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吻千百回 摩诃男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在三千多年之前,在中天竺有个国家叫拘萨罗,和当时的摩揭陀国,并称佛陀时代的两大强国。拘萨罗国国王波斯匿王,初登王位时,一心想迎娶一位释迦族女子作王后,于是派遣大臣去迦毗罗卫国求婚。
五百释迦族人,聚会商议此事,他们感到十分不悦,因为释迦族种姓高贵,不应该与下等种姓婚配,但是,又因惧怕波斯匿王,所以一时之间商议不下。 当时,长者摩诃男说:“波斯匿王性情暴恶,我们如果不应允,他必定会来攻打我们的国家。不如我家有一位美丽端庄的女儿,就将我的爱女嫁给波斯匿王,不知诸位意下如何?。”经王公大臣议来议去,争执不下,陷入了僵局。最后,为了从国家大计出发,忍气吞声,忍痛割爱,把长者摩诃男的爱女,无条件地献给了波斯匿王。得到众人同意之后,摩诃男就让善解人意的掌上明珠沐浴更衣,又用宝马宝车亲自将心爱的女儿送往波斯匿王那里,并且告诉波斯匿王︰“从国家利益出发,我不计个人得失,是我主动提出来,把我的亲生女儿,领到这里来,现在我把她交给你,你们可以成亲了。”
“摩诃男”何许人也?摩诃男大有来头,他就是佛陀释迦摩尼的堂弟,时任迦毗罗卫国的守城大将。
波斯匿王非常欢喜,深知摩诃男深明大义,成人之美,立即册封该女子为王后,大摆宴席,款待摩诃男将军。不久王后娘娘就为波斯匿王,生下一子,这个小孩,就是琉璃太子。琉璃太子八岁时,波斯匿王就令他前往迦毗罗卫国,学习射箭技艺。琉璃太子骑着大象,与众多仆人一同前往摩诃男将军家中。摩诃男召集五百位童子,陪伴琉璃王子学习。 当时,释迦族人,新建了一座讲堂,极其奢侈豪华,犹如天宫一般。众人们说︰“我们应当先宴请佛与僧众前来赴宴,这样可以获得无量的福报。”大家寻思是这么个理,于是,摆放座具,悬挂幡盖,香水洒地,焚烧名香,表示诚心实意,远接高迎。这时,琉璃太子跑进讲堂,登上狮子宝座,释迦族人看见之后,声色俱厉地呵斥琉璃太子︰“女奴的儿子,低贱的小子,还不赶快下来!”说完就将琉璃太子赶出门外,一拳打倒在地。琉璃太子感到非常屈辱,便对身旁的好苦梵志说︰“释迦族人,对我横加侮辱,以后我登上王位时,我们在找释迦人算账!到时候,你可要提醒我呀。”
后来,波斯匿王死后,琉璃太子继位,有一好事大臣就此旧事重提,讲述琉璃王过去在迦毗罗卫国遭受过奇耻大辱一事。琉璃王听后,震怒不已,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于是,便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琉璃王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排兵布阵,命令群臣集合四种兵甲,前去讨伐释迦人。
当琉璃王军队抵达迦毗罗卫国时,琉璃王遥见世尊在大道边的一棵枯树下,结跏趺座,于是,下车施问道︰“世尊,为什么您不坐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下,却坐在枯枝败叶之中?”世尊说道:“亲族阴凉之故,胜过一切荫庇。”琉璃王便说︰“今日世尊为了亲族,我也不应该带兵前来征讨。”其后,那位好事大臣,再次奏请讨伐,琉璃王又再次兴兵。在路上又偶遇世尊而折回,如是者三。 最后,琉璃王禁不住手下人的挑唆,狠下心肠,誓要兴兵讨伐释迦人。
此时,有人对世尊说︰“琉璃王前来讨伐释迦族人,我想将他的四部军队抛到他方。”他又想将琉璃王的军队拔出虚空,或者移到海中,或者移到铁围山中间,或将释迦族人移到他方国土,或以铁笼子覆盖全城。
