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其他类型 > 厚黑学:全本珍藏版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吾人现在所处的时代

第一百三十五章 吾人现在所处的时代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是西洋学说传入中国,与固有的学说发生冲突,正是众说纷纭的时代。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我们应该把中西两方学说融会贯通,努力做由分而合的工作。必定这样,才合得到学术上的趋势。等到融会贯通之后,再分头研究,去做由合而分的工作。

    但是要做这种中西文化融合的工作,并不是没有宾主之分,一味地将中西文化杂糅在一起,使人发生龃龉,以致影响我们的思想行动,无所适从,如近几十年来的混乱现象,这是不足取的;而是应当以我们数千年来深入人心的民族文化为重心,或采取他人之所长,以补吾人之所短,或吸收他人之精英,以丰富吾人之生命。从前有个故事:鲁国有个男子独处,邻家有一寡妇亦独处,夜雨室坏,妇人来求托庇,男子闭户不纳。妇人说:“你何不学柳下惠呢?”男子说:“柳下惠则可,我则不可,我将以我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这事被孔子听见了,就赞叹道:“善学柳下惠者,莫如鲁男子!”还有九方皋相马,并不取其皮相,是在牝牡骊黄之外。吾国先哲,师法古人,也是遗貌取神,为我国学术界最大特色。画家书家无不如此。我们本此精神,去采用西洋文化,就有利无害了。

    从前印度的佛学传入我国,我国尽量地研究,如以修改或发挥的所有天台c华严c净土诸宗,差不多成了中国化,所以很受一般人的欢迎。就中最盛行的禅宗,而此宗在印度几等于无。唯有唯识一宗,带印度色彩最浓,此宗自唐以来几乎失传。从此可见印度学说传入中国,越是中国化的越盛行;带印度色彩越浓的就不盛行,或至绝迹。我们今后采用西洋文化,仍是采取印度文化的方法,使其一一中国化,好比药料之有炮制法,把那有毒的部分除去,单留有益的部分就对了。第一步,用老子的法子,合乎自然趋势的就采用,不合的就不采用;第二步,用孔子的法子,凡事先经过良心裁判,返诸吾心而安,然后才推行出去。如果能够这样地采用,中西文化自然可以融合。本此原则,我们今后应走的途径,就可以决定了。

    西洋人用仰观俯察的法子,窥见了宇宙自然之理,因而生出理化等科。中国的古人,行仰观俯察的法子,窥见了宇宙自然之理,因而制定各种制度,同是窥见自然之理,一则用之物理上,一则用之人事上,双方文化实有沟通的必要。

    中国的古人定的制度,许多地方极无条理,而又极有条理,如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上者仁民爱物,在下者亲上事长之类,隐然有磁电感应之理,不言权利义务,而权利义务自在其中,人与人之间生趣盎然。西洋人则人与人之间划出许多界限,父子夫妇间的权利义务,俱用簿计学的方式计算,权利义务分明,生趣就减少了。所以西洋的伦理,应当灌注以磁电,才可把冷酷的气氛改变;但中国则未免太浑沦了,又当参酌西洋组织。果然如此,中西文化即融合了。

    研究学问就如开矿一般,中国人c印度人c西洋人各开一个洞子,向前开采。印度人的洞子和中国人的洞子首先打通;现在又与西洋的洞子接触了。宇宙真理,是浑然的一个东西,中国人c印度人c西洋人分途研究,或从人事上研究,或从物理上研究,分出若干派,各派都是分了又合,合了又分。照现在的趋势看去,中西印三方学说,应该融会贯通,人事上的学说与物理上的学说也应该融会贯通。吾人生于斯世,即当顺应潮流,做这种融合的工作,融合以后,不妨再分类研究。像这样的分了又合,合了又分,经过若干次,才能把这个浑然的东西,研究得毫发无遗,依旧还它一个浑然的。

