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北上少林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涣哥哥,你要记得写信给冉儿啊!”苏冉跨上马背,依依不舍地对崔涣说道。
这几天来苏冉也是知道和他分别在即,不顾少女矜持尽力迎合着爱郎的索求。三天下来,苏冉原本就玲珑有致的身躯更是透出一股成熟的风韵,那娇俏可爱的面容让崔涣都不忍再看,生怕自己一个不忍心就舍不得她走了,只能转身供了拱手对苏建道:“苏伯父此去一路顺风,小侄游历结束自当上门拜访。”
苏建哈哈一笑道:“凭贤侄武功,江湖又要出一青年才俊了!你苏伯伯我在太湖恭候贤侄佳音。”言罢拍拍崔涣的肩膀就跨上马,带着女儿和一队手下绝尘而去。
崔涣看着渐渐远去的马队消失在道路尽头,深深吸了口气,按捺住心头儿女情长,也是跨上火云,带着整理好的包袱,朝着相反方向奔去。
此去目的地正是嵩山少林。
为什么还要去少林?崔涣对武功取舍有着自己的考虑。
金庸先生笔下的武林,绝世武功有很多,但不是说每种武功都适合自己,也不是每种武功都可以练的。崔涣这些年来在郭靖黄蓉的教导下,可以说也是集百家所长,全真心法,玄门正宗,桃花岛的落英神掌、玉萧剑法、弹指神功,洪七公的逍遥游、降龙十八掌,他每一种都学了,深知贪多嚼不烂的道理。而且其实不是他自负,以黄蓉对他的宠溺,他即使回去求她传授九阴真经也不是办不到,但他并不想学。
他在学武之初就苦苦思索,究竟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能占据多少优势,比较下来,他不得不承认他所处的时间真是太不巧,除了能阻止郭襄的悲剧,他无力改变什么,所以真正让他区别于其他人的是他在现代就掌握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
武功有这么多,该怎么学最有效,这就像后世高考,一样学这么多,怎么才能考高分?有了武功秘籍和优秀的老师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领悟和用功,他自知做不到像郭靖那样的勤奋,这是性格使然,而他也还没黄蓉或者后世小说某些主角一样强悍,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
庄子《逍遥游》有云:‘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也。’又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是故本派武功,以积蓄内力为第一要义。内力既厚,天下武功无不为我所用,犹之北冥,大舟小舟无不载,大鱼小鱼无不容。是故内力为本,招数为末。这段话虽然是北冥神功里的,但天下武功莫不如此。
内功就像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其他诸如剑法、掌法和轻功不过是应用软件,学的好自然有益,但如果用dos系统也是没办法用office2007的。而崔涣推断北冥神功以段誉和虚竹的性格肯定不会传下来,这样一来崔涣就失去了深厚内功打底子,他必须先练好内力才能去练天山六阳掌和天山折梅手这种繁复的功法。
只剩下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两种,崔涣觉得九阳真经更适合他,也要更好一点。据金庸的小说最初版本就有说:九阴偏外,九阳偏内。后来又改成九阳是王重阳斗酒的一位奇士,后王重阳将九阴真经借与此人看,此人觉得九阴真经阴气太重,后躲进少林创作九阳真经。反正不管怎么看九阳神功都比较强,而且九阴里阴损的功夫太多,一不小心就反噬,让崔涣很是不爽。
这么两项比较之下,崔涣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北上少林的路途。
策马奔驰了不到半日,崔涣只感觉腿脚发麻,或许是没有苏冉相伴吧,以前两人一路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往往一整日下来也不有丝毫怠倦,崔涣想到苏冉更是没有赶路的心思。到了郑州城内,看见一家颇为气派的客栈,就进去着掌柜的开了间上房,打水沐浴,这才感觉疲乏感稍去,到楼下来时才不过中午。
