虚,徒单合喜便会乘此良机直捣姚仲的根据地兴元府,使的姚仲首尾不能相顾。

    姚仲也是员久经沙场的老将,徒单合喜固守大散关的军事意图非常明确,就相当于是在吴和姚仲的咽喉处卡了根鱼刺,食不能咽、吐不能出,搞得这两位名将相当难受。

    所以王俊的这支奇兵在攻占整后停止了一切军事行动,并未能对长安构成任何的威胁。

    相比姚仲在整的军事行动而言,另一位老将王彦在商洛山区的军事行动的战果则要辉煌的多。

    十月十七,在姚仲出兵攻打整的同一天,金州都统制王彦命令部将任天锡、郭湛率领一支精兵从洵阳出发,向商州进军。

    任天锡同志似乎是在跟同时出兵的王俊进行攻城比赛,双方在攻城的工期方面也是你追我赶,王俊用了三天时间攻破整,任天锡自然不甘落后,三天后,任天锡的南宋军队同样以迅雷之势攻破商州城,商州守将昭毅大将军完颜守能、同知武骑尉马彦被俘。

    在这里有必要提下那位被任天锡俘虏的窝囊废商州知府完颜守能,完颜守能原名胡剌,是金国一代文学丞相完颜希尹的孙子,这位仁兄完全没有他爷爷希尹的风范,典型的不学无术,而且贪焚成性,只不过是靠着爷爷希尹的功劳,才勉强混了个商州知府的职位。

    不过完颜守能的运气很不好,已经和平寂静了二十多年的秦陇山区突然战火弥漫,完颜守能商州知府的官位屁股还没坐热,便稀里糊涂的做了南宋的俘虏,完颜守能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不能像卢奉国和刘昭武那样为国捐驱,他的选择是求生,所以完颜守能成了南宋的阶下囚。

    如果完颜希尹泉下有知的话,肯定会被他这个不争气的不孝孙子活活气死,但完颜守能在成为南宋的俘虏后却运气绝佳,五年后完颜守能终于盼来了金国和南宋的第二次和平,完颜守能被无条件释放终于重新回到了金国的怀抱。

    正当姚仲和王彦在大散关东侧的秦岭商洛山区节节胜利之际,陇右地区的吴也没有闲着,他命令自己最喜爱的五子吴挺和部将向起、刘海从秦州出发,目标直指秦州以北的德顺州(今宁夏隆德县)。

    吴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希望从大散关的东、西两个方向对固守大散关、宝鸡、凤翔的徒单合喜金军主力进行战略大包围。

    十月二十五,吴的西路军先锋部队在刘海的率领下向德顺州进军。

    自从攻克秦州后,刘海同志的运气就一直很不错,不过这次进军德顺州,刘海同志的运气似乎差了点,因为刚踏入德顺州的辖区,刘海同志便在德顺州以南的治平寨小溪岭一带同金国的一支骑兵部队不期而遇。

    这支金国的骑兵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支精兵部队,其中的将领名叫温狄哥,是金国有名的勇将。

    温狄哥生性刚强、作战勇敢,因此在突然遭遇刘海的南宋主力部队后,温狄哥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向刘海的南宋军队发起自杀性的攻击。

    温狄哥采取的策略是,擒贼先擒王,只要干掉刘海,那么这支南宋军队将不攻自破毫不畏惧,因此温狄哥埋伏在一片树林中突然杀出,偷袭刘海。

    刘海同志的好运继续陪伴着他,虽然在猝不及防之下,刘海连续被温狄哥刺中两枪,但由于刘海装备钢盔重铠,温狄哥的两枪都未能刺中刘海的要害,不过刘海的三名亲兵均被温狄哥刺死。

    受到温狄哥骑兵攻击的南宋军队阵形大乱,惊惶失措,士兵们争相逃窜,眼看南宋军队的失败不可避免。

    关键时刻将帅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很幸运这支南宋军队拥有一名杰出的将帅刘海,刘海在看到自己的部队正处于崩溃的边缘,决定通过自救的方式来挽救军队的命运。

    刘海自救的方式是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既然你温狄哥想擒王,那我刘海也要擒你温狄哥这个王,于是刘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手持长枪,快马疾驰冲向温狄哥,最后一枪刺穿温狄哥的铠甲,将勇将温狄哥刺落马下。

