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女 2、犟女子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玉琴一见姐高高地吊在梁头上,就吓得丢了扫帚,直声喊:“姐你下来吧!”又喊:“姐你不下来我害怕……”
玉琴哭着就从家出来,去到集上找母亲。一路走,一路见人就说:“俺姐死了。”人家看着她的脸:“你姐咋死了?”
“俺姐挂在梁头上,不会说话了!”
“那你还不赶紧把她弄下来,还往哪跑?”
邻居们赶忙往她的家里跑,果然,梁头上挂着玉玲,一双脚直直地伸下来,脸是紫的,手脚都跟布条一样,软耷耷的。
人们七手八脚,赶紧把她卸下来,幸亏刚挂上去没多久,捂了捂,竟又缓过来,那玉玲缓过来之后,一声嚎啕,竟把人的心都哭碎了。
姐出事后,母亲去找了尤家主事的人,一个女人家,她本想让本家给自己作个主的,可是没想到,本家的尤家大户人家,竟拿她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说她坏了尤家的门风,养了这样没廉耻的妮子,竟还有脸到处说。
那以后,就有人劝说母亲,改嫁吧,领着俩闺女远走高飞,别在这庄子再呆了。母亲知道这尤家大户小户,对她们母女的宅子和地都早有想法的。那年月没有丈夫的女人没地位,没生儿子的女人再没了男人,那处境更加艰难的。庄上早有那强量人,不断地找碴,欺侮这孤儿寡妇无依靠,偏这女人会做生意,又不受谁的气,就叫他们恨在心里,早想将她们扫地出门,一时找不到理由,无处下蛆罢了。玉玲这一出事,他们的机会来了!
后来的一个晚上,玉琴家就来了一伙人。男男女女一大群,都是大尤的人。就见那领头的拿了封条,跟玉琴的母亲没说了几句话,就赶着叫她们走。母亲说:“虽然妮子他大不在了,俺还是尤家的人,闺女也还是尤家的闺女,凭啥叫俺走?”
来人就骂,说她们母女早不是姓尤家的人了,领的闺女都出了这样事,把姓尤家人的脸都丢尽了,还有脸赖在这!说话间就拉的拉,扯的扯,把她们的东西铺盖往外撂,然后封了她们的家。
封条是白的,打着黑的边,上面的字她们不认得,只黑森森的像一只只无情的眼。玉琴人小不懂事,却是个憨大胆,跑去就撕那封条,有人就朝她踢了一脚,训斥说:“还不滚的远远的?不然就打死你!”
一家人来到集上,幸亏集上有个母亲的干姐妹,暂时收留了她们母女。
母亲的干姐妹是个回民,干的是推红车子卖肉的营生。姐妹俩进了这干姐妹家的门,当即就被母亲吩咐给她那干姐妹磕了头,认了干娘,说天低下难找这样的冤屈,咱一家遭了这样难,满眼姓尤的没人伸手拉一把,还硬是把人给撵出来,今儿要没你这干娘,咱娘仨死都没有门!这大恩大德咱不说谢了,就把你姐妹俩交给她,今后我要有个好歹,也叫你俩有个偎络,赶明儿干娘老了,你俩要像待我一样,床前侍候她老人家,百年后给她披麻戴孝。
干娘陪着掉了一回泪,骂了一回那姓袁的土匪不是人,姓尤的大户没人心,末了答应说:“姊妹儿你放心,人谁没个难处?无论走到哪一步,别的我不敢说,但有我这红车子推着,就有俺这俩闺女的一口饭吃。”
后来姐就去跟人当了童养媳。
姐跟人当童养媳的第二年,就传来了她在婆家上吊自杀的消息。
听人说姐姐上吊的这一天,玉琴正在街上捡菜叶,她以为还像一年前,把姐姐从梁头上卸下来,人就会活过来的,谁知这一回,姐姐再也没有活过来。那个时候,母亲已经生病在床,去见姐姐最后一面,也就只有她了。
婆家一家人压根没有把她们母女放在眼里,这边还没等玉琴到,那一边,姐的婆家已经把人埋过了。听说是草草裹在破席片里,拉出去就埋掉的。有好心人就把玉琴领到姐新起的坟堆前。
坟堆是小小的一堆新土,草席还隐隐看得见。
那好心人看着玉琴一时怔怔的,反应不过来的迟钝样子,就说:“这妮子,还愣着咋?还不给你姐添添坟?等着野狗把她扒吃了呀!”
玉琴这才“哇”地一声哭出来!
母亲连气带病,加上大闺女不明不白地这一死,不久也两腿一蹬死去了。
母亲死后,庄上有家人,便要收留这玉琴。收留她的人家也姓尤,看中了玉琴的小模样,名义上收她为义女,实际是做丫环的。但是那个人,与玉琴原来是同辈份。乡下人辈份认得真,玉琴人虽小,却也认那乡里俗理的,是个刚板的:“俺人虽穷,我就要饭,也不能免了辈份!”
