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节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p股票定价会前完成。作为政府的官方顾问,罗斯柴尔德国际投行的迈克尔理查森表示可能无法在承销商中间达成每股335英镑的协议,但是会尽力为之。几小时之后,理查森回到唐宁街11号,说股票已经开始以350英镑每股的价格开始交易,这是他能拿到的最好价格,如果要发行成功就需要大量的折扣。与以前卖方希望获得高价而买方希望得到低价的反反复复的讨价还价不同,劳森部长作出了一个令在场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成交。”
下一步就是通过竞价确定给次承销商的报酬。一般的费用是发行价的050。由于bp实际上已经介入市场很深,因此费率被定得很低:018,或者说次承销商每出售价值100万英镑的股票报酬为1800英镑。第二天上午,也就是10月15日,星期四,有400多家投资机构登记成为次承销商。
bp在周四收盘时市场价为347英镑。伦敦的很多商业银行觉得这个信誉卓著的企业股票是非常容易销售的,因此也很容易赚钱。它们决定在账户上保留比平时更多的股份而不是寻找更多的机构进行更大规模的次级承销。尽管它们的承销风险敞口大于以往,但是与它们的资本相比,对英国的大型承销机构来说,上千万英镑的巨大风险敞口还算过得去。而由高盛领导的美国投行每家都面临5000万~1亿美元的风险敞口。
接下来就到了股市史无前例暴跌的10月19日周一。周二,伦敦市场仍然持续下跌。bp的承销价为每股330英镑。由于需要支付120英镑的现金而其余部分则延期支付,这意味着买家要为延期支付的部分负责,而那部分已经付款的股票售价只有70~80便士。很明显而又很不幸的是,投资者不会从承销商那里以高于市价的价格购买股份,而英国政府明智地感到不能伤害个人投资者,也就是那些选民。除非bp的发售被取消,否则这可能会要求“解除”那些个人按照每股350英镑的价格签署的合同或者宣告其无效,这样的话,承销商特别是美国承销商将面临巨额亏损。伦敦承销商和次承销商的总损失可能达到7000万英镑,将这些损失分摊在400家参与者身上后,金融城中损失最大的两家是罗斯柴尔德和华宝,每家的损失约为1000万英镑。
bp股价的下跌可能导致高盛c摩根士丹利c薛尔森雷曼和所罗门兄弟公司各亏损上亿美元,除此之外,各家公司还因股市大跌而在大宗交易业务上有巨额亏损。由于各家公司的财务和名誉损失不同,美国承销商内部进行了激励的争论,但是他们并未在公众面前溃散。在10月23日星期五和接下来的周一的讨论上,他们认为市场的噩运就是不可抗力条款应涵盖的情形,认为全球股市的突然暴跌属于不可抗力造成的结果,因此应当撤回报价,待市场状况恢复正常之后再重新发行。全球市场的暴跌确实是不能预测c无法控制和无法投保的事件,但它属于不可抗力吗
bp的承销是否应该推迟承销商们是否应该并自行承担损失“在伦敦金融城内,最初的共识是bp的发行不能撤回,金融城内的公司同意将损失作为它们正常业务风险的一部分予以消化以保障传统的定价机制。”施罗德的ce一温比肖夫爵士解释道:“从长远来看,我们认为这是个合理的决定。”市场的下跌,即使是暴跌从来都不是因为不可抗力。所以一开始英国的所有承销商都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并同意继续交易。
而美国的承销商:高盛c摩根士丹利c所罗门兄弟和雷曼兄弟则不这么看。在美国,没有次承销商。这4家公司一共持有48亿股bp股份,当时面临高达33亿美元的损失。它们中任何一家在bp项目上的损失金额都将超过承销商在其他所有项目上遭受的损失。
美国承销商要求取消整个交易,而根据不可抗力条款,该主张只能由英国国内承销商在伦敦提起。所有的决定聚焦在第8条,其中对券商在何种情况下可依不可抗力被免除义务作了规定。由于英国承销商数目众多,而他们自己承销的部分相对较小已经转手给次承销商只有他们美国同行的110,所以尽管英国承销商觉得10月的股市暴跌不同寻常,但他们并未提出依照不可抗力要求免除义务的主张。不过,最后还是有22家英国承销商经过投票后向财政部建议宣告此次股市暴跌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如果财政部采纳他们的建议,那么这次承销将被取消。
