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二章 五位女子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是吗?我也觉得青竹太坏了,上次还骗有银,让他当着我爹娘的面说我要同萧清然订婚呢。”
梅香连连赞同:“是是。青竹太坏了。”
“你就没有一点错吗?”
梅香谄笑着说:“姑娘,再怎么我也是个女子,与公子男女有别。你说我一个姑娘家同公子说这个,还要不要脸面了?”
宋云悠一听也对,梅香总归是个姑娘,这看了再告诉公子不太可能。下意识地就相信了梅香的话,更加地认定青竹是个坏透的人。看着愤愤不已的宋云悠,梅香心中松了口气,暗暗替青竹捏了把汗。
一路上宋云悠过得极不平静,白天吐得厉害,晚上又被萧清然吻的天昏地暗,也亏了萧清然用这种方式让她吃点东西,不然还没到临安,她就饿死了。虽然两人没做出格的事情,可每天晚上这样宋云悠不好受,萧清然也忍得难受。
到临安时已是旁晚,前来迎接的是圣武帝身边的太大监刘福,刘福把一行人安排在行宫休息一晚,准备明天一早再在进宫。
宋云悠便让梅香去找萧清然,刘福还以为梅香是宋云悠的丫头,这会见她让梅香回去,小心地问:“姑娘不带丫头进宫吗?”
宋云悠屈膝行了个礼轻声说:“回公公,她不是我的丫头,是父亲担心我,特意让亲戚家姐姐陪我来临安。现在我也到临安了,就让她回去了。”
“你身边没个丫头吗?”
“不过是个乡下女子,哪里用的着丫头。”
刘福是什么人?是宫中的大太监,陛下身边的人,这谦虚的,骄纵的什么样的人没见过?是真的不在乎自己的身份,还是觉得能飞上枝头变凤凰那就不是他的事情了,所以刘福对宋云悠的话也不在意。
安排好事情,刘福便连夜回了宫中,他还有事情向陛下启禀呢。
刘福气喘吁吁地跑进养心殿,圣武帝正在批改奏折,进刘福进来,问道:“都安排好了?”
“回陛下,安排好了。就住在宫外的行宫中,明天一早进宫。”
“那就好。”
“只是。”
圣武帝看他吞吞吐吐的样子,扬声说:“有什么话就说。”
刘福咬咬牙高声说:“回陛下,如今行宫中已有三位圣旨上要找的女子,还有两名在来的路上。”
圣武帝惊呼:“还有两名?”
“是的,下午刚收到山东那边传来的消息,说两天后就到临安了。”
“那就是说一共是五位女子。”
“是的,陛下,各地的户籍都查阅完毕,连同今天下午山东那边递来的消息,一共找到五位女子。”
圣武帝犯了难,他还以为只有一位,现在冒出来五位,到底哪位才是虚空大师口的那位女子?
“上午让你去找华光寺见虚空大师,你去了吗?”
“回陛下,奴才去了华光寺,那里的小师傅说虚空大师出去游历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不过虚空大师临走前留下四个字,说如果陛下派人去寺里就把这四个字交给陛下。这四个字就是顺应天意。”
“顺应天意。”圣武帝边念叨着边想这是什么意思?
“刘福,你说虚空大师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让朕把这五位女子都许给太子?”
“陛下,奴才不懂,陛下何不去问问太后,太后素来喜佛经,或许知道其中的含义。”
刘福这一提议,圣武帝很是赞同,带着刘福急匆匆地向太后的慈宁殿走去。
太后坐在榻上听圣武帝这么一说,沉思片刻说:“这五位女子都是什么出身?”
刘福赶忙上面跪下回答:“回太后,临安城中有一位,是京畿县丞苏呈玉的小女儿苏瑾,苏呈玉的夫人东方欣是云王爷夫人的庶妹,说起来苏呈玉与云王爷还是连襟呢。蜀地有两位女子,一位叫周若颜,家里是做走镖生意的。另一位叫宋云悠,是个乡下的女子。有两位还在路上是山东那边的,一位也姓苏,叫苏秋瑶,家里是做布匹生意的,另一位叫孙媛,是个秀才的女儿。”
“这五位女子家中背景各不一样,想来礼仪举止什么的也差别很大。我看不如这样,把她们安排在慧秀宫让嬷嬷教授礼仪,这琴棋书画什么的也都教一教,免得以后上不了台面。”
“既然这样,那把她们安排在太子府,这样离太子也近些。”
太后瞪了眼圣武帝,“虚空大师说的是江山的继承人,现在是你管着江山。至于太子,既然虚空大师说了顺应天意,那就安心等着。等哪一天天意让太子娶她们,你在下旨指婚。”
圣武帝想想也是,现在自己坐龙位,那自己就是江山的继承人,可是大师说那女子有母仪天下之像,难道是暗示什么?
