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山河秀丽 > 第三卷 血染征尘 第六十九章 名将之论

第三卷 血染征尘 第六十九章 名将之论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沙河谷伏击楚云亭是李霄和端木淳熙不谋而合而定下的策略。

    端木淳熙乃是华夏帝国贵族后裔,虽然当初居住在南洋西海岛,不过对南唐、北汉、西秦三国历史多有研究,北汉的沙河谷历史自然也是胸中有数,因此在从晋阳金蝉脱壳之后,端木淳熙便向李霄建议突袭北汉沙河谷军营,伏击楚云亭。

    李霄乃是南唐名将世家子弟出身,其父李沐也是南唐名将,李沐一直期望率军北伐吞并北汉,因此对北汉的地理早有研究,对沙河谷了如指掌,自幼耳濡目染的李霄当然也很清楚这一地理,自在晋阳城下血战击败汉军精锐后便有了此考虑。当明为刀笔小吏实为首席谋士的端木淳熙也提出了此方略时,李霄便坚定了这个想法。

    虽然端木淳熙和李霄不谋而合,不过两人对此方略的把握程度以及考虑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端木淳熙虽然有此想法,却有些吃不准楚云亭是否会回师勤王,如果楚云亭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为由坚决不回师勤王,那么在沙河谷设伏便会得不偿失,而且很可能会使大军失去重创汉军造成的有利局面,甚至可能会重新被汉军包围。

    当然,端木淳熙在提出此策略时也考虑到了若伏击楚云亭成功的有利一面。端木淳熙认为,当今三国北汉名将有越国公武威将军楚云亭,洛王赵宗捷,平乡侯前将军刘登廷等;西秦有名将护国公车骑将军秦珏,镇军将军秦风雪等;南唐则有名将太子太傅忠勇侯后将军李霄,潞国公大司马兵部尚书萧得功,涞阳县公太尉红河都督吴纲等。

    端木淳熙认为,三国名将虽多,但是同一个层次量级的名将唯有楚云亭,秦珏,秦风雪,李霄,萧得功等而已。端木淳熙认为萧得功虽然也算是一个层次的名将,一来和李霄同属南唐不可能对敌,另外萧得功并不是秦珏的对手,因此自李霄击败秦珏后,那么堪与李霄对垒的唯有北汉楚云亭以及西秦秦风雪了。

    北汉一直依凭强大的军力压制南唐,即使李沐在时,与楚云亭交锋也未占得太多便宜,因此南唐朝野内外,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视楚云亭为南唐最大的敌人。如果李霄能够击败楚云亭,那么其名望在南唐将更上一层楼,虽然会更遭皇帝李正明的忌惮,但是在天下未定时,李霄至少是可以没有性命之忧的,而且朝廷一些看皇帝脸色的言官,也不能过多的以丢掉辽东府落日府土地为由来攻讦李霄。

    因此,端木淳熙认为,在楚云亭很可能回师勤王的条件下,通过伏击来使李霄赢得三国第一名将声望的机会不容错过。端木淳熙私下认为,秦风雪乃是一介女流,断不会是李霄的对手,而和楚云亭通过正面硬战未必有必胜把握,通过运筹帷幄以伏击方式来获取胜利要相对容易得多。而且名将对垒,并不是只讲究硬战对敌获胜,运筹帷幄用计用间等都包括在内。

    而李霄的考虑则更为全面。自当初孟子杰被还是马贼的霍登云用狼牙棒这一重兵器给击成残废时,李霄便得到了启发,认为破掉北汉的重甲骑兵有了良策,因此才有了迂回千里直奔北汉晋阳的谋划,否则李霄早就率军退回安东死守,坐等接应南撤的水军了。

    虽然有了击败北汉重甲骑兵的良策,不过毕竟晋阳的汉军都是北汉精锐,而且重甲骑兵多达两万五千,李霄心中还是没有必胜的把握。因此在晋阳城下,李霄决定利用北汉轻敌的心理,依靠步骑组合结阵来击败汉军。而且从一开始就在营寨里布置了草原羊来一直击鼓以迷惑麻痹汉军,无论是血战得手还是未能得手,都可以在夜里突然撤退,让汉军根本来不及追击。

    当在晋阳城下一场血战得手后,李霄有意给汉军送勤王令的信使放出路来,目的便是为了“指挥”汉军,方便己军行动。而且通过汉军信使,李霄相信楚云亭一定会听从“指挥”回师勤王,李霄还推测认为,楚云亭定然是率领骑兵回师勤王,因此在沙河谷设伏便能重创汉军精骑。

    之所以李霄肯定楚云亭会回师,是因为李霄太了解楚云亭的为人性格。除了其父亲李沐当年的分析外,李霄还有自己的判断。李霄认为,楚云亭作为北汉的名将,军功累累,却从未被北汉皇帝猜忌,这不仅仅因为北汉皇帝心胸大度,更主要的还是楚云亭具有政治智慧,知道可为与不可为。

