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远东的天空 > 第五章 厉兵秣马 第五章 厉兵秣马(第十二节)

第五章 厉兵秣马 第五章 厉兵秣马(第十二节)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历史的车轮不可避免的驶入了1877年,在过去的一年中,远东平静的水面下发生了很多貌似简单却又影响深远的事件。其涟漪在时空中慢慢的震荡,就连远在8个时区之外的英国伦敦也深受其影响。

    在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下,1月的伦敦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阴雨绵绵的天气之下。街上的行人都以尽量快的速度消失在伦敦的大街小巷之中,这种天气,还是安安稳稳的待在家里比较好,坐在火热的壁炉旁,喝杯热咖啡,翻看着报纸,一个无聊的让人昏昏欲睡的下午就这么打发过去了。

    林思源此时就处于这种状态之中,他背靠在大沙发里,手中的泰晤士报跟着他的脑袋按着一样的节奏一抖一抖。自从二个月前来到伦敦后,林思源就养成了每天下午看看泰晤士报的习惯,倒不是他喜欢看报,这只是他快速学习英语的方式之一。清朝的驻英公使馆坐落在伦敦摄政公园附近,是个五层高的维多利亚式建筑,相对于刚刚成立的清朝公使团来说,这个建筑过于巨大了,郭嵩焘将一层和二层做为办公场所和会客场所,三层四层做为公使团随行人员的起居场所,五层及阁楼则做为仓库,存放些不常用的物品。林思源就坐在三层客厅的一个靠窗户的位置旁,这是他最喜欢的位置,即可以看着伦敦的街景,又可享受一下在伦敦不多见的阳光。

    “喀,喀。”一阵皮鞋快速踏击地板的声音从一楼传了上来,慢慢传到二楼,再慢慢传向三楼,最后传到了林思源的耳朵中。林思源猛的打了个冷战,从半睡半醒之中抬起头,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胳膊。

    房门被一下推开了,郭剑威裹着一股阴冷的湿气走了进来。

    “我说你老兄是不是太亢奋了?上楼不用那么用力,那么着急吧?从一楼我就听到了你的脚步声了。”被打扰了午休的林思源抱怨道。

    郭剑威笑笑,将礼帽摘下挂到门旁边的衣架上,然后快步走到林思源的身旁,一下倒在另一个沙发里,带着诡异的笑容道:“i_disapprove_of_ays_a_gentleman.”林思源不紧不慢的反击道,这是他今天刚刚从报纸上学来的狄更斯的一句名言,现学现买,也算是新鲜出炉。

    “思源,你的英语水平也大涨啊。”郭剑威有些惊讶道,天才的赞美声中向来带着更多的自我肯定。

    “你去哪了?一大早就看不到你了?下午该咱们当值了。”林思源没有回应天才的赞美,而是直接问道。他们这些人被分成3组负责领事馆的前台接待任务,每周每组当值二个半天班,平时倒没什么事,生活很是悠闲。林思源和郭剑威一组,一会就该他们俩接班了。

    “呵呵,去了趟大英图书馆办了个读者证。让诸葛湘江和秋人凤那两小子再多等一会。反正底下也没有什么事。”郭剑威自从来到英国后活跃了很多,全然不像在北京燕京书院那样拘谨,看来他很适应英国的生活。

    林思源抻了抻懒腰,看了看窗外稀稀拉拉的细雨道:“这种鬼天气确实也不会有人来领事馆办事,再说,就算有人来也办不成事的,咱们的公使郭大人应邀出席英国外交部举办的新年晚宴了,咱们这些小虾米能拿什么主意。对了,今天是新年第一天,无缺和松竹他们会过来吃晚饭的,咱们哥几个好好聚聚,这一晃可就二多月没见了。”李无缺、程松竹还有小留学生团的所有人都在玻尔先生安排下进入了剑桥附近的詹姆士教会学校,他们将在那里学习1年-2年,然后再考取英国的大学或技校。

    “纳兰和孤山呢?又去喝酒了?”郭剑威整了整自己的西服问道,他很喜欢这身西服,感觉很有型,至少比长袍马褂有型多了。

    “嗯,他们说很喜欢伦敦酒馆的气氛,要好好研究研究。”

    “思源,我感觉我们这次是来对了。我现在一点也不后悔没有参加科考,相反我还很感谢老天爷给我这次机会,能让我来到这个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世界。”郭剑威突然说道。

    “是吗?喜欢就好。”林思源淡淡的说道。他对英国的一切虽然感到很震惊,但还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英国也有皇帝,英国也有穷人,英国也有坏天气,这就够了,也许中国比英国落后不少,但英国决不是天堂。