面对如此巨额的损失,美国人一直主张bp的承销应该取消。在股价暴跌之时承担所有损失将使每个承销商的损失降低。埃里克多布金认为股市下跌是不可抗力造成的结果,如果再继续交易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多布金飞到伦敦见财政部的官员试图取消这次bp的发行。摩根士丹利的阿奇考克斯和高盛的比尔兰德里思则到英格兰银行与其副总艾迪乔治会面。他们的任务是使他们的公司在市场史无前例的暴跌时被免除其承销义务,他们也提出了不可抗力的主张。
乔治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是承销商。他们获得业务的前提是他们就合同价格向英国政府作出承诺。担保就是担保。
同样,财政部长劳森说他“不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承销商的意见确实促使英格兰银行c财政部和国会召集会议讨论承销商的顾虑。银行人员建议提供以每股31英镑回购股票的担保。如果该建议实行,这将为3个承销集团挽回75亿万英镑的损失,并导致英格兰银行拥有bp的大部分股份。但劳森迅速地拒绝了这个提议。
星期四,4家美国承销商向美国财政部长乔治古尔德求救。古尔德同意尽力而为。古尔德从英国财长那里得到的反馈是非常明确的不要让里根总统给撒切尔夫人打电话。“不绝对不能让里根总统给撒切尔夫人打电话。他说什么她都会照办的”然后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等了一个晚上,终于在奈杰尔劳森晚上11点出席完在nsi一nh一e的宴会后代表美国承销商向其提出后来被劳森称为“最有可能的条款”的请求。一名白宫工作人员试图劝说撒切尔夫人向劳森说情。bp的管理层也加入了支持推迟交易的行列。
劳森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而且撒切尔夫人也支持他。当时艾伦格林斯潘任美联储主席仅两个月,而他的前任保罗沃尔克被要求给那4家美国承销商打电话向他们保证美联储会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
在后来的讨论中,各方同意以每股31英镑的回购最低价地板价进行回购以保障270000小投资者的利益,但该最低价不适用于承销商。计划已经有了,但是没有投资者执行。在因等待英格兰银行效率低下的顾问报告而导致的令人沮丧的延迟之后,财长劳森在10月29日周四晚上22点零5分告诉国会:“我希望国会清楚我的目的:第一,最重要的是应该保证纳税人在bp承销中应得的利益;第二,维持bp股价后市的稳定;第三,这次销售不会加剧现有的国际市场困境。我的目的绝不是拯救任何一家承销商,不论它们是英国的还是其他国家的。”每个人都知道高盛和其他美国承销商的手上握有大量bp的股票并希望能够以任何价格卖出。但机构投资者开始停止买入。纽约的对冲基金和交易商开始通过做空bp的股票将其股价压低,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可以随时从市场上以更便宜的价格从那些承销商手中购入bp股票。更糟的是,做空的投资者可以大量抛售承销商手上持有的过多的迟早要出售的股份。
在高盛,有一个不太为外人所知的非常重要的部门承诺委员会。它的作用是保证公司从不“以生命下赌注”。该部门在公司承诺:用资本进行大额投资前要全面地识别c理解和讨论投资风险,就如鲍勃鲁宾曾经解释的那样:“我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关注于那些可能出错的事,这才能体现你的价值。”
埃里克多布金和鲍勃斯蒂尔是当时起草给承诺委员会关于bp承销项目长达20的页内部报告的负责人,而且他们都知道规矩:必须包含所有可能的风险;100的客观;没有倾向性;对于所有可能出现的最坏的情形给予解释;写清楚公司可能遭受多大的损失。多布金和斯蒂尔在各方面都严守这些规矩,所以尽管bp项目情况非常差,但是他们对于最糟情形的预测还是很准确的这有助于公司的决策层保持其关注点和理性。
