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节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用一些“高级”融资手段如优先股c可转债c可转优先股或附认股权债筹措资金之后买下其运营的下属公司的控股权。它们收购的下属公司有可能是其他更小规模的控股公司。就这样一层套一层的公司控股关系深不见底,由此带来的金融杠杆同样也看不见底。通过信托投资公司形成的企业金字塔结构在都市连锁商贸tr一p一litanchast一re的例子中最为明显,其分红要经过8层控股公司往下传递;最终付给个人投资者的红利仅仅是付清所有法定优先股红利及利息之后剩下的部分。当时看来,创设信托投资公司为金融创新开拓了疆域,打造了在美国企业新时代资金运作的新模式。
眼看着其他公司在创设信托投资公司上取得的不俗收益,高盛的合伙人也变得越来越有热情。沃尔特萨克斯回想起这事时后悔地说:“如果公司能严格遵循多年以来形成的成熟的业务模式,而不涉足其他业务的话,什么麻烦都不会有。”艾伯特戈登也记得当时的情况:“卡钦斯在20年代的时候曾经对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相当担忧,而且一度变得相当悲观。然而也就是在这个最不合适的时点,他却十分自信地预测了这个国家美好的未来。他在最不恰当的时候作出了牛气冲天的预测时值1929年的春天。”
随着计划逐步推进,信托投资公司的规模也迅速扩大,从最初的2500万美元翻倍到5000万美元,最终定在了1亿美元约合现在的12亿美元。公司最终定名为高盛交易公司,凸显了当时“信托概念”在人们心目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作为发起人,高盛的合伙人共购买了首发时10的股票,出资的1000万美元相当于公司当时资金总额的一半。虽然信托公司还没有开始运转,剩余的首发股票就已经被公众投资者热捧,公司仅在原始股上就赚取了300万美元的利润,这使得大家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期望值进一步攀高。除了其控股的部分之外,高盛还将通过对公司的运营管理获得信托公司年净利中的20作为回报。首次公开发行后不久,高盛交易公司的股价飙升两个月内,股价由104美元的首发价上升到了226美元,两倍于其账面价格。
此时,经验丰富并急于扩张的卡钦斯撮合了交易公司与金融实业集团fananufacturerstrtpany和多家保险公司。这一合并使得高盛交易公司的资产达到了244亿美元,此时距离其首次公开发行仅三个月的时间。
沃尔特萨克斯称高盛交易公司的成长超越了流星的速度。信托公司控股的资产很快超过了15亿美元。萨克斯这样评论:“1929年,信托投资公司股票在市场上的飙升使人们产生了更浮夸的要收购银行的念头,当然高盛交易公司也是随大流的一员。”高盛交易公司在纽约c费城c芝加哥c洛杉矶及旧金山等地的银行中都获得了控股权,同时还涉足了一些保险公司和实业公司。
成功不断,波澜不惊,卡钦斯与高盛完全浸没在举国亢奋的气氛当中,并且进一步提高杠杆率刚好是在最不应该的时候。尽管股价虚高,高盛交易公司还是回购了价值5700万美元的股票。后来他们与哈里森威廉斯harrins联手,借助其当时也正在扩张公用事业帝国的时机,1929年夏天启动了两家新的公司谢南多厄shenand一ah与蓝山berid,然后通过这两家新公司向多家控股公司投资,其中包括中央州电力ericanpany以及美国城市供电照明aricancitiesp一公司。除了5000万美元的优先股之外,谢南多厄还以1780美元每股的价格向公众发售了100万股普通股。其中有400万股被推荐人以1250美元每股的价格认购:推荐人就是高盛交易公司和中央州电力公司。两家公司虽然做得显山露水,但是头脑发热的投资者们并不在意。谢南多厄的股票被超额认购达7倍,第一个交易日即报收于36美元。谢南多厄不仅被超额认购,同时也通过可转优先股超额融资4250万美元,超出其总资本的13。与债券一样,优先股较普通股享有优先权,与债券分红时一样,优先股先于普通股获得红利。一个月之后,蓝山公司也开始运作。它在融资方面做得更过分:发行了5800万美元的优先股,相当于其131亿美元总资本的44。两家公司发行的优先股每年合计应付红利高达600万美元。高盛交易公司持有谢南多厄公司40的股份,高盛的合伙人满心欢喜地认为这次他们终于创造了一台永动印钞机。