    “以后你有什么打算?”郭剑威见林思源的回答不咸不淡就好奇的问道。

    “我也不知道。我这人性子软,向来是我跟着事走,而不是让事跟着我走。”自从在鹰旗营的牢狱待过后,林思源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变得有些无所谓了。

    “你呢?你有什么打算?”林思源看着自己的这个越来越绅士化的老同学问道。

    “我?我想留在这。我喜欢这,喜欢这样的生活,喜欢这样的感觉。”郭剑威毫不犹豫的说道。

    “留在这?不打算回国了?”林思源有些跟不上郭剑威的思维了。

    “说实话,不想。”郭剑威看了看周围,然后略带嘲讽的举起自己的辫子对林思源说道:“柏拉图说:人受教育时的开始方向,会决定他未来的生活方法。思源,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让我们成为一个奴才,一个合格的奴才,一个带着辫子的合格奴才。你认为我会再回到奴才式的生活方式中吗?”

    “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林思源也有些惊讶了,他搞不懂短短二个月内,自己的老同学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连自己都看不懂了。

    “唉,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从我懂事起,我就觉得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对劲,但我也不知道究竟是那里不对劲,反正是不对劲。我爷爷跟我说,在这个世上,只有二种人,一种是主子,一种是奴才,那怎么界定自己是主子还是奴才呢?只有一种方式,就是看谁的拳头大。你也知道我的拳头一向不大,所以一直只能忍着,严格小心的约束自己,希望自己最终成为主子。但这样的生活我感觉很累。现在我终于发现了一个没有主子和奴才之分的地方,你说我为什么不留下来呢?”郭剑威有些深沉的说道。

    林思源不知道郭剑威说得是否正确,他没有反驳,甚至没有判断。虽然他很平静很克制的接受周围的一切,但各种不同的想法还时不时的冒出来占据自己的脑海,让他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以他天生的谨慎犹豫的性格,他还不能像郭剑威那样迅速而一面倒的做出决定。

    “那你明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一大群人生活在牢笼中,生活在辫子拖在脑后的奴才状态中。你自己却独享自由,不觉得有所亏欠吗?”林思源突然想到了自己在鹰旗营大牢中见到的绝望的人们。

    “我自己都还没有得到救赎,又如何救赎别人?好了,思源,咱们别在讨论了,走,下去接班吧,诸葛和人凤肯定等急了。”郭剑威决定结束这次谈话,跳了起来,皮鞋清脆的踏着地板,说实话他很享受这个声音,疾步来到门口将礼帽戴到脑袋上推门走了出去。

    “在救赎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将被救赎。”林思源看着郭剑威的背影低声道。

    两人刚走下楼梯,就看到李无缺、程松竹、程婉君三个人从公使馆的正门走了进来。程松竹的打扮倒还正常,长袍马褂,程宛君则穿着英国妇女冬季常穿的长裙,看得出她穿的时间还不长,走路一摆一摆的,生怕别人踩着自己的裙尾。无缺则身穿黑色长外套,头戴着起,这场于1875年7月爆发的起义,促动了所有欧洲列强心底的巴尔干情结,也彻底打乱了克里米亚战争后在巴尔干及黑海建立起的脆弱而微妙的平衡。当年的战争双方英法土联盟和沙俄各自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虽然还处于全球霸主的地位,但新兴的德国、美国在经济上不断的追赶英国,这让迪斯雷利寝食难安但又无可奈何,传统强国俄国对土地的巨大胃口也让英国在亚洲各地的殖民地倍感压力。法国还处于普法战争失败的阴影下,无心也无力东顾,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更是在不断的走下坡路,国内,各民族起义此起彼伏,国外,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对土耳其虎视眈眈。相反沙皇俄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力量积蓄已经做好了一雪前耻的准备,而且打开黑海通向地中海的海峡通道是俄国延续近一个多世纪的既定政策,为了这个目标,俄国人的决心是不可低估的。况且这次俄国人背后还站着德国和奥匈帝国,这让一直以维持土耳其领土完整为其巴尔干政策核心的英国也不得不小心谨慎的行事。

