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008 步步惊险2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这家伙真是不地道。我不禁一愣:平日里我们拿他当大哥相待,啥事都先征求他的意见,甭管他的话或要做的事,我们能做到抑或做不到都二话不说,尽最大努力按照他的意愿去完成,完全视他为神仙敬着。那为什么他还要干如此下流勾当,偷听人家谈话?
他似乎看出我的心思,指责我门缝里看人。我便不高兴了,我又没说别的,你脸就耷拉下来像驴脸似给谁看啊?于是他向我解释道:“他不是那个意思。”然后指了指天花板说,“瞧那上面的天花板,空着那么一大截,乍眼一看,好像有堵墙隔着,实际上跟一间屋子有啥两样?”
我抬头看了看天花板上面,马上觉得刚才我对他的责怪是冤枉人家了。这样,我便忙给他赔礼道歉,是我没调查清楚乱说,千万别当真。当然我知道齐地仁不是那种爱计较的人。看我如此自责,便淡淡一笑,然后劝我千万别把这事放在心上。
看到他一句我一句,似乎没完没了地纠缠不清,若是照这样发展下去事情闹复杂了,恐怕谁都没面子。于是笑乐神便忙解释道:“齐老师,听我也说一句,裘虎这小子心直口快,说话总是信口开河,其实完全没别的意思。”
齐地仁笑了笑,什么都没说,转身往外走去。这样,笑乐神便对我说:“走吧,得抓紧时间赶路。”说完他跟在齐地仁后面走出屋,来到走廊上,并嘱咐后面几个人赶上来。刚一出屋门荷露皎和赵倩茹便疾步赶上来,并超过我们去了院子等候着。紧接着,笑乐神和孟二狗来到院子。见大家都在此,笑乐神便扫描一眼各位的精神状况,觉得精气神还挺足的,便招呼大家上路了。
一路上大家无精打采的样子,让我觉得心情有点沉闷,为了缓解死气沉沉的气氛,我便说起昨夜我在梦中听到的哭声。这一招还真挺灵,瞬间大家都刷地竖起了耳朵,眼睛也瞪大了,全神贯注地洗耳恭听。
讲到中途时荷露皎打趣地说:“是不是做梦娶媳妇?高兴的都落泪了吧?”
“那倒不是,只是隐隐约约听到有小孩子的哭声,撕心裂肺地让人挺难受的。”我皱了下眉头,突然想起今早上与齐地仁发生的那点不快,总觉得有些欠妥。大家出门在外,总得相互照应着点才是。这么想时,便跟齐地仁说:“我做的那个梦,可能是受白天心情不好的缘故吧。”
“也许是吧。”齐地仁只顾低垂着头朝前行走,头也没抬便随口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吗。”
这番话虽然没弄明白,但我却没有追问,不想让他对我再次产生不好的猜测。也许他看出我的心思,冲我淡淡一笑后,便告诉我们,那天我们来时路过一个叫刘家终村的村庄,它的具体位置,古人云:“西至红骡东至蛟,盘龙山前有窝巢”。这里说的“窝巢”指的就是刘家终村。
相传,明清时期许多地方的村民为了自己的信仰,时兴集资修建寺庙。所以当时刘家终村附近的山上有很多寺庙:西寺、东寺、南寺、八蜡庙、菩萨庙。而这个菩萨庙就坐落在刘家终村的东北角,是用青石垒砌而成的,里面有用黄泥捏成再加染料,和成人般大小的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这些善男善女们看上去面目可善,与平常年画里的样子如出一辙。庙内有道士一人住持,和尚数人,院内有一座钟楼,内悬挂一口约百斤重的铁钟,这在当时算是最小的钟了。每次各寺庙撞钟时,和尚们听到其它寺院的钟声洪亮,又听听自己的钟声,觉得实在太小,心里便感到十分难受。
一天,住持便召集众和尚商讨此事,决定庙里全体僧伽分赴各地化缘收废铁铸钟。经过几个月的忙活,收来的废铁已够铸一个钟用的了。住持便找人去章丘请来了能工巧匠,安炉灶炼铁铸钟。铁钟,大都是两个翅子,而废铁化好后铸出来的铁钟却少了一个翅子。于是他们便重新铸造,一连三次都是如此。这到底咋回事?急的工匠和众和尚围绕着铸台团团转,也没想出到底啥原因。这个时候,有位小和尚便禀报了住持。住持一听,觉得有些不对劲,便立即将众和尚召集在一起,问道:‘你们去各地化缘有没有遇到什么事情?’众和尚低头思索,没有一个答话的。住持见无人答话接着又问:‘你们仔细想想,化缘的时候有说不吉利话的没有?’
