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向康熙学习 > 正文 康熙后妃花名册

正文 康熙后妃花名册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康熙后妃花名册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满族正黄旗人,其祖父为辅政大臣索尼,父亲噶布拉,叔父索额图。顺治十年(1653年)十月生,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卒,年二十二岁。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其十三岁的时候与康熙大婚,康熙八年(1669年)生承祜(夭折),康熙十三年生太子胤,难产而死,享年22岁。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被册封为皇后,半年后(康熙十七年二月,1678年)去世,无子嗣,享年25岁左右。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康熙帝生母的嫡亲侄女),康熙的表妹,四阿哥胤满月后即由其抚养。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册被封为贵妃,康熙二十年(1679年)十二月晋为皇贵妃。二十二年(1681年)生皇八女(早殇),康熙二十八年(1687年)七月初九日被册为皇后,三日后即去世,享年28岁左右。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生皇四子胤(即雍正);康熙十八年(1679年)封为德嫔,次年生皇六子胤祚(六岁夭折);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皇七女(早殇),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九女(五公主),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皇十二女(十二岁夭折),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皇十四子胤,康熙三十年(1691年)十二月晋为德妃。另抚养过十三阿哥胤祥。康熙去世后,德妃被尊为皇太后,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去世,享年64岁。

    皇贵妃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参领海宽之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皇十三子胤祥;另生皇十三女(八公主)和皇十五女(十公主),均下嫁蒙古。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七月去世,享年约30岁左右。雍正时期被超级追封为皇贵妃,并衬葬康熙帝之景陵。

    贵妃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孝昭皇后之妹,康熙二十年(1681年)册为贵妃,生皇十子胤礻我和皇十一女(夭折)。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十一月去世,享年约30岁左右。

    贵妃佟佳氏,孝懿皇后之妹。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册为贵妃,无子嗣。雍正时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时尊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乾隆八年(1743年)去世,享年76岁。

    荣妃马佳氏,员外郎盖山之女,满人,旗属不详。入宫较早,生育较多。康熙六年(1667年)生康熙的第一位皇子承瑞,此后十年间生赛音察浑、皇三女、长华、长生和皇三子胤祉,但除了皇三女和胤祉外,其他子女均告夭折。康熙二十年(1781年)被封为荣妃,雍正五年(1712年)去世,享年75岁左右。

    惠妃纳喇氏,郎中索尔和之女。康熙十六年(1677年)册为惠嫔,康熙二十年(1681年)为惠妃。生二子,即承庆(夭折)与皇长子允,曾抚养过皇七子胤和皇八子胤。雍正十年(1732年)四月去世,享年估计在75岁以上。

    宜妃郭洛罗氏,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康熙十六年(1677年)册为宜嫔;康熙二十年(1681年)为宜妃。生三子,分别为皇五子允祺、皇九子允和皇十一子允(夭折)。雍正十一年(1733年)八月去世,享年当在70岁以上。

    慧妃博尔锦吉特氏,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幼年被选进宫,尚未册封,于康熙九年(1670年)四月去世,被追封为慧妃。无子嗣,享年应在20岁以下。

    平妃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之妹,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六月去世,被追封为平妃。生一子,早殇,未排序。享年当在30岁以下。

    良妃卫氏,满洲正黄旗包衣人(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其母家地位卑下。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皇八子胤,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册封为嫔,不久晋为良妃。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一月去世,享年估计在45岁以上。

    成妃戴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司库卓奇之女,母家地位卑下。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皇七子胤,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二月册封为成妃。乾隆五年(1740年)十月去世,享年在75岁左右。

    宣妃博尔锦吉特氏,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二月被册封为宣妃,乾隆元年(1736年)八月去世,无子嗣,享年估计在50岁以上。

    和妃瓜尔佳氏,三品协领祜满之女。生皇十八女(早殇),康熙末年颇受宠爱。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去世,享年86岁。

    僖嫔赫舍里氏,满族,赍山之女。康熙十六年(1677)八月册为僖嫔,终身未育,亦未加封。康熙四十一年(1701年)九月去世,享年当在40岁以上。

    端嫔董氏,员外郎董达齐女。康熙十年(1671年)生皇二女(早殇),康熙十六年(1677)八月册为端嫔。康熙五十九年病故(1720年),享年在70岁左右。

    安嫔李氏,汉军正蓝旗,祖父为李永芳。康熙十六年(1677)八月册封安嫔,终身未育,也再无加封,去世时间不详。

    敬嫔章佳氏,康熙十六年(1677)八月册封。终身未育,也再无加封,去世时间不详。

    定嫔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人,郎中拖尔弼之女。生皇十二子胤,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去世,享年97岁,为康熙后妃中最高寿的。

    密嫔王氏,知县王国正之女,苏州籍人氏。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皇十五子胤,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皇十六子胤禄,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皇十八子胤(八岁夭折)。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二月册封为密嫔。雍正九年(1731年)十月去世,享年在70岁以上。

    勤嫔陈氏,满洲镶黄旗人,二等侍卫陈希闵之女。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皇十七子胤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二月册封为勤嫔。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二月去世,享年在70岁左右。

    通嫔纳喇氏,监生常保素之女。生二子(万黼与允),皆早殇。雍正时加封为先考通嫔,乾隆九年(1744年)去世,享年估计在80岁以上。

    襄嫔高氏,高廷秀之女。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皇十九子胤稷(3岁时夭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生皇十九女(三月夭折);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皇二十子胤。乾隆时加封为皇祖襄嫔,乾隆十一年(1746年)六月去世,享年在60岁以上。

    熙嫔陈氏,陈玉卿之女,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皇二十一子胤禧。乾隆时加封为皇祖熙嫔。乾隆二年(1737年)正月去世,享年在40岁以上。

    谨嫔色赫图氏,员外郎多尔济之女。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皇二十二子胤祜。乾隆时加封为皇祖谨嫔。乾隆四年(1737年)三月去世,享年在40岁左右。

    静嫔石氏,父石怀玉。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皇二十三子胤祁。乾隆时加封为皇祖静嫔。乾隆二十六年(1759年)去世,享年在60岁以上。

    穆嫔陈氏,父陈歧山。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皇二十四子胤。雍正五年(1727年)去世,享年在30岁左右。乾隆时追封为皇祖穆嫔。

    另外有布贵人兆佳氏(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袁贵人袁氏(生皇十四女)、马贵人马氏、新贵人(姓氏不详)、贵人张氏(生皇四女)、贵人郭洛罗氏(宜妃之妹,生皇六女和硕恪靖公主)、贵人王氏(生皇十六女)、贵人刘氏(生皇十七女)、贵人钮钴禄氏(生皇二十女)、徐常在、陈常在、各答应等数目众多的庶妃。深宫一进六十年,雍正年间,雍正特别提及说有一位常在于康熙初年进宫,终身未育,后来也一直没有加封,后雍正特加封其为皇考贵人。

    补记:康熙朝以后的后宫号位开始形成制度,皇帝的正妻称皇后,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皇后居中宫,负责后宫的管理,皇贵妃、贵妃和妃嫔分居东西十二宫,协助皇后管理后宫,以上是主位。嫔以下则还有贵人、常在和答应三级,因为是非主位的庶妃,所以并无定额,随居东西各宫。不过,虽然有定制,但各时期的皇帝妃嫔数目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康熙和乾隆时期的妃嫔一般都超过了规定的数目,而同治和光绪等皇帝则远没有定制的那么多妃嫔。总的说来,清朝后宫中的宫女人数比历朝历代都要大为减少,定制在三百人以下(实际上也不止此数,不过决也不会出现三千嫔妃的局面)。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