高盛的合伙人向公司的员工施加了强大的压力,要求他们以两倍于最初购买高盛交易公司的量向新成立的信托投资公司投资。有一名年轻的员工婉拒了公司向所有员工发出的投资谢南多厄股票的“邀请”,西德尼温伯格当时是高盛交易公司的二号人物,他严词责难这位不领情的员工:“这么做对你以后在这里的前途没有任何好处。”
高盛交易公司及其新成立的两家下属信托投资公司极大地延伸了高盛在金融领域的触角。尽管总资本还不到2500万美元,但是它成功地掌控着5亿美元的投资约合现在的60亿美元。这种经营模式对于一家积极活跃而且专注于业务的华尔街公司来说实在是再便利不过。高盛交易公司控股了多家银行和保险公司,这些下属正好可以去购买高盛承销的新发股票,与此同时被高盛控股的公司也不断地为其创造新的投行业务机会。现在投行业务的收入反而显得不是特别重要,这三家新组建的信托投资公司带来的收入,以及由控股带来的分红才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是后来沃尔特萨克斯评价道:“整个收入结构变得头重脚轻,摊子铺得太大反而不能推行简单而明智的管理模式。”高盛交易公司的收入来源过分集中:一旦其下属的子公司停止支付红利,信托投资公司就是一座纸牌搭的塔,风吹就倒。怕什么就来什么,位于旧金山的美国信托公司当时占高盛交易公司资产组合50的份额于1929年7月停止了向母公司支付红利。谢南多厄与蓝山控股的一家名为北美公司的公用事业控股公司从未向母公司支付过红利。
1929年早期,高盛交易公司曾以130美元每股的价格购买了守望者集团guardiangr一up3万股股票,当时的市场价仅为120美元。这项交易很快就回本获利。但是守望者希望能自主经营,于是要求西德尼温伯格让他们回购公司的股票。由于准确地预测到该股升值的潜力,温伯格断然拒绝了这一请求。但是到了1929年10月,该股的股价由300多美元下跌至220美元,此时守望者的经营者们再次找到了正急于筹资的温伯格,于是很快就促成了一项以184美元每股的价格回购25万股的交易。温伯格在这笔交易里还是捡了便宜:因为当守望者想要再次转卖其股份时,它仅仅脱手了7000股。同年11月,为了不被世人耻笑,守望者的领导者们,包括埃兹尔福特edself一rd公司创始人之一,曾出资120万美元咬着牙买下了高盛交易公司手中持有的剩余股份,成交价仍为184美元每股,而当时该股的市场价格已经跌至每股120美元。
1929年夏天,沃尔特与阿瑟萨克斯正在周游欧洲各国。他们在意大利听说卡钦斯正在独断专行地从事这些业务,沃尔特萨克斯对这种情况深感不安。刚回到纽约,他就直奔卡钦斯位于广场酒店pzah一tel的公寓提示他需要更加谨慎。但是当时已经完全淹没在牛市狂热气氛中的卡钦斯对他的警告置若罔闻。他甚至反过来教训沃尔特:“你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毫无想象力。”
1929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以300点开盘,之后的5个月当中都在300~320点之间上下波动,随后突然在价格和交易量上都出现了飙升。大盘于9月3日登顶381点的高位:相当于1929年每股收益的3倍,账面价值的4倍,而且创造了25的红利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样的数字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利好消息无处不在纽约国民城市银行nati一nalcitybank一fneeati一nalnickel,都以10倍于账面价值的价格出售。新的普通股的发行在1929年由每年5亿美元的规模增长到了51亿美元,是原来的足足10倍还多,而这个过程中正是信托投资公司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0月23日,道琼斯指数跌回了1月305点的水平。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跌去20的巨变致使整个市场都开始增收保证金,卖盘的迅速增长也无可避免。10月24日周四这一天,纽约证券交易所要求所有1100家成员都参与当天早上10点的开盘仪式。股价迅速大跌,开盘后仅半个小时,报价器的纸带就已经产生了16分钟的延迟。到下午1点,延迟高达92分钟,下午3点半的收盘价直到晚上7点35分才出来。当天的交易量达到了