佛说︰“你虽然具有这样的功德神力,但是,终究无法将释迦族置于死地。众生有七事不可避免,也就是生、老、病、死、罪、福、因缘,想避也避免不了,你又如何能够覆盖住他们往昔的业呢?”然而,那人始终无法释怀,便将释迦族人,四五千人摄入钵中,一直举到空中星宿之际。 释迦族人集合四兵,出城对抗琉璃王。释迦族人技艺高超,他们遥见
琉璃王,或射落对方士兵的头髻,或射断对方弓弦,或射破器杖幢幡,但是,并没有伤及无辜。
琉璃王非常惧怕,对群臣说︰“你们看此箭从什么地方来的,他们如果真想伤害我,我必死无疑。”于是下令退兵。手
下大臣劝阻说︰“大王不必畏惧,释迦族人,个个持戒,他们连蝼蚁尚且不杀,更何况举刀杀人呢,我们应当按照原来的战略部署,继续进军讨伐释迦人。”琉璃王便听从臣下的话,继续进军,释迦族人果然退入城中。琉璃王喊道︰“速速打开城门,否则,我会将你们赶尽杀绝一个不留!”此时,城中有一位十五岁童子,名叫奢摩,他登上城墙独自应战,伤损了众多敌军,敌军顿时崩溃逃散,藏入土洞之内。 当时释迦族人告诉童子说︰“你有辱于我们释迦族的门户,谁不知道应战呢?但是,我们释迦族向来修善,尚且不伤蝼蚁,更何况是人命呢?我们一人能敌万人,如果迎战,必定能摧毁敌军,但是,如果杀害人命,死后必将打入地狱,即使生在人中,也是寿命短促,你应速离此地。奢摩童子便离开了此地。 ”
后来,琉璃王军队再次来到城门下。当时魔王波旬,化作一位释迦族人,冲着楼高喊,快快打开城门,守城的释迦族人,见是自族人,便打开了城门,琉璃王军队,就此乘虚而入。当城池被敌军攻破之际,摩诃男将军,面不改色心不跳,从容淡定地军乞求琉璃王︰“请你们放下屠刀,不要杀害我的百姓,我愿意做你们的人质,但是,只要你们等一下,我现在沉入水中,在我浮出水面的这段时间,无论时间长短,请你允许释迦族人随意逃走,等我浮出水面之后,”你们再开始杀我的属民吧!”琉璃王斩钉截铁地说:“量你也插翅也难飞,反正你们难逃一死,好吧!就答应你最后的一个愿望。”摩诃男将军,便跳入水中,将自己头发系在树根上,于是断绝性命。城中的释迦族人,从四城门竞相奔逃。摩诃男将军就沉到水里之后,时间过去了很久,很久,摩诃男将军始终没有浮上来。
琉璃王问大臣︰“摩诃男将军为什么还没有浮出水面?”琉璃王很是纳闷,于是,派部下潜到水里,去看个究竟。原来摩诃男将军,早已经将自己的头发,绑在水底的树上,永远也不会上来了。
旁人就跳入水中,将已命绝多时的摩诃男将军抱出了水面,听到跳水者说:“摩诃男将军,把自己的头发死死地缠在了树根上了,如果我不下去,摩诃男将军就真得永远上不了。摩诃男将军为了留有足够多的时间,让城池里的劳苦大众,有更多的机会逃亡。像这种为老百姓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爱心,不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情爱吗?“琉璃王见到人格如此高大的外祖父已死,顿生敬意。非常悔恨地说︰ “我外祖父为了救护自己亲族而死,早知如此,我终究不应如此兴兵动怒。”琉璃王说︰“释迦族人众多,索性将他们双足埋在地下,让肥头大耳的暴象,踩踏而死。另外再挑选五百释迦族女人,带到我们地界来。”当时被琉璃王所杀之人,有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个,血流成河,环绕迦毗罗卫城。琉璃王到尼拘罗园后,安慰五百侍女︰“不必忧愁,我就是你们的丈夫与国王。你们就是我的王后与嫔妃。”然后想和一释迦女交通,这个释迦女骂道︰“我为什么要和女奴之子通情呢?”琉璃王大怒,便斩断她的手足,扔入深坑。五百侍女都这样辱骂琉璃王︰“谁会以自己身体和女奴之子交通呢!”于是,五百侍女也惨遭同样的惩罚。
