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 第三卷 灭辽吞宋的女真第一人---吴乞买篇 一 、登基灭辽

第三卷 灭辽吞宋的女真第一人---吴乞买篇 一 、登基灭辽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公元1123年八月,女真人的真命天子阿骨打在返回金国上京的途中与逝长辞了,阿骨打所指定的金国继承人是他的亲弟弟谙班勃极烈完颜吴乞买。

    作为女真金国的第一任皇帝,阿骨打继承了女真祖先们的一贯传统,没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们,而是将这一极具诱惑力的职务给了自己最信任的弟弟吴乞买。

    虽然阿骨打的儿子们个个都是英雄豪杰,长子完颜宗干、次子完颜宗望、四子完颜宗弼哪个不是理想的接班人,但为了金国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考虑,阿骨打选定了吴乞买为金国最适合的接班人。

    吴乞买是劾里钵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公元1175年,比他的哥哥阿骨打小了七岁,吴乞买出生后不久,便被自己叔叔盈哥收为养子。

    史书记载吴乞买是身材魁梧、力大无穷,而且更奇怪的是吴乞买的长相与宋国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非常相似,于是有人就认为吴乞买有可能是赵匡胤的转世,当然这只是广大民间群众的一种传言而已。

    而吴乞买在阿骨打的政治军事生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元1112年二月,生性刚烈的阿骨打在“头鱼宴”上得罪了辽国的头号老大耶律延禧,虽然最后阿骨打安然脱险,但吴乞买在其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原因是吴乞买有一种特殊的技能----驯兽,相传吴乞买能够徒手擒虎刺熊,于是吴乞买利用一次耶律延禧秋后打猎的机会,亲自为耶律延禧表演了一番徒手擒猛兽的绝技。

    耶律延禧一高兴,就把阿骨打抗旨不遵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吴乞买通过另类的方式帮助了自己的哥哥逃过了生死一劫。

    于是,阿骨打开始对自己的这个新弟弟刮目相看了,公元1115年,吴乞买被刚刚称帝的阿骨打任命为金国的谙班勃极烈,也就是金国皇位的一号继承人。

    每逢阿骨打出征辽国,总是任命吴乞买为大本营的留守,负责金国后方的朝政大事。

    正如阿骨打自己所说的:“汝惟朕之母弟,义均一体,是用汝贰我国政。凡军事违者,阅实其罪,从宜处之。其余事无大小,一依本朝旧制。”

    从这点可以看出,吴乞买在金国建立的那一天起,就被阿骨打认为是金国第二任皇帝的最佳人选。

    但吴乞买在接班这个问题上,似乎显得非常“谦虚”,起初他是坚决不接受这个金国最高领导人的职务。

    但他的小辈们不允许他“谦虚”,弟弟完颜杲、侄子完颜宗干、完颜宗峻(阿骨打嫡长子)等率领金国的文武百官一致要求吴乞买接任这个职务。

    于是,吴乞买“很不情愿”的接受了众人的请求,成为了金国第二任皇帝。

    公元1123年九月,吴乞买正式登基金国皇位,同时改元天会。

    但吴乞买的这个皇帝同样不好当,因为在他继位的同时,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他去解决。

    头一个问题便是张觉,这位仁兄自以为背靠大宋国好乘凉,率领着一帮手下的契丹和汉族军民们脱离了金国的领导,改投了赵老师的宋国,并且不断骚扰金国部队。

    其次,辽国虽然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领土,但他们的头号领导人耶律延禧一直在逃,一天延禧不归案,辽国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灭亡。

    于是,吴乞买在他大哥的基础上,发动了对这两个心腹大患的进攻。

    首先他命令自己的弟弟完颜母继续讨伐叛徒张觉。

    但这场平叛战争进行的很不顺利,因为张觉似乎很能打,居然两次打败了完颜母,这对百战百胜的女真勇士们来说简单是一种奇耻大辱。

    所以,完颜母受到了吴乞买的严厉训斥,讨伐张觉的任务换成了他的侄子完颜宗望。

    看来,还是年青人对胜利的渴望更强烈,宗望很快便击败了张觉的军队,张觉在无路可走的境地下,只好向宋国求救。

    宋国燕京府的领导人有两位,一文一武,武将便是辽国的降将郭药师,自从年初击败了奚王萧干的搔扰后,郭药师越发得到赵老师的青睐,被任命为燕山府的留守。

    但宋国的历代皇帝有个特点,喜欢文武搭配进行工作,而且往往是文官占据主道地位,当然这也是赵老大赵匡胤发明的专利,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局面。