美国的承销商都在寻找主张不可抗力的法律依据。摩根士丹利的反应是:“告他们”“告英国政府”“对”约翰温伯格没有和他们一起抱怨,也没有对法律条文字斟句酌。他很清楚他们的损失有多大,他说:“我们买了就自己留着。”他知道巨大的损失让人痛苦,不过他更知道高盛在过去这么多年里为了在伦敦立足做了多少投资,以及失掉商业机会和士气不振将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面对公司史无前例的承销损失,温伯格大刀阔斧地决定:“认了。”这就意味着公司需要长期持仓,好比在琉璜岛号和冲绳号上付出的损失一样大。后来温伯格坦率地说:“如果当时我们在bp项目上斩仓逃跑,可能现在在伦敦连狗窝都不会让我们承销。”
这一切给英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最有意义的最高层。后来摩根士丹利由于对英国的承销系统不适应而从大型私有化项目中退出,温伯格的这种直觉判断被证明是正确的。高盛有能力往前推进,承销了英国钢铁和英国电力的私有化项目,而且很快在英国政府和业界奠定了领先投行的地位。
当纽约股市暴跌时,大型投资者到处寻求安全性和流动性。他们购买债券,美联储也在向金融行业注入流动性,因此,债券,特别是政府债券的价格飙升。作为债券的主要做市商,高盛有巨额的债券库存,因此在股票市场暴跌的时候,其在债券市场却大有斩获。bp和其他股票的损失仅仅是公司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在固定收益业务上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本可能让公司不堪重负的股票承销和大宗交易带来的损失。公司10月份税前净亏损为3000万美元。约翰温伯格宣布bp项目上的损失会被计入公司总的损失中。这样一来,公司内部就不会有政治问题,整个费用总体计入公司而不是哪个单独的部门,否则这将会成为一个被踢来踢去的政治皮球。
在公司内部,bp项目给“国家主义者”公开的最后一击。由于当时伦敦成为高盛战略重点刚刚一年,bp项目的大笔损失又激起了内部关于是否应该国际化的争论:欧洲是一个比较自我保护的市场;业务量一般;利润低;每个国家还有其的承销规则和惯例;要想赢利非常困难;重要的机会容易赚钱的大业务还是在美国等。另外,bp业务还“验证”了两点:公司在北美不可能在单笔业务中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对于bp不愿意主张不可抗力,高盛“受够英国人了”。国际主义者争辩说,随着英国和其他几个国家私有化业务的开展,美国的承销观念和模式会占上风,而这恰好给了高盛和其他美国公司重要而有利的竞争机会。一如既往,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现在的合伙人需要花多少钱来开发业务,如果当前的赢利能力不够强,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的努力就只是为他人作嫁衣
鲍勃康韦b一bnf一鲍勃弗里曼打电话审查所有银行家的来电。那是我一生中最漫长的一周。”
埃里克多布金接到报社记者的电话:“您知道这个电话很敏感,所以这个电话是以个人名义打的。我从可靠的渠道获知高盛在bp项目上损失巨大,现在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能请您证实一下这是否属实”
多布金回答道:“我3个小时前刚刚才和纽约那边通过电话。可能有些糟糕的事情我还不知道。但是,我非常怀疑。我们在bp股票上的确有很大的损失7000多万美元。但是bp并不是我们唯一的持仓。我们最大的持仓根本就不在股市上,而在债市。我们是主要的做市商,债券的价格正在大幅上涨。高盛过去几天在债券上的收益大大超过在bp股票上的损失。”
多布金知道他打开了一个缺口并且知道应该怎么用:“现在该是你回答我的问题了。你从哪里听到这个谣言的谁说高盛出事了”后来,打电话的人被证实是万人迷贵族西蒙加莫依尔,他后来成为子爵,又成为伯爵,是伦敦的领先券商唯高达证券有限公司scrie一urvickers的领军人物,他后来又成为华宝的ce一。多布金去见那个比他高很多的贵族,并给他让其记忆深刻的警告:“别再这么干了。”他们都知道金融城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高盛的合伙人比尔兰德里思给他在科威特投资局的朋友打电话说:“英国石油前景看好。在发行前一周定的价就非常吸引人,而现在股市下挫后价格更吸引人了。现在有很好的买方流动性,以一定价格大量收购一家大型公司的股票变得容易多了。”