12894650股差不多是正常交易量的3倍。第二天,增加保证金压力下的卖出c欧洲卖盘的扩大以及一些小的经纪人为了偿还短期融资而加急卖出的行为,共形成了1640万股的交易量。大量的卖盘造成主要股票价格下跌了20~30,这一天直到现在还被称为黑色星期五。股价曾于11月14日止跌回升,5个交易日内回升了25随后还微涨了6。当年道琼斯指数收于248点。
随着10月股市的崩溃,曾一度被认为是伟大创举的高盛交易公司迅速沦为骇人听闻的败笔。这也是交易公司的股票第一次由326美元的高位暴跌崩盘后最终价格为175美元每股,还不到其发行价的2,甚至低于最高市场价的1。虽然其他信托投资公司也在这次危机中蒙受损失,但是高盛交易公司因为过度膨胀c过度融资,更因为卡钦斯把鸡蛋都放到了一个篮子里变成了20世纪规模最大c损失最快,也是最彻头彻尾的一次金融灾难。因为公众投资者并不区分高盛与高盛交易公司,所以信托公司的坏名声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高盛的头上。
在股市崩盘的紧要关口,沃迪尔卡钦斯其实并在不高盛的办公区:他离开纽约出差去了美国西部,一方面是去视察高盛交易公司在美国西部的投资,一方面也是去办理和他妻子离婚的手续。1930年早期,股市貌似重新走上了正轨,卡钦斯从加州给与他关系密切的温伯格打来电话,大谈特谈他在太平洋沿岸看到的“极好的”机遇。当时高盛交易公司的欠债及未付红利相加约合2000万美元。因为固执地看好西部市场,卡钦斯提出要发行5000万美元的可转债来填补现有债务并为他下一步的鲁莽计划作准备:“偿债后剩余的3000万美元可以用于注资泰勒公司tayl一r,通过这家公司我们可以赚个盆满钵满。”
西德尼温伯格和沃尔特萨克斯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他们认为发行这些债券将是只亏不赚,于是否决了卡钦斯的要求。他们从这个时候起也开始重新审视卡钦斯的为人。第二天,沃尔特萨克斯向阿瑟致歉,他说:“一直以来你对卡钦斯的判断都是正确的,我错了。我只怕他是永远也学不乖了。”沃尔特萨克斯随即动身前往芝加哥,在大学俱乐部universitycb与卡钦斯长谈数小时。“我明确地告诉他,之后如果要采取任何行动都必须征得所有合伙人的一致同意。”但是萨克斯的决定来得太晚了。
当时市场仍处于下跌态势中,而且高盛交易公司的大部分投资流动性都还非常差,即使如此,公司还是很守原则地开始了艰难的清偿债务的程序。卡钦斯回到了纽约,然后在温伯格的提议及其他合伙人的压力下,于5月辞去了高盛交易公司总裁一职,同时也从该公司所有的控股子公司辞职,最终于1930年年底辞去高盛合伙人的职务。在最后的光辉岁月里,卡钦斯邀约了一个投机商人的投资团购买克莱斯勒的股票。这笔交易于1929年10月至1930年7月间共损失了160万美元。
在西德尼温伯格的运作指挥之下,高盛交易公司稳步退市,最后被弗洛伊德欧德伦fl一yd一d控下的阿特拉斯公司atsrp一rati一n收购,这家公司专门以低于被收购方净值很多的股价收购其股权。截至1932年,阿特拉斯共收购了18家信托投资公司,其自身的每股账面价值逆市攀升,而且在市场上的交易价还高于其账面价值,而同时期的其他股票都在折价抛售。这次事件让高盛花天价学费买了一次教训。祸不单行,在这次事件中,高盛不仅没有赚到原来预期的财富,反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其多年积累的资金一夜回到了30年前的水平,整整一代人努力得来的成果化为泡影。建立高盛交易公司之后,高盛从未出售过其所持的原始股,因此在清算之后亏掉了1200多万美元。由于意识到这次失败给新进的合伙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萨克斯家族宣布将用家族资产弥补合伙人的损失。随着大萧条的深入,公司逐一调查了员工用于生计必需的工资额之后他们领到的就是正好的工资,一分多余的都没有。