    赵老大的发明是把双刃剑,虽然这样做杜绝了武将专权的局面,但从此以后宋国军队的战斗力一落千丈,在和周围几个领土面积都明显不如自己的邻居打架过程中,经常被揍得鼻青眼肿。

    所以赵老师虽然对郭药师很器重,但祖宗的规矩不能坏了,因此他又派了位文官前去燕京府配合郭药师共同进行管理。

    这位搭档名叫王安中,与宋国神宗年间的名相王安石只差了一字,但他和王安石却毫无关系

    相反他是宋国宰相蔡京蔡大人的得意门生,而且和蔡京的特点很相近,那就是文学天赋很高,经常呤诗作对,并且非常的贪财奢侈。

    这一点也十分合赵老师的味口,于是这位王同学的仕途也就非常的顺利,因此也被赵老师派到燕京府配合郭药师进行工作。

    但作为武将的郭药师哪里看的起王安中这种弱不禁风的文人,在他眼里能打仗的才是好汉,光会写诗作文能击退敌人吗?

    郭药师只相信枪杆子里出政权,他从心底压根看不起王安中,因此根本不听王安中的指挥,在燕山府中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两个搭档就这样貌合神离地进行着工作,只到某一天,金国的叛将张觉来到了燕山城下。

    这回王安中开始神气了,毕竟郭药师只是辽国投降过来的人,有过不光彩的历史,对于接纳张觉这种事情还得他出面办理。

    按理说,宋国这个时候接纳张觉是非常不合适的,但赵老师等人早在张觉击败完颜母时,便兴奋地封张觉平州节度使,企图依靠张觉的力量来对抗金国军队。

    但赵老师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张觉虽然厉害,也不是金国的对手,而今昔日的红人要到宋国来避难,赵老师当然是举手欢迎。

    于是王安中秉承了赵老师的意愿,将逃到了燕京城的“张觉”雪藏了起来。

    但完颜宗望是不会放过张觉这个叛徒的,而更使他可气的是,作为与金国结盟的宋国居然敢擅自接纳金国的叛徒,这相当于是违背盟约的行为。

    完颜宗望生气了,他派人到燕京城对王安中和郭药师进行严厉的责问,要求立即交出张觉,否则便要如何如何。

    其实按郭药师的本意是根本不能放张觉进城的,但王安中执意要接纳张觉,郭药师也懒得去管此事,乐得看王安中的笑话。

    但王安中不想就这样把张觉给放了,他想利用自己的智慧忽悠完颜宗望,于是,他将张觉藏到了甲仗库中,然后骗完颜宗望说燕京城内没人张觉这个人,可能是将军你看走眼了。

    看来王安中是充分低估了完颜宗望的智商,宗望要求王安中不要再玩游戏了,尽快把张觉交出来。

    这下王安中可傻眼了,但他还不想服输,他想再次考验一下完颜宗望的智商程度,于是,这位聪明的王大人在城中找了一位长相与张觉很相似的人,将此人首级割下后献给完颜宗望,谎称是张觉。

    可惜,王安中的小聪明再次被完颜宗望失破了,发现自己居然两次遭到王安中的欺骗后,宗望已经出离愤怒了,他强烈命令王安中立即交出张觉,否则将大举进攻燕京城。

    王安中终于领教到了宗望的智商,他彻底死心了,为了平息完颜宗望心中的怒火,藏在甲仗库中的张觉被带到了王安中面前。

    张觉得知自己将被王安中出卖给金国后破口大骂,但一切都已经晚了,张觉被王安中杀害后献给了完颜宗望。

    而张觉在临死前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并非同族人就一定靠的住。

    对于王安中这种反反复复的做法,郭药师和他的怨军们是非常不满的,虽然前期他们不赞成接纳张沉,但既然你王安中下定决心要保张觉,那就一保到底,不要出而反而。

    毕竟人家张觉是为了宋国而和金国闹翻的,并且也为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现在为了讨好金国,就要牺牲自己的将领,这等于是过河拆桥。

    因此王安中的这种做法使包括郭药师在内的许多辽国降将心怀不满,因为郭药师认为自己的身份和张觉是何等的相似,他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成为“张觉第二”。

