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不言》正文 77.因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公羊已掐指一算,发现你没买够比例
那种不同不是由于偏爱, 而是由于敬畏, 公羊已身上, 怀有某种公羊辰不能理解的东西——他也不敢去理解。
寻常日子里,公羊已和公羊未就只是他的两个女儿而已,但每当公羊已锋芒毕露的时候, 每当公羊已静默地坐在原地, 抬眼望向某个他望不见的方向时, 那种敬畏就会像蛇一样从心底偷偷爬出来,绕在他身上, 弄得他浑身上下每个关节都在发冷。
但即使是这种寒意,也没有让公羊辰在此事上后退半步。
一开始的时候, 公羊已还会在纸上写字和他辩驳, 到后来, 公羊已也觉得这样的争论没完没了,干脆什么也不再说, 只终日催促公羊辰就这么把她的名字告诉白楠, 让这件事尘埃落定。
无论前路如何,只要知道是注定,逃无可逃,避无可避, 也就无须再去烦恼了——公羊已是这样想的。这么多年以来, 她都是这样想的。
她不想牺牲别人, 宁愿牺牲早已认命的自己。她当然也不肯把别人也给卷进来, 况且她知道,如果父亲想要把她从这个困局中救出,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白十二给扯进棋局来。
然而这一次,公羊辰的态度强硬到了让她感到诧异。
公羊已还在发烧,烧得脑子都有些昏昏沉沉,喉咙疼得要命,连一碗稀粥都要断断续续花上好长时间才能勉强喝下去。她第一次发这样的高烧是因为见到了白十二,天卜的异能使她窥见了一个尚在成长中的帝王,第二次则是见到了白楠,第三次就在不久之前,她隔着那层帘幕,依旧看到了双日相争之相。
假如说凝视常人的命盘有如细心去看月亮的明暗,凝视她们这样的人的命盘,就如同直视正午的太阳,不一会儿就要头晕目眩,双目灼痛,似是报应,有如天罚。这样的天罚,寻常的卦师恐怕一辈子也碰不到一次,公羊已今年刚过二十,却已经经受过三次了。
公羊已也常常在想,既然老天爷不想让人知道他的意思,又何必要派天卜来这世上走一遭呢?
她抿了一口寡淡的粥,因为生着病的原因觉得嘴里发苦,她又想。有人来到这世上就是在受苦受难,连一天的快活日子也没有,又是为何来这世上呢?老天爷派他下来,便只为了让他吃这些世间的苦头么?
她知道命盘只要定下了,便无可更改,这棋局里每个人都是棋子,天命才是掌棋人,天卜之人一眼望去,只见每个人都身不由己。
木制棋子中的一枚滑落到了地上,咕噜咕噜地滚出去好远,宫女赶紧追过去把它捡起来,擦了又擦,递还到舒太妃手中。舒太妃摩挲着棋子上的凹槽,想着改日让白十二过来,再给棋子上的字补一些墨。
这副棋是小时候的白十二用木头做的,她想找人陪她下棋,却找不到玩伴,最开始的时候,她在屋子里摆好了棋盘,然后让人送信去公羊家,问:“我第一步拱卒,轮到你了。”
送得快另外有赏钱,送得慢也不会挨骂,送信人乐呵呵地给她们传了好几天的信,连输了许多局的白十二终于受不了了,传信去问公羊姑娘:你怎么这么厉害?
也许是公羊姑娘也觉得她这样实在是太可怜了,回信说:你下一步是不是要走马?
白十二这才顿悟,并且发誓以后再也不和公羊姑娘下棋了。她转而去央求母亲,舒太妃拗不过她,加上本来也没什么事情要做,干脆就把大把的时间拿来陪女儿下棋,然后她终于发现,白十二确实是个臭棋篓子。
“人家都说,兵法推演能在棋盘上体现出来。虽说这不是围棋,是象棋,但你也太……”舒太妃看着棋盘上的残局,摇了摇头,“又是我赢。”
“各人有个人的才气。我既非将军,自然无将才。”白十二笑着收拾起了棋子,“我若有哪一门才气,想必是……”
想必是什么?舒太妃揉了揉太阳穴。十二那时候说了什么?
