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五代演义 > 五代前传 第二章 沙陀的兴旺

五代前传 第二章 沙陀的兴旺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原来,吐蕃人正计划在石门关彻底消灭沙陀人,一路逼迫沙陀人到石门关,好来个关门打狗。朱邪尽忠决定就地驻扎抵御,一边等摸清情况再行动,一边等待儿子的进攻石门关的消息。吐蕃人发动了多次猛烈地大规模攻击,沙陀人在朱邪尽忠的带领下始终如岳如山屹立不动。论莽热见不能突破沙陀正面的军队,仗着兵多将广,从两侧分兵沿两翼冲击沙陀军队中间的老弱病残,沙陀族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也纷纷拿出武器和吐蕃人战斗,但是攻击力有限,葛勒阿波忙于应付情况十万火急,于是派人飞报朱邪执宜救援。朱邪执宜接到报告后,一面督促将士抓紧时间克关,一面分兵绝尘而去。等到达战场一看,自己族人已被敌人包围,只是敌人包围圈的后方还比较稀薄,朱邪执宜立刻领兵冲击,不久冲出一个大缺口,葛勒阿波见朱邪执宜到来,心下立宽。

    朱邪执宜呼叫葛勒阿波去驱散右翼敌人,自己在左翼来回绞杀,不久左翼敌人溃散而逃,旋即协助葛勒阿波驱散右翼敌人,然后三人合兵一处并力冲击,吐蕃人不能抵挡,加上两翼溃兵影响,不得不后撤几十里整顿休息。得此喘息机会,葛勒阿波说:“石门关易守难攻,进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坚持到天黑,我们三人带兵分路突围”。朱邪尽忠思虑再三,说道:“这样我们的妻子儿女将无一幸免,而且这里都是吐蕃人的地盘我们逃出去也没有办法生存。妇女小孩一定不能丢下,这是我们沙陀人的未来”。朱邪执宜本也不同意分兵突围,听了父亲这番话后,便建议道:“我们不如将计就计,石门关敌人兵少,必畏惧不敢出,我们一边攻击石门关,一边背靠石门关抵御吐蕃人进攻,这样后背和两翼就免受冲击,只要一攻破石门关就能逃出去。左右是个死,不如赌一把,置之死地而后生”。

    最后朱邪尽忠同意了这个方案,同时叮嘱儿子:“你一定要攻克石门关,全族的性命都在你手上了”。朱邪执宜尽力宽慰父亲,队伍才开拔出发。朱邪尽忠领军殿后,徐徐向石门关后撤,论莽热见沙陀人中计,暗暗高兴,守石门关的将军经验丰富,士兵战斗力也最强,石门关自是万无一失。一边督促将士正面佯攻,一面布置各路军队环环包围,务必不让逃走一个沙陀人。不久依靠山险终于将沙陀人围个水泻不通,插翅难飞,然后发起总攻,论莽热估摸着天黑前就能结束战斗。朱邪尽忠牢牢稳住阵势,拼死抵抗,浑身血人一般,不知受了多少刀伤箭伤。葛勒阿波中间策应,补缺两端。朱邪执宜一方面督促攻关,一方面为了减轻父亲防守压力,常率队反冲击,横冲直撞,不可抵挡,只是吐蕃人密密麻麻,杀不尽杀。

    快到天黑了,吐蕃人攻击更急了,朱邪执宜见还未破关,暴跳如雷,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朱邪执宜带队杀回阵中,葛勒阿波立时补住缺口。朱邪执宜翻身下马,跳跃而上,护卫紧随其后呼号而上。后面将士纷纷倒下,自己也身中数箭,朱邪执宜咬牙切齿,怒目圆睁强忍着痛楚终于跳进内墙,一把胡刀上下翻飞,把将守关的吐蕃将士杀得鸡飞狗跳,哭爹叫娘。后面沙陀兵见隙一拥而上,将守关的吐蕃人驱逐得干干净净。朱邪执宜立即派200骁骑搜寻追杀守关逃兵,然后带领将士反杀回去,沙陀人陆续进关,同声欢呼,声震四野。吐蕃人为之气夺,论莽热扼腕而息,愤懑不已,大骂守关将士狗屁不如。

    葛勒阿波组织族人进关,朱邪尽忠继续正面抵挡进攻,朱邪执宜已经没有后顾之忧,纵意驰骋,来去如风,将吐蕃阵型冲得个七零八落,再加上天已经黑了,士气低落的吐蕃人看不真切又怕误杀自己人,于是四散溃逃。等朱邪执宜整顿兵马回来的时候,朱邪尽忠已经气息奄奄,浑身上下没有一块完整的肌肤,他一直不肯瞑目,他在等着儿子回来。见到朱邪执宜后,他嘱咐朱邪执宜:“我的好儿子呀,你一定要,一定要把我们的族人安全地,地带到灵州去啊……”

    朱邪执宜呜咽答应,朱邪尽忠再没有什么牵挂,微笑而去,他一定在为自己的儿子感到自豪,他信任他的儿子。沙陀人见自己的族长走了,都忍不住痛哭起来,舜间风云为之变色,大雨滂沱,所以的将士忍不住悲号而歌。古老的沙陀民歌夹着暴风雨传到很远远的地方,他们在告诉世人:我们向往着和平,残暴的敌人夺走了我们的美丽的草原,让我们颠沛流离,但是我们绝不屈服,敌人只能消灭我们的肉体,消灭不了我们的灵魂……

