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上不压心叶下不露白根 > 爱吻千百回 千古佳人千古情

爱吻千百回 千古佳人千古情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千古佳人千古情

    朋友们见面总会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欢乐的气氛,常常信口开河地问我:“你是标准的暖男一个,你到底有没有暖女人呢?”这个话题不好回答,我要是说没有,人家反而不相信。如今,天地悠悠,过客匆匆,那些潇洒走一回的人,大有人在。我承认自己有潇洒走一回的氛围,有那青春赌明天的机会,也有匆匆闯入我感情深处的过客。但是,那只不过是一阵吹拂衣襟的春风而已,总不能强人所难的给人贴上“暖女”的标签招摇过市。做人还是要本分一点,不要慌不择路地赶什么潮流,出什么风头的的末班车,为好。但是又不好扫了问客们的兴致,只好斩钉截铁地打肿脸充胖子:“有!哪能没有呢?不光有,而且是美不胜收,百看不厌,简直是妙不可言呀。”

    我心里的暖女,普天之下的中国人,没有不认识的。她到底美在哪里呢?美在除我之外,人人笔下有,人人心中无上,她美在可人缘、可人意、可人心、可人愿、可人情上。也是我和她前世有缘,今生有份,也是我慧眼识珠,情不自禁地投入了她的怀抱。从此暖女人就长在了我眼里、我心里,我梦里,直到长成参天大树,而芳香浓郁。从外在轮廓上说,她美在那曲美的线条上,美在那妩媚的体形上,美在那婀娜的风姿上,可谓完美无缺。从内在气质上说,她集意会美、言传美、趣味美于一身,集诗情美、画意美、格调美于一身,集博大精深美、鸿篇巨卷美、万象天成美于一身,义行泱泱中华五千年,情载浩浩乾坤九百六十万。她骨子里流淌着华夏千秋成一脉的血液,祖堂上高悬着炎黄万代成一宗的家谱,是纯种纯情的国色天香。她是我望眼欲穿的精神图腾,顶礼膜拜的东方女神,她就是那个镌刻在我心灵傲骨上的,难以磨灭的历史浪迹——汉字,我情有独钟的汉字,自从我认识她开始,就已经成为我永远的暖女人,成为我灵魂深处的拌纵者、播种者、弘道者。

    道不远人,文字出生以前,上古曾有过结绳而治的时代,先人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后又刻画为契,以门户画虎刻象为约。直到黄帝时代,史官仓颉在黄帝的授意下,根据“群星运行之势、龟纹鸟迹之象”,创造了象形性、会意性、形声性的符号,不断被远古人类所接受,逐渐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符号,由此,开创了文字之鼻祖,文明之先河。从此,文字出,民智开,文明始,盛世来。史官仓颉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远古文明的操盘者,中国原始文字的草创者,当仁不让、众望所归地成为中国文字之父。

