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军统秘录之智斩淫凶 > 正文 第八十集 践行樱木花道 (一)

正文 第八十集 践行樱木花道 (一)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沈醉和刘铭今不顾身后刑讯室里传出的阵阵惨叫转身来到隔壁的刑讯二室。

    沈醉他们进了刑讯二室就见屋里一个穿长衫的年轻人正在不安的倾听着外面的动静,他看到沈醉等人进来了忙行礼:“长官好。”

    “你,你,你,你怎么是红头发呀?”沈醉和刘铭今好奇的望着这个长着红头发比他们还高一头的年轻人。

    “报告长官,没有办法,我这是天生的啊。”这个年轻人略带无奈的回答道。

    “啊,好好,坐坐,不用紧张。”沈醉招呼这个拘谨的年轻人坐下,“你叫樱木花道是么,个子好高啊,平时有什么喜好啊?”

    “报告长官,我在参军前是我们神奈川县魔鬼教练篮球队的主力中锋,现在是我们第四师团篮球队的主力。”

    “哦,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会这么高啊,身体素质又好,看起来你也是个厉害人物,怎么会被抓住的呢?”

    “嗨,说来话长,真是倒霉,还不是隔壁那个战争狂闹腾的邪撇子事。

    那天说是要攻打长沙,军团长下死命令让全员参加不准请假,,隔壁的那个王八蛋就拿着鸡毛当令箭,带着宪兵就把我们这一帮患有脚气、鸡眼、痔疮等等疾病、还在住医院的哥们都赶回部队受命去了。

    那天战斗打响,看他们第六师的人进攻顺利,打开了城门缺口,上级急令第六师闪边掩护,让我们第四师团驾格厉历。

    沿着第六师打开的道路我们冲锋进了长沙城,看我们冲锋进城了,你们的军队都急红了眼,拼命的反攻。

    唉,干嘛这么拼命啊,子弹又不长眼,我们可不想玩命,闲命长是怎么的,所以我们弟兄一溜烟的跑出城要撤回本阵去,谁呈想那个战争狂还不乐意了,他和他的第六师的蠢猪围住我们在侧翼没有跑掉的一部分弟兄,非逼着我们和他们一起进攻。

    算了,进攻就进攻呗,有啥呀,我们跟在第六师后头,看着他们像一群楞头蠢猪‘嗷嗷’叫的向前冲锋,我们趁他们不注意就沿着城墙根找到一段被打断的城墙豁口,我们弟兄一个接一个翻过城墙往回跑,呵,我嘛光顾着在下面垫着帮弟兄们翻城墙了,等到了最后轮到我跑的时候,你们的部队就冲到跟前了,所以我就把枪一丢跟着你们来这里了。”

    “哈哈哈,老弟你可太有才了,怪不得你们俩不和呢,怎么样,平时你们没少吵架吧。”沈醉和刘铭今听了不由都大笑起来。

    “咭,可不是吗,那个家伙整天讥笑我没有胆量,不配做帝国的军人,他整天就梦想着进攻、占领、屠杀,和他在一起真是头疼。”

    樱木花道刚回答两句屋子里就响起几声“咕咕”声。

    一听这个动静沈醉忙抱歉,“呦,对不起啊,光忙着说话了,忘了款待你这位贵客了,哈哈,正好我们忙到现在也还没有吃饭呢,走,咱们一起吃饭去。”

    沈醉真诚的邀请着樱木花道。

    “那可使不得长官,我是战俘怎么能跟长官一起吃饭呢?”樱木花道连忙婉拒。

    “嗨,什么战俘不战俘的,到这里了就是朋友,绝对不准客气。”沈醉拉起樱木花道就直奔后院的食堂。

    进了食堂刘铭今将两人安排近雅间就让大厨上酒上菜,厨师看这么晚了特派员和队长才来吃饭,忙先端上来两瓶酒和卤牛肉、葱花豆腐等几样凉菜,然后起火整治热菜。

    沈醉帮樱木花道斟满了酒端起了酒杯,“来樱木老弟,初次见面,在下就先尽地主之谊敬老弟一杯。”

    “不敢当,不敢当,沈长官,该我敬您。”

    “来,干!”沈醉豪迈的干了杯看樱木花道还是端坐在位子上不动筷子,忙夹过几块酱牛肉,“来,樱木老弟,千万别空腹喝酒,会伤胃的。”

