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女娲遗爱 > 第一部 前世篇 第十章 一别经年故地游

第一部 前世篇 第十章 一别经年故地游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好事多磨难有结,

    姻缘天定何能阻,

    几多风雨千山路,

    相逢一笑淡别离,

    相依松下永相依。

    自从两人成亲以来,不满纣王专宠一人的朝臣们就上书不断。两年之间,竟又多了一个理由“无子嗣”,而要求废黜妲己的王后之位,另立贤后。

    面对荣宠不衰的妲己,已经危害到了众臣利益的地步,相互勾结,联合后宫谋害妲己成为必然之势。

    幸而不过,没有人在阴谋诡计中受到伤害。但朝臣势必将遭到一次大清洗……

    念在多是为国效力多年的老臣,最后全部流放。让纣王等人所没有料想到的是,正是这次的斩草没有除根给商朝带来了无尽隐患。姜尚公带领着他的女儿姜怡逃到了周地,投靠姬发父子。

    从此,商朝各地不断有人祸发生,他们又妖言不断,弄得百姓人心惶惶。

    姬发的不臣之心早已昭然若揭,最近更是四处招兵买马,联络各地的诸侯,意图图谋不轨。

    “看来与周朝一战势在必行了。”沉吟片刻,绮肯定的询问。

    “确是如此”通过比干的切实调查,结果沉重啊。

    “那现在情况怎样?”

    “不是很乐观啊,如果他们得到了羌族和其他各大诸侯国的支持的话,我们会十分的被动!”

    “那就破坏它,不要他们结盟。”纣果决的指示。

    “已经来不及了,三个月之前派去联络诸侯的使节,全部被暗杀于半途之中,消息最近才传送回来。现在我们只能准备应对随时发生的战争。”

    “那我们准备的怎样,胜算几何?”听说必有一战,妲己关心地问。

    “你知道,这几年因为您和大王名声被玷污的不成样子,早以不负早日的声望。我们的物资有限,贵族们都不愿意帮助我们……”

    “好了,我知道了。”越是听下去,情况越是不容乐观。

    “一些一向与我们关系交好的附属国同意结盟,合约也已经缔结,到时应该会来增援的吧。”比干不太确定的补充。也并不是说,商朝将面临孤军奋战。只是毕竟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在利益的驱使下究竟还能剩下多少盟友呢?!

    “嗯,那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呢……”

    ……

    几人讨论至深夜,才疲惫的散去。

    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折磨,对大家未来的熟知反而让绮感觉到心理上的沉重包袱……

    学习修神之术的绮自然知道“天命不可谓”的道理,强行逆天的后果轻则修为受损,重则大家都魂飞魄散,这是谁也承受不了的。可明知道大家的结局还眼睁睁地看着大家死去什么也做不了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啊,暗暗在心中下了决定,“关键时刻”拼尽自己一身修为不要,也要保个大家平安。

    “武王伐纣,岁在辛未,”(《利簋铭文》)公元前1011年的秋日,终于给这片华夏大地带来一片萧杀。

    这次历时两年,战场将涵盖大半个中国的戮战终于开启。

    腊月,正是窗外的寒梅开的正艳之时,只是今年注定没有人关注这些。双方自开始正式宣战,在几次小规模的试探之后,终于正式投入了主战兵力。一方是个各大诸侯国的联军以及他们所勾结的北方蛮夷之族;另一方是天朝上国的商王朝和一些关系紧密的附属国。

    周武王姬发借“商纣不仁”的旗号挥师讨伐“暴虐”的商纣;商朝却占着华夏正统……

    战争伊始,商纣王的军队占着训练有素又是守方的优势,很是让叛乱军慌手乱脚;后经过姜尚的游说,各国竟然结盟推举周武王姬发为帝,统一受武王节制。

    次年正月初三,武王颁布严酷的军法,即:“凡行军吏士有死亡,给其丧具,使归而葬。此乃坚军全国之道也。军人被创,即给医药。使谨视之。医不即时治视,鞭之。军夜有惊,吏士坚坐阵,将帅持兵,无哗动摇。有起离阵者,斩。当应交战,谨出入者,斩。若近敌,当讥呵出入者,斩。……。”

    在金钱权利和死亡的诱惑之下,叛军士兵拼命搏杀。在兵力多于我方之下,王军开始节节败退,收缩防御。

    三月中旬,王军得到了由王庭提供的新型的武器“飞凫云火”,也就是最早的火药技术。绮凭借着在现在时对黑火药的理论理解,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制造出了中国最早的火药。

    虽然刚刚研制的火药并不理想,但对于还在使用青铜器的冷兵器时代无疑是非常具有威慑力的。凭借着这“飞凫云火”的帮助,王军再次掌握到战场主动。

    但没多久,叛军就以牺牲大量的奴隶为代价再次攻破了王军的防线。

    于六月下旬与诸侯聚会在孟津河边,大军用七十四艘舟船运行将士车马过河,但船至河中之时,突然狂风大作致使河水颠波,船行不稳,将没有捆好的战车滑入河中,并撞坏旁边的渡船。

    “孟津师渡后,三日五灾至霍”祸不单行,紧接着一场雷雨,电闪雷鸣,武王的坐骑赤鬃马也在水旁的牛首山头被雷电击中而亡。

    “旗帜折断,洪波激。”叛军首领姬发认为这是上天对颠覆王权的警告。“风甚雷疾,鼓旗毁折,王之骖乘,惶震而死,这是老天爷故意与周作对,之所以不保佑周人,可能是纣王作恶还没有到头,所以国人百姓不希望我们此时伐纣,所以天才降祸阻拦我们。”还说“今日逆时岁,龟灼言凶,卜筮不吉,星变为灾,请速还师。”

    姜子牙却蛊惑周王,依然坚持说:“君应秉德而受之,不该论其如何也,师渡孟津畔,六马共仰鸣,流星似赤乌,白鱼由外入,此岂非天命?师至殷姆野,天暴风雷雨,前后不相见,战车益发越,轩辕冲摧折,旌旄有三折,旗帜欲飞扬,精诚感天地。雨以洗吾兵,雷电应天时!”

