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女 4、花鼓义女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掌班头就是周师傅,此前师傅就注意到这个小丫头了。
却说这唱花鼓的走江湖,见到的大小戏迷多了去了。大闺女小媳妇,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旦迷上戏,便就跟着戏班子走村过店。三十里,五十里,半夜三更,男爷们还好,女的也是走到哪,跟到哪,你唱一天,她看两晌,你唱一夜,她看到天明。戏班子为此也吃过官司,一回回被人撵出境。这也是花鼓戏在官府中名声不好,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原因了。可是这个小丫头不同的,她看戏,眼神是直的。自从到过济南府,班里人都知道了一词叫入戏,这个小丫头虽然年岁小,却是个天生入戏的,就是俗语说的,看到戏里出不来的那一种,行业内叫戏痴子。如果哪个人,被人叫了戏痴子,这个人,这辈子也就只好唱戏了,因他在寻常生活中,那是活不好的。
第一眼看到这个小戏痴,是师傅初到槐树集那一天。常言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师傅是个老江湖了,无论走哪儿,俗语里是拜码头,在师傅嘴里就是交朋友,通常带上些礼品稀罕物,或者金银首饰古玩字画,要看班子情况,角儿红不红,戏火不火。济南府之后的这二年,玉春的戏愈见红火了,水涨船高,沾了玉春的光,那得弟冷面小生的模样儿也一天天招人喜欢,生角旦角珠联璧合,竟演绎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况味来,无论走哪,单有这《玉堂春》,或者《陈三两》一下场,台上角儿入戏至深,台下那看的也痴傻了一样!一出一出唱下来,戏班眼见得火了,俩徒弟也都红起来。
那天师傅拜了码头出来,正一个人在那集上走,就见一个小妮子跟人打架,对手是个成年男人,不知怎么就惹了她,扑过去又撕又咬,直到一个推红车子戴黑头纱的女人走来,才将她劝止了。后来在园子里见得多了,知道这小妮子姓尤,是个孤女,私底下就想:难怪是个泼辣的!就把这女子细看了,心想这孩子有个狠劲,命里有戏呢!若是调教好了,或能成大器,也未可知的。
一见师傅带着妆从里面走出来,干娘惯常做生意的人,这会儿赶忙敛了身子,脸上布了些讨巧的笑,说:“先生哎,打搅了,俺给恁送来个小唱家,这闺女有嗓子,从小爱唱,请你收她个徒弟吧,以后保准能成角儿哩!”
师傅年过半百,往花甲之年上数的人了,虽是化过妆的脸,皮肤崩得紧,皱纹却仍在他一频一笑中显出来。师傅这会儿见送来的人是玉琴,心里是喜欢的,只是脸上不动声色,意意思思地拉过小玉琴,先看了她个头,又看她的脸,再看她的手,末了说:“你先唱一段我听听。”
那玉琴瞟了他一眼,竟连个话也没有,就站在人家门槛前的台阶上,一开口就唱起来。玉琴唱的是花鼓段子《梁山伯与祝英台》,只听她那唱,低的低下去,高的高上来,弯的弯过去,直的拐回来……四句唱词的小段子,竟叫她唱得悲悲切切,凄惋苍凉:
八月里桂花香
九月里菊花黄
十月的寒霜降
为什么不见我的梁郎!
一段唱完,师傅暗自惊奇:这丫头年岁这么小,哪来的这份沧桑况味?便问她:“你这段子跟谁学的?”
玉琴垂了头不开腔。问的急了,才答非所问说:“我知道,你是演老包的!”
师傅笑了,打心眼里看中了这个女孩,就问她:“你家就是这集上的?爹娘哩?”
“死了。”
“家里还有啥人?”
“啥人都没有了。”
师傅心里一阵寒凉,想,原来真是个孤女,嘴上说:“你想跟班子学唱戏?”
玉琴点点头。
师傅弯下腰:“你叫什么?”
“尤玉琴。”
师傅脸上忽然就有些犹豫:“唱花鼓的,都是一家一户的出来唱,你一个小妮子,又没有啥人……我看这吧,你不如就给我当个闺女吧?当了我的闺女,你也算是这个戏班的人了,你可愿意?”
玉琴眨眼看看他。
师傅又说:“你要愿意了,以后你就叫周玉琴,你看中不中?”