    “不不不,沈长官,我只是有一点不大明白、、、、、、”樱木花道有些拘禁的看看沈醉。

    “哦,哈哈,你大概是想问你和那个什么小泉蝽狼的待遇怎么不一样吧?”沈醉看着面前两双充满疑惑的眼睛微微一笑,

    “那是因为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朋友来了有好酒,要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是猎枪!’。所以呀,对于那个小泉蝽狼我们只能有猎枪来招待;而对于阁下嘛,我们就要用好酒来招待咯。”

    “我们是朋友?可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呀?”樱木花道还是疑惑不解。

    “哈哈,不错,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不假,可是嘛,”沈醉对樱木花道眨眨眼,“我们也是有朋友提醒才注意你们的。”

    看樱木花道和刘铭今还在疑惑,沈醉才认真解释起来,“好了,不难为你们了,是这么样子的,那是在‘台儿庄战役’之后,第五战区长官李宗仁将军来我们局托咱们局座调查一件事,他说在徐州会战期间,他的部队就遇到过一支“奇怪的日军”。

    当时,虽然台儿庄战役获得重大胜利,但是中国军队也遭到了重创,面对日军下一步的重重合围,无力再战的李宗仁将军指挥四十万大军巧妙地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但中国军队突围后已是人困马乏,重装备也丢失了很多,战斗力锐减。在过鲁苏皖边境一条公路的时候,疲惫的中国军队忽然发现路上出现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日军部队。

    因为部队已十分疲惫,中国军队发现敌军后惊惶失措,混乱地离开公路撤向附近的山区。奇怪的是,过了很久都没有日军追来,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惊奇之余派人打探,却见那支日军丝毫没有追击的意思,相反,日军还在公路两侧堂而皇之地烧起饭来。这支奇怪的日军部队正是第四师团的南进支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战缅甸战场中让人忍俊不禁的日军大阪兵]

    在日本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文献,大多数时候让人压抑,但也难免有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地方。

    《菊兵团的艰难突出》一书,是原日军第十八师团炮兵少佐武川千里的作品,描述了这支日军精锐部队从出征南洋到覆灭缅甸的真实经历,虽然文学色彩不浓厚,但颇有一线色彩。

    [转自铁血社区bbs.tiexue.net/]

    其中有一段谈到增援到前线的大阪兵,和整本书惨烈沉重的内容很不协调。

    在当地前线第十八师团的日军,主要来源是九州海岛部队,素以凶残着称,曾参加过对南京的作战。我们长期听到一个传说,讲孙立人将军在缅甸下令将日军战俘中到过中国的一律枪毙,这件事可以反映当时中国军队对这支日军的愤恨,因为孙立人将军反攻回国时,遭遇的第一支日军,就是这个第十八师团。不过据我的考证,这话应该不是孙立人说的,而是另一个远征军将领,孙的部下李鸿将军(黄埔五期,新三十八师师长)。

    李鸿是个国人不太熟悉,但是个很有意思的将军,他是很少的能用自己名字给外国街道命名的中国人。中国远征军收复八莫后,为了纪念这个胜利,当地用两个中国将军的名字命名该城的两条主要道路,一条叫孙立人路,一条叫李鸿路。

    无论如何,这支日军的作战精神是颇为顽强的,和中国远征军在缅北的激战堪称惊天地,泣鬼神。

    武川的部队,和十八师团其他部队一样,最终不敌中国远征军的凶猛攻势,从胡康河谷败退,伤亡惨重。从后方补充的兵员中,颇有一些令人刮目相看的大阪兵。

    大阪兵因为不喜欢打仗而善于做生意,在日本军队中颇为异类。普通日军部队要来了个大阪兵,常常让人刮目相看甚至引发好奇。

    武川的炮兵大队就来了一个大阪籍的预备役大尉,此人作战也还来得,但作战之余更多的是忙活收集大家的补给品进行倒卖。孙立人将军的穿插战术打断了日军十八师团前线部队的补给线,结果就是二线部队的补给反而异常充分。但是,日军后勤部门脑筋死板,所有东西一律按人头军衔分配,造成一些浪费。有的日军不吸烟,有的不喝酒,赔给他们的物资反而成了累赘。这个大阪的大尉就到处收集大家不要的补给品,然后送到城里卖给缅甸商人,从中大赚了一笔。