太后看圣武帝沉思,缓缓开口说:“你也要顺应天意,除非她犯了大错,不然你不可以废后。”
“是,儿子知道了。”光武帝嘴上应着,心里是什么想法就只有自己清楚了。
待圣武帝走后,太后对身边的秋月说:“你去把皇后叫来,就说我有事找她,梳洗打扮就免了,黑灯瞎火的也看不见。”
“是。”
秋月出了慈宁殿,急匆匆地往皇后的仁明殿走去。皇后刚躺床上,就听到嬷嬷来报,说太后身边的秋月姑娘来了。
皇后赶紧让人把秋月请进来,秋月进来后行了礼,轻声说:“奴婢奉太后之命,请皇后娘娘去趟慈宁殿。”
皇后下了床坐在梳妆台边,慢声细语地说:“待我梳洗打扮一下就去慈宁殿。”
秋月低着头说:“太后说皇后娘娘不用梳洗打扮了,黑灯瞎火的看不见什么。”
皇后的手紧紧地抓着梳子,心中很是恼怒:这个老太婆诚心与自己过不去,我身为皇后披头散发地去慈宁殿成何体统,何况一路上还有太监宫女跟着,她这皇后的脸面往哪放?
心里虽这么想,可又不敢真的梳洗打扮,免得到了慈宁殿让那老太婆抓到把柄,只能用丝带把头发束在身后,披上一件披风把帽子戴上,然后皮笑肉不笑地对秋月说:“走吧。”
------题外话------
故事背景与宋代相似,称皇帝为陛下,官家,太后与皇后等说话时称我,而不是哀家,臣妾,太监应称小的或者小人,文中改为了奴才,有些出入,请不要太过计较,也欢迎纠正。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梅香连连赞同:“是是。青竹太坏了。”
“你就没有一点错吗?”
梅香谄笑着说:“姑娘,再怎么我也是个女子,与公子男女有别。你说我一个姑娘家同公子说这个,还要不要脸面了?”
宋云悠一听也对,梅香总归是个姑娘,这看了再告诉公子不太可能。下意识地就相信了梅香的话,更加地认定青竹是个坏透的人。看着愤愤不已的宋云悠,梅香心中松了口气,暗暗替青竹捏了把汗。
一路上宋云悠过得极不平静,白天吐得厉害,晚上又被萧清然吻的天昏地暗,也亏了萧清然用这种方式让她吃点东西,不然还没到临安,她就饿死了。虽然两人没做出格的事情,可每天晚上这样宋云悠不好受,萧清然也忍得难受。
到临安时已是旁晚,前来迎接的是圣武帝身边的太大监刘福,刘福把一行人安排在行宫休息一晚,准备明天一早再在进宫。
宋云悠便让梅香去找萧清然,刘福还以为梅香是宋云悠的丫头,这会见她让梅香回去,小心地问:“姑娘不带丫头进宫吗?”
宋云悠屈膝行了个礼轻声说:“回公公,她不是我的丫头,是父亲担心我,特意让亲戚家姐姐陪我来临安。现在我也到临安了,就让她回去了。”
“你身边没个丫头吗?”
“不过是个乡下女子,哪里用的着丫头。”
刘福是什么人?是宫中的大太监,陛下身边的人,这谦虚的,骄纵的什么样的人没见过?是真的不在乎自己的身份,还是觉得能飞上枝头变凤凰那就不是他的事情了,所以刘福对宋云悠的话也不在意。
安排好事情,刘福便连夜回了宫中,他还有事情向陛下启禀呢。
刘福气喘吁吁地跑进养心殿,圣武帝正在批改奏折,进刘福进来,问道:“都安排好了?”