崔涣摇了摇头,看来自己还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才不过刚刚和苏冉分开,已经想她想到晨昏不醒、四时不知了!看客栈内热热闹闹,都是在吃饭却是汉人和蒙古人泾渭分明,各占一边,较好地位置坐的都是蒙古人。崔涣心知这是蒙古人的人种隔离,这些日子来他也看得多了,虽然总是不爽,他也不想多生枝节,当下在二楼大堂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他吃饭吃到一半,却听得外头喧哗声四起,竟是比客栈内的声音还要响,见众人也是纷纷围了上去,不由也有些好奇,站起身来和众人一起往街边看去。
却见一对人马浩浩荡荡有三十人左右在街上走,奇就奇在这些人里竟无一男子,都是妙龄少女,不得不让人惊叹造物之功。这些女子个个骑的都是高头大马,为首的是一位碧衫女子,面上蒙着面纱看不真切,但一双明眸扑闪发亮,精光一闪而过,崔涣不由赞叹,好强的内力,看这女子不过二十岁左右竟有如此功力,不知是何等高人调教的。
崔涣在楼上若有所思,但听得四周又是一阵惊呼,原来他身旁的人不知是不是看呆了,竟然手一松把手里的酒壶掉了下去,眼看就要砸到一个队伍里的小姑娘。崔涣想也没想使出凌波微步就飞身出来,眼疾手快地抓住了酒壶,顺手朝上一抄就将倒出来的酒水尽数归回壶内,然后一个倒挂勾在二楼围栏上,这招却是逍遥游的沿门托钵。崔涣脚下一踩,却是轻飘飘又回到二楼,递出酒壶对那人道:“兄台,你的酒。”
他虽是使了两门功夫,三招才完成整套动作,但在旁人看来却是一刹那的事儿,还没反应过来,他已回到楼上。听他开口,众人这才回味过来,觉得方才那一招端的是飘逸潇洒,不由纷纷较好,一时喊声震天。崔涣初出江湖,一路上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听得他人赞羡,到底是少年心性,也是不由飘飘然,这就是行侠仗义?感觉也很不错嘛!却没有注意到楼下女子首领眼中却闪过一丝惊讶。
那个人也是如梦方醒,拱手对崔涣说道:“多谢兄台解围,否则小弟倒是要唐突佳人了。”崔涣这才发现此人也不过十六七岁,年纪与他相若,看他一身蓝色衣裳精致华丽,也不是普通人家能买得起,手上明显凸起的老茧显示此人练的若不是外家功夫就是马上行军的本领,偏偏此人却是分明是书生打扮,崔涣心中对此人暗自警惕,面上却是不露声色,摆摆手道:“何足挂齿。”
这少年却是极为热情,拉着崔涣就往他的座位走去,口中道:“兄台好武功,小弟甚是佩服,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崔涣这才发现他拉自己坐下的位置竟是蒙古人的地方,心中不喜,可是从商的经历也让他为人圆滑了许多,当下也作出亲热的样子道:“在下崔涣,兄台和我年纪相仿,直斥其名即可。我看兄弟也是相貌堂堂,谈吐不凡,不知令尊大人却是何等英雄人物啊!”
对面的少年连连摆手道:“崔兄说笑了,在下姓张,表字仲畴,家父不过是经商之人,与兄台怎可相比。”
崔涣见他分明说的不是实话,而且此人方才眼光都不曾闪烁过一下,如果不是行走江湖很久,那就是心机深不可测了,不知道是不是和黄蓉呆久了,聪明人都比较喜欢老实人,看他小小年纪谎话连篇,崔涣心里就有厌恶之感。
不过难道只有你会说谎?本少爷当年兼职做推销的时候,你都没出生呢!(是不是倒了?人家是宋朝的耶!)
当下,崔涣也开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诗词歌赋,诸子百家,武林逸事滔滔不绝地就往人身上砸,看我不雷死你,本少爷就不姓崔!
果然,这少年从初时惺惺相惜、感慨万千到后来就差没感泣涕零了。崔涣对他的神色变化自是看在眼里,心道:小样的,你以为少爷我多的这一千年是白见识的!一抬头却见天色不知什么时候就暗下来了,原来两个人谈天说地竟是聊了一个下午。张仲俦起身道:“天色渐晚,小弟也该回去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小弟与崔兄相见恨晚,此物乃是家中信物,崔兄如果下次来到此处,可以把这个给掌柜的。”说着解下自己挂的玉佩给崔涣。
“哦,原来这酒楼是张兄家中的产业?那倒好,小弟可以白吃白喝了!”崔涣也不客气地收下了,笑话,我讲了半天的话,茶水费不用吗!你就当是交学费好了。
两人(至少看上去)依依不舍地告别自不用说。
*
朱门宅院,将军张府。
“弘范,你说的可是真的?那此人你下次遇见千万要把他稳住,这人若不能为我所用,他日就是大敌啊。”
“有这么严重?爹,那他现在还在郑州,孩儿要不要……”
“这倒不必这么急,毕竟现在朝廷的重点是在大理。何况,孟珙当年不顾两国交兵救过我一命,你毕竟是汉人,就当是给宋朝留个希望吧!”
街头巷口,隐蔽角落。
“去帮我查出来,这个叫张仲俦的是什么来头,这个玉佩给你,还有他用的不一定是真名。”
“崔少爷,那这事儿要不要通知帮主?”
“最好要,虽然搞不清他什么来头,但他一定是蒙古人,也不知道会不会又有什么异动,让师傅师娘多注意一下蒙古军队的动向。”
“是!”