那人叹气说:“人家这是可怜你,没爹没娘一个孩子,没人教养没人看顾的。”
玉琴说:“我不叫谁可怜我,我啥人也没有,自己也能活。”
来人又说:“你不为你自己想,也为你干娘想,人家跟你没亲没故,凭啥收留你?”
小玉琴天生的犟脾气,听了这个话,想想也是个理,便硬着头皮,就从干娘家里走出来。
干娘不知就里的,只说她要走,不知端底为的啥,死活留她留不住,只得流泪说:“你娘活着时,我是答应过她,要抚养你长大成人的,你这一走不显得我不仁不义么?你如今非要走,我也留不住,知道留住你的人,留不住你的心,可是走归走,啥时在外有了难处,没了吃喝,千万还回来,记住我这苦窝,啥时候都是你的家。”
从干娘家里出来,任啥没有,只有从家里带出来的几床被。好在码头上,南来北往的人,这玉琴就靠赁被窝过活。赁一床被窝五分钱,不够她糊口,野地里放上三块砖,支起个小铁锅,她煮野菜下面条,困了睡人家麦秸窝。集上有个本家奶奶,总把稀饭锅里的剩袼巴留给她。早晚她来了,说闺女你吃吧,别叫人看见。
因为日子过得凄惶,也因为她天生的傲气与憨实,压根不知道啥叫怕,可是从那以后,人就再没见她开口说过话,每每在街头,或者庄地边遇着了,她总挺胸昂头在人前走,样子几分野道,也几分凶狠。
她不说话的时候,其实那嘴也并不闲着的,她一个人边走边唱,加上一副蓬头垢面的样子,就像个小瘟神,谁也不敢招惹的。
还在姐姐活着时,姐俩就爱听戏。如今但凡集上来了戏班子,她饿着肚子也去听。无论什么戏,好歹听一遍,她转脸就会唱。一个集上人都知道,这小妮子别看要饭花子一样,可是能唱戏。有时候饿极了,她无师自通地,也会站在人家门口唱上一段,人家可怜她,但要她开口还未唱,总有那吃的拿的,可着给她了。也有些无聊的主,有事没事地叫她来,说是要听她唱一段。这妮子虽说看上去几分傻,可好人歹人分得清,但遇着那样不怀好意的,她一经看出来,打死也不唱,给多少吃喝也不唱!人就说,别看这妮子小,可是个犟种,她要不高兴,皇上老子跟前也不开口。也有人不屑道:“再傲咋着,一个要饭花子,野丫头,凭她再有种,咋看也是结不出那好蚕来的!”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玉琴哭着就从家出来,去到集上找母亲。一路走,一路见人就说:“俺姐死了。”人家看着她的脸:“你姐咋死了?”
“俺姐挂在梁头上,不会说话了!”
“那你还不赶紧把她弄下来,还往哪跑?”
邻居们赶忙往她的家里跑,果然,梁头上挂着玉玲,一双脚直直地伸下来,脸是紫的,手脚都跟布条一样,软耷耷的。
人们七手八脚,赶紧把她卸下来,幸亏刚挂上去没多久,捂了捂,竟又缓过来,那玉玲缓过来之后,一声嚎啕,竟把人的心都哭碎了。
姐出事后,母亲去找了尤家主事的人,一个女人家,她本想让本家给自己作个主的,可是没想到,本家的尤家大户人家,竟拿她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说她坏了尤家的门风,养了这样没廉耻的妮子,竟还有脸到处说。
那以后,就有人劝说母亲,改嫁吧,领着俩闺女远走高飞,别在这庄子再呆了。母亲知道这尤家大户小户,对她们母女的宅子和地都早有想法的。那年月没有丈夫的女人没地位,没生儿子的女人再没了男人,那处境更加艰难的。庄上早有那强量人,不断地找碴,欺侮这孤儿寡妇无依靠,偏这女人会做生意,又不受谁的气,就叫他们恨在心里,早想将她们扫地出门,一时找不到理由,无处下蛆罢了。玉玲这一出事,他们的机会来了!
后来的一个晚上,玉琴家就来了一伙人。男男女女一大群,都是大尤的人。就见那领头的拿了封条,跟玉琴的母亲没说了几句话,就赶着叫她们走。母亲说:“虽然妮子他大不在了,俺还是尤家的人,闺女也还是尤家的闺女,凭啥叫俺走?”
来人就骂,说她们母女早不是姓尤家的人了,领的闺女都出了这样事,把姓尤家人的脸都丢尽了,还有脸赖在这!说话间就拉的拉,扯的扯,把她们的东西铺盖往外撂,然后封了她们的家。
封条是白的,打着黑的边,上面的字她们不认得,只黑森森的像一只只无情的眼。玉琴人小不懂事,却是个憨大胆,跑去就撕那封条,有人就朝她踢了一脚,训斥说:“还不滚的远远的?不然就打死你!”