‘好像有。’有一位小和尚挠下头皮说:‘那天我去刘家终村化缘,正遇到一家有个妇女因孩子调皮而生气。我上前说明来意后,她没好气地说:要铁没有,拿这个孩子去烧了炼铁吧。’
住持说:‘那你快去她家,将那个孩子的生辰、年月、八字记下来,再用秫秸量量他的身高,回来后把那根秫秸放到炼铁炉里烧了。’
小和尚按住持的吩咐,立即赶到刘家终村找到那家妇女,完事后返回来,由住持亲自监督,将那孩子的生辰、年月、八字和丈量孩子身高的秫秸放到炉内,开火化铁铸钟,结果铸出来的铁钟完美无缺。
谁都没料到,大铁钟铸好后,却伴随着“哇”地一声惨叫,那个孩子便死去了。
那个铁钟悬挂到钟楼上后,在每日午夜、清晨、日落时候各响一次。每次钟响方圆数十里的百姓都能听得见。尤其是早晚两头,那低沉而又洪亮的钟声,犹如春雷在马莲台,直至临淄上空震荡。但是,伴随着每次撞钟时都会听到有孩子的哭娘声。而那孩子的母亲每日三次听到撞钟声又都会哭得死去活来。附近村民实在难以忍受,便经全村众乡亲多次去菩萨庙请求,才逼迫僧伽们将钟楼拆掉。”说完,齐地仁脸上现出沉重的神情。
“好凄惨啊!”荷露皎颇有感慨地叹道。
赵倩茹也有同感:“这做娘的,生气归生气,干吗说那气话。后悔了吧!后悔又有啥用,自己的孩子都搭上了。”
不过也有这么一个版本。齐地仁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在刘家终村附近山上的众多寺庙中有座关王庙,是供奉关公的地方,庙很大,院子也宽阔。进得庙门在东边扣着一口大钟,这口大钟有一人多高,像现在农户腌咸菜用的大瓷缸那么大。但是谁也不敢把它悬挂起来,
为什么呢?据说这口大钟悬挂起来,一敲就发出“娘啊娘啊”的哭声,煞是凄惨,哀怨,让人撕心裂肺。所以人们便把这口钟一直扣在地上。听村里老人们讲,当初铸钟的时候,围观的人很多,废铁熔化成铁水后,铸钟时怎么也铸不成形,工匠们也不知啥原因。就在这时候,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怀抱小孩的农妇,她只顾好奇地观看,一不小心怀里的孩子掉进了铁水里。一个大活人掉进几千度的红通通的铁水里面,可想而知,会成什么样子?然而大钟却因此铸成了。虽然大钟完美地铸造成功,但悬挂起来一敲发出的钟声,却是“娘啊娘啊”的哭声。后来有人便说这孩子死得太冤,不然不会发出如此凄惨、哀怨的声音。”
“这做妈的,咋看得孩子?”荷露皎又开始埋怨起那个农妇:“孩子没了,回家怎么跟婆婆说?又咋跟丈夫交代?这往后的日子咋过啊?”瞬间她心底里涌出这么多的疑惑,仿佛这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笑乐神皱了下眉头:“甭管流传于哪个朝代的民间传说,都是世代流传的民间口头叙事,所讲的故事大多是谬悠荒唐之言,自然不能当真。但传说故事既然也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是浪迹于历史中的人们所讲述的,无疑会留下历史的痕迹,向后人传达出人情世故的变迁。因此,谬悠荒唐的传说故事又不妨被用为稽古求实的历史文献,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它。看待传说故事,可以取各种各样的眼光,但要揭示出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眼光却是必不可少的。像我们这些凡人,凭得仅有的那点墨水,想要揭示出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想必只能算得上寡人之见,不值一提。”
“说得没错,我们只是出于好奇才前来探秘,其实能否破解我们所想知道的秘密并不重要。只要将耳闻目睹的传说故事牢记于心,回去慢慢思索,或许有一天便会恍然大悟。”我意味深长地说。
听我这么说,大家似乎都有同感,也就没有再吭声。
一时间,我们都沉默不语,各自心里似乎都沉甸甸的。快要走出康山时,我突然听见头顶上有喜鹊喳喳的叫声,不禁心头一喜:喜鹊叫,喜事来。今天好日子啊,喜鹊都高兴地欢呼雀跃。而且我们越是往前走,喜鹊也尾随着飞来飞去,叽叽喳喳。我伫足凝望:这些喜鹊黑嘴、黑脚、黑羽毛,肚腹下有一大块白色羽毛,翅膀下有一条白色的羽毛,长长的黑尾巴随着叫声上下摆动着,活像音乐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
这只喜鹊看上去根本不怕人观摩,瞧它那神态自若、激情高昂、自顾自地唱着歌谣的样子,多么高傲;使我不解的是,喜鹊大都喜欢成群活动,一般十余只或数十只为一群,穿梭于树林间,像出神入化的游击队似,骤然成群飞向这里,又突然飞向别处。遇惊吓时便一哄而散。而眼前这只喜鹊为什么一反常规,离开群体玩起了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游戏呢?