科威特投资局决定购买高盛手上的大量股票并且在公开市场上持续购入。bp的主席彼得沃尔特在10月下旬发出警告说:“不受欢迎的买方能够以低价购入大量bp股份。”11月18日,科威特投资办公室公告其已经买入bp10的股份并且正在持续购进。到年底,科威特投资局持有bp18的股份,1988年3月,通过高盛和其他机构的安排,科威特投资局通过大宗交易持有了bp约22的股份。
尽管科威特投资局遵循严格的商业运行规则,它毕竟是由科威特投资机构拥有,而后者对科威特政府的战略和政治利益负责。尽管bp的直接竞争对手是科威特石油公司kurp一rati一n,但由于科威特投资局拥有大量bp股份,因此其要求获得bp的董事会席位现在的戴姆勒奔驰也对bp提出这项要求。当科威特投资局的持股比例达到22时,玛格丽特撒切尔和劳森将此事提交垄断和并购委员会审查。科威特投资局被迫停止买入,并公告其将减少持仓至15以及主动将其投票权限制在15。不过垄断并购委员会并不满意,它于1988年9月要求科威特投资局持仓不得超过10并限定科威特投资局应该在1年内完成减持,1年的期限后来被延长至3年。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科威特投资局在bp的剩余持股价值持续增长,至20世纪90年代,价值已经翻了3番,而券商们意识到有利可图的交易机会,因此一直与科威特投资局保持联系。不过,科威特人选择通过施罗德公司开展工作。1997年5月14日,下午快到5点的时候,施罗德公司分别给高盛c所罗门兄弟和ubs打电话,它们在几周前都知道有大交易要来了。施罗德公司给他们一个小时时间为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集中交易进行竞价。
高盛已经准备好了。1996年4月,之前没有欧洲股票交易经验的加里威廉姆斯搬到伦敦,负责欧洲的股权交易业务。在他上任的第一周,企业融资业务部的一个资深合伙人从客户处得到科威特投资局可能要进行bp股份交易的消息。欧洲股票业务的联合主管威廉姆斯和维特波特给在纽约的戴维塞芬打了电话。戴维塞芬建议他们通过对整个50亿美元的头寸进行投标来作出值得纪念的有力的建议。
会议时间确定后,戴维塞芬c帕特沃德c威廉姆斯和波特与科威特投资局会面并提出了高盛的竞价:按照当前科威特投资局所持bp市值50亿美元,下浮5。科威特投资局看起来比较感兴趣但是没有提及出售的意向。高盛的团队在一个月之后与科威特投资局见面,并结识了施罗德公司的菲利普马林克罗特。菲利普马林克罗特为科威特投资局的“多项事务”提供咨询。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们又碰了几次面,探讨科威特投资局利益最大化的备选方案。但是科威特投资局从未透露过其计划。威廉姆斯回忆说:“科威特投资局和马林克罗特都非常专业,他们要么什么都不说,要么说的全是大实话。”
波特和威廉姆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频繁地讨论。他们同意将尽力作好准备,因为他们知道非常大宗的交易往往有很大的时间压力:留给获取审批c设计对冲战略c审查法律问题以及设计再销售战略的时间都很短。如果能在事前把所有问题都解决,那么他们就可以集中精力根据流动性c风险因素和当前市场准备“正确”的竞价。他们唯一不做的事情是:与任何潜在买方或任何可能与客户交谈的人谈及该交易。高盛对这个交易做了长时间的准备工作,也从未泄露任何消息,但他们偶尔却能听到其他公司的消息。所以威廉姆斯和波特对于他们会接到电话并与其他公司竞争的期望越来越高。
当施罗德公司1997年5月14日来电时,威廉姆斯正在与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开会。有一个同事接到威廉姆斯的秘书给他手机打来的电话因为威廉姆斯没有手机。
“维特说交易开始了,并且想知道你需要多久才能赶到这里。”交易的金额是20亿美元,而不是最初想象的50亿美元,但也是当时最大的交易了。
威廉姆斯离开会议,向同事借了部手机,然后开始寻找出租车。但是当时刚过5点,所有出租车都是满的。威廉姆斯只好朝他认为是正确的方向走去。他给波特打电话,波特正在准备和在纽约的罗伊朱克伯格c埃里克多布金和鲍勃斯蒂尔,以及在伦敦的约翰赛恩通电话。塞芬在1996年底退休,因此没有参加。威廉姆斯最终找到了出租车往办公室赶去,在去金融城的路上他参加了跨洲的电话会议。