一家人来到集上,幸亏集上有个母亲的干姐妹,暂时收留了她们母女。
母亲的干姐妹是个回民,干的是推红车子卖肉的营生。姐妹俩进了这干姐妹家的门,当即就被母亲吩咐给她那干姐妹磕了头,认了干娘,说天低下难找这样的冤屈,咱一家遭了这样难,满眼姓尤的没人伸手拉一把,还硬是把人给撵出来,今儿要没你这干娘,咱娘仨死都没有门!这大恩大德咱不说谢了,就把你姐妹俩交给她,今后我要有个好歹,也叫你俩有个偎络,赶明儿干娘老了,你俩要像待我一样,床前侍候她老人家,百年后给她披麻戴孝。
干娘陪着掉了一回泪,骂了一回那姓袁的土匪不是人,姓尤的大户没人心,末了答应说:“姊妹儿你放心,人谁没个难处?无论走到哪一步,别的我不敢说,但有我这红车子推着,就有俺这俩闺女的一口饭吃。”
后来姐就去跟人当了童养媳。
姐跟人当童养媳的第二年,就传来了她在婆家上吊自杀的消息。
听人说姐姐上吊的这一天,玉琴正在街上捡菜叶,她以为还像一年前,把姐姐从梁头上卸下来,人就会活过来的,谁知这一回,姐姐再也没有活过来。那个时候,母亲已经生病在床,去见姐姐最后一面,也就只有她了。
婆家一家人压根没有把她们母女放在眼里,这边还没等玉琴到,那一边,姐的婆家已经把人埋过了。听说是草草裹在破席片里,拉出去就埋掉的。有好心人就把玉琴领到姐新起的坟堆前。
坟堆是小小的一堆新土,草席还隐隐看得见。
那好心人看着玉琴一时怔怔的,反应不过来的迟钝样子,就说:“这妮子,还愣着咋?还不给你姐添添坟?等着野狗把她扒吃了呀!”
玉琴这才“哇”地一声哭出来!
母亲连气带病,加上大闺女不明不白地这一死,不久也两腿一蹬死去了。
母亲死后,庄上有家人,便要收留这玉琴。收留她的人家也姓尤,看中了玉琴的小模样,名义上收她为义女,实际是做丫环的。但是那个人,与玉琴原来是同辈份。乡下人辈份认得真,玉琴人虽小,却也认那乡里俗理的,是个刚板的:“俺人虽穷,我就要饭,也不能免了辈份!”
那人叹气说:“人家这是可怜你,没爹没娘一个孩子,没人教养没人看顾的。”
玉琴说:“我不叫谁可怜我,我啥人也没有,自己也能活。”
来人又说:“你不为你自己想,也为你干娘想,人家跟你没亲没故,凭啥收留你?”
小玉琴天生的犟脾气,听了这个话,想想也是个理,便硬着头皮,就从干娘家里走出来。
干娘不知就里的,只说她要走,不知端底为的啥,死活留她留不住,只得流泪说:“你娘活着时,我是答应过她,要抚养你长大成人的,你这一走不显得我不仁不义么?你如今非要走,我也留不住,知道留住你的人,留不住你的心,可是走归走,啥时在外有了难处,没了吃喝,千万还回来,记住我这苦窝,啥时候都是你的家。”
从干娘家里出来,任啥没有,只有从家里带出来的几床被。好在码头上,南来北往的人,这玉琴就靠赁被窝过活。赁一床被窝五分钱,不够她糊口,野地里放上三块砖,支起个小铁锅,她煮野菜下面条,困了睡人家麦秸窝。集上有个本家奶奶,总把稀饭锅里的剩袼巴留给她。早晚她来了,说闺女你吃吧,别叫人看见。
因为日子过得凄惶,也因为她天生的傲气与憨实,压根不知道啥叫怕,可是从那以后,人就再没见她开口说过话,每每在街头,或者庄地边遇着了,她总挺胸昂头在人前走,样子几分野道,也几分凶狠。
她不说话的时候,其实那嘴也并不闲着的,她一个人边走边唱,加上一副蓬头垢面的样子,就像个小瘟神,谁也不敢招惹的。
还在姐姐活着时,姐俩就爱听戏。如今但凡集上来了戏班子,她饿着肚子也去听。无论什么戏,好歹听一遍,她转脸就会唱。一个集上人都知道,这小妮子别看要饭花子一样,可是能唱戏。有时候饿极了,她无师自通地,也会站在人家门口唱上一段,人家可怜她,但要她开口还未唱,总有那吃的拿的,可着给她了。也有些无聊的主,有事没事地叫她来,说是要听她唱一段。这妮子虽说看上去几分傻,可好人歹人分得清,但遇着那样不怀好意的,她一经看出来,打死也不唱,给多少吃喝也不唱!人就说,别看这妮子小,可是个犟种,她要不高兴,皇上老子跟前也不开口。也有人不屑道:“再傲咋着,一个要饭花子,野丫头,凭她再有种,咋看也是结不出那好蚕来的!”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