    不过温狄哥的勇猛确实非常惊人,在重伤落马后,温狄哥拒不投降,继续作战,甚至还射杀了多名想活捉自己的南宋士兵。

    本想活捉温狄哥的刘海看到此情景后怒不可遏,命令骑兵部队一拥而上,彻底将温狄哥终结了生命。

    温狄哥一死,这支金国精兵部队群龙无首,很快被刘海击溃,数百名金国士兵被俘。

    虽然刘海赢得了小溪岭的这场惊心动魄的遭遇战,但对于金国军队尤其是温狄哥的超强战斗力,刘海和他的上级领导吴挺、向起开始变得顾虑重重。

    在大举进攻冶平寨的前夕,吴挺、向起和刘海等军官召开了军事会议,由于无法得知治平寨金国军队的真正实力,在如何进攻治平寨的问题上,吴挺和向起颇为犯难。

    既然大家都无法摸清治平寨的真正军事底细,那么就派支先头部队到治平寨附近打探军事情况,吴挺派先锋李痒率领三百人的骑兵部队到治平寨侦察敌情。

    和刘海的遭遇几乎相同,李痒在冶平寨附近遭遇到了金国治平寨的骑兵部队,不过李痒同志的运气和刘海相比,简单差到了极点,这支金国骑兵部队有三千多人,人数是李痒的十倍。

    显然,李痒没有刘海先擒王的胆识和本领,所以他的选择和对方进行周旋,然后派一名骑兵火速向后方的领导吴挺、向起救援。

    吴挺、向起在得知李痒遭遇金国的主力后,立即再次派出福将刘海率百余名骑兵火速增援李痒,同时吴挺和向起率领主力部队随后跟进增援。

    刘海果然是金兵的克星,南宋军队很快再次击溃金国骑兵。

    两次遭遇战均获得完胜,南宋军队的士气非常高涨,吴挺和向起对胜利充满了信心,于是南宋军队开始对治平寨发起总攻击。

    治平寨的金军在连续两次遭遇战中均被南宋军队击落溃,寨中的金兵早已士气低落,再加上治平寨守军力量薄弱,似乎治平寨的失守不可避免。

    但奇迹在那一刻出现了,正当治平寨在南宋军队的猛烈攻击下风雨飘摇、摇摇欲坠时,治平寨中有位金国将领使了疑兵之计,居然不费一兵一卒击退了吴挺的南宋军队。

    这位金将的建议是如果放弃治平寨北逃,肯定会被南宋的军队追击消灭,因此为了保全自己,必须迫使南宋军队撤退,然后才能全身而退,撤回德顺州,而要迫使南宋军队撤退,可以使用疑兵之计。在治平寨附近燃起大火,似乎可以起到疑兵的效果。

    治平寨的金军开始大规模燃烧城栅,将整个治平寨照得如同白昼,如此大规模的举动终于引起了南宋军队的高度关注,作为这支南宋军队的最高统帅,吴挺还是略显稚嫩,和他父亲吴相比,吴挺对战场情况的实际判断经验不足。

    吴挺终于被治平寨金兵的疑兵之计所迷惑,误以为有大批的金国增援部队已经来到治平寨,于是吴挺的选择是后退数十里,静观其变。

    治平寨中金国军队的疑兵之计终于获得了成功,绝处缝生的金军乘此良机全军撤出治平寨,将一座空城留给了吴挺。

    按照我的惯例,我在这个时间应该重点介绍一下那位治平寨中足智多谋的金国将领的个人简历和主要业绩,但很遗憾,对于那位仁兄,历史上甚至连个姓都没给留下,在这场治平寨的争夺战中,他的表现就犹如天空中的一颗流星,光亮一闪而过,但却永不留名!

    错失良机的吴挺终于吃到了自己酿造的苦果,在得知治平寨的金军主力成功逃离后,吴挺得到的仅仅是治平寨的一座空城,愤怒之下吴挺将进军的矛头再次指向了陇州,因此治平寨很快再次被金军占领。

    正隆六年秋冬之际,吴和徒单合喜在秦陇山区的军事较量好戏连绵、精彩不断。

    九月围城,南宋大获全胜。

    十月围城,宋金互不相让。

    秦陇山区的争夺战开始进入漫长的相持过程!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