    冲突是融合的预兆,无所谓冲突即无所谓融合。譬如几个泥丸放在盘内,不相接触,可谓不相冲突了;然而这几个泥丸是永久独立不能合并为一的。如把它们合在一处,挤之捏之,这几个泥丸就可合为一个了。现在国际竞争剧烈,与战国七雄时代相似。西洋学说传入中国,与旧有学说发生冲突,如南北朝c隋唐时代佛学传入中国相似。一般人看见这些冲突情形都很悲观;不知这正是几个泥丸挤之捏之的时候,乃是世界大同的动机,是东西学说融合的动机。所不同者,秦皇统一战国之后是有一个君主高踞其上;将来世界大同是把君主换作民主的,宋儒的理学虽能融合众说,但其学说的推行是仗君主威力,强迫人民信从;将来中c西c印三方学说融合,是学者自由研究的结果,并非强人信从。国际上c学术上这种现象都是天然的趋势,非人力所能反抗,如水之东流入海,即使要反抗,也是万万无效的。如果看清楚这种趋势做去,才不致违反潮流。

    但中西文化的冲突,其病根有应归咎于西洋的地方。例如,西洋人对社会c对国家以“我”字为,即是以“身”字为。中国儒家讲治国平天下,从正心诚意做起,即是以“心”字为。双方都注重把培养好。所以西洋人见人闲居无事,即叫他从事运动,把身体培养好;中国儒者见人闲居无事,即叫他读书穷理,把心地培养好。西洋人培养身,中国人培养心。西洋教人,重在“于身有益”四字;中国教人,重在“问心无愧”四字。斯密士倡自由竞争,达尔文倡强权竞争。西洋人群起信从,因为此等学说是“于身有益”的。中国圣贤绝无类似此等学说,因为倡此等学说其弊流于损人利己,是“问心有愧”的。我们追寻四书五经c诸子百家,很少寻得出像斯密士和达尔文一类的学说,只有庄子书中的盗跖,所持议论,可称神似;然而此种主张,是中国人深恶痛绝的。

    孔门的学说:“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减其意。”从“身”字向内追进两层,把“意”字寻出,以诚意为,再向外发展。就好比建筑房子,把地上浮泥除去,寻着石底才从事建筑。由是而修身,而齐家,而治国平天下。造成的社会是“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人我之间,无所谓冲突,这是中国学说最精粹的地方。西洋人自由竞争等说,以利己为主,以“身”字为,不寻石底,径从地面建筑,基础不稳固。所以国际上酿成世界大战,死人数千万,大战过后,还不能解决,跟着就要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上造成资本主义,种下社会革命的祸胎:将来算总账,还不知要流多少血!

    我们再把前面所绘的“返本线”一书,就更可把中西文化的优劣看出来。吾国儒家主张从小孩时,即把爱亲敬兄的心理,在家庭中培养好,然后扩充出去,以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造成一个仁爱的世界了。所以中国的家庭,可说是一个“仁爱培养场”。西洋人从“我”字径到“国”字,中间缺少一个“家”字,即是莫得“仁爱培养场”;少了由“丁”至“丙”一段,缺乏“诚意”功夫,即是少了“良心裁判”。所以西洋学说发挥出来,就成为残酷的世界了。

    讲近代物质文明,中国诚然万万不及西洋;但从社会伦理部分来说,则以上诸点,确乎中胜于西。此等之处,应该西洋效法中国,不应该中国效法西洋。

    最后,他站在中国文化的本位上,主张中国学说可救西洋印度之弊。他是以老子为中国学说代表的,前面已说过了。他认为西洋所讲是极端的世间法,印度所讲是极端的出世法,老子所讲则把出世法c世间法打通为一。宋明诸儒都是做的老子工作,算是研究了二三千年。开辟了康庄大道。如把这种学说,发扬而光大之,就可把中c西c印三方文化融合为一。

    以“返本线”言之:西洋人从“丁”点起,向前走,直到“己”点或“庚”点止,绝不回顾。印度人从“丁”点起,向后走,直到“甲”点止,也是绝不回顾。老子从“丁”点起,向后走,走到“乙”点,再折转来,向前走,走到“庚”点为止,是双方兼顾的。老子所说“归根复命”一类话,与印度学说相通。所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一类话,与西洋学说相通。虽说他讲出世法没有印度那样精,讲世间法没有西洋那样详,但由他的学说,就可把西洋学说和印度学说打通为一。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