沃尔特萨克斯接任了高盛交易公司的总裁一职,毋庸置疑,他不得不面对一群又一群愤怒的股东,还得伤精费神地在法庭上应对股东的起诉。卡钦斯得到了一笔25万美元的买断费,他的资金账户亏空由其他所有合伙人一起填平。他移居加州,又撰写了一本书经济学家真懂商业吗d一en一stsunderstandbess,而且还经常上广播节目。沃尔特萨克斯评价卡钦斯时这样说:“多数人都能经受厄运的考验,只有极少数人能经得起成功的考验。很可惜他并不是后者中的一员。他曾经一贫如洗,但他突然觉得自己身价倍增。他曾是账面上的富翁。就在他暴富的那一年一切都发生在短短12个月时间里他又回到了一文不名的境况。或许我们当年没有足够的才智应对危机或许可能是我们太贪婪了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没能及时收手。”
1931年,高盛交易公司一家亏损的资金超过了其他所有信托投资公司损失的总额。华尔街排名前14位的信托公司累计亏损1725亿美元,高盛交易公司一家就亏了1214亿美元,占70,亏损远远高于排在损失榜单第二位的雷曼公司,雷曼当时损失了800万美元。
由于其70的资产与谢南多厄和美国信托公司捆绑在一起,且这两家公司都无力分红,所以高盛交易公司的收入由1930年的500万美元减少到1932年的50万美元。它根本无法支付600万美元的红利,甚至连100万美元的债券利息都拿不出来。
对骄傲的萨克斯家族来说,高盛交易公司的失败简直是奇耻大辱。1932年,艾迪坎特eddiecant一r作为42万名高盛交易公司的个人投资者之一将高盛告上了法庭,要求法庭判决1亿美元的赔偿金。艾迪坎特是一位知名的喜剧演员,他经常在嬉笑怒骂的幽默剧中讥讽高盛。有一则笑话是这么说的:“他们说为了我以后养老一定得买他们的股票这计划简直太完美了买了股票才6个月,我就感觉自己半截身子已经埋进土里了”
萨克斯家族承受的压力以及苦恼越来越深,随后信托公司的第三大投资项目制造业企业信托公司,一家主要为犹太人的制衣厂贷款的银行终止了分红并且引发了挤兑。最好的出路就是让银行加入纽约清算中心neleargh一e,因为其会员能相互提供存款保证。但是加入的代价很大:该银行必须从高盛交易公司分离出来并且只能任用非犹太裔的ce一。这条残酷的消息清晰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反犹太偏见,这也是多年来一直困扰高盛的问题。
对于萨克斯家族来说,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对他们家族企业名声的伤害,他们一家为高盛的成长倾注了无法计数的时间和精力。在塞缪尔萨克斯人生中的最后几年里,每次他儿子去看他时,这位亲自见证了公司由名不见经传的小不点儿成长为业内知名企业的老人家“只对一个方面的问题感兴趣:公司的名声怎么样”。塞缪尔萨克斯于1934年去世,享年84岁。
高盛交易公司在1933年4月底取消了其与高盛的管理合约,并更名为东太平洋公司pacificeasterp一rati一n。同年9月,弗洛伊德欧德伦再次购买了501000股,由此获得了对该信托公司控制下的许多小规模股票超过50的控股权,然而这些小股票在日后市场回升的过程中也并未见有好的表现。
因为对沃迪尔卡钦斯之前供职的公司都有了解,温伯格被选定为他的继任,这些公司包括西尔斯c大陆罐装公司c全国乳制品公司cbf百路驰以及通用食品等。同时,温伯格领导公司走上了重塑华尔街一流公司形象的艰难道路。
事情其实可能更糟,因为高盛差点就失去了注定是其领袖的人物。在亨利戈德曼因为支持独裁者而被迫辞职10年之后,西德尼温伯格亲自上门请他出山。温伯格说他认为萨克斯家的人不具备足够的商业头脑。他的原话是:“我给您打下手,因为您才是真正有商业谋略的人。”亨利戈德曼拒绝了他的邀请:“我在这家公司已经干不出什么来了,还是你留在高盛继续干吧。”
3回归路漫漫