~~~~~~~~~~~
这一章出现的蒙面少女和张仲俦都是极重要的角色,紧接下来的几章虽然不会出现,但是后续情结重要的推动力,会在本书中占有不少篇幅。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这几天来苏冉也是知道和他分别在即,不顾少女矜持尽力迎合着爱郎的索求。三天下来,苏冉原本就玲珑有致的身躯更是透出一股成熟的风韵,那娇俏可爱的面容让崔涣都不忍再看,生怕自己一个不忍心就舍不得她走了,只能转身供了拱手对苏建道:“苏伯父此去一路顺风,小侄游历结束自当上门拜访。”
苏建哈哈一笑道:“凭贤侄武功,江湖又要出一青年才俊了!你苏伯伯我在太湖恭候贤侄佳音。”言罢拍拍崔涣的肩膀就跨上马,带着女儿和一队手下绝尘而去。
崔涣看着渐渐远去的马队消失在道路尽头,深深吸了口气,按捺住心头儿女情长,也是跨上火云,带着整理好的包袱,朝着相反方向奔去。
此去目的地正是嵩山少林。
为什么还要去少林?崔涣对武功取舍有着自己的考虑。
金庸先生笔下的武林,绝世武功有很多,但不是说每种武功都适合自己,也不是每种武功都可以练的。崔涣这些年来在郭靖黄蓉的教导下,可以说也是集百家所长,全真心法,玄门正宗,桃花岛的落英神掌、玉萧剑法、弹指神功,洪七公的逍遥游、降龙十八掌,他每一种都学了,深知贪多嚼不烂的道理。而且其实不是他自负,以黄蓉对他的宠溺,他即使回去求她传授九阴真经也不是办不到,但他并不想学。
他在学武之初就苦苦思索,究竟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能占据多少优势,比较下来,他不得不承认他所处的时间真是太不巧,除了能阻止郭襄的悲剧,他无力改变什么,所以真正让他区别于其他人的是他在现代就掌握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
武功有这么多,该怎么学最有效,这就像后世高考,一样学这么多,怎么才能考高分?有了武功秘籍和优秀的老师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领悟和用功,他自知做不到像郭靖那样的勤奋,这是性格使然,而他也还没黄蓉或者后世小说某些主角一样强悍,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
庄子《逍遥游》有云:‘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也。’又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是故本派武功,以积蓄内力为第一要义。内力既厚,天下武功无不为我所用,犹之北冥,大舟小舟无不载,大鱼小鱼无不容。是故内力为本,招数为末。这段话虽然是北冥神功里的,但天下武功莫不如此。
内功就像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其他诸如剑法、掌法和轻功不过是应用软件,学的好自然有益,但如果用dos系统也是没办法用office2007的。而崔涣推断北冥神功以段誉和虚竹的性格肯定不会传下来,这样一来崔涣就失去了深厚内功打底子,他必须先练好内力才能去练天山六阳掌和天山折梅手这种繁复的功法。
只剩下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两种,崔涣觉得九阳真经更适合他,也要更好一点。据金庸的小说最初版本就有说:九阴偏外,九阳偏内。后来又改成九阳是王重阳斗酒的一位奇士,后王重阳将九阴真经借与此人看,此人觉得九阴真经阴气太重,后躲进少林创作九阳真经。反正不管怎么看九阳神功都比较强,而且九阴里阴损的功夫太多,一不小心就反噬,让崔涣很是不爽。
这么两项比较之下,崔涣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北上少林的路途。
策马奔驰了不到半日,崔涣只感觉腿脚发麻,或许是没有苏冉相伴吧,以前两人一路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往往一整日下来也不有丝毫怠倦,崔涣想到苏冉更是没有赶路的心思。到了郑州城内,看见一家颇为气派的客栈,就进去着掌柜的开了间上房,打水沐浴,这才感觉疲乏感稍去,到楼下来时才不过中午。
崔涣摇了摇头,看来自己还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才不过刚刚和苏冉分开,已经想她想到晨昏不醒、四时不知了!看客栈内热热闹闹,都是在吃饭却是汉人和蒙古人泾渭分明,各占一边,较好地位置坐的都是蒙古人。崔涣心知这是蒙古人的人种隔离,这些日子来他也看得多了,虽然总是不爽,他也不想多生枝节,当下在二楼大堂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他吃饭吃到一半,却听得外头喧哗声四起,竟是比客栈内的声音还要响,见众人也是纷纷围了上去,不由也有些好奇,站起身来和众人一起往街边看去。