也许是年纪大了吧,记性也不如从前了,有些事明明就在脑子里,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舒太妃悄悄地叹了一口气。
马车的帘子能遮住风,但遮不住夜里的寒气,白十二掀开帘子的时候,公羊已正缩在车厢的一角,弓起背好让薄毯能够盖住全身。
不知道是白十二钻进车厢的响动吵醒了她,还是跟着白十二一起钻进来的一阵夜风惊动了她,本来正在昏昏沉沉睡着的公羊已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用手背碰了碰自己的额头,然后舔舔干裂的嘴唇,愣了一会儿,抓过白十二的手,在她掌心写:“顺河而下去凌昌城。”
八岁以来,她们就未曾见过对方,这会儿两个人甫一对视,都忍不住把现在的对方和脑海中儿时的印象相比较,都觉得对方和从前既像又不像。公羊已写完了一遍,怕白十二没认出来,把她的手翻过来,在手背上又细细地写了一遍:“凌、昌、城。”
“我知道了,顺着河,往凌昌城。”白十二感觉到公羊已的手烫得出奇,再看看她的脸色,也显出一种病态的红,“你发烧了?”
公羊已摇摇头。
“可你明明……”白十二话说到一半又顿住,“啊,我知道了,你是想说,没事,不打紧,是么?”
公羊已点点头,把滑下去的毯子重新盖回身上,像是再也没力气保持清醒,靠在车厢中睡着了。
公羊已这一睡就昏昏沉沉地睡了许久,期间白十二担心地掀开帘子看了几次,又替她把毯子盖好,她都没再醒过来。直至天已大亮,公羊已才慢悠悠地睁开眼睛,发觉马车已经停了。
她掀开窗户的帘子往外看了一眼,白十二正蹲在河边,好像是在往水壶里灌水。
烧还没有完全退下来,公羊已只觉得全身都酸痛无力,动都不想动,用手在马车车厢里叩了两下,想让白十二往这边过来,但距离太远,声音也太小,白十二完全没有注意到。公羊已只好用手支撑着,慢腾腾从马车上挪了下来,呼吸到外头的新鲜空气,觉得畅快了许多,但这么一畅快,浑身关节的酸痛就更加明显了。
白十二其实早就灌满了一壶水。从昨晚起,她听从着这些卦师们的话,从京城跑出来到郊外,再从京郊顺着河跑向凌昌城,现在凌昌就在不远处了,她下来灌些水,水刚灌好,她就有种失去了目标的感觉,那些因为有目标而被暂且压下去的事情又开始在脑海中徘徊,又没人可以诉说,于是她蹲在原地,盯着平静的水面,想让自己也跟着平静下来。
所以她都没注意到身后的响起的脚步声,直到公羊已走到她身后,拍了拍她的背,她才从发呆中惊醒,站起身朝公羊已笑了笑,然后把水壶递给她:“喝点水,在马车外头坐一会儿吧,里面太闷了。”
公羊已小口小口喝水的时候,白十二直接在河畔的草地上坐下,扒拉出身上带着的所有散碎银子,一边数一边抱怨:“早知道要出远门,就该多带点钱出来了。”
公羊已放下水壶,想告诉她马车上还有公羊辰准备的盘缠,刚抓过她的手,又想起了自己现在和白十二的处境看似相同,其实不同,于是她临时改了主意,在白十二手上写:可有纸笔?