    郭药师在张觉遇害后曾当面质问王安中道:“若来索药师当奈何”

    王安中的反应是哑口无言。

    张觉事件给宋国带来的后遗症是无穷无尽的:

    首先宋国擅自接纳金国的叛将,相当于是先违反了游戏规则,为以后宋金爆发战争埋下了定时炸药;

    其次,通过张觉事件,使许多投降宋国的辽国降将对宋国的诚信度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也导致了在以后的宋金战争中发生了大量辽国降将再次投降金国的现象。

    公元1123年十一月,纵横驰骋于幽云地区半年左右的叛将张觉终于被宋国的燕京宣抚使王安中杀害了,吴乞买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但事情没还到此结束。

    因为南京城还被张觉的手下控制着,城中的军民又推举城中比较有威望的将领张敦固担任南京城的都统,继续与金国对抗。

    为了和平收回南京城,吴乞买派谴使者到南京城内招降张敦固,张敦固也跟吴乞买玩起了忽悠的把戏,满口答应了金国使者的招降要求,等金使进城后,突然杀死金使,再次发动叛乱。

    这下可激怒了吴乞买,一个小小的南京城居然接二连三的叛乱,简单就不把金国放在眼里,于是吴乞买再次命令完颜宗望率兵攻打南京城。

    张敦固的能力比起张觉来差远了,张觉都搞不过完颜宗望,张敦固就更加不可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了。

    但张敦固不服气,非要尝试一下,于是这位张都统率领八千人马分兵四路,杀出城去,结果不用我多说了,张敦固大败。

    虽然完颜宗望再次重兵围困南京城,但深感南京地区的军民难以“驯服”,完颜宗望向吴乞买提出要求派一些辽国的降将去治理这些州县。

    于是,降将刘彦宗开始登上了金国的军事舞台。

    公元1124年三月,刘彦宗被吴乞买任命为枢密院事,加侍中,负责配合完颜宗望对南京城的军事行动,所有南京附近州县的政事工作都由刘彦宗负责。

    但最后解决南京问题的既不是完颜宗望,也不是刘彦宗,而是以前张觉的手下败将完颜母。

    在两次被张觉打败后,完颜母简直是丢尽了金国的脸面,但张觉被杀后,吴乞买赦免了母的败军之罪,命令他戴罪立功,辅佐完颜宗望继续讨伐张敦固。

    而此时,完颜宗望因为另外有任务被吴乞买召回上京,于是他便成了攻打南京城的主将。

    而张郭固显然和张觉的水平不是一个档次的,完颜母可以被张觉打败,但绝不可能被张敦固打败,何况完颜母还憋着一口气要报上次的一箭之仇。

    公元1123年五月,完颜母攻克了南京城,张敦固被杀,折腾了将近一年的南京叛乱活动至此终于画上了句号。

    南京城的叛乱终于结束了,吴乞买命令所有有功将士回京召开庆功宴。

    此次平定南京城的叛乱,首功当属完颜宗望,其次为完颜母。

    但完颜宗望这位阿骨打的次子在庆功宴会上却向自己的叔叔吴乞买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宋国。

    因为完颜宗望认为宋国自海上之盟以来的种种表现显得非常无耻,从张觉事件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小人心态,而且童贯和敦药师在燕京地区招兵买马,大有背盟攻金的意图。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宗望认为金国应当提前下手攻打宋国,否则可能会被宋国抢得先机。

    而完颜宗翰的观点更直接,那就是对宋国人一点也不用客气,干脆连西京等六个州县都不要交给宋国了。

    完颜母各翰鲁也同意完颜宗望的观点,认为攻打宋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乘着宋国防御松懈,发动突然袭击,以绝后患。

    但金国的头号老大却对此持不同意见,吴乞买虽然认为宋国也确实欠揍,但还不到时候。

    因为目前还有一个辽国的头号“罪犯”耶律延禧在逃,这个家伙一日不归案,辽国就不算完蛋。

    吴乞买为了早日完成他大哥阿骨打的愿望,决心先消灭辽国这个劲敌,至于宋国,应该不会对自己构成太大的威胁,可以先放在一边,等消灭了耶律延禧的辽国,再腾出手来对付赵老师也不迟。