整个大萧条时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高盛都在死亡边缘挣扎,从1929年股市崩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6年间,高盛只有一半的年份是赢利的。许多合伙人都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眼看着其他公司在创设信托投资公司上取得的不俗收益,高盛的合伙人也变得越来越有热情。沃尔特萨克斯回想起这事时后悔地说:“如果公司能严格遵循多年以来形成的成熟的业务模式,而不涉足其他业务的话,什么麻烦都不会有。”艾伯特戈登也记得当时的情况:“卡钦斯在20年代的时候曾经对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相当担忧,而且一度变得相当悲观。然而也就是在这个最不合适的时点,他却十分自信地预测了这个国家美好的未来。他在最不恰当的时候作出了牛气冲天的预测时值1929年的春天。”
随着计划逐步推进,信托投资公司的规模也迅速扩大,从最初的2500万美元翻倍到5000万美元,最终定在了1亿美元约合现在的12亿美元。公司最终定名为高盛交易公司,凸显了当时“信托概念”在人们心目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作为发起人,高盛的合伙人共购买了首发时10的股票,出资的1000万美元相当于公司当时资金总额的一半。虽然信托公司还没有开始运转,剩余的首发股票就已经被公众投资者热捧,公司仅在原始股上就赚取了300万美元的利润,这使得大家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期望值进一步攀高。除了其控股的部分之外,高盛还将通过对公司的运营管理获得信托公司年净利中的20作为回报。首次公开发行后不久,高盛交易公司的股价飙升两个月内,股价由104美元的首发价上升到了226美元,两倍于其账面价格。
此时,经验丰富并急于扩张的卡钦斯撮合了交易公司与金融实业集团fananufacturerstrtpany和多家保险公司。这一合并使得高盛交易公司的资产达到了244亿美元,此时距离其首次公开发行仅三个月的时间。
沃尔特萨克斯称高盛交易公司的成长超越了流星的速度。信托公司控股的资产很快超过了15亿美元。萨克斯这样评论:“1929年,信托投资公司股票在市场上的飙升使人们产生了更浮夸的要收购银行的念头,当然高盛交易公司也是随大流的一员。”高盛交易公司在纽约c费城c芝加哥c洛杉矶及旧金山等地的银行中都获得了控股权,同时还涉足了一些保险公司和实业公司。
成功不断,波澜不惊,卡钦斯与高盛完全浸没在举国亢奋的气氛当中,并且进一步提高杠杆率刚好是在最不应该的时候。尽管股价虚高,高盛交易公司还是回购了价值5700万美元的股票。后来他们与哈里森威廉斯harrins联手,借助其当时也正在扩张公用事业帝国的时机,1929年夏天启动了两家新的公司谢南多厄shenand一ah与蓝山berid,然后通过这两家新公司向多家控股公司投资,其中包括中央州电力ericanpany以及美国城市供电照明aricancitiesp一公司。除了5000万美元的优先股之外,谢南多厄还以1780美元每股的价格向公众发售了100万股普通股。其中有400万股被推荐人以1250美元每股的价格认购:推荐人就是高盛交易公司和中央州电力公司。两家公司虽然做得显山露水,但是头脑发热的投资者们并不在意。谢南多厄的股票被超额认购达7倍,第一个交易日即报收于36美元。谢南多厄不仅被超额认购,同时也通过可转优先股超额融资4250万美元,超出其总资本的13。与债券一样,优先股较普通股享有优先权,与债券分红时一样,优先股先于普通股获得红利。一个月之后,蓝山公司也开始运作。它在融资方面做得更过分:发行了5800万美元的优先股,相当于其131亿美元总资本的44。两家公司发行的优先股每年合计应付红利高达600万美元。高盛交易公司持有谢南多厄公司40的股份,高盛的合伙人满心欢喜地认为这次他们终于创造了一台永动印钞机。