    一般的日本兵当时没有什么商业头脑,看着这个大尉的举动,新鲜又有点儿鄙夷。不料到了月尾,这个大尉却掏腰包给大家请客,人人有份,还请来慰安妇做舞蹈表演,日军官兵尽欢而散。于是对他的印象一下翻了过来,武川觉得,这大阪人实在是难得的好人啊。

    从此以后,他来收购剩余补给品的时候,日本兵都不好意思讲价钱。

    战后这个大阪兵到缅甸开了个公司,倒卖当地矿产,赚钱很多,幸存的日本兵们回忆起来,还就属他在当地的朋友多。

    当然武川这样的“武士道”不会跟着做买卖,所以他的书主要还是记录战争。在“筑紫山口之战”中,日军惨败,武川的腹部被中国远征军的迫击炮弹片划开,一条腿打断,侥幸被送进了温藻的后方医院,痛苦呻吟之余,没想到在这儿又遇到了第二个大阪兵,他觉得十分开眼界,连对战争的看法都改变了。。。

    日军的野战医院可不是什么好地方。称为“法西斯”,特别还是法西斯中强调精神胜利法第一的日本军队,军医院和屠宰场有一拼。这是因为日本的军医动手术基本不使用麻药,要求每个日本伤兵都要有承受“刮骨疗毒”的本领,唯一给士兵减轻痛苦的措施是给他一根木棍咬在嘴里,免得疼极了把舌头咬下来,或者把大夫给咬了。

    这种说法初听来有点儿骇人听闻,然而却是很多战场上日军老兵所印证的。有的时候这样做固然是因为物资缺乏,大多数时候只是因为日军指挥官认为这样可以让士兵具有更强忍受伤痛的能力,意志更加坚强,磨练出悍不畏死的兽人武士,属于一种精神教育。曾经有在中国潮州参加战役的负伤日本老兵,在几十年后依然痛苦地回忆军医的手术“那种疼痛不是人能受的。”

    私下琢磨,是不是日本军队用这种办法变相促使士兵负伤也勇往直前,宁死也不进医院呢?反正二战中日军负伤后经常抱着手榴弹和对手同归于尽,而不是象其他军队那样赶紧退下去包扎伤口莫非这些日本兵怕进医院更甚于怕死?那日军的这种精神教育可太成功了!

    无论如何,经历了这样痛苦的手术,又整天听着袍泽在手术台上撕心裂肺的惨叫(日军这种战地医院不过是薄木板房,没什么隔音效果。),武川整天想的就是怎样早日返回部队,找个机会为天皇尽忠。

    就在这时,一个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

    野战医院的补给被大量削减,包括医务人员都只有一天两顿稀粥果腹,杂以少量发酵的豆子(甘纳豆)充当副食。这是因为,第十八师团从胡康河谷败退后,被孙立人连续穿插迂回作战弄开了窍的史迪威展开了一个类似螃蟹的攻势。他一面命令中国远征军一部继续攻击尾追第十八师团的后卫部队,一面派出重兵从其南北两翼发动猛攻。北路中国远征军第三十师和美军麦部队奇袭日军在缅北的中心密支那,南路以英军温盖特伞兵突击队为主,空降在温藻以南切断铁路,依托台地构筑了一个圆形阵地,斩断日军南缅与北缅的联系。

    当时缅北日军只有两个师团,还要迎战从云南来的卫立湟,根本招架不住。日军被迫调动第五十三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二十四旅团,以及一部分航空部队投入北缅作战。日军援兵分兵两路,一路北上救援密支那,一路试图围歼南路英军。这两支部队的投入,加上南方来的物资补给线被切断,日军补给顿时捉襟见肘,而没有战斗力又列入非战斗系统的医院人员和伤兵,自然是最先被削减供应的。这就是武川少佐等人被迫挨饿的原因。

    实际上,日军调兵北上,是个要命的举动,它带来了影响世界的后果。

    首先这个救援没有成功,北路的救援日军大约一个旅团,虽然迟滞了密支那的易手,但在已经能听到密支那城区炮火的地方被全副新式装备的中国远征军包围,遭到重创后勉强南返;南路日军打败了英军,英军向中国远征军主力求救,远征军派出部队,每人带一口砍刀,穿越山间小路前去救援,不但救出英军,而且粘上了日军主力。