    既然,皇上有了自己的一套程序,群臣们也就不再反对了,反正有的是仗打,先去揍耶律延禧也不错,至少可以痛打一下可恶的契丹人。

    但要彻底消灭耶律延禧,吴乞买还有个问题要解决,就是位于西北地区的另一个邻居西夏国。

    西夏国的祖先乃是党项族人,在唐朝贞观年间,党项族人归顺唐朝,改姓李。

    从此党项族人一直乖乖地生活在强大的唐朝身边,没有什么精彩的故事。

    直到唐朝末年,黄巢发动农民起义,在唐朝政府的要求下,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率领党项族士兵参加了讨伐黄巢的战争,并取得了一定的战功。

    因此拓跋思恭也被赐姓李,并封为夏国公,统治夏、绥、银、宥四州,主要位于今天的宁夏一带,从此西夏国的雏形开始初见规模。

    经过将近六十多年的经营,党项族李家已经成了宁夏地区实力最为强大的藩镇势力,唐朝和后来的五代各位皇帝都拿他没有办法。

    到了宋国时期,赵老二利用李家内部的矛盾,降服了当时的夏州统治者李继捧,控制了整个夏州地区。

    但好景不长,李家又出了个英雄人物,叫李继迁,是拓跋思恭的孙子,由于无法忍受自己的族兄李继捧出卖自己的民族和土地,毅然率领部下举起了反抗宋国的大旗。

    经过二十多年与宋国的战争,李继迁终于重新夺回了夏州地区,并且还夺取了宋国西北边境的许多州县。

    到公元1038年,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在前辈的基础上终于建阙党项族人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西夏国,从此西夏国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与宋、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西夏国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同宋国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战争,而同辽国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和平的状态。

    因此,在辽国和金国大战的过程中,西夏国基本上是处于站在辽国这一方,甚至还在军事上帮助过辽国,这点比起赵老师的宋国来说确实强多了。

    耶律延禧在丢失四京后,逃到了夹山之后,还曾得到过当时西夏国皇帝李乾顺的军事援助。

    而当时的阿骨打对西夏国和态度还是比较温和的,他并没有大举进攻西夏,而只是要求西夏国的李乾顺向金国称藩,不再帮助辽国。

    吴乞买继位后,基本上贯彻了阿骨打的政治方针,对西夏们采取联合的方针,主要目的是为了消灭辽国。

    为什么,国势正旺的金国两代国君不敢去进攻表面上看来比较弱小的西夏国呢?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其一,阿骨的打和吴乞买主要是把辽国作为他们的头号敌人,辽国和金国是有深刻的仇恨,作为金国的国君没能理由为了西夏国而放弃辽国。

    其二,当时西夏国的国势并没有衰落,四岁就登基当皇帝的李乾顺是西夏国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在十七岁时,他设计除掉了垂帘听政的梁太后而亲政,从此西夏国开始走上了更加强盛的道路。

    阿骨打很精明,吴乞买也不是傻子,金国没必要在这种时候去招惹强大的西夏国。

    如果金国同西夏国开战,得利的只会是两个人,一个是耶律延禧,另一个是赵老师。

    于是,聪明的吴乞买对待西夏国的态度是截然相反,因为他准备同西夏国做一笔交易。

    交易的条件是西夏国对金国称藩,不再帮助辽国,而西夏国得到的好处是可以得到下寨以北、阴山以南的辽国土地。

    李乾顺也是个聪明人,他明白自己此时的利用价值,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他完全答应了金国的要求,至于辽国和耶律延禧的命运,那就由他们自己去把握吧!

    公元1124年、金国天会二年三月,西夏国皇帝李乾顺向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上誓表,表示愿意对金国称藩,并且会非常配合金国的抗辽战争。

    于是金国在西北边境的隐患终于彻底解决了,吴乞买可以专心来对付耶律延禧了。

    而此时的耶律延禧又在忙些什么呢?