高盛的合伙人向公司的员工施加了强大的压力,要求他们以两倍于最初购买高盛交易公司的量向新成立的信托投资公司投资。有一名年轻的员工婉拒了公司向所有员工发出的投资谢南多厄股票的“邀请”,西德尼温伯格当时是高盛交易公司的二号人物,他严词责难这位不领情的员工:“这么做对你以后在这里的前途没有任何好处。”
高盛交易公司及其新成立的两家下属信托投资公司极大地延伸了高盛在金融领域的触角。尽管总资本还不到2500万美元,但是它成功地掌控着5亿美元的投资约合现在的60亿美元。这种经营模式对于一家积极活跃而且专注于业务的华尔街公司来说实在是再便利不过。高盛交易公司控股了多家银行和保险公司,这些下属正好可以去购买高盛承销的新发股票,与此同时被高盛控股的公司也不断地为其创造新的投行业务机会。现在投行业务的收入反而显得不是特别重要,这三家新组建的信托投资公司带来的收入,以及由控股带来的分红才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是后来沃尔特萨克斯评价道:“整个收入结构变得头重脚轻,摊子铺得太大反而不能推行简单而明智的管理模式。”高盛交易公司的收入来源过分集中:一旦其下属的子公司停止支付红利,信托投资公司就是一座纸牌搭的塔,风吹就倒。怕什么就来什么,位于旧金山的美国信托公司当时占高盛交易公司资产组合50的份额于1929年7月停止了向母公司支付红利。谢南多厄与蓝山控股的一家名为北美公司的公用事业控股公司从未向母公司支付过红利。
1929年早期,高盛交易公司曾以130美元每股的价格购买了守望者集团guardiangr一up3万股股票,当时的市场价仅为120美元。这项交易很快就回本获利。但是守望者希望能自主经营,于是要求西德尼温伯格让他们回购公司的股票。由于准确地预测到该股升值的潜力,温伯格断然拒绝了这一请求。但是到了1929年10月,该股的股价由300多美元下跌至220美元,此时守望者的经营者们再次找到了正急于筹资的温伯格,于是很快就促成了一项以184美元每股的价格回购25万股的交易。温伯格在这笔交易里还是捡了便宜:因为当守望者想要再次转卖其股份时,它仅仅脱手了7000股。同年11月,为了不被世人耻笑,守望者的领导者们,包括埃兹尔福特edself一rd公司创始人之一,曾出资120万美元咬着牙买下了高盛交易公司手中持有的剩余股份,成交价仍为184美元每股,而当时该股的市场价格已经跌至每股120美元。
1929年夏天,沃尔特与阿瑟萨克斯正在周游欧洲各国。他们在意大利听说卡钦斯正在独断专行地从事这些业务,沃尔特萨克斯对这种情况深感不安。刚回到纽约,他就直奔卡钦斯位于广场酒店pzah一tel的公寓提示他需要更加谨慎。但是当时已经完全淹没在牛市狂热气氛中的卡钦斯对他的警告置若罔闻。他甚至反过来教训沃尔特:“你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毫无想象力。”
1929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以300点开盘,之后的5个月当中都在300~320点之间上下波动,随后突然在价格和交易量上都出现了飙升。大盘于9月3日登顶381点的高位:相当于1929年每股收益的3倍,账面价值的4倍,而且创造了25的红利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样的数字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利好消息无处不在纽约国民城市银行nati一nalcitybank一fneeati一nalnickel,都以10倍于账面价值的价格出售。新的普通股的发行在1929年由每年5亿美元的规模增长到了51亿美元,是原来的足足10倍还多,而这个过程中正是信托投资公司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0月23日,道琼斯指数跌回了1月305点的水平。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跌去20的巨变致使整个市场都开始增收保证金,卖盘的迅速增长也无可避免。10月24日周四这一天,纽约证券交易所要求所有1100家成员都参与当天早上10点的开盘仪式。股价迅速大跌,开盘后仅半个小时,报价器的纸带就已经产生了16分钟的延迟。到下午1点,延迟高达92分钟,下午3点半的收盘价直到晚上7点35分才出来。当天的交易量达到了