怀着一颗探究的好奇心,我不由地走向林间深处,有一大群喜鹊在槐树林间飞来飞去,一边飞,一边鸣叫,而且在我越靠近它们时,鸣叫的频率就越加厉害,声音都有些嘶哑,那种急切地焦虑感,试图想阻止我不要前行。
“快来看啊!”我赶忙转身喊笑乐神他们过来:“这里有好多的喜鹊。”
首先跑过来的是孟二狗,紧随其后的是齐地仁。望着这么一大群喜鹊,孟二狗不禁惊讶地叹道:“它们在干啥?是不是又要下雨?听说喜鹊喳喳叫便是下雨的征兆。”
齐地仁说:“我们当地有这么一种说法,清晨喜鹊一边跳跃,一边发出婉转的叫声,是晴天的征兆;如果它叽叽喳喳乱叫,鸣声参差不齐,则是下雨的征兆;如果喜鹊忙碌地储存食粮,则预示着不久将是阴雨连绵的天气。听它们现在的叫声好像有点乱,莫非真要下雨?”说着他抬头望了望万里无云的蓝天,接着说:“大晴的天哪来的雨啊!随后便说起当地有“喜鹊叫,喜事到”的谚语。人们称喜鹊为“报喜鸟”。老人们也叫它“好心鸟”。尤其是到了农历七月七,大家在门前树荫下纳凉,总会说起喜鹊架桥让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说得一波三叹。”
“说起报喜鸟来,我倒想起一件事。”笑乐神打断了齐地仁的话,说唐朝末年,南康人黎景逸,家门前的树上有个鹊巢,平日里他常拿米饭喂巢里的鹊儿,时间一长,人鸟便有了情感。后来黎景逸被屈枉进狱,遽然一天他喂饭的那只喜鹊便飞来落在狱窗前欢叫不断,好像传话的样子。就在这一天,街头上的市民们便奔走相告:‘有大赦将到。’不久,官府追问这消息从哪里传出的?被查问的人都说:‘我们在路上,碰到一个穿黑衣白襟的人,就是他说的。’三天后,大赦之诏,果然传出。人们这才知道:穿黑衣白襟的人,就是喜鹊,消息是它传送的。
难道这些喜鹊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我皱紧了眉头,会告诉什么呢?这么想时,突然我发现前面槐树下有一只喜鹊,扑棱着翅膀欲飞,却怎么也飞不起来,好像受了伤的样子。我不由得上前,弯下腰捡起那只喜鹊仔细察看,它究竟伤到了哪儿?
槐树上传来响动声,我下意识抬头望去,确见一只鹞鹰瞪着大大的眼睛,居高临下地盯着我手里那只喜鹊。难道这喜鹊是被它捉伤的?