“你就这么写吧,我能认得出来。”
她俩都知道,直接在人手上写字是很难认的,笔画简单的还好,稍微复杂些的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公羊已有些疑惑地看了白十二一眼,白十二紧跟着解释:“我娘害怕隔墙有耳的时候,都是这么和我说事情的。”
公羊已点点头,写道:把我带到凌昌城,你便回去。太子未得天卜,便不成气候,定不会加害于你。
“之前,你爹告诉我,‘双日相争’,有两个结果。一个是你进了宫,于是楠儿有朝一日便会成为暴君,还会杀了我。另一个则是你没有进宫,于是我承天命,登帝位……”白十二又扭过头去盯着水面,“但我不足以坐上那个位置,也不想坐上那个位置。我可以认一生庸碌无为的命,却认不起皇帝的命。”
公羊已勉强地朝她一笑,跟着又写:这可由不得你。
“或许有第三条路呢?或许第三条路,就在我们眼前呢?假如我们都远离皇宫,楠儿没有得天卜,大梁也没有双日相争。事情本就该如此的,楠儿是陛下的女儿,是大梁的太子,她该去当个好皇帝,而我该庸庸碌碌,终此一生。”
每到这个时候,公羊已就恨不得自己还能说话。不然她就只能这样,愤愤地瞪白十二一眼,在她手中写:天命不可违。
可白十二还是固执地把手举在那儿。公羊已气不过,在她掌中用力拍了一下,然后才写:我说不过你。你要跟到哪儿,就随你跟到哪儿吧。上车。
“我若有一门才气,想必是……”
舒太妃把刚才落地的那颗棋子紧紧握在手中,又把手掌展开来,看着上面白十二的字迹出神。这是一枚“卒”。
她终于想起来了。
“我若有一门才气,想必是兵才。”白十二将棋子拈起,往前放了一格,“卒子过河,一往无前。”
不过,皇宫里的生活不总是那么一成不变的,就像乡野农夫有农闲农忙,宫里的这些人也有闲忙,非要安上一个名目,那大概就是酒闲酒忙。闲的时候他们谈起那位公主,忙时他们就赶紧把嘴里这嚼了许久的谈资给吐出来,去干他们该干的事儿了。
这次他们可谓是忙上加忙,本来为了太子寿宴,宫中各处已经是焦头烂额,偏偏太子在寿宴之前又要搞什么聚贤大会。若到史书里去寻,恐怕还真能寻到江湖中人齐聚京城的盛况,但这么多“江湖中人”住进了皇宫的奇景,恐怕是空前绝后了。
此事定下来之前,不少大臣劝谏白临,此事实在不妥,那些江湖人粗野蛮横也就罢了,偏偏还都有一身好武艺,要是有想谋害陛下的人借机混入宫来,在这“聚贤大会”上忽然发难,有谁能阻止得了他们?
大臣话音刚落,太子就上前一步,朗声道:“我能。”
这两个字掷地有声,无人敢作应答,太子就在这一片寂静中历数自己事前的考虑,一会儿说她请来的人都是与她志同道合的生死之交,一会儿说聚贤大会期间她会在父皇身边寸步不离,就算有十个二十个人忽然发难,也绝不会是她的对手,说到最后她忽然话锋一转,叫出了从未对此事表态的公羊大人:“要是聚贤大会上会有什么事,公羊家肯定会比那闹事的人还要早知道,对吧?”
公羊大人和其他算术官一样,不喜拉帮结派也不喜参与斗争,但他说的话在朝中是极有分量的——有人嘴上不肯认,但心里也觉得,其他人说的话只是人意,公羊大人则是替老天爷传命来了,人意再大,能大得过天命吗?
“那是自然。请太子宽心,此次聚贤大会必定是群雄会首的一场盛宴,若要说有什么变故……”公羊大人捋了捋胡子,笑了起来,“恐怕就是皇上思量再三,还是觉得此事不妥,叫停了这聚贤大会吧。”
“真是说笑了,此事有何不妥?”白临挥了挥手,“好了,聚贤大会的事情,谁都不要再提。”
“就是这样,父皇才许我继续办这个聚贤大会了。”白楠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又苦着脸放下来,“姑姑,你这是什么茶呀,你要是没有好茶叶,下次啊,我派人给你送一点来。”
“千万别。”白十二从同样的茶壶里给自己也倒了一杯,丝毫不觉得味道有什么不对,“这还是你上次拿来的茶叶,也许是放久了,味道变了吧。”
“那当然放久了。”白楠顺手把杯子向后一扬,杯中的水准确地落到了她身后几丈远的一个花盆里,半滴也没落到外面,“我上次让人拿茶叶来,还是我出宫之前吧?”