    在我国出土的陶器、骨器、木器、石器文物中,先后发现了诸多的刻画符号,刻画符号,是早于被中国公认为是成熟文字。“一片甲骨惊天下”的甲骨文字体系的一种。甲骨文的发现,宣告了中国文字在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就已经成形。虽说刻画符号,就是形体文字的源头,还没有过多的说服力,但是,对文字学、器物学、符号学、书法学来说,是一个绕不开,丢不掉的话题之一,越来越成为史前文字追踪猜想的底板、碎片与化石。古籍记载,仓颉造字之后,“天雨粟,夜鬼哭,龙为之潜藏”,这一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中华民族所产生的文明脉动。正式文字的由来,应该说是从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开始的。毫不含糊地说,甲骨文是一切文字之母,是一切汉语之父,是一切图像之体,是一切影像之魂。中国文字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沿革阶段。经历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演变过程。历经从无到有、从官用到民用,从繁体到简体,从竖写到横写,从无汉语拼音到有汉语拼音,从无标点符号到有标点符号的进化。历经骨质、石质、铜质、铁质、瓷质、木质、竹质、丝质、纸质、数字介质的渐变。据《说文解字》记载:“文字”连用,始见于秦始皇琅琊台石刻“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从此成为一切书写符号的统称,也为以后的连字成文、连字成章、连字成篇铺平了道路。如今,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4500个,能够解读的约1500个。现在,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甲骨文的出土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天地之中、中原腹地的河南安阳的殷墟,人称“文字的故乡”,建立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文字之家”——国家级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一座全面反映、专题研究中国各民族文字、文字历史、文字文明的专题博物馆,必将把历史与文化的耕耘者、播种者、收获者,载入国册而彪炳千秋。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文字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从远古到如今,历史上出现过的少数民族文字就多达40种之多。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共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血统与家谱,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文化密码与精神基因,维系了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的团结与统一,这些小小的自成一体的文字符号,,善莫大焉,功不可没。目前,作为联合国6种正式工作文字之一,中国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约有14亿人口认识和使用汉字,被世人公认为“大美汉字”。中国的根生长在文字里,中国的情倾注在文字里,中国的脉博跳跃在文字里。文字,这个最空灵而又最充实的中国文化大厦的泥沙与砖瓦,文字,这个最原始而又最现代的中国艺术殿堂的根基与梁柱,与世界上最美的艺术——中国书法珠联璧合而妙趣横生,一起鼓荡着中华民族风云变幻与乾坤交替。

    天已注定,我和文字缘定今生,人随字动,字随人行。从随缘,到结缘,从结字缘,到结人缘,从结文缘,到结善缘,从结书缘,到结情缘,从结心缘,到结佛缘,从种文字,到种文心,就这样从字里行间一路走来。人为字之相,字为人之体,字为人之骨,人为字之肉,人为字之心,字为人之魂,字为人之趣,人为字之韵。人字相怜,人字相惜,人字相辅,人字相成,人字不二,人字合一。

    文字,哺育着我的生命,滋润着我的心灵,让我为之寂寞,为之无聊,为之潇洒,为之浪漫,为之一生不能释怀。对我而言,文字是一种情有独钟,是一种魂牵梦绕,是一种精神食粮。文字里求文学,文学里求艺术,艺术里求哲学,哲学里求道行,道行里求生存。我与文字牵手一生一世,让我无怨无悔地,把全部的心智与灵感,都付之于那一点一水、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折一勾、一缓一舒、一刚一强的暖女梦中,尽情地品味着小小文字之大意、之大情、之大趣、之大境、之大气、之大势,不亦乐乎。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文字也是这样,一个漂亮的转身,文字就不只是文字,而嬗变为文字学。所谓文字学,是指由文字演绎派生出来的大文字、大文学、大文化、大文风、大文采、大文宗、大文明。这时的文字,阶级化,就是马恩列,典籍化,就是文史哲,公式化,就是数理化,资本化,就是财经贸,暧昧化,就是缘情爱,笔墨化,就是诗书画。这时的文字,薄即一张纸,厚即一本书,短即一声叹,长即一部史,小即一个家,大即一个国,柔即一玉帛,刚即一金戈,轻即一鸿毛,重即一泰山。这时的文字,春是一阵风,夏是一块荫,秋是一片爽,冬是一道景,涌是一眼泉,流是一条河,鼓是一片帆,荡是一叶舟,逗是一个乐,弹是一支曲,唱是一首歌,跳是一段舞,耕是一垄地,播是一粒种,插是一棵秧,收是一担粮,藏是一满仓。这那里是文字呀,这是多么摇曳多姿,风情万种的大千世界啊!