威廉姆斯有一项优势:他在可转换证券业务上的经验使得他对于不公开竞价的定价方式有很好的感觉。bp股票在伦敦的收盘价是744英镑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下一步就是通过竞价确定给次承销商的报酬。一般的费用是发行价的050。由于bp实际上已经介入市场很深,因此费率被定得很低:018,或者说次承销商每出售价值100万英镑的股票报酬为1800英镑。第二天上午,也就是10月15日,星期四,有400多家投资机构登记成为次承销商。
bp在周四收盘时市场价为347英镑。伦敦的很多商业银行觉得这个信誉卓著的企业股票是非常容易销售的,因此也很容易赚钱。它们决定在账户上保留比平时更多的股份而不是寻找更多的机构进行更大规模的次级承销。尽管它们的承销风险敞口大于以往,但是与它们的资本相比,对英国的大型承销机构来说,上千万英镑的巨大风险敞口还算过得去。而由高盛领导的美国投行每家都面临5000万~1亿美元的风险敞口。
接下来就到了股市史无前例暴跌的10月19日周一。周二,伦敦市场仍然持续下跌。bp的承销价为每股330英镑。由于需要支付120英镑的现金而其余部分则延期支付,这意味着买家要为延期支付的部分负责,而那部分已经付款的股票售价只有70~80便士。很明显而又很不幸的是,投资者不会从承销商那里以高于市价的价格购买股份,而英国政府明智地感到不能伤害个人投资者,也就是那些选民。除非bp的发售被取消,否则这可能会要求“解除”那些个人按照每股350英镑的价格签署的合同或者宣告其无效,这样的话,承销商特别是美国承销商将面临巨额亏损。伦敦承销商和次承销商的总损失可能达到7000万英镑,将这些损失分摊在400家参与者身上后,金融城中损失最大的两家是罗斯柴尔德和华宝,每家的损失约为1000万英镑。
bp股价的下跌可能导致高盛c摩根士丹利c薛尔森雷曼和所罗门兄弟公司各亏损上亿美元,除此之外,各家公司还因股市大跌而在大宗交易业务上有巨额亏损。由于各家公司的财务和名誉损失不同,美国承销商内部进行了激励的争论,但是他们并未在公众面前溃散。在10月23日星期五和接下来的周一的讨论上,他们认为市场的噩运就是不可抗力条款应涵盖的情形,认为全球股市的突然暴跌属于不可抗力造成的结果,因此应当撤回报价,待市场状况恢复正常之后再重新发行。全球市场的暴跌确实是不能预测c无法控制和无法投保的事件,但它属于不可抗力吗
bp的承销是否应该推迟承销商们是否应该并自行承担损失“在伦敦金融城内,最初的共识是bp的发行不能撤回,金融城内的公司同意将损失作为它们正常业务风险的一部分予以消化以保障传统的定价机制。”施罗德的ce一温比肖夫爵士解释道:“从长远来看,我们认为这是个合理的决定。”市场的下跌,即使是暴跌从来都不是因为不可抗力。所以一开始英国的所有承销商都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并同意继续交易。
而美国的承销商:高盛c摩根士丹利c所罗门兄弟和雷曼兄弟则不这么看。在美国,没有次承销商。这4家公司一共持有48亿股bp股份,当时面临高达33亿美元的损失。它们中任何一家在bp项目上的损失金额都将超过承销商在其他所有项目上遭受的损失。
美国承销商要求取消整个交易,而根据不可抗力条款,该主张只能由英国国内承销商在伦敦提起。所有的决定聚焦在第8条,其中对券商在何种情况下可依不可抗力被免除义务作了规定。由于英国承销商数目众多,而他们自己承销的部分相对较小已经转手给次承销商只有他们美国同行的110,所以尽管英国承销商觉得10月的股市暴跌不同寻常,但他们并未提出依照不可抗力要求免除义务的主张。不过,最后还是有22家英国承销商经过投票后向财政部建议宣告此次股市暴跌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如果财政部采纳他们的建议,那么这次承销将被取消。
面对如此巨额的损失,美国人一直主张bp的承销应该取消。在股价暴跌之时承担所有损失将使每个承销商的损失降低。埃里克多布金认为股市下跌是不可抗力造成的结果,如果再继续交易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多布金飞到伦敦见财政部的官员试图取消这次bp的发行。摩根士丹利的阿奇考克斯和高盛的比尔兰德里思则到英格兰银行与其副总艾迪乔治会面。他们的任务是使他们的公司在市场史无前例的暴跌时被免除其承销义务,他们也提出了不可抗力的主张。