“不止是茶叶,你还拿了好多东西过来,然后忽然说要出宫去闯荡江湖,一走就是三年——我也总算过了三年的清净日子。”
宫中人心照不宣的是,要说古怪,当今太子比十二公主不知道要古怪上多少倍了,只是从来没人敢背后说太子的是非而已。
大梁朝开国以来,历经几十位帝王更替,其中也出过几个倔强的情种,抱了顶着大风过独木桥的决心,为自己的心爱之人让后宫虚设,这也算不上什么奇闻了,白家的后人甚至还以此为傲,说从开国皇帝起,白家就传下了这个倔性子,认定了的事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改主意的。
然而同样是没有后宫的皇帝,白临却在大梁朝的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那位皇后在他还是个闲散王爷的时候就嫁给了他,多年来相濡以沫,感情甚笃,但白临作出如此举动却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她和白临的女儿,也就是当今的太子,白楠。
自白楠之后,白临膝下再无子嗣,白十二曾为此大惑不解,舒太妃则嗤笑着,私下里悄悄跟女儿说:“他那是心虚呢。”
虽然没人敢直接说出来,可几乎每个人都又在心中对当年的那一桩桩疑案浮想联翩。白临有公羊家的帮扶,坐上了今天这个位置,也许他心虚了,害怕了,害怕后来的孩子会找到一个和公羊大人一样的异人,也窥天命、也知天命、也行天命,到时候白楠就算是太子是皇帝,哪里敌得过天命昭昭?
这一点白临自己是最清楚的——谁都敌不过天命昭昭。
他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于是也就怕自己的儿子也反过来害死自己,除了这个被他放在心尖儿上疼爱的宝贝女儿,他不肯再去信任任何一个孩子:哪怕是他自己的、根本还尚未出生的孩子。
而太子白楠,不光是独享了父皇母后的宠爱,似乎还拿来了未出生的弟弟妹妹们所有的才气,论才略、论武功,都是当世难觅的奇才。白十二独居在倚竹楼的时间长了,宫中的许多事她都不知晓,但有一点她也是明了的,她从前以为只在话本传奇里出现的那些轻功啊内力啊,都不是没来由胡编的,世上真有白楠这样的人,能飞檐走壁,能踏雪无痕,能以一当百,能炼气运功。
许是天才都有几分叛逆桀骜,这个不知为何特别喜欢黏着她的侄女长到了十五岁,及笄之后就辞别了皇宫,只带几两盘缠和一把长剑上了路,一去就是三年未归,三年间名声渐响,只是无人知道这位名满江湖、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女侠,竟是当今太子。
不过,被她聚到京城来参加聚贤大会的这些人,大概都已经知道其中内情,等到聚贤大会结束,这些人就又要把这个消息传向江湖了。
“姑姑,我今天来,是为了聚贤大会的事情,要求你帮个忙。”
“我能在聚贤大会上帮什么忙?”白十二觉得好笑,“别闹我了,你知道我最应付不来那种地方。”
“我精心设计的开场节目,还缺个人和我一起演。”白楠抽出一张纸来摆到白十二眼前,“姑姑,你先看看,到时候绝对不要你说话,也不要你做为难的事情,你就表演一下你的绝活儿就行啦。”
白十二看都不看就把那张纸推开:“楠儿,我就和你说实话吧,姑姑这次去不成你的聚贤大会了。”
“为什么?姑姑,你成天待在倚竹楼,连门都不大出,可说是整个皇宫最清闲的人了,要是你说你没空来,岂不是整个皇宫都没人有空来?”