却见一对人马浩浩荡荡有三十人左右在街上走,奇就奇在这些人里竟无一男子,都是妙龄少女,不得不让人惊叹造物之功。这些女子个个骑的都是高头大马,为首的是一位碧衫女子,面上蒙着面纱看不真切,但一双明眸扑闪发亮,精光一闪而过,崔涣不由赞叹,好强的内力,看这女子不过二十岁左右竟有如此功力,不知是何等高人调教的。
崔涣在楼上若有所思,但听得四周又是一阵惊呼,原来他身旁的人不知是不是看呆了,竟然手一松把手里的酒壶掉了下去,眼看就要砸到一个队伍里的小姑娘。崔涣想也没想使出凌波微步就飞身出来,眼疾手快地抓住了酒壶,顺手朝上一抄就将倒出来的酒水尽数归回壶内,然后一个倒挂勾在二楼围栏上,这招却是逍遥游的沿门托钵。崔涣脚下一踩,却是轻飘飘又回到二楼,递出酒壶对那人道:“兄台,你的酒。”
他虽是使了两门功夫,三招才完成整套动作,但在旁人看来却是一刹那的事儿,还没反应过来,他已回到楼上。听他开口,众人这才回味过来,觉得方才那一招端的是飘逸潇洒,不由纷纷较好,一时喊声震天。崔涣初出江湖,一路上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听得他人赞羡,到底是少年心性,也是不由飘飘然,这就是行侠仗义?感觉也很不错嘛!却没有注意到楼下女子首领眼中却闪过一丝惊讶。
那个人也是如梦方醒,拱手对崔涣说道:“多谢兄台解围,否则小弟倒是要唐突佳人了。”崔涣这才发现此人也不过十六七岁,年纪与他相若,看他一身蓝色衣裳精致华丽,也不是普通人家能买得起,手上明显凸起的老茧显示此人练的若不是外家功夫就是马上行军的本领,偏偏此人却是分明是书生打扮,崔涣心中对此人暗自警惕,面上却是不露声色,摆摆手道:“何足挂齿。”
这少年却是极为热情,拉着崔涣就往他的座位走去,口中道:“兄台好武功,小弟甚是佩服,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崔涣这才发现他拉自己坐下的位置竟是蒙古人的地方,心中不喜,可是从商的经历也让他为人圆滑了许多,当下也作出亲热的样子道:“在下崔涣,兄台和我年纪相仿,直斥其名即可。我看兄弟也是相貌堂堂,谈吐不凡,不知令尊大人却是何等英雄人物啊!”
对面的少年连连摆手道:“崔兄说笑了,在下姓张,表字仲畴,家父不过是经商之人,与兄台怎可相比。”
崔涣见他分明说的不是实话,而且此人方才眼光都不曾闪烁过一下,如果不是行走江湖很久,那就是心机深不可测了,不知道是不是和黄蓉呆久了,聪明人都比较喜欢老实人,看他小小年纪谎话连篇,崔涣心里就有厌恶之感。
不过难道只有你会说谎?本少爷当年兼职做推销的时候,你都没出生呢!(是不是倒了?人家是宋朝的耶!)
当下,崔涣也开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诗词歌赋,诸子百家,武林逸事滔滔不绝地就往人身上砸,看我不雷死你,本少爷就不姓崔!
果然,这少年从初时惺惺相惜、感慨万千到后来就差没感泣涕零了。崔涣对他的神色变化自是看在眼里,心道:小样的,你以为少爷我多的这一千年是白见识的!一抬头却见天色不知什么时候就暗下来了,原来两个人谈天说地竟是聊了一个下午。张仲俦起身道:“天色渐晚,小弟也该回去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小弟与崔兄相见恨晚,此物乃是家中信物,崔兄如果下次来到此处,可以把这个给掌柜的。”说着解下自己挂的玉佩给崔涣。
“哦,原来这酒楼是张兄家中的产业?那倒好,小弟可以白吃白喝了!”崔涣也不客气地收下了,笑话,我讲了半天的话,茶水费不用吗!你就当是交学费好了。
两人(至少看上去)依依不舍地告别自不用说。
*
朱门宅院,将军张府。
“弘范,你说的可是真的?那此人你下次遇见千万要把他稳住,这人若不能为我所用,他日就是大敌啊。”
“有这么严重?爹,那他现在还在郑州,孩儿要不要……”
“这倒不必这么急,毕竟现在朝廷的重点是在大理。何况,孟珙当年不顾两国交兵救过我一命,你毕竟是汉人,就当是给宋朝留个希望吧!”
街头巷口,隐蔽角落。
“去帮我查出来,这个叫张仲俦的是什么来头,这个玉佩给你,还有他用的不一定是真名。”
“崔少爷,那这事儿要不要通知帮主?”
“最好要,虽然搞不清他什么来头,但他一定是蒙古人,也不知道会不会又有什么异动,让师傅师娘多注意一下蒙古军队的动向。”
“是!”
~~~~~~~~~~~
这一章出现的蒙面少女和张仲俦都是极重要的角色,紧接下来的几章虽然不会出现,但是后续情结重要的推动力,会在本书中占有不少篇幅。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