乔治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是承销商。他们获得业务的前提是他们就合同价格向英国政府作出承诺。担保就是担保。
同样,财政部长劳森说他“不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承销商的意见确实促使英格兰银行c财政部和国会召集会议讨论承销商的顾虑。银行人员建议提供以每股31英镑回购股票的担保。如果该建议实行,这将为3个承销集团挽回75亿万英镑的损失,并导致英格兰银行拥有bp的大部分股份。但劳森迅速地拒绝了这个提议。
星期四,4家美国承销商向美国财政部长乔治古尔德求救。古尔德同意尽力而为。古尔德从英国财长那里得到的反馈是非常明确的不要让里根总统给撒切尔夫人打电话。“不绝对不能让里根总统给撒切尔夫人打电话。他说什么她都会照办的”然后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等了一个晚上,终于在奈杰尔劳森晚上11点出席完在nsi一nh一e的宴会后代表美国承销商向其提出后来被劳森称为“最有可能的条款”的请求。一名白宫工作人员试图劝说撒切尔夫人向劳森说情。bp的管理层也加入了支持推迟交易的行列。
劳森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而且撒切尔夫人也支持他。当时艾伦格林斯潘任美联储主席仅两个月,而他的前任保罗沃尔克被要求给那4家美国承销商打电话向他们保证美联储会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
在后来的讨论中,各方同意以每股31英镑的回购最低价地板价进行回购以保障270000小投资者的利益,但该最低价不适用于承销商。计划已经有了,但是没有投资者执行。在因等待英格兰银行效率低下的顾问报告而导致的令人沮丧的延迟之后,财长劳森在10月29日周四晚上22点零5分告诉国会:“我希望国会清楚我的目的:第一,最重要的是应该保证纳税人在bp承销中应得的利益;第二,维持bp股价后市的稳定;第三,这次销售不会加剧现有的国际市场困境。我的目的绝不是拯救任何一家承销商,不论它们是英国的还是其他国家的。”每个人都知道高盛和其他美国承销商的手上握有大量bp的股票并希望能够以任何价格卖出。但机构投资者开始停止买入。纽约的对冲基金和交易商开始通过做空bp的股票将其股价压低,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可以随时从市场上以更便宜的价格从那些承销商手中购入bp股票。更糟的是,做空的投资者可以大量抛售承销商手上持有的过多的迟早要出售的股份。
在高盛,有一个不太为外人所知的非常重要的部门承诺委员会。它的作用是保证公司从不“以生命下赌注”。该部门在公司承诺:用资本进行大额投资前要全面地识别c理解和讨论投资风险,就如鲍勃鲁宾曾经解释的那样:“我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关注于那些可能出错的事,这才能体现你的价值。”
埃里克多布金和鲍勃斯蒂尔是当时起草给承诺委员会关于bp承销项目长达20的页内部报告的负责人,而且他们都知道规矩:必须包含所有可能的风险;100的客观;没有倾向性;对于所有可能出现的最坏的情形给予解释;写清楚公司可能遭受多大的损失。多布金和斯蒂尔在各方面都严守这些规矩,所以尽管bp项目情况非常差,但是他们对于最糟情形的预测还是很准确的这有助于公司的决策层保持其关注点和理性。
美国的承销商都在寻找主张不可抗力的法律依据。摩根士丹利的反应是:“告他们”“告英国政府”“对”约翰温伯格没有和他们一起抱怨,也没有对法律条文字斟句酌。他很清楚他们的损失有多大,他说:“我们买了就自己留着。”他知道巨大的损失让人痛苦,不过他更知道高盛在过去这么多年里为了在伦敦立足做了多少投资,以及失掉商业机会和士气不振将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面对公司史无前例的承销损失,温伯格大刀阔斧地决定:“认了。”这就意味着公司需要长期持仓,好比在琉璜岛号和冲绳号上付出的损失一样大。后来温伯格坦率地说:“如果当时我们在bp项目上斩仓逃跑,可能现在在伦敦连狗窝都不会让我们承销。”