12894650股差不多是正常交易量的3倍。第二天,增加保证金压力下的卖出c欧洲卖盘的扩大以及一些小的经纪人为了偿还短期融资而加急卖出的行为,共形成了1640万股的交易量。大量的卖盘造成主要股票价格下跌了20~30,这一天直到现在还被称为黑色星期五。股价曾于11月14日止跌回升,5个交易日内回升了25随后还微涨了6。当年道琼斯指数收于248点。
随着10月股市的崩溃,曾一度被认为是伟大创举的高盛交易公司迅速沦为骇人听闻的败笔。这也是交易公司的股票第一次由326美元的高位暴跌崩盘后最终价格为175美元每股,还不到其发行价的2,甚至低于最高市场价的1。虽然其他信托投资公司也在这次危机中蒙受损失,但是高盛交易公司因为过度膨胀c过度融资,更因为卡钦斯把鸡蛋都放到了一个篮子里变成了20世纪规模最大c损失最快,也是最彻头彻尾的一次金融灾难。因为公众投资者并不区分高盛与高盛交易公司,所以信托公司的坏名声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高盛的头上。
在股市崩盘的紧要关口,沃迪尔卡钦斯其实并在不高盛的办公区:他离开纽约出差去了美国西部,一方面是去视察高盛交易公司在美国西部的投资,一方面也是去办理和他妻子离婚的手续。1930年早期,股市貌似重新走上了正轨,卡钦斯从加州给与他关系密切的温伯格打来电话,大谈特谈他在太平洋沿岸看到的“极好的”机遇。当时高盛交易公司的欠债及未付红利相加约合2000万美元。因为固执地看好西部市场,卡钦斯提出要发行5000万美元的可转债来填补现有债务并为他下一步的鲁莽计划作准备:“偿债后剩余的3000万美元可以用于注资泰勒公司tayl一r,通过这家公司我们可以赚个盆满钵满。”
西德尼温伯格和沃尔特萨克斯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他们认为发行这些债券将是只亏不赚,于是否决了卡钦斯的要求。他们从这个时候起也开始重新审视卡钦斯的为人。第二天,沃尔特萨克斯向阿瑟致歉,他说:“一直以来你对卡钦斯的判断都是正确的,我错了。我只怕他是永远也学不乖了。”沃尔特萨克斯随即动身前往芝加哥,在大学俱乐部universitycb与卡钦斯长谈数小时。“我明确地告诉他,之后如果要采取任何行动都必须征得所有合伙人的一致同意。”但是萨克斯的决定来得太晚了。
当时市场仍处于下跌态势中,而且高盛交易公司的大部分投资流动性都还非常差,即使如此,公司还是很守原则地开始了艰难的清偿债务的程序。卡钦斯回到了纽约,然后在温伯格的提议及其他合伙人的压力下,于5月辞去了高盛交易公司总裁一职,同时也从该公司所有的控股子公司辞职,最终于1930年年底辞去高盛合伙人的职务。在最后的光辉岁月里,卡钦斯邀约了一个投机商人的投资团购买克莱斯勒的股票。这笔交易于1929年10月至1930年7月间共损失了160万美元。
在西德尼温伯格的运作指挥之下,高盛交易公司稳步退市,最后被弗洛伊德欧德伦fl一yd一d控下的阿特拉斯公司atsrp一rati一n收购,这家公司专门以低于被收购方净值很多的股价收购其股权。截至1932年,阿特拉斯共收购了18家信托投资公司,其自身的每股账面价值逆市攀升,而且在市场上的交易价还高于其账面价值,而同时期的其他股票都在折价抛售。这次事件让高盛花天价学费买了一次教训。祸不单行,在这次事件中,高盛不仅没有赚到原来预期的财富,反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其多年积累的资金一夜回到了30年前的水平,整整一代人努力得来的成果化为泡影。建立高盛交易公司之后,高盛从未出售过其所持的原始股,因此在清算之后亏掉了1200多万美元。由于意识到这次失败给新进的合伙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萨克斯家族宣布将用家族资产弥补合伙人的损失。随着大萧条的深入,公司逐一调查了员工用于生计必需的工资额之后他们领到的就是正好的工资,一分多余的都没有。