玉琴使劲地点点头。
师傅再抬头看那干娘,那干娘笑着,就说:“先生哎,俺就把玉琴交给你啦,你可怜她一小儿没爹没娘,多多照应她,担待她,等到她以后有个好前景,还不是你先生的好调教?我就是到了那阴曹地府,也好给她娘交待了。”说了抹一把脸上泪,回头就走了。
看着干娘走到园子口,那玉琴忽然“扑嗵”跪下,给干娘磕了一个头。回过身,又给师傅磕了一个头。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却说这唱花鼓的走江湖,见到的大小戏迷多了去了。大闺女小媳妇,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旦迷上戏,便就跟着戏班子走村过店。三十里,五十里,半夜三更,男爷们还好,女的也是走到哪,跟到哪,你唱一天,她看两晌,你唱一夜,她看到天明。戏班子为此也吃过官司,一回回被人撵出境。这也是花鼓戏在官府中名声不好,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原因了。可是这个小丫头不同的,她看戏,眼神是直的。自从到过济南府,班里人都知道了一词叫入戏,这个小丫头虽然年岁小,却是个天生入戏的,就是俗语说的,看到戏里出不来的那一种,行业内叫戏痴子。如果哪个人,被人叫了戏痴子,这个人,这辈子也就只好唱戏了,因他在寻常生活中,那是活不好的。
第一眼看到这个小戏痴,是师傅初到槐树集那一天。常言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师傅是个老江湖了,无论走哪儿,俗语里是拜码头,在师傅嘴里就是交朋友,通常带上些礼品稀罕物,或者金银首饰古玩字画,要看班子情况,角儿红不红,戏火不火。济南府之后的这二年,玉春的戏愈见红火了,水涨船高,沾了玉春的光,那得弟冷面小生的模样儿也一天天招人喜欢,生角旦角珠联璧合,竟演绎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况味来,无论走哪,单有这《玉堂春》,或者《陈三两》一下场,台上角儿入戏至深,台下那看的也痴傻了一样!一出一出唱下来,戏班眼见得火了,俩徒弟也都红起来。
那天师傅拜了码头出来,正一个人在那集上走,就见一个小妮子跟人打架,对手是个成年男人,不知怎么就惹了她,扑过去又撕又咬,直到一个推红车子戴黑头纱的女人走来,才将她劝止了。后来在园子里见得多了,知道这小妮子姓尤,是个孤女,私底下就想:难怪是个泼辣的!就把这女子细看了,心想这孩子有个狠劲,命里有戏呢!若是调教好了,或能成大器,也未可知的。
一见师傅带着妆从里面走出来,干娘惯常做生意的人,这会儿赶忙敛了身子,脸上布了些讨巧的笑,说:“先生哎,打搅了,俺给恁送来个小唱家,这闺女有嗓子,从小爱唱,请你收她个徒弟吧,以后保准能成角儿哩!”
师傅年过半百,往花甲之年上数的人了,虽是化过妆的脸,皮肤崩得紧,皱纹却仍在他一频一笑中显出来。师傅这会儿见送来的人是玉琴,心里是喜欢的,只是脸上不动声色,意意思思地拉过小玉琴,先看了她个头,又看她的脸,再看她的手,末了说:“你先唱一段我听听。”
那玉琴瞟了他一眼,竟连个话也没有,就站在人家门槛前的台阶上,一开口就唱起来。玉琴唱的是花鼓段子《梁山伯与祝英台》,只听她那唱,低的低下去,高的高上来,弯的弯过去,直的拐回来……四句唱词的小段子,竟叫她唱得悲悲切切,凄惋苍凉:
八月里桂花香
九月里菊花黄
十月的寒霜降
为什么不见我的梁郎!
一段唱完,师傅暗自惊奇:这丫头年岁这么小,哪来的这份沧桑况味?便问她:“你这段子跟谁学的?”
玉琴垂了头不开腔。问的急了,才答非所问说:“我知道,你是演老包的!”
师傅笑了,打心眼里看中了这个女孩,就问她:“你家就是这集上的?爹娘哩?”
“死了。”
“家里还有啥人?”
“啥人都没有了。”
师傅心里一阵寒凉,想,原来真是个孤女,嘴上说:“你想跟班子学唱戏?”
玉琴点点头。
师傅弯下腰:“你叫什么?”
“尤玉琴。”
师傅脸上忽然就有些犹豫:“唱花鼓的,都是一家一户的出来唱,你一个小妮子,又没有啥人……我看这吧,你不如就给我当个闺女吧?当了我的闺女,你也算是这个戏班的人了,你可愿意?”
玉琴眨眼看看他。
师傅又说:“你要愿意了,以后你就叫周玉琴,你看中不中?”
玉琴使劲地点点头。
师傅再抬头看那干娘,那干娘笑着,就说:“先生哎,俺就把玉琴交给你啦,你可怜她一小儿没爹没娘,多多照应她,担待她,等到她以后有个好前景,还不是你先生的好调教?我就是到了那阴曹地府,也好给她娘交待了。”说了抹一把脸上泪,回头就走了。
看着干娘走到园子口,那玉琴忽然“扑嗵”跪下,给干娘磕了一个头。回过身,又给师傅磕了一个头。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