这一切给英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最有意义的最高层。后来摩根士丹利由于对英国的承销系统不适应而从大型私有化项目中退出,温伯格的这种直觉判断被证明是正确的。高盛有能力往前推进,承销了英国钢铁和英国电力的私有化项目,而且很快在英国政府和业界奠定了领先投行的地位。
当纽约股市暴跌时,大型投资者到处寻求安全性和流动性。他们购买债券,美联储也在向金融行业注入流动性,因此,债券,特别是政府债券的价格飙升。作为债券的主要做市商,高盛有巨额的债券库存,因此在股票市场暴跌的时候,其在债券市场却大有斩获。bp和其他股票的损失仅仅是公司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在固定收益业务上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本可能让公司不堪重负的股票承销和大宗交易带来的损失。公司10月份税前净亏损为3000万美元。约翰温伯格宣布bp项目上的损失会被计入公司总的损失中。这样一来,公司内部就不会有政治问题,整个费用总体计入公司而不是哪个单独的部门,否则这将会成为一个被踢来踢去的政治皮球。
在公司内部,bp项目给“国家主义者”公开的最后一击。由于当时伦敦成为高盛战略重点刚刚一年,bp项目的大笔损失又激起了内部关于是否应该国际化的争论:欧洲是一个比较自我保护的市场;业务量一般;利润低;每个国家还有其的承销规则和惯例;要想赢利非常困难;重要的机会容易赚钱的大业务还是在美国等。另外,bp业务还“验证”了两点:公司在北美不可能在单笔业务中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对于bp不愿意主张不可抗力,高盛“受够英国人了”。国际主义者争辩说,随着英国和其他几个国家私有化业务的开展,美国的承销观念和模式会占上风,而这恰好给了高盛和其他美国公司重要而有利的竞争机会。一如既往,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现在的合伙人需要花多少钱来开发业务,如果当前的赢利能力不够强,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的努力就只是为他人作嫁衣
鲍勃康韦b一bnf一鲍勃弗里曼打电话审查所有银行家的来电。那是我一生中最漫长的一周。”
埃里克多布金接到报社记者的电话:“您知道这个电话很敏感,所以这个电话是以个人名义打的。我从可靠的渠道获知高盛在bp项目上损失巨大,现在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能请您证实一下这是否属实”
多布金回答道:“我3个小时前刚刚才和纽约那边通过电话。可能有些糟糕的事情我还不知道。但是,我非常怀疑。我们在bp股票上的确有很大的损失7000多万美元。但是bp并不是我们唯一的持仓。我们最大的持仓根本就不在股市上,而在债市。我们是主要的做市商,债券的价格正在大幅上涨。高盛过去几天在债券上的收益大大超过在bp股票上的损失。”
多布金知道他打开了一个缺口并且知道应该怎么用:“现在该是你回答我的问题了。你从哪里听到这个谣言的谁说高盛出事了”后来,打电话的人被证实是万人迷贵族西蒙加莫依尔,他后来成为子爵,又成为伯爵,是伦敦的领先券商唯高达证券有限公司scrie一urvickers的领军人物,他后来又成为华宝的ce一。多布金去见那个比他高很多的贵族,并给他让其记忆深刻的警告:“别再这么干了。”他们都知道金融城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高盛的合伙人比尔兰德里思给他在科威特投资局的朋友打电话说:“英国石油前景看好。在发行前一周定的价就非常吸引人,而现在股市下挫后价格更吸引人了。现在有很好的买方流动性,以一定价格大量收购一家大型公司的股票变得容易多了。”
科威特投资局决定购买高盛手上的大量股票并且在公开市场上持续购入。bp的主席彼得沃尔特在10月下旬发出警告说:“不受欢迎的买方能够以低价购入大量bp股份。”11月18日,科威特投资办公室公告其已经买入bp10的股份并且正在持续购进。到年底,科威特投资局持有bp18的股份,1988年3月,通过高盛和其他机构的安排,科威特投资局通过大宗交易持有了bp约22的股份。