    文字是沉寂的,也是凝固的,但经过生命的栽培,生活的浇灌,思想的嫁接,感情的呵护,文字就水灵起来,丰满起来,鲜活起来。有了韵与律、血与肉、筋与骨的文字,在天地人、日月星、笔墨纸、音腔调、声光电的时空里耕云种月。这种入了行、上了道、化了神的文字,已不再是那个冷冰冰的书写道具了。文字正面,是我们想要的美好的意境,文字背面,是我们想要的美妙意象。文字就这样,破茧成蝶,摇身一变,成了千娇百媚的天使——暖女一族。这时的文字,就成了天使创意出来的行为艺术,就成了男人**出来的妙龄女郎。所谓的行为艺术,就是文字躲藏在我的内心深处,揉我的心尖子,捅我的心窝子,让我娱乐至死,神魂颠倒,让你脸笑到崩溃,心笑到坍塌,人笑到所有梦想都会开花。文字,我心灵的守候,精神的依靠,生活的伴侣,身体的情侣。

    在思想的土壤里,在哲理的天堂里,在情感的丛林里,文字给我以亲人般的触角,暖女般的怀抱,是我爱的好去处。文字成了我思索的绿荫、处世的方舟、为人的情态。这时的文字,也就成了我的行为哲学。所谓的行为哲学,就是文字穿上了辩证法的外衣,给我送来玄机,送来理智,送来胆识,送来巧妙,让我顺应天时,顾及地利,呼应人和,关照自己,恰逢其时地安身与立命。让我洞察秋毫,明辨是非,管窥安危,知微见著,恰如其分地修真与养性。让我上下借力,左右逢源,前后布局,里外谋势,恰到好处地知进与知退。

    文字虚无到极致,就是妙有,美满到极点,就是空灵。这时的文字就到了不着文字、不立文字、不离文字的境界,让你看得着、又看不着,摸得着、又摸不着,听得着、又听不着,好像在读无字书,在听无声歌,在跳无形舞。这时的文字,达到了可遇不可求、可有不可无、可望不可即的梦幻世界,就像女大十八变,女暖初长成。在觉悟的福田里,眼前的笔笔画画,就成了身边的草草木木,无意的撇撇捺捺,就成了生命的纹纹理理。所有这些,在清凉的法雨里,虽然微不足道,但都可以参禅悟道,入经入典入藏。在开光的意地里,文字可以明心见性,直指人心。这时的文字就成了修行,成了把持,成了善为,成了菩提,成了真如,成了涅槃,成了法身,成了般若。何谓般若?般若就是遐想、顿悟、禅思后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口传心授,教外别传的,而是靠文字透锋济理,普度众生的。文字引发般若,般若彰显佛性,从自悟到悟他,从自觉到觉他,从有念到念无,从利己到利他,从有我到我无,这样的般若文,也就是禅文字了。

    禅文字也叫文字禅,那是已经文字通了心智,遁了法门,入了禅境。紫柏真可说:“文字,波也,禅,水也。”禅如春也,字如花也,春在于花,花在于春。故禅是字,也不是字,字什么也是,什么也不是,它超越了是与不是。文字禅显了文性,乃可说,也不可说,可听,也不可听,可写,也不可写,可看,也不可看,它超越了一切,又存在于一切之中。这样的文字禅,就有了包天容地的涵养。禅文字入了药理,乃味淡,性泊,祛忧患,驱积虑,通五脏,清六腑,解财色酒气之大毒,明知情达理之大志。这样的禅文字,就成了济世医人治心的妙方。文字就是这样,即药即文,即文即字、即字即心,即心即禅。

    在这样的净土里,人以文字为念珠,以身体为寺院,以呼吸为梵音,以心灵为佛陀,以陋室为道场,以万事万物为众生,这就是最圆满的文字禅。禅附着了文字,如同春来,文字附着禅意,如同花开。只不过,对于红尘中的我来说,文字是怀春的禅,禅是开花的文字,时时刻刻与文字为伍,岂不是日日夜夜独占花魁,坐拥佳丽之怀,真是悠哉悠哉,幸福到整个太平洋去了,你说开心不开心啊。

