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网游竞技 > 三国乱起 > 第四卷 洛阳行 【经典】一个讨厌功夫的人《叶问》观后感

第四卷 洛阳行 【经典】一个讨厌功夫的人《叶问》观后感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今天去看了叶问。

    兔子发现了一家不错的新影院,离家很近,环境也不错,票价还比别处便宜。以后看电影就不用去西单了,那种人多的地方去了就头疼。为了清静,这次看的还是早场。作为年末的一线大片,叶问的观众数量果然要比狼牙多一点,大厅里一共坐了十几个人。售票处还是排长队,但和上次看狼牙时一样,大部分人都是在买梅兰芳的票。我怀疑叶问和狼牙的票房收入加起来都到不了梅兰芳的一半。

    老子最讨厌的就是神化凡人的作品,整天刻意地造神,累不累。叶问虽然是个招摇撞骗的渣子,甄子丹却有点本事,电影总还是可以看的。梅兰芳只是个戏子,生平的主要事迹,只需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唱京剧很有名,日本人让他演,他不演,还留起了胡子”。这样一个人,居然能成为电影作品的中心与主题?真是难以想象。而且主演居然还是毫无演技的黎明,更没有兴趣看了。话说,除了周杰伦之外,还真没见过演技比黎明还烂的名人了。台词功力差,语气平淡无起伏,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完全就是个面瘫么。总之绝不会去看那种无聊的东西,有时间还不如去看葛优的非诚勿扰呢。

    整体来说,叶问还是比狼牙好看。前者的剧情比后者丰富太多了,武戏方面也是叶问更加精彩。以群殴战为例,甄子丹1对10的那一战明显要比吴京1对100的那一战好看。上次说过,在格斗中,一对多是完全不可能的,别说在现实中,就算是拍电影都很难拍出来。想以一胜多,就只能套用万年不变的三大定律――1.对方只会一个一个上,绝不同时出手围攻;2.主角殴打其中1个时,其余的人绝不趁机偷袭,哪怕主角空门大露,破绽百出;3.主角的任何攻击都具有100%的即死效果,敌人只要被轻轻擦到一下就立刻倒地,而且绝不会再站起来碍事”。

    这三大定律,狼牙的那场1打100,一条不落地全占。100个打手完全就是摆设,不会围攻,甚至都不会攻击,还没100个木桩子有用,别管打到哪个部位,只要挨上一记轻拳轻腿就能彻底ko。而叶问只占了前2条,第3条处理得比较好。中后期的那场1打10,10个敌人,每个都是被实实在在地打倒的。头部击打、胸部连续重击、关节技、肘击...甄子丹自始至终都在使用致命性的连环攻击,每一个敌人都是往死了打,并没有像狼牙那样一拳ko一个。在现实中的话,受到这样的攻击肯定会死。虽然敌人还是不会围攻(或者说是只围不攻),还是不会偷袭(甄子丹把对手压在地上施展百裂拳时,随便过来一个人就能秒杀他),但起码不会一碰就倒。打人不会,挨打倒是挨得很合格。三大定律,虽然只废掉了一条,但观赏性就比狼牙强了很多。

    影视作品的最大目的是娱乐,当然不用太较真。但不管怎么说,武打戏也该拍得专业一点,不能太脱离现实。最低限度,也要让一般的观众觉得这是在打架,而不是在拍戏。如果连外行人都觉得“打的太假”,那电影肯定就是垃圾了。这些年来,武打戏的趋势就是越来越真实。十多年前的武打片,两个人对战,只会用双臂互相格挡个几百次(在现实格斗中,手臂格挡的场面是不会连续出现2次的),然后一掌把人拍飞,根本就没法看,还不如小孩子打架好看。那样的电影如果放到现在,肯定没人会看。最近几年,武打片的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甄子丹的三部作品――杀破狼/导火线/叶问,武戏都有很高的水准。虽然整体的战斗流程仍然很假很荒唐,但有不少具体的招式还是很到位的,比如在杀破狼和导火线中频繁出现的关节技。

    但电影毕竟是电影,为了视觉效果,往往要牺牲格斗场面的真实性。以叶问为例,由于要着重表现咏春拳,所以加入了很多华而不实的架势和招术。尤其是百裂拳那种招式,在以强打弱的单挑战役中用用也就罢了,在一对多的情况下使用,那完全就是找死――周围还有无数敌人在蠢蠢欲动,攻击时必须要把破绽减至最小,能一秒解决就绝不能用一秒半。弯腰向下猛打,就等于是把背部送给了敌人。对手根本就不必攻击,只要扑上来将其压倒便能彻底结束战斗。而且百裂拳对体力的消耗是非常严重的,用个两三次,双臂就离废不远了。除非根本就没有用力,只是在装样子。在一对多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招术,和自杀没有任何区别。既然对手已经被完全压制,直接锁喉或击打肋下就好了,一击就能解决。