    而这支日军的离开,直接导致了英帕尔-科希马战役日军的失利,因为第五十三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二十四旅团,正是该战役日军的预备队。日军原以为可以把这支部队先用于北方,击溃中国的“豆腐军”以后依然可以担当原有任务。谁知道这两支部队再也无法抽出,结果正面日军三个师团在出现败相后无人增援接应,出现了大溃败,三个师团长都因为擅自撤退被解职,大批日军因为饥饿和热病死于败退途中,残余日军甚至开始吃自己人。日本女排着名的魔鬼教练大松博文,就是这支日军中死里逃生的少数人之一,并因此刺激性格大变,他当时是日军第三十一师团的辎重兵中队长。

    英帕尔-科希马战役被列入二十世纪中期世界军事十大战役之一,是蒙巴顿勋爵的杰作,它挡住了日军和印度独立派钱德拉.玻斯杀入印度,避免了印度陷入混乱(如果日军顺利进入印度,印度难免不发生类似缅甸的大规模独立运动),也因此保障了英国可以继续战斗下去。但它的胜利,与日军抽调走了预备队和飞机有很大关系,一切都出自于对中国远征军战斗力的误算。事实上日军后期在缅北又增加了狼(49),勇(2)两师团,依然没能挡住中国远征军回国的脚步。

    武川等人是顾不上这场战争对世界的影响了,大量重伤员因为营养不良和乱找东西吃引发的腹泻而死亡,军医的办法是鼓励大家多晒太阳。这个方法恐怕没多大作用武川也被饿得头晕眼花,在拄着棍子试图走回原部队失败后,武川躺在病床上,又饿又虚弱,自觉快要死了。

    武川的勤务兵森本(日军军官住院,通常由勤务兵跟随伺候),这时候却提出由他拿(偷?)医院的一些药品,比如绷带和消炎药,到附近的缅甸人居住区去卖掉,说不定可以弄些吃的回来,有了力气两人可以一起跑回部队去。森本的思路明显受到了那个大阪预备役大尉的影响。

    “可是,你走了,谁照顾我呢?”武川犹豫地说。

    森本说不要紧啊,旁边一屋另一个步兵佐官的勤务兵是我的老乡,让他帮忙照看一下您好了,等我回来分他们一些食物。

    武川想了想,同意了。

    森本一走就是四五天,武川每日翘首盼望无果,心中越发凄惶。好在医院所在地靠近南部,南线英军败退后,此地暂时还是日军稳定的后方。不过日军武运始终不佳,盟军的飞机经常来光顾。由于日军在缅甸只有一个飞行师团,兵力捉襟见肘,盟军的p-38闪电战斗轰炸机没有对手,可以飞得很低进行轰炸,武川记载他曾亲眼目睹医院外面一群军马被盟军飞机一一射杀。

    好在,第六天森本终于回来了,带来了一些大米,风干猴子肉甚至可以减轻伤痛的鸦片。这个忠心的勤务兵看到长官以后满眼是泪,让对他已经有些怀疑的武川心中颇为歉疚,写书的时候还合掌为之祈祷。森本在战后死于缅甸独立军暴动时的混乱,而武川是最早得知昂山被杀过程的日本军人。

    经过森本的描述,才知道这做买卖也是件很头疼的活儿。这个勤务兵是农民出身,对于怎样卖药一无所知,到了缅甸的村镇也不知道该怎么下手,缅甸人的稻谷都藏得很隐蔽,而他单独一人,就算知道也不敢抢了什么就走。

    最后还是想到了大阪军官提到的一个缅甸商人,花了两天的时间走到那人的村子。

    不料那个缅甸人推三阻四,很不爽快。森本苦苦哀求,直到拿出了医院的药品和武川的一个金戒指,并给了个非常吃亏的价钱,那人才动了心,得以成交。缅甸商人告诉他,那个大阪军官提醒过他,任何自己以外来卖东西的日本人都可能是军部的督察,如果贸然合作可能被抓去枪毙。

    有了这些东西,武川等人的处境总算好了一些,但只能硬起心肠把食物藏起来,任周围的伤兵病饿而死充耳不闻。

    就在武川觉得有了些力气,准备申请出院瘸着一条腿再上战场时,医院里却来了个另类的大阪兵。

    这个大阪兵属于从菲律宾调来补充十八师团的某中队,营养良好,面色红黑,肩上背着一杆三八枪,枪上拴着个大包袱来找医生要求“因病入院”。

    日军的传统是负伤尽量忍受,泡病号更被视为耻辱,会为人不齿。所以到达医院的日军基本都是缺胳膊少腿,至少也是身上穿个窟窿的,那还叫轻伤,象这个大阪兵一样自己走到医院来的伤病员十分罕见。所以医生用非常怪异的目光看着这个筋肉壮实的家伙。

