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重生南明当皇帝 > 正文 第136 军制大调整(一)

正文 第136 军制大调整(一)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观操完毕,陈子壮退下后,御前太监杨守春向朱由榔轻声说:“皇爷,可以颁赏了。”朱由榔点了点头。

    杨守春即发出一声传呼:“奏乐!颁赏!”

    在乐声中,内侍们代皇帝颁发了内帑四万两白银,一千匹绢,平均到每个军士一两的样子。

    李定国c刘文秀,焦琏等人在乐声中行礼谢恩,全体参加演武的将士一齐半跪,又是一阵山呼万岁。

    礼毕,皇帝传谕西军和侍卫亲军高级军将于三日后到议政堂参加御前军事会议,说是要公布重大事项,众将领命后指挥军士们散去。

    回到行宫后,朱由榔将武英殿大学士c内阁首辅翟式耜;东阁大学士,户部尚书严起恒,吏部尚书朱天鳞,兵部侍郎摄尚书事陈子壮几位实权派京中大僚召集到御前,商议军制改革大事。

    朱天鳞字游初,别号震青,昆山人。崇祯元年进士。授饶州推官,有惠政。考选入都,贫不能行赂,拟授部曹。帝御经筵,讲官并为称屈。及临轩亲试,果见真才,乃改翰林编修。十七年正月,奉命祭淮王,抵山东而京师陷。及南都破,走福州,隆武擢少詹事,署国子监事。永历元年,以礼部侍郎召,历任永历朝礼部尚书c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

    朱天鳞也是永历朝为数不多的几个拥有真才实学的大臣,在历史上,其继翟式耜之后,一直周旋奔波于地方军阀陈邦傅和孙可望之间,努力维持着永历那艘破船不倒,直到病逝,是个忠臣。

    在今世,也和永历并肩战斗过,曾一起密议诛杀军阀陈邦傅,由此得朱由榔信任,委以心腹。

    严起恒,字震生,一字秋冶,崇祯辛未成进士,授刑部郎中,恤刑广东,多所平反。擢知广州府,桂王即位肇庆,知起恒名,擢太仆卿,寻晋户侍侍郎,召赴行在,理财有术,又升户部尚书。

    历史上的严起恒曾因反对封孙可望为亲王,遭孙可望报复杀害,也是个有节操的大臣。对于这样的臣子朱由榔也是不吝重用的。

    晚明体制:阁臣满编七员,隆武朝时期同时出现三四十名内阁大学士的特殊情况不包括在内,隆武是个傀儡,只能靠名爵笼络人心了,至于这个名爵有没有实权,他管不着了。

    现在轮到永历朱由榔执政了,行都人才缺乏,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目前的中枢内阁只有三名阁臣,空缺了四人,吏c兵二部尚书实权已经很大,照例不入阁,除了以上两人外,还有去福建游说郑森的东阁大学士,左都御史吴贞毓。

    有鉴于大明营制的混乱,军职c爵位c勋阶的逐渐泛滥奔溃,重塑纪纲,军队整编势在必行。

    大明传统的卫所制时至今日已名存实亡,目前实行的是募兵为主的镇戍战兵制度,因为其遇事而设,无事而撤的临时性和随意性,导致隔省之间,营制就不大相同,官职品级也不相当,权责难辨。

    然后勋阶的名存实亡,各种复杂难明的总兵认旗,自总兵以下,各副将c参将的将旗也各有不同。

    非但各级军校之间没有什么明显的标识,炮兵c骑兵c鸟铳兵等各个军种也无法区分,甚至用来指挥的旗语也是各营间就不大相同。

    这还是戚继光整理过后,兵部也按戚继光的规矩改良后的结果,由此可见大明的营伍制度有多么混乱,清廷的绿营军制就是大明镇戍制的改良版,军制改革已经走在大明的前面了。

    所以整顿军伍已经刻不容缓,目前湖广正在大力整顿裁撤十三镇兵马,重组军队,具体营制,各级军将的军职还未确定下来,西军的一万余部又及时归附了大明,正是改革军制,抓取兵权的绝佳时机。

    朱由榔就此事与内阁和吏,兵几位重臣结合当前行都和湖广的形势,整整商议了一天,终于草议出了一个方案,将大明的爵位c勋阶c营制c军职c旗帜号令等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大明的爵位,大明的异姓封爵为:公c侯c伯,凡三等,以封功臣及外戚,皆有流有世。功臣则给铁券,封号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余曰奉天翊运推诚,曰奉天翊卫推诚。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