    因此李霄认为,晋阳城下击败汉军精锐,迫于北汉朝廷的政治压力,楚云亭纵然不心甘,也会率军回师勤王。当然楚云亭是看得出自己的调虎离山计,但是楚云亭的政治头脑决定了他不会违抗君命,必然会率军回师。而不甘心被这样调动“指挥”,那么楚云亭只会率精骑昼夜兼程赶赴晋阳,一来可以尽快赶到晋阳表示自己对勤王的重视,二来可以尽快返回安东继续进攻安东。李霄还算定,为了抢时间,楚云亭必然是走沙河谷这条近道。

    基于这些考虑,李霄决定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伏击楚云亭,倘若能够使楚云亭阵亡,那么更能一劳永逸。当然,李霄还有另外的考虑,能够与名将对决,尤其是楚云亭这样级别的名将,而且能够击败对方,这是每一位将军的夙愿。

    当然,要实现这样的谋划,一切必须基于安东没有被攻下的前提。李霄虽然估计范阳顾云飞等能够守下安东,但是毕竟一直没有军情通报,李霄也不敢过于冒险,在沙河谷停留时间太多,因此一面派人探查可能出现的楚云亭大军,一面下令只在沙河谷停留两日,两日之后便立刻潜行前往安东,另外还派出巡逻的游骑捕杀北汉朝廷派出的撤销勤王令的信使,确保楚云亭不知道自己已经离开了晋阳。

    至于端木淳熙所考虑到的那些政治因素,李霄也有虑及,却并未想得太多。对于这个时候的李霄而言,还是更倾向作为一个纯粹的军队统帅,并不想涉及政治太多,只想通过阴谋阳谋,环环相扣的谋算来击败各个名将。从后来李霄编写的《秦柳兵法》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李霄对率军北伐以及后来的每一场战斗都是非常满意的,也是很得意的。因为从迂回千里开始,到最后回到安东,可以说是一个谋算紧接着一个谋算,一环扣一环,层出不穷,让汉军疲于应付,包括楚云亭在内,都只能徒呼奈何。

    自五月南唐朝廷部署策应西军南归策略以来,江上郡兵马指挥使新城伯前将军樊瑞得到禁军虎贲中郎将韩墨两万新军的支援后,在江上郡进行了连番的换防调度,使得北汉洛王赵宗捷如临大敌,在马关府重兵屯驻,严防樊瑞可能的进犯举动。

    六月,东海王李凉率禁军勇毅校尉杨宣并六万新军抵达南通港,与此同时,潞国公大司马兵部尚书萧得功秘密抵达,充当李凉的副手,率军六万会同漕阳县公东海都督陆冠云麾下水师,秘密与红河水军制下昆江都统舒北权将军会师。

    六月十五日,唐军在萧得功率领下,突袭北汉平乡侯前将军刘登廷在河北郡蒙县设置的水寨,登陆蒙县,趁胜追击,击溃了北汉南下大军的东路军,刘登廷阵亡。刘登廷直到死时,方才知道唐军统帅名义上是东海王李凉,实际上是萧得功。

    李正明之所以让萧得功秘密充当李凉的副手,既有为了瞒人耳目的目的,也有限制萧得功,不让其拥有兵权的目的。有了东海王李凉的制衡,这六万新军,萧得功要想重新掌控兵权将没那么容易。

    在河北郡蒙县突袭刘登廷得手后,萧得功分兵一万由勇毅校尉杨宣率领,于六月二十日搭乘红河水军水师将军吴廷玉的战船,携带大批粮草辎重从海路北上支援西军,萧得功自己则率领余下的五万大军,趁势收复河北郡,并且向柴桑郡进攻,意图切断北汉部署在柴桑郡的部分南下大军退路。

    当然,萧得功击杀刘登廷的战况通报给了涞阳县公太尉红河都督吴纲,吴纲随即也整顿军备,大举进攻北汉设置在红河北岸柴桑郡首府商阳的军港,摧毁了汉军军港外围的防御,将汉军在商阳尚未成军的水军给挤压在港内无法动弹。

    可以说,从李霄率西军北伐开始,唐军彼此遥相呼应,通过一连串的胜利,已经完全取得了对北汉战略上的优势,除了西面樊瑞部未曾与汉军接战只起了牵制作用外,东面的吴纲及萧得功部均取得了较大的战果,至于北伐的西军,战果则最大。

    樊瑞部五万大军,萧得功部五万大军,李霄部八万大军,再加上部分出动的红河水军及东海水军,南唐共出动了二十余万大军,与此对应的汉军也出动了二十余万,双方共计四十余万大军在西,东,北三面交锋,堪称是北汉和南唐自立国以来最大规模交战。

    而这一场大规模交战,是由李霄率领的西军率先策动,也是最终划上句号的。经此大战,南唐皇帝李正明声威日隆,号称是南唐历代皇帝中最杰出的战略大师。而李霄也因为击败楚云亭,号称是当今华夏三国第一名将,即使放眼整个华夏三国历史,李霄排名也会很靠前。舆论普遍认为,西秦的秦风雪不是李霄的对手。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