五百侍女惨痛难忍,便唤如来名号求佑︰“我们同是释迦种姓,如来出家成佛,我们惨受这样的痛苦,为什么不顾念我们呢?”佛与众比丘便前往劫毗罗城去,释迦女遥见世尊,都心怀惭愧。世尊对帝释天说︰“众女子惭愧无衣。帝释就以天衣盖覆女子身体。佛告诉毗沙门天王”众女子饥渴已久,置办些许天食,让她们吃饱穿暖,诸侍女尘垢俱尽,得到法眼净,命终后升到天上。其实熟悉佛经的人,都知道这五百侍女如此,也是因为前世做出家人的时候,咒骂其他出家人断手断足的果报。佛行至东门,见到城中一片废墟,佛告众比丘︰“以前我与众比丘在此处说法,如今已成废墟,无有一人,从今以后,不再来此。”于是回到舍卫国,告诉众比丘:“琉璃王和他兵众七日之后,都将毁灭。”
琉璃王闻言,非常恐怖。到第七天时,琉璃王以为自己幸免于难,便带军队与侍女到阿贻罗河两侧,举行宴会庆贺,忽然天空中,云团翻滚,电闪雷鸣,暴风骤雨,将所有人漂溺而死。琉璃王堕入阿鼻地狱,天火将宫城一烧而空。 诸比丘问佛︰“释迦族以何因缘受此苦难?”佛说︰“往昔,罗阅城有一鱼村,因为时值饥荒,米贵如黄金,人们就以草根为食。村边有一大湖,湖内有很多鱼类,人们便捕鱼而食。”当时有二条大鱼说︰“我等是水族,不是住在陆地之中,而这些人,都以我们为食。”最后两条大鱼,也被杀吃掉。村中有一农夫的儿子,才八岁,虽然不捕鱼,但是,见到人们捕鱼时,心生欢喜。他亦没有吃过鱼肉,只是出于好玩之心,敲了大鱼头三下。 据说,当时二条大鱼,一为是琉璃王,一为是挑拨非那个大臣,小鱼们就是现在他的军队,渔村的人们,就是现在被他们杀的释迦族人,而那个八岁小孩就是我。因为杀鱼的罪业,在过去劫中,受尽地狱苦,而我当时敲了鱼头三下,现在就为这件事情头痛三天。
诸位想想看,佛也是如此定业难逃,这样看起来,已经成熟了的果,是无法解消的。
面临自己国家的毁灭,慈悲的佛陀何尝不愿出手援救呢?但是,若以个人意志,可以遮止业力现行,又怎么能成立业果不虚呢?因此,即便是具足十力的佛陀,在业力成熟之际,也不能拯救一个人,这毕竟谁也无法改变业果的规律。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五百释迦族人,聚会商议此事,他们感到十分不悦,因为释迦族种姓高贵,不应该与下等种姓婚配,但是,又因惧怕波斯匿王,所以一时之间商议不下。 当时,长者摩诃男说:“波斯匿王性情暴恶,我们如果不应允,他必定会来攻打我们的国家。不如我家有一位美丽端庄的女儿,就将我的爱女嫁给波斯匿王,不知诸位意下如何?。”经王公大臣议来议去,争执不下,陷入了僵局。最后,为了从国家大计出发,忍气吞声,忍痛割爱,把长者摩诃男的爱女,无条件地献给了波斯匿王。得到众人同意之后,摩诃男就让善解人意的掌上明珠沐浴更衣,又用宝马宝车亲自将心爱的女儿送往波斯匿王那里,并且告诉波斯匿王︰“从国家利益出发,我不计个人得失,是我主动提出来,把我的亲生女儿,领到这里来,现在我把她交给你,你们可以成亲了。”
“摩诃男”何许人也?摩诃男大有来头,他就是佛陀释迦摩尼的堂弟,时任迦毗罗卫国的守城大将。
波斯匿王非常欢喜,深知摩诃男深明大义,成人之美,立即册封该女子为王后,大摆宴席,款待摩诃男将军。不久王后娘娘就为波斯匿王,生下一子,这个小孩,就是琉璃太子。琉璃太子八岁时,波斯匿王就令他前往迦毗罗卫国,学习射箭技艺。琉璃太子骑着大象,与众多仆人一同前往摩诃男将军家中。摩诃男召集五百位童子,陪伴琉璃王子学习。 当时,释迦族人,新建了一座讲堂,极其奢侈豪华,犹如天宫一般。众人们说︰“我们应当先宴请佛与僧众前来赴宴,这样可以获得无量的福报。”大家寻思是这么个理,于是,摆放座具,悬挂幡盖,香水洒地,焚烧名香,表示诚心实意,远接高迎。这时,琉璃太子跑进讲堂,登上狮子宝座,释迦族人看见之后,声色俱厉地呵斥琉璃太子︰“女奴的儿子,低贱的小子,还不赶快下来!”说完就将琉璃太子赶出门外,一拳打倒在地。琉璃太子感到非常屈辱,便对身旁的好苦梵志说︰“释迦族人,对我横加侮辱,以后我登上王位时,我们在找释迦人算账!到时候,你可要提醒我呀。”