    剧情方面,叶问也要比狼牙充实。整个影片看到结束,几乎每一个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都能留下印象。虽然甄子丹的硬汉形象已经被固定了,打架时还是像以前一样彪悍,完全没有体现出叶问应有的气质(我指的是影片中要塑造的武术宗师叶问,并不是现实中的叶问,下同。真正的叶问就是个普通人,没什么气质可言),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相比之下,狼牙完全就是个单线式的作品,除了男女主角之外,其他人全都是npc,连最终boss都是莫名其妙地冒出来的。顺便一说,叶问里有好多演员都很面熟,貌似是在杀破狼和导火线中登场过?

    叶问扇李钊耳光,大骂他是走狗+汉奸,李钊大喊“我只是个日语翻译,我不是汉奸走狗,我是中国人”的那段情节真是有点xx。小学六年级,也就是刚开始学日语的时候,有一大堆人都喜欢和我开无聊的玩笑。朋友、亲戚、同学...简直数不清了。一见面就要说些屁话,比如“努力学日语,以后为天皇效力”、“这要是抗日时期,你就是汉奸啊”、“骑个小自行车,为太军领路”等等。虽然并不是很介意这种玩笑,但对类似的言论总还是有点敏感。还好早就辞职不当翻译了,不然的话,万一公司组织看这部电影,我又发神经去看了,那场面还真是不堪设想啊...光是想象一下,后背就有些发冷了。

    在影院看的时候,就感觉这部片子的日语配音强到不像话。那些日本军人的发音实在是太标准了,而且语气相当到位,简直就是专业声优的水准。就算是留日十年的中国人,口语水平也很难达到这种程度。回家之后在网上查了一下,那些日本兵果然都是由真正的日本人扮演的,难怪日语说得那么好。

    相比之下,电视剧亮剑里的日语配音简直就是渣,几乎每个单词都要停顿一下,而且断句的位置莫名其妙,估计连日本人都听不懂。绝不夸张的说,我上初一的时候,班里90%的同学的口语水平都要比亮剑里大部分的日语配音好。我怀疑是一群从没学过日语的人,拿着一张用拼音拼出来的“日语台词”,照着上面的发音一字一字地念出来的。因为要辨认拼音,所以只能一句话停顿n次。不然的话,想烂到这种程度都很困难。

    说到日本人,不得不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电影已经不再刻意地去丑化日本人了,这是很让人欣喜的一个进步。叶问这部电影,虽然是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日本人也是以反派的身份登场,但导演并没有将那些日本人一味地妖魔化。无论在形象方面,能力方面,还是在性格方面,日本人都没有被刻意地丑化。

    比如射杀廖拳师的那个日本少校,他并不是单纯的残忍好杀,草菅人命,只是在遵循自己的价值观而已――战败者还想取走战利品,那样的人就是该死。也许有很多人还是不能理解他的这种做法,但这确实就是典型的日本式思维方式,你可以厌恶,可以痛恨,但无法改变它,更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导演只是站在了完全中立的立场上,尽可能地将其还原/具现,然后展现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理解,去评判,而不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去批判它,强调他的残忍与邪恶。

    在看到叶问以一敌十,把十个日本武师打得再起不能之后,三浦很清楚自己不是叶问的对手。但在受到挑战时,还是决定正面应战,同其一对一单挑。三浦的部下劝三浦不要应战,直接把叶问枪杀就好了,三浦却说道“既然对方敢向你挑战,那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比你强。如果你把他枪毙,那和认输有什么区别?”。我觉得这句话是本片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什么叫武士道精神?这就是了。虽然是以侵略者的身份站在中国的土地上,虽然杀死过无数中国人,虽然彼此的身份完全不对等,自己只需下达一句命令就能立刻要了对手的性命,但一旦涉及到尊严与荣耀,就绝不能采取卑鄙下作的手段。即使是必败之战,身为一名武者,也要坦然去面对,绝不逃避。三浦给叶问送饭时,后面有几个sb观众小声议论道“肯定是在里面下毒了”。这种人啊...真的是没救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以己度人吧。三浦可以面不改色地射杀一群手无寸铁的中国妇女和老人,也可以用刺刀把中国婴儿挑死,但在这种时候,却一定要堂堂应战,公平对决。这无所谓正义与邪恶,而是凌驾在那之上的一种纯粹的原则。那些恶心的观众,永远都理解不了这是为什么。和孤高的大日本武士相比,他们永远都是最卑贱的畜生。当然了,并不是每个日本人都拥有如此品性,大部分日本人,恐怕还是会像那个部下一样,选择一枪把叶问解决,才不去白白送死。但像三浦这种坚守自己的信念,以身贯彻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人,确实也是有的。抛开立场不谈,这样的人永远都是值得尊重的。