    起义发生初期,迪斯雷利认为最为理想的解决方式是由土耳其自己镇压起义,避免欧洲大国介入、进而避免俄国插手并藉此危及君士坦丁堡和海峡。但英国人的愿望在1875年是极不现实的。一是土耳其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波黑的起义得到已经自治的门的内格罗、塞尔维亚的支持,并有在巴尔干半岛蔓延的势头。二是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的同盟不复存在,此时“三皇同盟”左右着近东局势,他们的干涉不可避免。三皇同盟中俄奥是两个在巴尔干半岛有特殊利益的国家。奥国自1866年被逐出德国建立奥匈帝国以后,就把目光转向巴尔干,“巴尔干是奥向东扩张的惟一道路”奥担心波黑起义会引起奥境内斯拉夫人的连锁反应,宁愿维持巴尔干的现状。俄国自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一直为重新获得在近东的优势寻找契机。俄希望通过支持巴尔干斯拉夫人取得自治,实现自己控制君士坦丁堡和海峡的宿愿。俄奥两国在近东的利益虽然大相径庭,但因担心对方单独行动,可能达成某种妥协。德国在巴尔干没有直接利益,然而近东危机涉及欧洲和平和三皇同盟之间的关系,对德国至关重要的是,支持俄奥两国在巴尔干的合作,保持三皇同盟的巩固。为此,俾斯麦极力主张俄奥共同瓜分巴尔干。《泰晤士报》评论,1875年以后,“对土耳其的政策是由三皇同盟决定的”。迪斯雷利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三皇同盟“可以不考虑我们的意见而单独行事”。

    迪斯雷利最初的愿望破灭以后,并没有因此放弃坚持传统政策的努力,拒绝《柏林备忘录》,是英国政府努力的重要一步。1876年5月,俄奥外交大臣在柏林会晤俾斯麦后共同炮制了《柏林备忘录》,主要内容为:要求土耳其政府实行宗教、税收等改革;建议冲突双方停火两个月谈判,如停火期满双方未达一致,欧洲大国将采取措施。《柏林备忘录》体现了在俾斯麦支持下俄奥对近东危机的干涉意图,期待欧洲其他大国追随。英国内阁在致各国的照会中采取了坚决拒绝的态度。迪斯雷利认为,“《柏林备忘录》犹如放在土耳其喉咙上的一把利剑”,为俄国保留了对土耳其进行军事干涉的自由。后来,他在给女王的信中明确地指出,如果英国接受了《柏林备忘录》,君士坦丁堡已落入俄国之手。阻止俄国改变海峡地区的现状,是英国拒绝备忘录的出发点。正是英国的强硬态度,使土耳其敢于不接受备忘录。

    不断抵制德俄的瓜分建议,是英国政府努力维持传统政策的关键。近东危机开始时德国便向英国表示,英德是能防止灾难的两个国家,并以调停者的身份向英国建议,德国“支持奥国占领波斯尼亚、俄国获取比萨拉比亚、英国得到在苏伊士运河的航行安全,以此保证欧洲和平”。英国虽赞同德国的和平建议,却不能接受德国的瓜分主张。外交大臣德比在给驻德大使拉塞尔的信里谈到:“任何对领土现状的破坏都是不能接受和危险的,因一个变化会导致另一个变化,吞并不知将在何处结束。”1876年7月,在塞尔维亚和门的内格罗对土宣战、近东危机进一步加剧的形势下,俄奥就巴尔干现状破坏时各自取得补偿达成协定。此后俄国公开提议,如土耳其形势恶化,“奥国占波斯尼亚、俄国占保加利亚”。英国在获悉俄国的提议后,几次通过外交函件表明英国绝不能同意俄国的瓜分主张。1876年10、11月,当俾斯麦再次怂恿英国尽快占领埃及和苏伊士运河时,英国也坚决加以拒绝。迪斯雷利11月9日甚至宣称:“虽然英国的政策是和平,但没有一个国家的战争准备像我们这样充分。”

    拒绝《柏林备忘录》和抵制瓜分建议集中体现了英国政府坚持传统政策的态度。但从外交文件中不难发现,此时英国政界已经怀疑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是否能维持,传统政策是否符合英国的利益。印度事务大臣索尔兹伯里认为,土耳其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割舍一部分领土。他在1876年9月给迪斯雷利的信里明确地表示,他最担心的是“固守过时的政策,使英国在列强中孤立、俄国的野心得逞、而英国得不到补偿”。由于巴尔干危机的不断升级,索尔兹伯里确信土耳其不再能成为俄国在欧洲扩张的有效屏障,他说:“即使英国希望、也没有能力恢复土耳其对起义地区的统治”,结论是“传统的帕麦斯顿政策应该结束”。即便内阁中坚持传统政策最坚决的迪斯雷利也承认,“如果发生战争,土耳其被瓜分将是结局”。他甚至感到“不干涉政策”已破产,在此状况下,英国最好参预并在其中起领导作用。但此后英国政府仍力求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危机。

