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其他类型 > 情感札记 > 第四卷 杂文选集 茶道之我见

第四卷 杂文选集 茶道之我见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茶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

    陆羽茶经有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茶的源流历史由此可见一斑。

    纵观历代对茶道的解析,则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究其所言,未出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等之论。真可谓是众说纷纭,名家有名家的评说,百姓有百姓的茶话。然则,说来说去,还是离不了那么几道的流程。对茶文化的理解,更是莫衷一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琴客个人对茶艺是这样理解的。古人有云:大礼类简,大雅类俗。茶艺大体上可以简而言之,归纳为以下九个方面:

    一、茶具的选择

    炉子,以陶土烧制的小烘炉为佳。今人多用电磁炉。煤炉或燃气灶则因空气污染,固而差之。

    水壶,古为陶壶,今人多用铁制水壶。

    茶壶与茶杯,根据茶的品种不同而选。多以紫砂壶、细薄瓷杯为佳。古有著名茶具如孟臣壶、若琛杯等,乃是其中较佳者。比较讲究的品茶杯,还用子母双杯互相扣套,一杯用于闻香,一杯用于品味。

    燃料,选用木炭。较大块的木炭,去皮分块。现在茶道多用电,也即所谓的功夫电磁炉了。

    火候,以文火慢火为好。此特指木炭炉之火力。

    二、水与茶的选用

    水,以刚出的山泉水为佳。古有取花中露水者,琴客觉得其过程太过于烦琐,不实用。更有所谓甘澜水,也即轻水,琴客觉得没有什么科学根据。

    茶,“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根据不同地方不同个人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茶叶。如,江浙一带多喜绿茶。而闽南人则多用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等。对茶比较讲究的主人,一般会在冲泡之前,示茶叶以客。表示主人用佳茗侍客,敬意之至。

    茶与水的选择,古今以来,众说不一。真可谓茶话众多,上至皇亲国戚,下到百姓平民,都有一段自己的学说与争鸣。

    三、暖杯与烫壶

    琴客认为,这道程序还是必要的。经过开水烫过以后的杯壶,再装填茶叶,冲泡时便可以让茶香与茶中的营养成分,更好地挥发出来。从而提高茶的香味与滋味。其实,这也是茶理的一种表现。

    四、开水冲泡法

    现在比较无异议的冲泡方法是所谓的“高冲低浇”。也就是说用较高的地方往茶壶里冲开水,可以让茶叶散开较快,茶香溢出也较彻底。而所谓低浇,也即茶壶往杯里浇茶时,选择靠杯低浇,这样可以减少茶香茶味的散失。这一方面,用子母杯的效果会比较佳。

    至于第一泡茶是否用来再一次的烫杯,则各人各有看法。有的认为第一泡应该用来再次烫杯,一则让杯里蕴含香气更浓了点,二则第一泡有较明显的杂味而口感稍差了点。更有甚者,认为第一泡是不能喝的,因为有残余的农药!当然,也有的人反对,认为第一泡是也精华,用于烫杯是一种浪费。

    五、均分壶中茶

    茶壶浇杯时,茶水的浓淡应该是平均分配的。这也体现了主人的一种茶德,对宾客的一视同仁。尤其是最后几滴茶,更是茶的真正精华。因此,最后几滴更应该平均的滴分于各个茶杯中。所谓的“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凤凰三点头”,都是形像地比喻均分壶中的茶水,和最后的几滴茶精。

    六、品茶的礼节

    礼节性的举止,也因场合和因人而异。比较讲究的,演艺茶道的主人会把浇满茶的杯子,递给离他最近的客人。接到茶的客人,则不能自己马上喝了它,而应该把茶传给他旁边的另一位客人,依次传至距主人最远的客人。等到每位客人的手中都有了一杯茶,这才共同的品味。茶礼,也是主宾之间和宾客之间的一种和谐又互敬互爱的表现了。

    七、品茶分三层

    观其色,闻其香,饮其味。顾名思义,就是未喝之前,先看茶色之清雅;闻茶香之清爽;然后才是品饮茶味之甘甜润喉。比如,好的铁观音,色泽淡黄,清香宜人,入口甘甜,韵味悠远。

    八、浸泡时间与冲泡数次

    茶叶在壶中的浸泡时间,因茶叶的不同种类,还有各人的喜好不同而异。一般需要浸泡三十秒左右。浸泡的时间过长,则茶味偏苦涩。时间过短,则茶香未能完全析出。至于,每壶茶叶的冲泡次数,多数茶道高手认为,一泡茶叶以冲泡七次为宜。当然,其浓淡以各人的喜好不同而异。

    九、茶后甘泉

    多数茶艺的最后,主人会奉上清泉一杯,入口留茶香,韵味无穷。细心体会茶之余味深远,更是把主客的境界提高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层次。加深了主宾之间的友谊,让友情更加清纯,更为长久。所谓的茶情,就是指主宾之间,如此融洽的一种关系了。

    茶艺之所以能形成一种文化,成了华夏民族的一种文化象征。琴客觉得,这和其中蕴含的和谐美有关。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合一,也表达了一种清静无为的心境。这也是道教对茶道的热衷的原因之一。

    茶道的根是在中华民族。并非某些人所讲的,在于日本等国家。毫无疑义,经济的发达让几个国家有更多的机会来讲究茶道,因此也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别的国家比咱们讲究茶艺,茶道应该是人家的好。

    其实,茶艺的讲究与否,并不能说明对茶文化的理解之透彻。真正的茶道,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意境!所有哗众取宠的所谓“茶艺”,只是一种肤浅的理解而已。

    几千年的文明之所沉甸的茶文化,岂非几道所谓的“茶艺”所能概括得了的?

    琴客说:真正的茶道,在于神州华夏!

    檀香闻琴客写于二零零七年五月下旬。\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