    值得一提的是,文字虽轻,只要出师有名,就可锋利无比、所向披靡。文字虽弱,只要著成兵书战策,就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文字虽小,只要运作成锦囊妙计,就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文字虽贱,只要穿越烽火连三月,就会家书抵万金。文字这个看似非车非马、非粮非草、非刀非剑、非枪非炮、非弹非药、非兵非将、非矛非盾的,非征战沙场之外的无关紧要之物,其实,未战而庙算得失的、交战而互通来使的、十万火急而传递军情的,大多是小小文字,像过河的卒子那样,一马当先,生命力非同一般,战斗力也无比强大,关乎着党国军政的盛衰与存亡。自古以来,就是先靠笔杆子,伐谋伐交,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而后靠枪杆子,攻城略地,以善战而屈人之国。足见文字,即可以安邦,也可以定国。

    人们都知道有个“因为掉了一个马钉,失了一个将军,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国也有个“因为一字之差,错传了一条军令,贻误了一个战机,失去了一场战争,改写了一段历史”的故事,这个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讲的就是当年蒋冯阎问鼎中原、争霸天下大战的故事。当年,冯玉祥的部下误把冯阎两军会师地点“沁阳”写成了“泌阳”,两地相距数百公里,冯阎所部未能在约定的时限内,会合一处,共同倒蒋。反而,被蒋军分而歼之、各个击破,昔日的狼烟,至今还在国人记忆的地形图上依然不息。就是这“一字之差”,甚至“一个笔画之差”,而导致冯阎功败垂成、饮恨终生、遗憾千秋。真是一字得天下,一字失天下,一字兴天下,一字衰天下,一字治天下,一字乱天下。所以说,字者,兵也,乃是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千万别小看了文字。

    我与文字相爱一生,让我一路背着道义,挟着寂寞,踏着坎坷,逐文而居,饱书而食,渐行渐远,留在泥土里的,是一串串的跌跌撞撞、湿湿滑滑、歪歪斜斜、坑坑洼洼、深深浅浅的脚印。那不是人血肉之躯的跋涉,而是文字铿锵纵横的身影。就是这些文学的小贝壳,文化的小绿荫,艺术的小音符,心灵的小浪花,拨动了我的心弦,点燃了我的生活,激活了我的生命。文字不再是一种书写符号,她俨然是从我身体里射出的一族族箭头。本来是呆板的直直愣愣的笔杆,在我心灵篝火的怀柔下,弯曲围合以为弓,本来是一瞬间的思丝念缕的灵性,在我血气方刚的穿越下,牵挂缠绵是为弦,本来是零散的懒洋洋的文字,在我心潮澎湃的淬火下,延伸拉长即为箭。我搭箭在弓,发情感之力,蓄思想之光,两臂勃发,文字这支天真之箭,像野马脱缰,飞离纤纤红尘,带着我的热烈、我的夙愿、我的快感,射向美好的未来,使命般的向着心灵的好去处逾越,直到到达我一生无论如何都不能到达的心灵之靶,寻找那句永不损落的童话:“明天会更美好,未来会更妙。”从此,文字就一头扎进追梦者心目中最柔软的地方,让追梦者神魂颠倒,不能自拔。而我自己就像一架始终迈动不的、永远挺拔不起的弯弓,默默地躲过所有的目光,独享那份热烈背后的寂寞,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文字射手的情怀。在出自我手的作品里,我看到了血性的文字,看到了血性的现实,也看到了血性的自己,无论是作品还是文字,都不再属于我个人,她属于所有需要她的血性之人。