    周武王心中不信,命巫师占卜:“卜伐殷吉乎?”答曰:“不吉。钻龟龟不兆,数箸箸不交,而如旗折倒;将行之日,雨雪辎重,深至车轸。行后之日,帜折为三。此凶四不详,不可举事。”

    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趁此机会力劝武王说:“因纣王一人之过,杀众人而有天下,为圣人所不为。”

    姜尚公见武王仍然忧虑,立场不稳,却有动摇的迹象,又观叔齐、伯夷作梗,恐生变故,便假装大怒曰:“天道无亲,唯德给予。今四海内陆,沉于殷久矣,百姓可与乐成,难与虑始。今纣刳比干,囚箕子,以飞廉为政,伐之有何不可?枯草朽骨,安可知之乎?”

    姜太公又宣扬,“用兵者,顺天地之道未必大吉。逆之不一定会凶,若失人事,则为大凶,能使三军败亡。而且天道鬼神,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智将不法,愚将拘之。若乃好贤而能用,举事而得时,则可不看时日,而视事利;不假卜筮,而重事吉;不祷祭祀,而福自从。王应速命众师,驱之向前。”

    说完,就焚龟折箸,援抱而鼓,逼迫姬发将叔齐和伯夷二人戮于河中,三鼓击之,武王在前,吕尚随后,率众先河。

    姜太公此时又劝说武王,“太子为父报仇,今死无生,所过津梁,皆悉烧之。”武王从之。

    这可当的是历史上最早的“破釜沉舟”,只是此时的绮早已失去了研究的兴趣。

    面对殷商精锐,武王恐不能抵:“夫天下以纣为大,以周为细。以纣为众,以周为寡,以周为弱,以殷为强。以周为危,以纣为安。以周为诸侯,纣为天子。今日之事,以诸侯击天子,以细击大,以少击多,以弱击强,以危击安,以此五短,击此五长。可以济功成事乎审天子不可击,审大不可击,审众不可击,审强不可击,审安不可击,王大恐以惧。”

    姜尚献计,“离间王军!”

    在武王出发时,联合丁侯不至,于是尚父乃画丁侯。三旬用箭射之,丁侯假装得病大剧,使巫觋卜之,查得祟源在周。丁侯假意非常恐惧,乃遣使者请之于武王,愿举国为臣虏。武王许之。

    尚父乃以甲乙日拔其头箭,丙丁日拔其目箭。戊巳日拔其腹箭。庚辛日拔其股箭,壬癸日拔其足箭,谓使者曰:归矣。吾已禀告诸神。言丁侯前畔义,今日遣人来归,勿复追其过之。

    以使使者归子之君所,吾早已息念矣。使者告辞归至,丁侯病乃大愈。

    四夷闻之皆惧,各以其职来贡。越裳民献白雉,重释万里而至。

    经过千辛万苦、百般算计,武王之师,终于在甲子日前夜陈牧野,其时殷人正处于春节,称城防军守备松懈,姜尚趁机买通城门守备。

    姜尚如此诡计多端,将众人玩弄于鼓掌之中。他自己劝武王莫信鬼神,又联合丁侯,恐吓诸侯众人,为一己私怨挑起战争,陷黎民百姓与水火之中,实乃祸国妖孽,必遭天谴……

    次日,(周历:公元前1009年2月4日,商历:公元前1009年正月3日,)甲子日清晨,叛军列阵牧野,纣王亲架战车迎战,昏夕,王军寡不敌众,大败。但在王军的顽强抵抗之下叛军损失惨重,甚至还遭受到朝歌城百姓的抵抗。在比干等人的保护之下,纣王被迫退回王宫做最后的防守。

    从攻进朝歌城到王宫时,叛军并没有受到有效的阻挡,直到他们攻进勤政时才赫然发现,王军士兵全部捐躯,无一人生还;城中百姓业已全部为保护家国殉难,而所有未参战的文武大臣都集中在此,也无一人叛逃。

    仅然此时的朝歌就是一座空城!

    叛军们在战场上之时没有被战争的场面之惨烈吓到,此时却被一座一人也无的空城的气势所击倒。面对站在勤政殿中的众人,气势却足以威慑所有人……

    身穿金缕玉衣,脸上虽然疲惫但并不因亡国所仓惶,依然精神饱满的保持着一个帝王应有的气度和威严的端坐在王位上,他唯一的王后也沉稳恬淡的坐在他的身旁。

    妲己已脱离了少女的青涩,变得成熟稳重起来,一派的王后气度。她看起来很憔悴,但精神还不错。

    商朝的朝臣和没有叛变的诸侯国主全整齐的位列在大殿之上。

    所有人都向往常在朝堂上时做的那样,甚至更好,不见一丝的凌乱。众位大臣的脸上保持着从容就义的平静,他们已做好了随时殉国的准备;所有人皆眸光沉稳的注视着殿门。

    当叛军冲进勤政殿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

    本章资料来源于《史记》、《淮南子》、《吕氏春秋》,因剧情需要略有改动。\');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