“回陛下,安排好了。就住在宫外的行宫中,明天一早进宫。”
“那就好。”
“只是。”
圣武帝看他吞吞吐吐的样子,扬声说:“有什么话就说。”
刘福咬咬牙高声说:“回陛下,如今行宫中已有三位圣旨上要找的女子,还有两名在来的路上。”
圣武帝惊呼:“还有两名?”
“是的,下午刚收到山东那边传来的消息,说两天后就到临安了。”
“那就是说一共是五位女子。”
“是的,陛下,各地的户籍都查阅完毕,连同今天下午山东那边递来的消息,一共找到五位女子。”
圣武帝犯了难,他还以为只有一位,现在冒出来五位,到底哪位才是虚空大师口的那位女子?
“上午让你去找华光寺见虚空大师,你去了吗?”
“回陛下,奴才去了华光寺,那里的小师傅说虚空大师出去游历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不过虚空大师临走前留下四个字,说如果陛下派人去寺里就把这四个字交给陛下。这四个字就是顺应天意。”
“顺应天意。”圣武帝边念叨着边想这是什么意思?
“刘福,你说虚空大师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让朕把这五位女子都许给太子?”
“陛下,奴才不懂,陛下何不去问问太后,太后素来喜佛经,或许知道其中的含义。”
刘福这一提议,圣武帝很是赞同,带着刘福急匆匆地向太后的慈宁殿走去。
太后坐在榻上听圣武帝这么一说,沉思片刻说:“这五位女子都是什么出身?”
刘福赶忙上面跪下回答:“回太后,临安城中有一位,是京畿县丞苏呈玉的小女儿苏瑾,苏呈玉的夫人东方欣是云王爷夫人的庶妹,说起来苏呈玉与云王爷还是连襟呢。蜀地有两位女子,一位叫周若颜,家里是做走镖生意的。另一位叫宋云悠,是个乡下的女子。有两位还在路上是山东那边的,一位也姓苏,叫苏秋瑶,家里是做布匹生意的,另一位叫孙媛,是个秀才的女儿。”
“这五位女子家中背景各不一样,想来礼仪举止什么的也差别很大。我看不如这样,把她们安排在慧秀宫让嬷嬷教授礼仪,这琴棋书画什么的也都教一教,免得以后上不了台面。”
“既然这样,那把她们安排在太子府,这样离太子也近些。”
太后瞪了眼圣武帝,“虚空大师说的是江山的继承人,现在是你管着江山。至于太子,既然虚空大师说了顺应天意,那就安心等着。等哪一天天意让太子娶她们,你在下旨指婚。”
圣武帝想想也是,现在自己坐龙位,那自己就是江山的继承人,可是大师说那女子有母仪天下之像,难道是暗示什么?
太后看圣武帝沉思,缓缓开口说:“你也要顺应天意,除非她犯了大错,不然你不可以废后。”
“是,儿子知道了。”光武帝嘴上应着,心里是什么想法就只有自己清楚了。
待圣武帝走后,太后对身边的秋月说:“你去把皇后叫来,就说我有事找她,梳洗打扮就免了,黑灯瞎火的也看不见。”
“是。”
秋月出了慈宁殿,急匆匆地往皇后的仁明殿走去。皇后刚躺床上,就听到嬷嬷来报,说太后身边的秋月姑娘来了。
皇后赶紧让人把秋月请进来,秋月进来后行了礼,轻声说:“奴婢奉太后之命,请皇后娘娘去趟慈宁殿。”
皇后下了床坐在梳妆台边,慢声细语地说:“待我梳洗打扮一下就去慈宁殿。”
秋月低着头说:“太后说皇后娘娘不用梳洗打扮了,黑灯瞎火的看不见什么。”
皇后的手紧紧地抓着梳子,心中很是恼怒:这个老太婆诚心与自己过不去,我身为皇后披头散发地去慈宁殿成何体统,何况一路上还有太监宫女跟着,她这皇后的脸面往哪放?
心里虽这么想,可又不敢真的梳洗打扮,免得到了慈宁殿让那老太婆抓到把柄,只能用丝带把头发束在身后,披上一件披风把帽子戴上,然后皮笑肉不笑地对秋月说:“走吧。”
------题外话------
故事背景与宋代相似,称皇帝为陛下,官家,太后与皇后等说话时称我,而不是哀家,臣妾,太监应称小的或者小人,文中改为了奴才,有些出入,请不要太过计较,也欢迎纠正。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