后来,波斯匿王死后,琉璃太子继位,有一好事大臣就此旧事重提,讲述琉璃王过去在迦毗罗卫国遭受过奇耻大辱一事。琉璃王听后,震怒不已,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于是,便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琉璃王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排兵布阵,命令群臣集合四种兵甲,前去讨伐释迦人。
当琉璃王军队抵达迦毗罗卫国时,琉璃王遥见世尊在大道边的一棵枯树下,结跏趺座,于是,下车施问道︰“世尊,为什么您不坐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下,却坐在枯枝败叶之中?”世尊说道:“亲族阴凉之故,胜过一切荫庇。”琉璃王便说︰“今日世尊为了亲族,我也不应该带兵前来征讨。”其后,那位好事大臣,再次奏请讨伐,琉璃王又再次兴兵。在路上又偶遇世尊而折回,如是者三。 最后,琉璃王禁不住手下人的挑唆,狠下心肠,誓要兴兵讨伐释迦人。
此时,有人对世尊说︰“琉璃王前来讨伐释迦族人,我想将他的四部军队抛到他方。”他又想将琉璃王的军队拔出虚空,或者移到海中,或者移到铁围山中间,或将释迦族人移到他方国土,或以铁笼子覆盖全城。
佛说︰“你虽然具有这样的功德神力,但是,终究无法将释迦族置于死地。众生有七事不可避免,也就是生、老、病、死、罪、福、因缘,想避也避免不了,你又如何能够覆盖住他们往昔的业呢?”然而,那人始终无法释怀,便将释迦族人,四五千人摄入钵中,一直举到空中星宿之际。 释迦族人集合四兵,出城对抗琉璃王。释迦族人技艺高超,他们遥见
琉璃王,或射落对方士兵的头髻,或射断对方弓弦,或射破器杖幢幡,但是,并没有伤及无辜。
琉璃王非常惧怕,对群臣说︰“你们看此箭从什么地方来的,他们如果真想伤害我,我必死无疑。”于是下令退兵。手
下大臣劝阻说︰“大王不必畏惧,释迦族人,个个持戒,他们连蝼蚁尚且不杀,更何况举刀杀人呢,我们应当按照原来的战略部署,继续进军讨伐释迦人。”琉璃王便听从臣下的话,继续进军,释迦族人果然退入城中。琉璃王喊道︰“速速打开城门,否则,我会将你们赶尽杀绝一个不留!”此时,城中有一位十五岁童子,名叫奢摩,他登上城墙独自应战,伤损了众多敌军,敌军顿时崩溃逃散,藏入土洞之内。 当时释迦族人告诉童子说︰“你有辱于我们释迦族的门户,谁不知道应战呢?但是,我们释迦族向来修善,尚且不伤蝼蚁,更何况是人命呢?我们一人能敌万人,如果迎战,必定能摧毁敌军,但是,如果杀害人命,死后必将打入地狱,即使生在人中,也是寿命短促,你应速离此地。奢摩童子便离开了此地。 ”
后来,琉璃王军队再次来到城门下。当时魔王波旬,化作一位释迦族人,冲着楼高喊,快快打开城门,守城的释迦族人,见是自族人,便打开了城门,琉璃王军队,就此乘虚而入。当城池被敌军攻破之际,摩诃男将军,面不改色心不跳,从容淡定地军乞求琉璃王︰“请你们放下屠刀,不要杀害我的百姓,我愿意做你们的人质,但是,只要你们等一下,我现在沉入水中,在我浮出水面的这段时间,无论时间长短,请你允许释迦族人随意逃走,等我浮出水面之后,”你们再开始杀我的属民吧!”琉璃王斩钉截铁地说:“量你也插翅也难飞,反正你们难逃一死,好吧!就答应你最后的一个愿望。”摩诃男将军,便跳入水中,将自己头发系在树根上,于是断绝性命。城中的释迦族人,从四城门竞相奔逃。摩诃男将军就沉到水里之后,时间过去了很久,很久,摩诃男将军始终没有浮上来。