    大阪兵递上本单位长官(无疑也是个大阪人)开来的“入院届”,那应该是介绍他生了什么病,为何需要住院的。武川当时刚刚换药完毕,躺在病床上目睹了这次奇特的“面接”,心里在想,这个家伙哪里生病了呢?怎么一点儿看不出来呢?

    “什么?!你给我说一遍,你因为什么要住院?”

    “噢,长官,‘脚豆’,‘脚豆’阿长官,那上边不是都写着么?”

    脚豆,就是脚鸡眼。因为这个就要住院?武川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医生显然也感到同样地不可思议,要知道日军这时候在缅北面对史迪威和孙立人的精锐远征军,无论兵力火力都处于绝对劣势,前线一些日本籍的慰安妇都拿起枪来了,这家伙却因为“脚豆”要住院,还有没有一点儿起码的羞耻感和军人的自觉了?武川认为这个大阪兵马上会被轰出去的。

    然而,那大阪兵却对这种鄙夷的目光满不在乎,他把那个包袱打开,取出一袋干年糕,又取出一捆用蒲草拴着的干鱼和一瓶日本酒,很和气地对医生说:长官,家里捎来的,地道的方头鱼阿,请大家一起尝尝吧。

    你家里捎来的?医生狐疑地问道,但态度明显有点儿改变。毕竟,已经好久没见过这种好吃的了。

    是啊,战前我哥哥在仰光有木业公司的,他托在仰光的朋友捎来的,每个月都会有的。长官,我现在实在没法跟着行军阿。

    那么。。。好吧,你先住下吧。

    军医拿着东西走了。

    大阪兵哼着关西味儿的小调,打开背包躺了下来,还在病床头布置了一个佛龛,还主动递给武川香烟。武川本来准备骂他几句,又有些骂不出口了,只叹了口气,说你这个样子应该上前线阿,死在那里也比在后面挨骂好吧。

    十五对一(指当时中美英军对日军的总人数对比),我去也不能改变战局啊。

    可这里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啊,一天只有两顿稀粥。。。

    我知道,不过再糟糕的地方也比住在小白木房子(指日军的骨灰盒)里好吧。

    那一天武川失眠了,自己瘸着一条腿到前线去,除了送死又有什么用呢?

    第二天他又把森本派了出去,争取再弄些吃的来。他决定留在医院,等身体养好了,再找个更有价值的地方为天皇献身。

    后来才知道那大阪兵既没有哥哥,在仰光也没有朋友,那些好东西从哪儿来的,只有天知道。

    武川自述他是自己所在大队唯一幸存到战后的军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第一窝囊废师团:大阪第四师团

    在很多人印象中,二战中的日本军队个个都是亡命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当时的日军中有一支以战斗力差而闻名的另类部队,它就是号称“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的大阪第四师团。有意思的是,这支着名的“弱旅”在战后竟保留了自己的番号,直到现在,日本陆上自卫队中仍编有第四师团这支部队。

    ■大战前夕,官兵集体装病

    大阪第四师团成立于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贩走商组成。这支部队下辖四个联队,配备了一流的武器装备,堪称日军“精锐”。然而它成立没多久,“窝囊废”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日军。尤其是第四师团的核心部队―――第八联队,因为在日俄战争中屡战屡败,获得了“败不怕的八联队”绰号。

    但此后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第四师团就再没上过前线。1937年,因驻华日军兵力吃紧,日军大本营将第四师团调到中国东北,划归关东军序列。

    1939年,苏联与日本在中蒙边界的诺门坎地区发生战争,关东军下令驻扎在伪满洲国北部的大阪、仙台两师团紧急动员,增援前线。仙台师团(即第二师团)接到命令后,抵达战场当天就投入战斗,但很快就被苏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而第四师团的出动命令虽然下达,却迟迟不动。原因是动员令下达后,师团内的疾病患者激增,放眼望去,满营都是因为五花八门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激动的日军联队长在狂怒之下,亲自坐镇医务室参加诊断,这才勉强组织好部队向前线进发。