据说这种鹞鹰非常凶猛,背灰褐色,腹白色带赤褐色,靠捕食小鸟为生,有时也会像大鸟、蛇发起攻击。它有着一双最为锐利的眼睛,是所有动物无可比拟的;鹞鹰主要以田鼠为食。然而田鼠的洞穴隐藏在草丛下极不容易被发现,但是田鼠尿液中的红外线却十分耀眼,从而使鹞鹰可以根据尿液的痕迹,轻而易举地从几千米的高空中看到田鼠的藏身之地。它不只拥有如此锐利的眼力,还拥有足智多谋的智慧,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等待,更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才能不被发现的监视到所涉猎的对象。
“真可谓神鹰。”我由衷地感叹道。
话说到这里,笑乐神便插嘴道:“没错,鹞鹰的确足智多谋。为什么这么说呢?据说战国时期魏国的魏公子无忌,也就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厘王的弟弟,魏昭王死后,魏安厘王继位,封魏公子无忌为信陵君。有一天,魏公子无忌正在吃饭,有一只鹞鹰追着一只斑鸠,飞到公子无忌身边。公子无忌便把斑鸠遮蔽起来,然后将那只鹞鹰赶跑了。等鹞鹰飞走后,公子无忌就把那只斑鸠放了。谁知道那只鹞鹰藏在不远处的房檐上等候着呢。一见斑鸠出来,就刷地扑下来抓住它给吃了。公子无忌亲眼目睹了这个不愉快的事,便埋怨自己说:斑鸠遇了难来投奔我,而我却没能保住它的命,想来怎么对得起它呢?于是他十分愧疚,一天都没吃饭。
第二天,他的门客们给他逮了几十只鹞鹰送来让他发落。
公子无忌却说:‘害斑鸠的只有一只鹞鹰,我哪能不分青红皂白乱杀无辜?’
‘那怎么办?’门客们呆愣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候他噌地拔出宝剑来,指着那些鹞鹰说:‘没吃斑鸠的你们冲我叫一声,我就会放了你们。否则------尽管下面的话没说出来,那些鹞鹰似乎领会到了他话里的意思,便真都叫了起来,只有一只低着脑袋不出声儿。那没什么好说的,凶手就是它了。于是他就把那只宰了,其余的全部放了。’”
这个传说,想必是说鹞鹰有多么足智多谋;更重要的也是夸公子无忌心眼好。
也有人这么说:齐国公冶长是著名春秋末期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公冶长喜欢周游名山大川。一天清晨,他去临淄城南的牛山踏青赏景,途中突然听到一只鹞鹰在嘎嘎地叫:公冶长,公冶长,牛山有只死獐,你来吃肉我吃肠。公冶长不禁加快了步伐,到了那里果然找到一只獐,可是他并没有把肠子拿给鹞鹰吃。因此鹞鹰怀恨在心,便想法子捉弄他一下。没过多久,那只鹞鹰又像上次一样来通报,公冶长又像上次那样跑往牛山上去,远远地见到一群人围在那儿,议论纷纷。公冶长以为人们围在那儿看死獐,怕被别人抢走,所以老远就喊:那是我打死的!是我打死的!等他跑过来一看,竟然是谋杀案的一具尸体。
这样,围观的人便将公冶长扭送到官府去。县令问到底咋回事?公冶长有口难辩,只好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县令不相信他懂鸟语。刚好这时屋檐下有只鹞鹰在嘎嘎叫,而且声音很急促的样子,县令就问公冶长:如果你懂得鸟语,能听懂这只鹰叽叽喳喳叫的是什么?公冶长仔细听了好一会儿,然后说:那只鹰说,东乡有一辆车翻了,车上的粟米撒了一地,叫大伙儿赶快去吃!县令便派人到东乡去考察,果真如此,随后就放了公冶长。”
类似于这种传说很多,意思都大同小异。我们先不管这些传说对哪个人是贬还是褒,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的都是鹞鹰有多么足智多谋。所以说,那只受伤喜鹊的一举一动都在鹞鹰的视线之内,只要它稍有逃脱之嫌的动作,便随时都会招来杀身之祸。
当那只喜鹊抬起头,发现头顶上的鹞鹰正虎视眈眈的盯着它,展开的翅膀几乎覆盖了头顶上所有的天空。虽然喜鹊一点都不怀疑,对方绝对比自己强很多,因为鹞鹰本来就是地面上小动物的天敌,何况它已经受了伤,在这天生的优势面前,它显得有些无助。但它并不认为在这场对战中,自己就一定会输。当然畏惧还是不可避免。
看到地上那只喜鹊好像吓呆了,瞬间鹞鹰嘴角那一丝嘲讽的笑容似乎更加明显了:看你还能往哪里跑?一双锐利的爪子闪着耀眼的蓝色幽光,而同样锐利的尖喙正凝着一丝冷笑,骄傲的望着那只受伤的喜鹊,好像它已经是自己的果腹之物一样。
让鹞鹰万万没想到的是,眼看就要到嘴的美食竟然被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来的人给搅黄了。当然那一刻,同时让我意识到那群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并不是冲我们来的,是因为鹞鹰啄伤了喜鹊,见自己的同伴遭遇鹞鹰的伤害,喜鹊们便拼命叽叽喳喳地前往营救。
望着眼前这感人的一幕,我似乎明白了。于是我挥手撵走了那只仍不死心的鹞鹰。鹞鹰终于撇下了依依不舍的猎物,万般无奈的用翅膀扇起了一阵狂风,直吹得可怜的那只受伤的喜鹊满地乱滚。不管怎么样,确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孟二狗说:“难怪昨天下山时看到地上有好几只死喜鹊,竟然是鹞鹰做的怪!当时我还以为是人给打死的呢。没想到,罪魁祸首竟然是这么一只鹞鹰!”