    经此一战沙陀人死伤大半,能参加战斗的只有几千人,朱邪执宜也箭伤迸发,不能上马。休息几个时辰后,沙陀3000将士拥着朱邪执宜,带族众一万多人连夜出发,留下葛勒阿波率队坚守石门关。吐蕃人不甘心失手,仍还想继续追击,天亮后重新组织进攻,葛勒阿波带领沙陀人誓死抵抗,石门关几度易手。等葛勒阿波的部队被打散的时候,沙陀大队人马已经走远,吐蕃人无奈郁闷西归。沿途守军不时攻击沙陀人,只因将伤兵乏,不得不狼狈地边战边走,真是虎落平原被犬欺,大小经过数十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灵州关塞。朱邪执宜清点兵马,还能参加战斗将士只有2000多人,战马只剩700多匹,所有族人不到一万人。

    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一天,范希朝(振武军节度使,当世名将)正在阅读兵书,想着如何再大展宏图一翻。突然听到部将报告说沙陀人来投奔,不由地哈哈大笑,暗想真是天助我也,立即整好穿戴,兴高采烈地率领部队出关迎接。范希朝立即上报朝廷,为国为己也要力劝朝廷收留沙陀人,直把收留沙陀人的好处只吹得天花乱坠,百利而无一害。朝廷本来顾虑沙陀族经常反叛,难以降服,但在范希朝怂恿下不免改变主意,密令范希朝严加看管,然后安排沙陀人在盐州(今陕西定边)居住,设阴山都督府,任朱邪执宜为阴山府兵马使,隶属灵盐节度使范希朝。不久,葛勒阿波也率残部700人投奔了灵盐节度使范希朝。

    同一年,朱邪执宜到长安拜见宪宗,宪宗亲自接见了朱邪执宜,对他父子拼死带领部族回归唐朝表示嘉奖,授朱邪执宜特进,金吾卫上将军,赏赐了很多金钱、衣物和马匹,范希朝也私下给了朱邪执宜不少好处,购买了很多牛羊资助他们,而且任由他们在盐州自由放牧,修养生息。朱邪执宜感激涕零,恨不得掏心掏肺给范希朝看,真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范公也。从那以后,只要灵盐军有征讨,朱邪执宜就带领沙陀人跟随范希朝出征,没有不获胜的。从此,灵盐军更加强大,边塞其他胡人没有不畏惧的。流散各处的沙陀人听说盐州的沙陀人在朱邪执宜的带领下好生兴盛,于是纷纷前来投奔,沙陀人的势力越来越强盛。

    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六月,灵盐节度使范希朝调任河东节度使。但因为灵盐的沙陀人发展太快,边境的粮价暴涨,又因灵盐临近吐蕃,怕范希朝走后没有人降得住沙陀人而造反,于是同时下诏范希朝把沙陀人也带走。范希朝正是求之不得,精选铁骑一千二百人,号“沙陀军”,亲自率领。其余沙陀军民安置在雁门关外。当时的雁门关外只有三个州,一个是朔州,一个是蔚州,一个是云州。

    朱邪执宜率部驻扎在神武川的黄花堆(今山西山阴东北,位于云州与朔州中间),世人都称他们为“阴山北沙陀”。其余的安置在定襄川(今山西牧马河一带)。黄花山上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南山脚下的土地肥沃如膏。最让朱邪执宜高兴的是繁峙旧城西的天王村里的天王祠,规模宏大,香火不断。他听当地老百姓讲,当年李靖征讨突厥大获全胜,使这里的人民过上了安定祥和的日子。李靖去世后,这里的人供奉李靖的神像,李靖的故事一直在群众中流传。朱邪执宜非常崇拜李靖。进祠拜过神像后就把都督府设在了李靖原来居住的国公府,至于其他军民人等,就被分配到周围搭帐篷建家园,开始了男耕女织与游牧相结合的新生活。安居在河东(河东,在地理上可以粗略地分为代北和晋南。代北地区,顾名思义指代州以北的地区,即云州,朔州,蔚州等地,大致范围为今天山西北部和河北省蔚县以西和内蒙古的一部分。代北地区,毗邻游牧民族聚居的北方大草原,横跨农牧分界线。其中云州、朔州一带是塞外游牧民族进入山西乃至中原的孔道。代北不仅是游牧民族南下孔道,也是各民族杂居之地)的沙陀族发展极快,以至于唐要设立十府来安置他们。

    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唐宪宗命令河东节度使范希朝等四军讨伐镇州王承宗,沙陀军随范希朝出征,木沟刀一战朱邪执宜率700骑为前锋,横贯敌阵,所向披靡,朱邪执宜因功升任蔚州(今河北省蔚县)刺史。

    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回鹘遣兵渡漠南(漠南,戈壁以南,位于现在蒙古国南部的东戈壁省、南戈壁省、戈壁阿尔泰省等三个省份以及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西部二连浩特一带),打算从柳谷(今新疆吐鲁番西北)进攻吐蕃。唐朝惧怕回鹘侵扰边疆,于是派朱邪执宜率领军队驻扎在天德(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以防范回鹘南下。

    进入河东之后,由于沙陀族的勇猛善战,朱邪执宜深受唐宪宗的器重。每次打仗,宪宗总会优先考虑征调沙陀骑兵出征。朱邪执宜对宪宗也是忠心耿耿,为感谢朝廷的恩情,每次参战,总是竭尽全力,深得宪宗信任。\');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