沃尔特萨克斯接任了高盛交易公司的总裁一职,毋庸置疑,他不得不面对一群又一群愤怒的股东,还得伤精费神地在法庭上应对股东的起诉。卡钦斯得到了一笔25万美元的买断费,他的资金账户亏空由其他所有合伙人一起填平。他移居加州,又撰写了一本书经济学家真懂商业吗d一en一stsunderstandbess,而且还经常上广播节目。沃尔特萨克斯评价卡钦斯时这样说:“多数人都能经受厄运的考验,只有极少数人能经得起成功的考验。很可惜他并不是后者中的一员。他曾经一贫如洗,但他突然觉得自己身价倍增。他曾是账面上的富翁。就在他暴富的那一年一切都发生在短短12个月时间里他又回到了一文不名的境况。或许我们当年没有足够的才智应对危机或许可能是我们太贪婪了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没能及时收手。”
1931年,高盛交易公司一家亏损的资金超过了其他所有信托投资公司损失的总额。华尔街排名前14位的信托公司累计亏损1725亿美元,高盛交易公司一家就亏了1214亿美元,占70,亏损远远高于排在损失榜单第二位的雷曼公司,雷曼当时损失了800万美元。
由于其70的资产与谢南多厄和美国信托公司捆绑在一起,且这两家公司都无力分红,所以高盛交易公司的收入由1930年的500万美元减少到1932年的50万美元。它根本无法支付600万美元的红利,甚至连100万美元的债券利息都拿不出来。
对骄傲的萨克斯家族来说,高盛交易公司的失败简直是奇耻大辱。1932年,艾迪坎特eddiecant一r作为42万名高盛交易公司的个人投资者之一将高盛告上了法庭,要求法庭判决1亿美元的赔偿金。艾迪坎特是一位知名的喜剧演员,他经常在嬉笑怒骂的幽默剧中讥讽高盛。有一则笑话是这么说的:“他们说为了我以后养老一定得买他们的股票这计划简直太完美了买了股票才6个月,我就感觉自己半截身子已经埋进土里了”
萨克斯家族承受的压力以及苦恼越来越深,随后信托公司的第三大投资项目制造业企业信托公司,一家主要为犹太人的制衣厂贷款的银行终止了分红并且引发了挤兑。最好的出路就是让银行加入纽约清算中心neleargh一e,因为其会员能相互提供存款保证。但是加入的代价很大:该银行必须从高盛交易公司分离出来并且只能任用非犹太裔的ce一。这条残酷的消息清晰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反犹太偏见,这也是多年来一直困扰高盛的问题。
对于萨克斯家族来说,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对他们家族企业名声的伤害,他们一家为高盛的成长倾注了无法计数的时间和精力。在塞缪尔萨克斯人生中的最后几年里,每次他儿子去看他时,这位亲自见证了公司由名不见经传的小不点儿成长为业内知名企业的老人家“只对一个方面的问题感兴趣:公司的名声怎么样”。塞缪尔萨克斯于1934年去世,享年84岁。
高盛交易公司在1933年4月底取消了其与高盛的管理合约,并更名为东太平洋公司pacificeasterp一rati一n。同年9月,弗洛伊德欧德伦再次购买了501000股,由此获得了对该信托公司控制下的许多小规模股票超过50的控股权,然而这些小股票在日后市场回升的过程中也并未见有好的表现。
因为对沃迪尔卡钦斯之前供职的公司都有了解,温伯格被选定为他的继任,这些公司包括西尔斯c大陆罐装公司c全国乳制品公司cbf百路驰以及通用食品等。同时,温伯格领导公司走上了重塑华尔街一流公司形象的艰难道路。
事情其实可能更糟,因为高盛差点就失去了注定是其领袖的人物。在亨利戈德曼因为支持独裁者而被迫辞职10年之后,西德尼温伯格亲自上门请他出山。温伯格说他认为萨克斯家的人不具备足够的商业头脑。他的原话是:“我给您打下手,因为您才是真正有商业谋略的人。”亨利戈德曼拒绝了他的邀请:“我在这家公司已经干不出什么来了,还是你留在高盛继续干吧。”
3回归路漫漫
整个大萧条时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高盛都在死亡边缘挣扎,从1929年股市崩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6年间,高盛只有一半的年份是赢利的。许多合伙人都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