    新的大明勋位不再是简单的公c侯c伯三级,鉴于军中已有不少侯c伯之爵,所以不能简单的撤销了事,爵位送出去了,就不能随便收回,否则朝廷信誉不存,不利军心稳定。只是若只有公侯伯三级爵位又显得太少,王爵更是要慎重赏赐,非特殊情况,不赐予活人,一般为死后追赠。

    为了避免武将功臣以后面临功高震主,升无可升的局面。朱由榔君臣将爵位从公侯伯三级,每一级又细分成三小级,分别为国公c郡公c县公;国侯c郡侯c县侯;国伯c郡伯c县伯;国公之上又有一字亲王和二字郡王。

    新爵位不再区分宗室爵和功臣爵两种,统一纳入一个爵位体系,均称大明爵位,同时取消原有爵位与官员品秩挂钩的制度。新的爵位体系里面,分成亲王c郡王c国公c郡公c县公c国侯c郡侯c县侯c国伯c郡伯c县伯,共四阶十一级。

    其中亲王为皇室独有之爵,无皇室血统者不得授予,皇帝之子,除太子外,一律封亲王。原来的郡王c镇国将军c辅国将军c奉国将军c镇国中尉c辅国中尉c奉国中尉则对应新爵位的郡王c国公c郡公c县公c国侯c郡侯c县侯。

    为了避免宗室拖累中枢财政,利用特权为害地方,取消爵位世袭罔替之权,逐代而减。如亲王嫡长子为郡王,其余为国公,郡王之嫡长子为国公,其余为郡公等等。

    爵位分流爵和世袭罔替两种,流爵逐代削减,世袭罔替可每代传之,与国共休。爵位是荣誉性质,没有治民实权,根据级别的不同,有一些对应的特权,也有一些公有的特权如有爵位在身的,入仕考核合格可优先提拔,勋官不跪权臣,可面奏直陈皇帝等等,还有不同数量的土地,俸禄赏赐,但不裂土c不分茅是原则,文武有功之臣皆可赏赐,这一点有别于祖制授武不授文。这项制度的改革对大明的文臣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福利,所以皇帝的这个提议,内阁诸臣几乎没有一点阻挠就一致通过了。

    已封出去的侯爵自动列为县侯,伯爵自动列为县伯,大明原来的勋贵世家随着北都,南都的先后沦陷,死的死,降的降,已经没剩下几个了。

    弘光朝以后又封了一批新的勋贵,如江北四镇之流,也死的死,降的降,好在大明对爵位的封赏一项谨慎,哪怕是隆武朝时期,官职泛滥成灾,爵位依旧没有泛滥,大明各省内有爵位在身的武臣依然不多,且大多是伯爵,得到侯爵之尊位的只有忠贞营的李过c高一功和福建的郑芝龙等寥寥数人。

    其中郑芝龙还被清廷幽禁到北京去了。历史上大明爵位开始泛滥成灾要到永历后期了,那时候别说国公满街走了,连一字亲王都封出去好几个,那也是被逼得实在没办法了,可惜再高再多的爵位,也不过是垂死挣扎,挽救不了逐渐败亡的国运。

    继勋位之后,大明的武将散阶也重新进行了调整,与品级挂钩,作为寄禄之用,散阶是资历和功劳的体现,类似于近现代的军衔。重建散阶体系,目的是确定湖广c两广三省各营将校的具体级别,明确尊卑,方便指挥调度。同时将散阶与军职分离,为方便整顿军队,减少阻力,给裁撤掉军职的中高层将校授予对应品级的散阶,虽夺实权,待遇不减,以慰其心。

    新的大明散阶分为将军c校尉c都尉三大阶,其中一到三品为将军,四到六品为校尉c七到九品为都尉。

    具体是正一品镇国大将军c从一品辅国大将军;正二品武威上将军,从二品振威上将军;正三品昭武将军,从三品宣武将军;

    正四品定远校尉c从四品怀远校尉;正五品宁远校尉,从五品致远校尉;正六品明远校尉,从六品广远校尉;

    正七品忠显都尉c从七品忠信都尉;正八品忠捷都尉,从八品忠勇都尉;正九品忠节都尉,从九品忠毅都尉;

    军校一共九品十八级,其中正一品镇国大将军非特例不授活人,可死后追封,武职最高从一品辅国大将军。

    军士则共分四级,从高到低分别为锐卒c战卒c守卒c辅卒。(未完待续。)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