琉璃王问大臣︰“摩诃男将军为什么还没有浮出水面?”琉璃王很是纳闷,于是,派部下潜到水里,去看个究竟。原来摩诃男将军,早已经将自己的头发,绑在水底的树上,永远也不会上来了。
旁人就跳入水中,将已命绝多时的摩诃男将军抱出了水面,听到跳水者说:“摩诃男将军,把自己的头发死死地缠在了树根上了,如果我不下去,摩诃男将军就真得永远上不了。摩诃男将军为了留有足够多的时间,让城池里的劳苦大众,有更多的机会逃亡。像这种为老百姓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爱心,不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情爱吗?“琉璃王见到人格如此高大的外祖父已死,顿生敬意。非常悔恨地说︰ “我外祖父为了救护自己亲族而死,早知如此,我终究不应如此兴兵动怒。”琉璃王说︰“释迦族人众多,索性将他们双足埋在地下,让肥头大耳的暴象,踩踏而死。另外再挑选五百释迦族女人,带到我们地界来。”当时被琉璃王所杀之人,有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个,血流成河,环绕迦毗罗卫城。琉璃王到尼拘罗园后,安慰五百侍女︰“不必忧愁,我就是你们的丈夫与国王。你们就是我的王后与嫔妃。”然后想和一释迦女交通,这个释迦女骂道︰“我为什么要和女奴之子通情呢?”琉璃王大怒,便斩断她的手足,扔入深坑。五百侍女都这样辱骂琉璃王︰“谁会以自己身体和女奴之子交通呢!”于是,五百侍女也惨遭同样的惩罚。
五百侍女惨痛难忍,便唤如来名号求佑︰“我们同是释迦种姓,如来出家成佛,我们惨受这样的痛苦,为什么不顾念我们呢?”佛与众比丘便前往劫毗罗城去,释迦女遥见世尊,都心怀惭愧。世尊对帝释天说︰“众女子惭愧无衣。帝释就以天衣盖覆女子身体。佛告诉毗沙门天王”众女子饥渴已久,置办些许天食,让她们吃饱穿暖,诸侍女尘垢俱尽,得到法眼净,命终后升到天上。其实熟悉佛经的人,都知道这五百侍女如此,也是因为前世做出家人的时候,咒骂其他出家人断手断足的果报。佛行至东门,见到城中一片废墟,佛告众比丘︰“以前我与众比丘在此处说法,如今已成废墟,无有一人,从今以后,不再来此。”于是回到舍卫国,告诉众比丘:“琉璃王和他兵众七日之后,都将毁灭。”
琉璃王闻言,非常恐怖。到第七天时,琉璃王以为自己幸免于难,便带军队与侍女到阿贻罗河两侧,举行宴会庆贺,忽然天空中,云团翻滚,电闪雷鸣,暴风骤雨,将所有人漂溺而死。琉璃王堕入阿鼻地狱,天火将宫城一烧而空。 诸比丘问佛︰“释迦族以何因缘受此苦难?”佛说︰“往昔,罗阅城有一鱼村,因为时值饥荒,米贵如黄金,人们就以草根为食。村边有一大湖,湖内有很多鱼类,人们便捕鱼而食。”当时有二条大鱼说︰“我等是水族,不是住在陆地之中,而这些人,都以我们为食。”最后两条大鱼,也被杀吃掉。村中有一农夫的儿子,才八岁,虽然不捕鱼,但是,见到人们捕鱼时,心生欢喜。他亦没有吃过鱼肉,只是出于好玩之心,敲了大鱼头三下。 据说,当时二条大鱼,一为是琉璃王,一为是挑拨非那个大臣,小鱼们就是现在他的军队,渔村的人们,就是现在被他们杀的释迦族人,而那个八岁小孩就是我。因为杀鱼的罪业,在过去劫中,受尽地狱苦,而我当时敲了鱼头三下,现在就为这件事情头痛三天。
诸位想想看,佛也是如此定业难逃,这样看起来,已经成熟了的果,是无法解消的。
面临自己国家的毁灭,慈悲的佛陀何尝不愿出手援救呢?但是,若以个人意志,可以遮止业力现行,又怎么能成立业果不虚呢?因此,即便是具足十力的佛陀,在业力成熟之际,也不能拯救一个人,这毕竟谁也无法改变业果的规律。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