    自从在青冢寨被金国再次击败后,耶律延禧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几个儿子死的死,俘的俘,就连辽国的传国玉玺也被金国夺去了,他这个皇帝当的都有点明不正言不正了。

    但耶律延禧的命不错,因为金国的头号猛男阿骨打在不久以后就去世了,这对耶律延禧来说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耶律延禧和阿骨打这对老冤家从“头鱼宴”开始,直到阿骨的去世,终于告一段落。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耶律延禧赢了,因为他很能活,能亲眼看到阿骨的死亡,由此耶律延禧仿佛看到了辽国复兴的希望。

    但实际上,此时的辽国已经不堪一击,金国的后继者们只要稍微发一下力,就能把耶律延禧给出灭了,何况继位是又是吴乞买这类狂人。

    乘着金国阿骨打去世及平州张觉叛乱之际,耶律延禧乘机在夹山地区又大量地招兵买马。

    而且更加令耶律延禧高兴的是,上次被金国活抓的耶律大石居然逃出金营,又回到了他的怀抱中。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耶律延禧看到辽国复兴有望,便迫不及待地又想出兵夹山,讨伐金国。

    刚回辽国不到一年的耶律大石再一次苦苦劝阻耶律延禧,要求耶律延禧不要冲动,因为目前辽国的主要任务是“养伤”,这个受过重伤的病人如何能去打仗呢?

    但耶律延禧此时的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他认为阿骨打都已经死了,金国也就不可怕,何况现在辽国势头正猛,是进攻金国的绝佳机会。

    面对这样刚愎自用的糊涂老大,耶律大石对辽国的前途彻底失望了,从那以后,耶律大石的人生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公元1124年十月,耶律大石杀死了辽国的北院枢密使萧乙薛等官员后,率领二百名铁骑向西北方面逃去,从此以后耶律大石彻底摆脱了耶律延禧的控制,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

    辽国的最后一根支柱耶律大石走了,辽国所谓的兄弟“宋国”及外甥“西夏国“也都背叛了这位昔日的长辈,耶律延禧觉得自己真的快成了被困在宠中的老虎。

    但在吴乞买看来,耶律延禧被困在宠中没错,但根本连老虎也算不上,充其量只是只山羊。

    于是,吴乞买开始对耶律延禧动手了。

    金国的常胜将军“完颜娄室”被任命为追击耶律延禧的前线总指挥,他的主要目的是负责消灭耶律延禧,不管是生擒还是死亡。

    公元1124年的冬天,娄室率领金国大军与耶律延禧率领的最后一支辽国武装力量在武州(今山西神池县)相遇,双方展开大战。

    虽然辽兵在人数上还占有一定的优势,但金兵的点头力明显要高出许多,并且这支辽国军队的士气比较低落,根本无法抵抗住金兵的进攻。

    武州大战,辽国惨败,耶律延禧最后仅剩下一万多残兵败将,这也是辽国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

    没有任何出路了,耶律延禧是闭着眼睛向西方逃去,目的是投靠造西夏的党项族,期望李乾顺能够看在以往的情份上收留他这个“舅舅”。

    虽然金国已经提前和西夏国打过招呼,一旦耶律延禧来到西夏国,李乾顺就要把他送给金国。

    但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娄室并不打算给耶律延禧喘气的机会。

    于是,完颜娄室率领大在军穷追猛打,大有宜将余勇追穷寇的气势。

    耶律延禧在惊慌失措之下,率领残部逃进了沙漠地带,但很不幸,耶律延禧再次碰到了金国军队。

    一触即溃的辽军在耶律延禧的带领下又是一路狂奔,逃到了应州附近。

    而完颜娄室正好在应州等着耶律延禧。

    公元1125年二月,完颜娄室经过三个多月的追击,终于在应州东的余都谷追上了耶律延禧,并最终活捉了辽国的最后一位皇帝。

    从那一刻起,已经建国二百零九年的辽国终于结束了自己的历史生涯。

    辽国自先祖耶律阿保机建国以来,曾经在东北亚地区盛极一时,还迫使宋国和西夏国臣服。

    然而到了耶律延禧这一代,由于朝纲败坏,君臣腐败,逐渐走上了衰落的道路,最终被新兴的女真民族所取代。

    而阿骨打所建立的女真金国经过十一年的抗辽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击败并消灭了辽国,取代辽国成为东北亚地共的新霸主。

    但还有一个人是需要我们记住的,那就是灭辽的头号功臣---完颜娄室。

    完颜娄室自从宁江州起兵就跟随阿骨打南征北战,几乎参加了抗辽战争的所有重大战役,而且辽国末期两位最重要级的人物都曾被他亲手活捉。

    一位是辽国最打仗最厉害的军事人才----耶律大石,另一位则是辽国权力最大的人,辽国皇帝----耶律延禧。

    因此我可以这样说,完颜娄室是金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才能在金国的对辽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且这位仁兄还将在以后的对宋战争中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