“不是没空……楠儿,在这里等我一下。”
白十二悄悄地叹息了一声。自从她瘸了这条腿,白临对她的态度就有所好转,至少不会不停地找她的麻烦,至多只是忽视她,或者说无视她而已,白楠喜欢找这个只比她大五岁的姑姑玩,白临也没有表示过反对或者从中横加干涉,白十二就更无所谓了,她这个逆来顺受的性子从八岁保持到了十五年后的现在,就算偶尔觉得白楠太聒噪或者太咄咄逼人,她也不会表现出来——反正,她这一潭死水般寂静的生活,偶尔也是需要热闹一下的。
想到这里,她就能理解白临那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怯懦,白临害了自己的父亲,便不敢当太多人的父亲,而她当年凑热闹的时候丢了一条腿,从此每次凑热闹都心有余悸。不过,心有余悸确实不是她不准备去参加聚贤大会的主要原因。
白十二打开了书房里一个装满了信的柜子,拿起了最上面的信封,拿出去递给白楠。
白楠满脸疑惑地接过来,从里面抽出一张纸展开。这封信既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信纸上只写了七个大字:“不可去聚贤大会。”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那种不同不是由于偏爱, 而是由于敬畏, 公羊已身上, 怀有某种公羊辰不能理解的东西——他也不敢去理解。
寻常日子里,公羊已和公羊未就只是他的两个女儿而已,但每当公羊已锋芒毕露的时候, 每当公羊已静默地坐在原地, 抬眼望向某个他望不见的方向时, 那种敬畏就会像蛇一样从心底偷偷爬出来,绕在他身上, 弄得他浑身上下每个关节都在发冷。
但即使是这种寒意,也没有让公羊辰在此事上后退半步。
一开始的时候, 公羊已还会在纸上写字和他辩驳, 到后来, 公羊已也觉得这样的争论没完没了,干脆什么也不再说, 只终日催促公羊辰就这么把她的名字告诉白楠, 让这件事尘埃落定。
无论前路如何,只要知道是注定,逃无可逃,避无可避, 也就无须再去烦恼了——公羊已是这样想的。这么多年以来, 她都是这样想的。
她不想牺牲别人, 宁愿牺牲早已认命的自己。她当然也不肯把别人也给卷进来, 况且她知道,如果父亲想要把她从这个困局中救出,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白十二给扯进棋局来。
然而这一次,公羊辰的态度强硬到了让她感到诧异。
公羊已还在发烧,烧得脑子都有些昏昏沉沉,喉咙疼得要命,连一碗稀粥都要断断续续花上好长时间才能勉强喝下去。她第一次发这样的高烧是因为见到了白十二,天卜的异能使她窥见了一个尚在成长中的帝王,第二次则是见到了白楠,第三次就在不久之前,她隔着那层帘幕,依旧看到了双日相争之相。
假如说凝视常人的命盘有如细心去看月亮的明暗,凝视她们这样的人的命盘,就如同直视正午的太阳,不一会儿就要头晕目眩,双目灼痛,似是报应,有如天罚。这样的天罚,寻常的卦师恐怕一辈子也碰不到一次,公羊已今年刚过二十,却已经经受过三次了。
公羊已也常常在想,既然老天爷不想让人知道他的意思,又何必要派天卜来这世上走一遭呢?
她抿了一口寡淡的粥,因为生着病的原因觉得嘴里发苦,她又想。有人来到这世上就是在受苦受难,连一天的快活日子也没有,又是为何来这世上呢?老天爷派他下来,便只为了让他吃这些世间的苦头么?
她知道命盘只要定下了,便无可更改,这棋局里每个人都是棋子,天命才是掌棋人,天卜之人一眼望去,只见每个人都身不由己。
木制棋子中的一枚滑落到了地上,咕噜咕噜地滚出去好远,宫女赶紧追过去把它捡起来,擦了又擦,递还到舒太妃手中。舒太妃摩挲着棋子上的凹槽,想着改日让白十二过来,再给棋子上的字补一些墨。
这副棋是小时候的白十二用木头做的,她想找人陪她下棋,却找不到玩伴,最开始的时候,她在屋子里摆好了棋盘,然后让人送信去公羊家,问:“我第一步拱卒,轮到你了。”
送得快另外有赏钱,送得慢也不会挨骂,送信人乐呵呵地给她们传了好几天的信,连输了许多局的白十二终于受不了了,传信去问公羊姑娘:你怎么这么厉害?
也许是公羊姑娘也觉得她这样实在是太可怜了,回信说:你下一步是不是要走马?
白十二这才顿悟,并且发誓以后再也不和公羊姑娘下棋了。她转而去央求母亲,舒太妃拗不过她,加上本来也没什么事情要做,干脆就把大把的时间拿来陪女儿下棋,然后她终于发现,白十二确实是个臭棋篓子。
“人家都说,兵法推演能在棋盘上体现出来。虽说这不是围棋,是象棋,但你也太……”舒太妃看着棋盘上的残局,摇了摇头,“又是我赢。”
“各人有个人的才气。我既非将军,自然无将才。”白十二笑着收拾起了棋子,“我若有哪一门才气,想必是……”
想必是什么?舒太妃揉了揉太阳穴。十二那时候说了什么?