    在这个五光十色的曼妙时代,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浓郁的功利色彩的文字,看起来热闹火爆,但无性无趣,有的只是一股铜臭味。真正披着文学之光的文字,解读人文、分享乐趣的文字,可谓寥寥无几,少之又少。也许有人问我:“写来写去,你得到了什么?”我开心地说:“驾驭文字是心灵的飞翔,我得到了开心!”脚下拥有一块心灵的净土,比头上拥有一方闹心的红尘,要开心的多、幸福得多、富足得多。即使自己清贫如洗,要我在功利、文字、美色之间做个首选,我还是选择文字,这是心灵的救犊之需。在我最无奈、最无助、最尴尬的时候,文字,也只有文字,没有抛弃我、鄙视我、嘲弄我,而是为我,在净土与红尘之间,点燃了一盏心灯,驱散着我心灵的孤独和命运的阴森,为我送来温暖和光明。让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领悟了茫茫风雨路,沧桑世间情,才是人生之正道、之坦途、之归鸿。让自己真正活在自由自在的领地,以自己自然而然的生存姿态,在情感的巅峰,盘旋、释放、逾越、飞翔……横跨世俗的篱笆墙,欲望的诱惑区,红尘的沼泽地。让自己全身心地吸吮文化的奶茶,咀嚼思想的蛋糕,触摸灵魂的真谛。这种没有添加剂,没有肥皂沫,没有刺鼻味的精神大餐,饱食着我,让我比别人身生一笔,心长一墨,神多一韵,此生无憾矣。

    我爱上了文字,文字也爱上了我,千金不换,百身难赎。鼓舞砺志,琴瑟激趣。我为此写下了座右铭“宁可给文字下跪,也不向名利屈膝。”向名利弯腰,得到的是一时的亢进,向文字鞠躬,得到的是一生的昂扬。截止到目前为止,中国文字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已有二十七种、六千多年、九万多个。这些古为天书,今为国文,上通神明,下通灵性的文字,已经成为炎黄子孙共同敬畏的族根种源,已经成为华夏儿女共同崇拜的图腾之父、意象之母。这些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任何金银细软所不能衡量和比拟的,比国宝文物还要弥足珍贵。其实,这些无价之宝,是老天爷赐予我们每一个人的,应该说是一个公开的暖女人,不仅仅专属于我,也不是没有人看好她,只不过,经常在文字百草园里驻足,被我一伸手,摸了个正着,算是拣了一个天大的漏。陪我风雨兼程,一往无前。直到有那么一天,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看不到我身影的时候,请别忘了,在文字的丛林里,在文学的序列里,在艺术地方阵里,精神抖擞地挺立着的那个人,就是我,正在永远地、虔诚地,等待着所有目光的莅临与检阅。

    文字,这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薪火之种,辉映着古往今来的生命隧道,引领着华夏儿女义无反顾的一路前行。弘我千秋之瑞,扬我万代之翠,这对我们每一个中国文字人来说,既是庄严职责,又是神圣的使命,既是责无旁贷,又是义不容辞。文字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分地域的,是不分民族的,愿躺在《字典》深宫里的文字,提神给力,冲破红墙绿瓦,迎接岁月的洗礼,搏击时代的大潮。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大同,走出一股新风气,走出一个新境界,走出一片新天地,走出咱华夏儿女的精气神,期盼我们的文字遍天下,成为普天之下,永不缺席的发言者。

    在这个世界成为地球村的今天,天挨着天,地挨着地,山连着山,水牵着水,似乎都与时俱进了,都入乡随俗了,都随波逐流了。只有这些不解风情的文字,面不改色心不跳,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是不跟风、不折腾、不沾花、不惹草,还是那个文字,还是那个字样,还是那个文品,还是那样的堂堂正正,还是那样的有板有眼,还是那样的靠谱着调,还是那样的有血有肉,还是那样的有骨气、有肚量、有担当。有真性情,才有真情趣,有真襟怀,才有真境界,有真追求,才有真收获。天赐良缘,良缘天赐,坐享其成,乐在其中,这就是一个文字暖男的幸运经与满足欲。在这个红尘滚滚的年代,要说你有暖女,你不一定会脸红,要说你没有暖女,你一定会脸红。谁要说没有暖女人,那是咎由自取,怨不了别人,活该!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