    1876年11月初,英国提议欧洲大国在君士坦丁堡召开大使级会议,会议以“土耳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各国不谋求领土利益”为基础,各大国在此基础上与土耳其签署协议,保证塞尔维亚和门的内格罗维持现状、波斯尼亚和黑塞格维那及保加利亚实行地方自治。欧洲大国出于不同考虑,接受了英国的邀请。在英国的劝说下,土耳其也同意参加会议。然而,英国参加会议的首席代表索尔兹伯里,对会议根本不抱幻想。他在赴君士坦丁堡途中写给德比的信中报告,奥国急于想知道,如果俄国占领保加利亚、奥国占领波斯尼亚,英国怎么办。索尔兹伯里告诉德比,他对奥国的答复非常明确,“一旦奥所说的情况发生,英国采取措施保卫君士坦丁堡是不可避免的”。这无疑等于承认,若形势需要英国必然介入其中。

    而莱亚德的电报则正式通知迪斯雷利,君士坦丁堡会议即将不了了之,英国必须在战争和和平之间做出抉择。

    “可恶的俄国人。”迪斯雷利低声咒骂道。

    “首相大人,罗斯柴尔德爵士、华尼托先生和贝德宁先生已经到了。”他的秘书推门轻轻走了进来。

    “让他们进来吧。”迪斯雷利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这三个人是他的私人顾问,一些不便通过政府渠道去做的事情往往交给他们三人去办。

    “你们好,我的朋友们。很抱歉在新年的第一天就把你们找来。不过事情确实很紧急,这是来自土耳其的电报,那里的局势就要恶化了。不知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迪斯雷利跟他们都是老交情了,也不兜圈子,开门见山的说道。

    华尼托首先接过电报看了起来,他是一个五十多岁高个子,脸型消瘦,目光冷静凌厉,他即是迪斯雷利的首席顾问,同时也是伦敦大学主讲政治和历史的客座教授。

    列昂内尔.罗斯柴尔德是个70多岁的老人,做为英国最有权势的银行家和下院议员虽保养的很不错,但岁月依然很公平的在他的身体上留下衰老的印记,他靠在沙发里,不断的轻轻咳嗽着,这种阴暗潮湿的天气让他感觉很不舒服,总有一股气憋在胸口。

    “你没事吧?老伙计?”迪斯雷利关心的问道,他跟列昂内尔一样都是犹太人,共同的信仰和利益使他们的关系很密切。

    “没事,没事。老毛病了。伦敦的天气太糟糕了,尤其是这个时间的伦敦。”列昂内尔边喘着大气边说道。

    “列昂内尔,你该去休休假了。内森尼尔现在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你可以把银行的业务放心的交给他了。”白发苍苍的贝德宁在一旁劝道。他是怡和洋行的幕后董事,在东方有着无比深厚影响力。

    “我们犹太人常说:大富翁没有儿女可言,只有继承人。内森尼尔做为我的儿子来说表现的确实已经很不错了,甚至超过了我的预期。但是作为的继承人,他还欠点火候,你要知道管理英国最大的银行可不像管理一个农场那么简单。”列昂内尔低声道,眼中的精光一扫而过。

    贝德宁无奈的笑笑,他知道与其扭转列昂内尔固执的犹太传统观念还不如尝试着打败皇家海军。

    “看来土耳其人真的要面临大麻烦了。这次俄国人可是携着二十年前战败的耻辱来进行一场复仇之战。”华尼托将电报看完后说道。

    “是的,可惜目前国际形式不像二十年前那样,否则帝国还可以让俄国熊再冬眠二十年。柏林的那个人把整个欧洲都玩弄在股掌之间,估计他巴不得帝国跟俄国人大打一场。”迪斯雷利恨恨道,他口中的那个柏林人就是德国宰相俾斯麦,在克里米亚战争后,英国人犯了二个致命的战略错误,第一个错误是没有及时正面介入美国内战,而让北方最终战胜南方.第二个错误就是被俾斯麦的外交伎俩所蒙蔽而放任德意志统一。而事实证明这二个国家在重新统一后所迸发出来的力量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在我看来,帝国需要一个盟友,一个在远东能牵制俄国人的盟友。至于土耳其,我想帝国的政策应该修改一下了,我们不能保证土耳其的领土完整了,这不符合帝国的利益,我们只要保证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我们手中就可以了。”华尼托沉思良久道。