也许是年纪大了吧,记性也不如从前了,有些事明明就在脑子里,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舒太妃悄悄地叹了一口气。
马车的帘子能遮住风,但遮不住夜里的寒气,白十二掀开帘子的时候,公羊已正缩在车厢的一角,弓起背好让薄毯能够盖住全身。
不知道是白十二钻进车厢的响动吵醒了她,还是跟着白十二一起钻进来的一阵夜风惊动了她,本来正在昏昏沉沉睡着的公羊已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用手背碰了碰自己的额头,然后舔舔干裂的嘴唇,愣了一会儿,抓过白十二的手,在她掌心写:“顺河而下去凌昌城。”
八岁以来,她们就未曾见过对方,这会儿两个人甫一对视,都忍不住把现在的对方和脑海中儿时的印象相比较,都觉得对方和从前既像又不像。公羊已写完了一遍,怕白十二没认出来,把她的手翻过来,在手背上又细细地写了一遍:“凌、昌、城。”
“我知道了,顺着河,往凌昌城。”白十二感觉到公羊已的手烫得出奇,再看看她的脸色,也显出一种病态的红,“你发烧了?”
公羊已摇摇头。
“可你明明……”白十二话说到一半又顿住,“啊,我知道了,你是想说,没事,不打紧,是么?”
公羊已点点头,把滑下去的毯子重新盖回身上,像是再也没力气保持清醒,靠在车厢中睡着了。
公羊已这一睡就昏昏沉沉地睡了许久,期间白十二担心地掀开帘子看了几次,又替她把毯子盖好,她都没再醒过来。直至天已大亮,公羊已才慢悠悠地睁开眼睛,发觉马车已经停了。
她掀开窗户的帘子往外看了一眼,白十二正蹲在河边,好像是在往水壶里灌水。
烧还没有完全退下来,公羊已只觉得全身都酸痛无力,动都不想动,用手在马车车厢里叩了两下,想让白十二往这边过来,但距离太远,声音也太小,白十二完全没有注意到。公羊已只好用手支撑着,慢腾腾从马车上挪了下来,呼吸到外头的新鲜空气,觉得畅快了许多,但这么一畅快,浑身关节的酸痛就更加明显了。
白十二其实早就灌满了一壶水。从昨晚起,她听从着这些卦师们的话,从京城跑出来到郊外,再从京郊顺着河跑向凌昌城,现在凌昌就在不远处了,她下来灌些水,水刚灌好,她就有种失去了目标的感觉,那些因为有目标而被暂且压下去的事情又开始在脑海中徘徊,又没人可以诉说,于是她蹲在原地,盯着平静的水面,想让自己也跟着平静下来。
所以她都没注意到身后的响起的脚步声,直到公羊已走到她身后,拍了拍她的背,她才从发呆中惊醒,站起身朝公羊已笑了笑,然后把水壶递给她:“喝点水,在马车外头坐一会儿吧,里面太闷了。”
公羊已小口小口喝水的时候,白十二直接在河畔的草地上坐下,扒拉出身上带着的所有散碎银子,一边数一边抱怨:“早知道要出远门,就该多带点钱出来了。”
公羊已放下水壶,想告诉她马车上还有公羊辰准备的盘缠,刚抓过她的手,又想起了自己现在和白十二的处境看似相同,其实不同,于是她临时改了主意,在白十二手上写:可有纸笔?
