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振明 > 第一卷 初回明末斗阉党 第十八章 天子斩马剑

第一卷 初回明末斗阉党 第十八章 天子斩马剑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天启脸上露出不悦的之色,崔呈秀何等眼色,见圣上的样子,知道机会来了:“郑大人,你可知国库还有多少存银,我大明还有多少可战之兵,若是这样和建州打下去,恐怕国朝非要被拖垮不可,今日议和,不过权宜之计,圣上所谋者,不过是休养生息,恢复民力,有何不可,我等做臣子的应当为圣上分忧,而不是假庙堂之事,博谏臣之名。在下虽然浅陋,但也记得,赵承赵公子《止戈书》中对和谈之事也颇为看重。郑大人之论,未免太过迂腐。”

    “好厉害的角色,原本以为只是溜须拍马般的人物,看来是小看此人了,这话说的不仅天启喜欢听,而且理由也是冠冕堂皇,一副忧国忧民的论调,马屁拍的不着痕迹,顺势也把自己拉下马,果然是好手段。”赵承对崔呈秀不自觉的高看了几分。

    郑三俊本就看不惯阉党作为,被崔呈秀这么一激,更是没有顾忌:“崔呈秀你不过阉党走狗尔,有什么面目居于庙堂之上,一日不除阉党,国朝一日不得安宁,今日议和,必是阉党的主意,圣上莫要听信,若是议和,宋亡便是明鉴。”

    魏忠贤听了这话,恨得牙直痒痒,但脸上却是诚惶诚恐,跪下哭着说:“老奴有罪,有罪呀,因为老奴,居然使大臣失和,这是老奴的罪过。”说完便拼命的磕头,直到头上血流如注。而崔呈秀也已经跪下来请罪:“臣崔呈秀对大明忠心耿耿,,此心可表日月,所言所论,都是公心。平日虽然与郑大人政见不同,也绝对不敢结党营私。为表清白,臣自请辞官至休,若是臣真有罪过,自当送有司判审。”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这一手以退为进真是漂亮,大奸若忠。

    “够了,好一个郑三俊,好一个宋亡之鉴,朕就如此不堪吗,朕难道就是亡国之君?”

    天启皇帝气的不行,狠狠地将身边的茶碗扔向郑三俊,只是准头稍差,没有砸到。天启这话说的诛心,郑三俊也感觉自己刚才的话说重了,跪在地上不再出声。

    “传朕旨意,命赵承为我大明辽东宣慰使,正六品,即日出使建州。”天启毕竟是个孩子,你郑三俊不让我干的事情,我偏偏要做。此时天启正在气头上,赵承还没有触犯龙鳞的胆量,只能先把差事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那郑三俊听了圣旨,暗道不好,虽然刚才逆了龙鳞,但骨气却也颇硬,朗声奏到:“臣乃是六科给事中,有封驳之权,此圣旨,臣不敢奉召,必然驳回,若皇上要出中旨,臣亦无法,但恐怕皇上常出中旨,君臣有离心离德之祸。”有明一朝,朱洪武虽然罢黜了宰相,但给了六科给事中相当大的权利,虽然六科给事中品级不高,但却可以封驳天子诏书,要知道天子的诏书必须经过天子用玺,内阁用印,以及六科给事中用章之后,才算通过,少了任何一个程序都是非法,如果内阁或者六科给事中认为天子诏书书有违背礼法或者不妥当的地方,可以驳回,不予盖章。当然天子如果要强行通过自己的诏书,可以不通过大臣,而是通过内廷发出,也就是所说的中旨。但是由于没有内阁和六科给事中的盖章,至少在法理上这样的诏书是无效的。许多明朝有气节的人物,接到皇帝的诏书,看圣旨上没有内阁和六科给事中的章印,就拒绝接旨,搞的皇帝也没有办法。

    从内心来讲,赵承对这个郑三俊是很佩服的,无论是见识还是风骨,这种人在这乌烟瘴气的朝廷中显得非常的可贵,但是赵承也明白这种人可贵却不可学,否则肯定要被魏忠贤排斥,皎皎者易污。

    “郑三俊你好大的能耐,莫非要骗朕的廷杖吗?”天启绝对不允许别人侵犯他的皇权,对于郑三俊赤裸裸的威胁很是恼火,明朝自朱洪武开始,为了震慑群臣,创立了廷杖制度,许多文臣在朝堂之上惨遭廷杖,甚至有被杖责而死的记录。到了永历时一度被废除,但到了英宗时期,再度恢复,后来历代明朝皇帝多是昏庸,廷杖便成了奸佞打击忠臣的工具,忠直之臣被杖之后,立即以敢于廷争面折而声名天下,并且名垂青史。死是人人都惧怕的,但只是屁股上挨几板子就可以名垂千古。因此,在明朝冒险骗取廷杖的也大有人在。

    信王朱由检见情势不妙,拱手道:“皇兄息怒,郑三俊所求的不过是博得忠言直谏的名声,皇兄若是当真廷杖了他,反倒彰显其名,不若将他外放他郡,也好显示我圣天子的宽宏大度。”信王这话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给郑三俊脱罪,为国家保存才俊。