    然而,第四师团的士兵们又耍起了新的花招―――消极怠工。从海拉尔到诺门坎,第二师团走了四天,第四师团却整整走了八天,而且大量人员掉队。凑巧的是,第四师团先遣队到达前线的当天,苏日宣布停战。

    消息传来,掉队的第四师团官兵仿佛吃了大力丸一样迅速跟了上来,连留守的官兵也有不少“带病”赶赴前线,一边还在万分懊丧地抱怨居然没有机会打上一仗。

    返程的时候,第四师团成了日军中最威武的部队,而率先赶到战场的第二师团却丢盔卸甲、伤兵满营。关东军负责新闻宣传的军官实在看不过去,提起笔把日军报纸呈上审查的《我无敌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新闻标题改了一个字,变成了《我无伤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嘲讽了这支“软蛋”部队。

    尽管出尽了洋相,但第四师团运气却相当好,因为当时侵略华中地区日军战事吃紧,急需增援,日本军部只好放弃追究第四师团,急调其南下增援。第四师团摇身一变,又成了日军精锐的第十一军中的一员。

    ■“大阪的日本兵不会打仗”

    其实,第四师团的名声,中国军队早有耳闻,早在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就遇到过一支“奇怪的日军”。当时,面对日军合围,李宗仁指挥四十万大军巧妙地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但中国军队突围后已是人困马乏,战斗力锐减。在过鲁苏皖边境一条公路的时候,疲惫的中国军队忽然发现路上出现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日军部队。

    因为部队已十分疲惫,中国军队发现敌军后惊惶失措,混乱地离开公路撤向附近的山区。奇怪的是,过了很久都没有日军追来,相反,日军还在公路两侧堂而皇之地烧起饭来。这支奇怪的日军部队正是第四师团的南进支队。

    消息传到中国军队耳朵里,“大阪的日本兵不会打仗”的说***就流行开来。每次战斗,中国军队一听对手是“大阪师团”,往往士气大增,抢着和第四师团交战。刚到前线的第四师团猝不及防,接连吃了几个窝囊的败仗,甚至牵连了友军,以至于友邻部队向十一军司令部抱怨:“有第四师团参战,本来能打赢的仗,因为敌军士气大振,也会打输……”

    ■“保命最重要”

    当时,日军各部的临别致词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第二师团,战况较好时就说“武运长久”;情况不妙时就说“九段坂见”(靖国神社在东京九段坂)。然而第四师团的官兵告别时,却常说“御身大切”,翻译过来,即“保重贵体”、“身体第一”,或者干脆就是“保命最重要”。

    日军在进攻衡阳和芷江时遇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战斗一开始,来自第四师团的老兵又故伎重演,从军官、士官到老兵纷纷入院。当负伤的日军士兵到医院的时候,那些“养病”的第四师团“前辈”们还要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玩命啊?”当被问到自己为何不愿意参战时,这些“病号”却豪气冲天地说:“听说这次出击我们是担任佯攻的,这很没有意思,如果是主攻么,自然是要好好打一仗喽。”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各部都投入到对盟军的作战中,第四师团也终于有了建***立业的机会。大本营有意将该师团配属南方军,但南方军只是很勉强的将其列入预备队,仍然驻扎上海。直到一九四二年四月,才将其调往菲律宾,参加对科雷吉多尔要塞的最后攻击。这一仗第四师团一反常态地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任务,最终在巴丹半岛的美菲军全部投降。事后才知道这并不是第四师团转了性,而是菲律宾的美菲军已经被切断补给多日,一触即溃一点儿也不新鲜。

    然而,这个胜利却给第四师团带来了极大的荣耀。仅有的遗憾是事后发现大阪的商贩们利用这个庆祝胜利的机会大肆倒卖战时配给物资,乘机大做生意。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第四师团正在泰国的曼谷附近休整。与其他不肯接受战败命运的日军部队不同,第四师团的投降与回国进行得异常顺利。当全体面色红润、身体健康的第四师团官兵出现在日本港口时,本土那些营养不良、形容枯槁的日本人都十分吃惊。统计下来,第四师团是日军南方军中战死最少、装备物资保留最完整的部队。美军对这个师团的评价是“爱好和平”。而第四师团回国后,也马上体现出这一特点来,回国后第二天,就有官兵跑到美军兵营前,整齐地摆开摊位,兜售起战争纪念品来。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