“你就这么写吧,我能认得出来。”
她俩都知道,直接在人手上写字是很难认的,笔画简单的还好,稍微复杂些的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公羊已有些疑惑地看了白十二一眼,白十二紧跟着解释:“我娘害怕隔墙有耳的时候,都是这么和我说事情的。”
公羊已点点头,写道:把我带到凌昌城,你便回去。太子未得天卜,便不成气候,定不会加害于你。
“之前,你爹告诉我,‘双日相争’,有两个结果。一个是你进了宫,于是楠儿有朝一日便会成为暴君,还会杀了我。另一个则是你没有进宫,于是我承天命,登帝位……”白十二又扭过头去盯着水面,“但我不足以坐上那个位置,也不想坐上那个位置。我可以认一生庸碌无为的命,却认不起皇帝的命。”
公羊已勉强地朝她一笑,跟着又写:这可由不得你。
“或许有第三条路呢?或许第三条路,就在我们眼前呢?假如我们都远离皇宫,楠儿没有得天卜,大梁也没有双日相争。事情本就该如此的,楠儿是陛下的女儿,是大梁的太子,她该去当个好皇帝,而我该庸庸碌碌,终此一生。”
每到这个时候,公羊已就恨不得自己还能说话。不然她就只能这样,愤愤地瞪白十二一眼,在她手中写:天命不可违。
可白十二还是固执地把手举在那儿。公羊已气不过,在她掌中用力拍了一下,然后才写:我说不过你。你要跟到哪儿,就随你跟到哪儿吧。上车。
“我若有一门才气,想必是……”
舒太妃把刚才落地的那颗棋子紧紧握在手中,又把手掌展开来,看着上面白十二的字迹出神。这是一枚“卒”。
她终于想起来了。
“我若有一门才气,想必是兵才。”白十二将棋子拈起,往前放了一格,“卒子过河,一往无前。”
不过,皇宫里的生活不总是那么一成不变的,就像乡野农夫有农闲农忙,宫里的这些人也有闲忙,非要安上一个名目,那大概就是酒闲酒忙。闲的时候他们谈起那位公主,忙时他们就赶紧把嘴里这嚼了许久的谈资给吐出来,去干他们该干的事儿了。
这次他们可谓是忙上加忙,本来为了太子寿宴,宫中各处已经是焦头烂额,偏偏太子在寿宴之前又要搞什么聚贤大会。若到史书里去寻,恐怕还真能寻到江湖中人齐聚京城的盛况,但这么多“江湖中人”住进了皇宫的奇景,恐怕是空前绝后了。
此事定下来之前,不少大臣劝谏白临,此事实在不妥,那些江湖人粗野蛮横也就罢了,偏偏还都有一身好武艺,要是有想谋害陛下的人借机混入宫来,在这“聚贤大会”上忽然发难,有谁能阻止得了他们?
大臣话音刚落,太子就上前一步,朗声道:“我能。”
这两个字掷地有声,无人敢作应答,太子就在这一片寂静中历数自己事前的考虑,一会儿说她请来的人都是与她志同道合的生死之交,一会儿说聚贤大会期间她会在父皇身边寸步不离,就算有十个二十个人忽然发难,也绝不会是她的对手,说到最后她忽然话锋一转,叫出了从未对此事表态的公羊大人:“要是聚贤大会上会有什么事,公羊家肯定会比那闹事的人还要早知道,对吧?”
公羊大人和其他算术官一样,不喜拉帮结派也不喜参与斗争,但他说的话在朝中是极有分量的——有人嘴上不肯认,但心里也觉得,其他人说的话只是人意,公羊大人则是替老天爷传命来了,人意再大,能大得过天命吗?
“那是自然。请太子宽心,此次聚贤大会必定是群雄会首的一场盛宴,若要说有什么变故……”公羊大人捋了捋胡子,笑了起来,“恐怕就是皇上思量再三,还是觉得此事不妥,叫停了这聚贤大会吧。”
“真是说笑了,此事有何不妥?”白临挥了挥手,“好了,聚贤大会的事情,谁都不要再提。”
“就是这样,父皇才许我继续办这个聚贤大会了。”白楠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又苦着脸放下来,“姑姑,你这是什么茶呀,你要是没有好茶叶,下次啊,我派人给你送一点来。”
“千万别。”白十二从同样的茶壶里给自己也倒了一杯,丝毫不觉得味道有什么不对,“这还是你上次拿来的茶叶,也许是放久了,味道变了吧。”
“那当然放久了。”白楠顺手把杯子向后一扬,杯中的水准确地落到了她身后几丈远的一个花盆里,半滴也没落到外面,“我上次让人拿茶叶来,还是我出宫之前吧?”