    “盟友是不可能的。你是知道帝国的外交政策的。帝国不能被任何联盟条约所束缚而处于行动不能自由的地步。”迪斯雷利沉声道。

    “我们可以在远东培养一个不是盟友的盟友,或者说培养一个俄国人的敌人。至于土尔其,我的看法跟华尼托一样。”列昂内尔也看完了电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俄国和土耳其的战争,我们可以宣布中立,到关键时刻再出手,这没有问题。至于在远东培养一个俄国人的敌人,我看也只有中国人胜任这一使命了。”迪斯雷利说道。

    “不。首相大人,我不能同意你的看法。”贝德宁反驳道。

    迪斯雷利、华尼托和列昂内尔都好奇的看着他,他们不解这个对远东十分了解的人为何持反对意见,在这个时代的远东也只有中国有力量有理由跟俄国对抗了。

    “我选择日本。”贝德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贝德宁。

    “因为我更看好日本,根据怡和洋行在日本和中国的各种调查报告的反馈来看,日本比中国更有活力。首先,日本有着统一强大的中央政府,可以把整个国家的资源和力量充分整合和调动起来。而中国虽然貌似有着统一强大的中央政府,但很不幸,根据我们的调查报告显示,统治中国中央的是一个少数民族政府,而且各地的军政权都在各省的督抚手中。这就好比统治英国的是爱尔兰裔皇族一样,这样的结果只能导致内战。所以他们内部矛盾没有解决前根本不可能也无力牵制俄国人。第二,日本是个岛国,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所处的位置跟我们英国类似,我想他们的政治家也会跟我们一样,处心积虑的谋求大陆力量的平衡,因此扶植日本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加强了远东大陆力量的平衡。第三,帝国在远东的利益就是中国。如果中国强大到能牵制俄国人,那么这对帝国控制中国也是个挑战。搞不好一个远东的美国或德意志会被帝国亲手缔造出来,这不符合帝国的利益。而日本本身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就算日后强大起来,也不可能威胁到帝国在远东的利益,他将永远是帝国在远东的小跟班。”贝德宁这个远东专家侃侃而谈,应该承认他说的大部分都对,除了他低估了日本人的野心和错误的认为日本是个跟英国类似的海洋国家外。

    贝德宁的话让其他三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我也同意贝德宁的看法。对日本我们可以扶植,对中国我们必须控制。这一点也跟我们去年卖给中国人军火的行动相一致。”列昂内尔表示同意。

    “嗯,说得对,帝国在中国的利益决定了中国绝不能强大起来。”迪斯雷利也同意了。

    “但是日本和俄国并没有绝对的利益冲突,双方又没有陆地领土接壤,我们就算把日本扶植起来了又如何能让双方产生冲突呢?”华尼托问道。

    “只要中国变的软弱,俄国和日本早晚会为了中国北方产生剧烈的冲突,而我们的利益主要在中国南方,还西藏和新疆一带。可以让中国北方变成俄国和日本的角斗场。”贝德宁目光深远的说道,可以说这个老谋深算的家伙对远东的未来有着异常准确的见地,只可惜现在的远东多了只叫李无忧的蝴蝶。

    “呵呵,这事还真是凑巧。今天早上我才让我的助手分别向中国和日本驻英国公使馆送去请帖,准备邀请两位公使参加下个月在我家举行的舞会。”列昂内尔在一旁说道。

    “这确实是个好机会。华尼托,你也去参加列昂内尔的舞会,你可以先跟两位大使分别聊聊。然后给我写个报告,谈谈具体的行动方案。”迪斯雷利拍板决定道。

    “好的。呵呵,想不到远东二个国家亿万人们的命运就在这个天气阴沉的下午被我们几个人决定了。”华尼托边给另外三人各倒了杯法国干红边深有感慨的说道。

    “他们的命运不是被我们所决定,他们的命运是被他们的落后所决定。这是一场民族赛马比拼,落后的将一无所有。”贝德宁沉声道。

    “赛马?说得好,如果真是赛马的话,那么我们英国人就是裁判,所有民族的命运都将由我们大英帝国来决定!”华尼托说道,一旁的列昂内尔则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手中的酒杯,好像酒杯里装着的不是美酒而是新的商业机会一样。

    迪斯雷利笑笑,举起酒杯说道:“历史往往就在这不经意的午后被创造。来,先生们,为了帝国的利益!干杯!”

    “干杯!”四个杯子轻碰在一起,鲜红的酒水微微荡起迷人的波纹好似死神的笑容。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