    “好,就如信王所言,罢黜郑三俊的兵科给事中,到陪都给太祖守陵去吧。”天启皇帝已经被郑三俊气的没有了力气,瘫软的坐在龙椅上。

    那郑三俊依然是没有一丝一毫的软话:“臣郑三俊谢恩。”当即脱下官服,便拂袖而去了,留下朝堂上的众人。

    天启看着拂袖而去的郑三俊,眼中的愤恨无以复加,但却也无可奈何,强按着怒火:“好了,莫要被这种人扰了国事,赵承,你本布衣,今日朕启用你,你一定要给朕争口气,用心办好这趟差事。这次出使辽东,朕特意给你安排了一个副使,传议和副使前来”不一会,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站在赵承面前

    “来来来,这位就是你的副使,福王世子朱由崧。”天启的话把赵承吓了一跳,没有想到天启给自己安排的副手居然是皇室中人,而且是大名鼎鼎的朱由崧。这位朱由崧在崇祯亡国之后,由史可法,马士英等人拥立,成了南明的皇帝,他当权时期,政治上昏庸无比最终被清军剿灭。可是赵承却很奇怪,此时福王朱常洵就藩在洛阳,他的世子朱由崧为什么会在北京呢,这并不符合明朝的定制呀。

    其实赵承并不清楚,明神宗万历皇帝是十分喜欢自己的二儿子也就是后来的福王朱常洵的,有让他继承大统的意思,但是朝臣却以为当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表示反对,两派斗争了二十余年,这也就是明朝历史上的所谓国本之争,当然最终还是朱常洛胜出,继承了皇位,而朱常洵则受封福王,就藩于洛阳。不久朱常洛死去,便由其子朱由校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天启皇帝,天启对于福王颇为忌惮,恐怕他有不臣之心,便让他的世子朱由崧来京师居住,实际上相当于变相人质。

    赵承心中叫苦,但嘴上却礼术有佳:“原来是福王世子,在下赵承,见过世子。”朱由崧赶忙回礼,但眼神中的轻视之色确是无法掩饰。这很好理解,朱由崧本是福王世子,在京城中如同软禁,受尽屈辱,现在又要他做这个根本毫无功名的赵承的副手,出使建州,简直是对他皇室血统的侮辱。

    “你们不久就要一同出使建州,当同舟共济,互相多亲近,莫要丢了我大明的脸面。”

    “来人,拿朕的天子斩马剑来。”天启对身旁的小太监命令道。

    不一会小太监拿了一柄古朴的剑递给天启,天启顺势拔出宝剑,剑身寒光乍现,莫不透着王者之气。

    “赵承听旨,朕特命你为大明辽东宣抚使,出使建州,神机营五百骑兵随你同行,另外,朕恐你威望不够,特赐你天子剑一柄,节制诸军。”天启皇帝高举着耀眼的天子斩马剑,郑重的递到赵承手里。赵承也毕恭毕敬的接过这天子信物,捧着它退后两步肃立站好。

    天启皇帝朗声说道:“天子斩马剑在手,地方诸军汝可调遣,而后上报,你可明白。”

    “臣明白”赵承拱手奏到。

    “天子斩马剑在手,地方三品以下官员你可调遣,同品以你为尊,你可明白。”

    “臣明白。”

    “天子斩马剑在手,四品以下官员你可先斩后奏,百无禁忌,你可明白。”

    “臣明白”

    如此一番,天子斩马剑的交接仪式才算结束了。

    所谓天子斩马剑,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尚方宝剑,有了天子斩马剑,臣子便有了一定的临时特权,是代天子巡牧四方的信物,在明朝,将天子斩马剑一般都赐给封疆之臣或者是有大功的人,赐给一个出使他国的使臣确是第一次,恐怕这种事情也只有天启皇帝做的出,但也可以看的出天启对赵承的喜爱。

    天启如此看重赵承其实是有原因的,天启虽然不是什么好皇帝,但从小在宫廷长大,对于帝王之术还是了解的。天启正是因为东林党的拥立才能做上皇位,但是东林党往往自以为功高,自以为有拥立之功,把天启这个小皇帝当孩子一样管,稍有不顺从他们的意见,便以辞官相威胁,庙堂之上,东林党一家独大,这是天启所不愿意看到的,虽然他也知道东林党是为了大明江山,但是皇权绝对不容许被挑战。于是他放手魏忠贤发展实力,对付东林,可现在东林党除去了,阉党却又尾大不掉,虽然他觉得魏忠贤还是很忠心,可他毕竟实力太大,在外面居然以九千岁自称,所以天启必须物色一些人,由自己直接提拔,将来成为自己的嫡系队伍,以防万一,而赵承偏偏这个时候出现了,天启哪里有不高兴的道理。

    一旁的魏忠贤和其他臣子对于天启突然赏赐赵承天子斩马剑都有些始料未及,但也没有人出来反对,他们可不会在这个当口扫皇帝的兴致,毕竟他们不是郑三俊,也远没有东林党的风骨与傲气。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