“不止是茶叶,你还拿了好多东西过来,然后忽然说要出宫去闯荡江湖,一走就是三年——我也总算过了三年的清净日子。”
宫中人心照不宣的是,要说古怪,当今太子比十二公主不知道要古怪上多少倍了,只是从来没人敢背后说太子的是非而已。
大梁朝开国以来,历经几十位帝王更替,其中也出过几个倔强的情种,抱了顶着大风过独木桥的决心,为自己的心爱之人让后宫虚设,这也算不上什么奇闻了,白家的后人甚至还以此为傲,说从开国皇帝起,白家就传下了这个倔性子,认定了的事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改主意的。
然而同样是没有后宫的皇帝,白临却在大梁朝的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那位皇后在他还是个闲散王爷的时候就嫁给了他,多年来相濡以沫,感情甚笃,但白临作出如此举动却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她和白临的女儿,也就是当今的太子,白楠。
自白楠之后,白临膝下再无子嗣,白十二曾为此大惑不解,舒太妃则嗤笑着,私下里悄悄跟女儿说:“他那是心虚呢。”
虽然没人敢直接说出来,可几乎每个人都又在心中对当年的那一桩桩疑案浮想联翩。白临有公羊家的帮扶,坐上了今天这个位置,也许他心虚了,害怕了,害怕后来的孩子会找到一个和公羊大人一样的异人,也窥天命、也知天命、也行天命,到时候白楠就算是太子是皇帝,哪里敌得过天命昭昭?
这一点白临自己是最清楚的——谁都敌不过天命昭昭。
他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于是也就怕自己的儿子也反过来害死自己,除了这个被他放在心尖儿上疼爱的宝贝女儿,他不肯再去信任任何一个孩子:哪怕是他自己的、根本还尚未出生的孩子。
而太子白楠,不光是独享了父皇母后的宠爱,似乎还拿来了未出生的弟弟妹妹们所有的才气,论才略、论武功,都是当世难觅的奇才。白十二独居在倚竹楼的时间长了,宫中的许多事她都不知晓,但有一点她也是明了的,她从前以为只在话本传奇里出现的那些轻功啊内力啊,都不是没来由胡编的,世上真有白楠这样的人,能飞檐走壁,能踏雪无痕,能以一当百,能炼气运功。
许是天才都有几分叛逆桀骜,这个不知为何特别喜欢黏着她的侄女长到了十五岁,及笄之后就辞别了皇宫,只带几两盘缠和一把长剑上了路,一去就是三年未归,三年间名声渐响,只是无人知道这位名满江湖、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女侠,竟是当今太子。
不过,被她聚到京城来参加聚贤大会的这些人,大概都已经知道其中内情,等到聚贤大会结束,这些人就又要把这个消息传向江湖了。
“姑姑,我今天来,是为了聚贤大会的事情,要求你帮个忙。”
“我能在聚贤大会上帮什么忙?”白十二觉得好笑,“别闹我了,你知道我最应付不来那种地方。”
“我精心设计的开场节目,还缺个人和我一起演。”白楠抽出一张纸来摆到白十二眼前,“姑姑,你先看看,到时候绝对不要你说话,也不要你做为难的事情,你就表演一下你的绝活儿就行啦。”
白十二看都不看就把那张纸推开:“楠儿,我就和你说实话吧,姑姑这次去不成你的聚贤大会了。”
“为什么?姑姑,你成天待在倚竹楼,连门都不大出,可说是整个皇宫最清闲的人了,要是你说你没空来,岂不是整个皇宫都没人有空来?”
“不是没空……楠儿,在这里等我一下。”
白十二悄悄地叹息了一声。自从她瘸了这条腿,白临对她的态度就有所好转,至少不会不停地找她的麻烦,至多只是忽视她,或者说无视她而已,白楠喜欢找这个只比她大五岁的姑姑玩,白临也没有表示过反对或者从中横加干涉,白十二就更无所谓了,她这个逆来顺受的性子从八岁保持到了十五年后的现在,就算偶尔觉得白楠太聒噪或者太咄咄逼人,她也不会表现出来——反正,她这一潭死水般寂静的生活,偶尔也是需要热闹一下的。
想到这里,她就能理解白临那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怯懦,白临害了自己的父亲,便不敢当太多人的父亲,而她当年凑热闹的时候丢了一条腿,从此每次凑热闹都心有余悸。不过,心有余悸确实不是她不准备去参加聚贤大会的主要原因。
白十二打开了书房里一个装满了信的柜子,拿起了最上面的信封,拿出去递给白楠。
白楠满脸疑惑地接过来,从里面抽出一张纸展开。这封信既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信纸上只写了七个大字:“不可去聚贤大会。”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