尽管科威特投资局遵循严格的商业运行规则,它毕竟是由科威特投资机构拥有,而后者对科威特政府的战略和政治利益负责。尽管bp的直接竞争对手是科威特石油公司kurp一rati一n,但由于科威特投资局拥有大量bp股份,因此其要求获得bp的董事会席位现在的戴姆勒奔驰也对bp提出这项要求。当科威特投资局的持股比例达到22时,玛格丽特撒切尔和劳森将此事提交垄断和并购委员会审查。科威特投资局被迫停止买入,并公告其将减少持仓至15以及主动将其投票权限制在15。不过垄断并购委员会并不满意,它于1988年9月要求科威特投资局持仓不得超过10并限定科威特投资局应该在1年内完成减持,1年的期限后来被延长至3年。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科威特投资局在bp的剩余持股价值持续增长,至20世纪90年代,价值已经翻了3番,而券商们意识到有利可图的交易机会,因此一直与科威特投资局保持联系。不过,科威特人选择通过施罗德公司开展工作。1997年5月14日,下午快到5点的时候,施罗德公司分别给高盛c所罗门兄弟和ubs打电话,它们在几周前都知道有大交易要来了。施罗德公司给他们一个小时时间为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集中交易进行竞价。
高盛已经准备好了。1996年4月,之前没有欧洲股票交易经验的加里威廉姆斯搬到伦敦,负责欧洲的股权交易业务。在他上任的第一周,企业融资业务部的一个资深合伙人从客户处得到科威特投资局可能要进行bp股份交易的消息。欧洲股票业务的联合主管威廉姆斯和维特波特给在纽约的戴维塞芬打了电话。戴维塞芬建议他们通过对整个50亿美元的头寸进行投标来作出值得纪念的有力的建议。
会议时间确定后,戴维塞芬c帕特沃德c威廉姆斯和波特与科威特投资局会面并提出了高盛的竞价:按照当前科威特投资局所持bp市值50亿美元,下浮5。科威特投资局看起来比较感兴趣但是没有提及出售的意向。高盛的团队在一个月之后与科威特投资局见面,并结识了施罗德公司的菲利普马林克罗特。菲利普马林克罗特为科威特投资局的“多项事务”提供咨询。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们又碰了几次面,探讨科威特投资局利益最大化的备选方案。但是科威特投资局从未透露过其计划。威廉姆斯回忆说:“科威特投资局和马林克罗特都非常专业,他们要么什么都不说,要么说的全是大实话。”
波特和威廉姆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频繁地讨论。他们同意将尽力作好准备,因为他们知道非常大宗的交易往往有很大的时间压力:留给获取审批c设计对冲战略c审查法律问题以及设计再销售战略的时间都很短。如果能在事前把所有问题都解决,那么他们就可以集中精力根据流动性c风险因素和当前市场准备“正确”的竞价。他们唯一不做的事情是:与任何潜在买方或任何可能与客户交谈的人谈及该交易。高盛对这个交易做了长时间的准备工作,也从未泄露任何消息,但他们偶尔却能听到其他公司的消息。所以威廉姆斯和波特对于他们会接到电话并与其他公司竞争的期望越来越高。
当施罗德公司1997年5月14日来电时,威廉姆斯正在与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开会。有一个同事接到威廉姆斯的秘书给他手机打来的电话因为威廉姆斯没有手机。
“维特说交易开始了,并且想知道你需要多久才能赶到这里。”交易的金额是20亿美元,而不是最初想象的50亿美元,但也是当时最大的交易了。
威廉姆斯离开会议,向同事借了部手机,然后开始寻找出租车。但是当时刚过5点,所有出租车都是满的。威廉姆斯只好朝他认为是正确的方向走去。他给波特打电话,波特正在准备和在纽约的罗伊朱克伯格c埃里克多布金和鲍勃斯蒂尔,以及在伦敦的约翰赛恩通电话。塞芬在1996年底退休,因此没有参加。威廉姆斯最终找到了出租车往办公室赶去,在去金融城的路上他参加了跨洲的电话会议。
威廉姆斯有一项优势:他在可转换证券业务上的经验使得他对于不公开竞价的定价方式有很好的感觉。bp股票在伦敦的收盘价是744英镑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