在这里的山间林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现有死鸟什么的小动物。齐地仁补充道:“其实鹞鹰可厉害了。有一次我就看到过一场精彩的鹰蛇大战。只见那鹰扑击而下,蛇躲闪了一下,鹰稍一回旋,轻松地将蛇抓住。那条蛇便在鹰的爪子里疯狂地翻滚、扭动,总想顺势盘绕将鹰缠住。但鹰这个时候已经抓着蛇飞到了高空,达到最高点时便轻松地将蛇放了下来,在我们人类来看,似乎它要放弃这场捕杀。其实不然,当蛇从高空中落下地被摔了个半死后,鹰又来个三百六十度的急转弯,急速从高空中俯冲下来将濒死的蛇抓起,随即便飞向了远方。为了防止蛇再次反扑,鹰一边继续抓住蛇的头部和身体不放,一边不时地甩动翅膀,摆脱蛇的反扑。当蛇的体力渐渐不支,完全失去反抗能力时才找个安全着落点开始吞食。
“其实对于鹰来说,蛇是一种十分危险的食物,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捕食者;它有着强大的攻击能力,即使对于它的天敌鹰而言也是如此。若要捕食到这样一个危险的目标,鹰最佳的方法就是一击命中,随后便将其置之死地,一旦一击不能必杀,与蛇陷入缠斗,鹰本身即会处于反被蛇攻杀的危险之中。在缠斗之中,虽然最后的结果通常是鹰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总有一些鹰不幸地葬身蛇吻之下。没有哪一只鹰敢保证下一个死亡的不是自己。”
“看来想吃掉一条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孟二狗说:“看着不大的鸟儿,力气咋那么大。”
“骂谁呢?这么咬牙切齿。”荷露皎不知道谁惹怒了孟二狗,竟招徕如此恶骂。
孟二狗回头瞟了她一眼,啥话都没说。反正说了她也不明白。
一时间,我们都陷入了沉默,心里不知道啥滋味。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脑子却一刻都没有停歇,时不时浮现出那只鹞鹰的影子,总觉得鹞鹰放弃食掉喜鹊的举动有些迷茫。
其实鹞鹰想吃掉喜鹊的欲念非常强烈,为什么却义无反顾地放弃了?显然这不是鹞鹰刚强的性格。
据我所知,鹞鹰为跟人争夺一只鸟儿,会不顾一切使出浑身招数,不是用嘴叼就是用爪捉,不遗余力地攻击人的脑袋,直至对方头破血流双手抱着脑袋狼狈逃窜才罢休。那么眼前的这只鹞鹰为什么在我轻轻一挥手,便扭头飞去?或许它在暗示我们什么?