    毫无疑问,除了主人公之外,这部电影里人气最高的角色肯定就是三浦将军。外表英挺,武技高超,轻松打倒三个中国武师,面对必败之战时也毫无惧色。除了最后被叶问暴打之外,在整部影片中几乎就没有任何负面的表现。其实这样很好,你承认敌人很强,很精明,很凶悍,才能显示出自己更强,更英雄。否则的话,像那些“革命教育电影”一样,拼命丑化日本人,把日本人全都描述成又矮又胖,留小胡子,只会吹牛骂人发脾气的废物小丑,又有什么意思?日本人如果是废物的话,那中国人岂不就更加垃圾了,不然怎么会被一群废物折磨了8年之久?在电影里贬低别人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最终也只是侮辱了自己。

    影片最后果然把李小龙给搬出来了,事先就预料到了。叶问这种招摇撞骗的老匹夫,也只能借着李小龙的名气吹吹牛了。要不是前一阵子,李小龙传奇这部垃圾电视剧热播,中国大概没几个人会知道叶问这个名字。

    最后再说说叶问吧。其实我一直都觉得,让甄子丹扮演叶问这个角色,实在是侮辱了他。一般来说,a在电影里面扮演b,b的成就肯定要比a高很多。但这次却恰恰相反,以武术家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叶问给甄子丹提鞋都不配。现实世界中的叶问只是个平常人而已,要身体没身体,要训练没训练,没有任何证据能表明他的战斗力在一般人之上。叶问和他的徒弟李小龙一样,把自己的功夫吹得天花乱坠,又是高手又是宗师,但打死也不上擂台,也绝不和任何职业格斗家公开比试,除了民间创作的一些地摊文学,fans杜撰的一些“生死决战”之外,任何像样的战绩都拿不出来。

    真是很好奇,他的儿子叶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真的就连一点脸都不要么。这么疯狂地吹嘘自己已经过世的父亲,编出那么多根本不存在的故事,他真的就不会害羞/肉麻/恶心么?不要说什么艺术创作可以适度夸大。8分战绩说成10分,这叫适度夸大。5分战绩说成10分,这叫过分夸大。像叶问和李小龙这样,连1分战绩也没有,却还要吹得天花乱坠,这就不叫夸大了,而是恬不知耻地吹牛骗人。叶问也好,李小龙也好,他们打败过哪个职业格斗家?哪怕是一个也好,能说出名字来吗?连一个专业水平的人都没有打赢过,怎么就成了武术大师?自己封的?还是徒弟封的?换个角度想,一个武术大宗师,一辈子只打普通人,连一个格斗家都没打过,这可能吗?在古代,可以随便骗人,随便吹牛。但在现代社会,这种无厘头的牛皮根本就没有存活的空间。

    中国的民间武师都一个德性。不锻炼力量,不锻炼身体,比划几个毫无意义的姿势,就以为自己的实战能力很强。不打敢比赛,不敢上擂台,闭门造车,装神弄鬼,几个父老乡亲吹捧几句,打败自家附近的几个业余武术爱好者(此项可省略),就幻想自己成了武术宗师。像这样的人,在自己家里意淫一下也就罢了,能不能别出来丢人呢。没有任何战绩的人,凭什么以高手自居?从没打过职业篮球比赛,只在学校操场里练习的人,能说自己是篮球高手吗?但这些“武术大尸”的脸皮就是这么厚,人家就觉得自家附近的左邻右舍都是格斗高手,自己能打败他们就是武术宗师。这些大尸,不把真正的格斗高手放在眼里。但每次一吹牛,却100%把那些有名气的职业格斗家拉过来,给他们当垫背,真是恶心到了极点。就像打街球的人动不动就拿自己和nba的球员相比一样,简直就是恬不知耻。真那么有水平,怎么不去打nba,难道和美元有仇么。

    叶问这个人,打败了佛山本地的几个垃圾武师,这是有可能的,毕竟喜欢吹牛的不止他一个。在无知国人的眼中,会摆pose的人都算是武术高手,身体和力量是无关紧要的。但打败了来佛山挑战的北方大汉,就肯定是吹牛了。就凭叶问那副体格,绝对打不过任何一个没练过武术的年轻壮汉。中日战争爆发后,为了生计去挖煤,这有可能是是真事。和日本人比武,还痛打10个日本武师,这100%就是无中生有的故事。典型的地摊文学,只是搬到了大屏幕上而已。

    平心而论,叶问这部电影很精彩。如果把它当作一个原创的故事,一部纯娱乐的武打片,那它绝对是今年最好看的国产影片。但要是把他当作人物传记来看的话,那评价就只有2个字:恶心。

    精彩,顶一个!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