先是在梦中我听到的哀怨、凄惨、犹如哭娘的钟声,紧接着早上出门便听到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声,以为我们要伤害躺在地上已经被鹞鹰捉伤的同伴,歇斯底里地阻止我们的犯罪;没等我们缓过神来,便遇到鹞鹰的出现。
鹞鹰的出现使我们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喜鹊的惊叫并不是冲我们而来,起码不完全是这个目的。首先,喜鹊向我们发出求救的呼声;二来是警告鹞鹰不要再称王称霸,人类会惩罚你的犯罪行为。而这个时候的鹞鹰却以为我们的出现,是为争夺那只已经被它俘虏的喜鹊,鹰口夺食。
然而,在我们恍然大悟明白了这一切,向鹞鹰发出不是它们所想象的那样的信息后,本来想与我们一决雌雄的鹞鹰,便一改初衷放弃了即将到嘴的美食,扭头远飞离去。
难道鹞鹰超乎寻常的举动,就是想让我们跟它那样学会放弃?我知道那穿过千年历史隧道,源于庙钟传来的如此哀怨、凄惨的哭娘声,对我们下一步的行动实施,或许不是一个很好的征兆。
但是对我这个几乎占有世上所有欲念,而且比任何动物都强烈的多的人,又怎么会说放弃就放弃呢?种种迹象可以表明,离我们此次探秘的目的愈来愈近,越是接近目标匪夷所思的怪事就会纷至沓来。
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说实话,我真的不可而知。
赶了一天的路我们大家都有些疲倦,无精打采地望着已近傍晚,残留在天空的一缕夕阳的余辉,便想找个地方好好歇息一下。也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一头庞大的、像黄牛一样的动物,从我身旁刷地闪过,当下我怔在了那儿,迷茫地望着那个窜入山林的模糊的背影。你们看到了没有?待我缓过神后对笑乐神说:好像有头牛窜过去了!
笑乐神懵懵懂懂,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孟二狗却开了腔:“好像我也看到有个东西打这儿噌地跑过去,到底啥东西没看清楚。你也看到了吧?”说着,把头扭向笑乐神。
笑乐神觉得孟二狗在瞎搅合,唯恐天下不乱,便伸出手去抚摸他的脑门,试一下是否发热,不然咋净说胡话。
孟二狗脑袋一歪,嘴一撇,不服气地说:“这回真没瞎说。”
“真没瞎说?”笑乐神盯着孟二狗,目光咄咄逼人:“那你说说,刚才看到的是啥动物?”
“我说过我没看清楚,真的,就是从我眼前一晃,跟猴子似刷地就过去了。”
“那你们呢,看见了没有?”笑乐神把目光转向我们几个,却看我们没有吱声,便以为都看见了,“既然你们都看见了,那谁能说出是什么动物?”说完,他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他想了很多,但始终没能想出让自己满意的结果,于是,他便问荷露皎和赵倩茹看见没有?在他的心目中,两个女同志总不会像孟二狗一样满嘴里跑火车,睁眼说瞎话。
本来已被我们所说的似牛非牛的动物闹得胆战心惊,笑乐神这突如其来的质问,更使她俩陷入了雪上加霜的困境。瞬间两人脸色蜡黄,荷露皎傻了似地冲着笑乐神一个劲地直摇头,说话语无伦次:“不——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赵倩茹倒还算平静。
城里女孩子真像别人所说得那样胆小如鼠,先前齐地仁不相信,以为别人在嘲讽城里女孩子,眼下目睹后才确信无疑;何况只是听这么一说,就吓成了缩头乌龟,若真遇上传说的魔鬼,还不知吓成啥样?于是他轻轻一笑,说那是一头牛,但不是一般的黄牛。
“你就那么肯定是一头牛?赵倩茹还是有些疑虑。
“没错,传说牛山上确实出现过神牛,也有人说是金牛。”
“真有神牛金牛?”赵倩茹仍没缓过神来。
“甭管神牛还是金牛,反正都是牛。”
由此而推论,刚才闪现的那个庞大动物一定就是那头传说的神牛。笑乐神一听,马上便提起了精神,忙问道:“到底什么牛?跑到哪儿去了?”
“去了牛山。”顺着齐地仁手指的方向望去,确见前面原野中有座突兀的山峰。
顿时,我的眉头突然皱了一下:“牛山?”虽然我的这一神情十分微妙,却丝毫没有逃过笑乐神锐利的眼睛,他心里马上产生了疑问:“是不是觉得这牛山挺神秘?”
“不但这山神秘,我倒是觉得我们都挺神秘的!”
“我们神秘?裘虎,你啥意思?”笑乐神一下瞪大了眼睛。
“我能有啥意思!自从我们踏入田齐王陵这一带,我就发现你们一个个观察事物的眼神都不太对劲儿。神经兮兮的。”
“说谁神经兮兮?你没病吧?裘虎。”笑乐神把手伸过来抚摸着我的脑门,责怪我不要满脑子瞎想,要把心思用在前往田齐王陵探宝上!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他似乎看出我的心思,指责我门缝里看人。我便不高兴了,我又没说别的,你脸就耷拉下来像驴脸似给谁看啊?于是他向我解释道:“他不是那个意思。”然后指了指天花板说,“瞧那上面的天花板,空着那么一大截,乍眼一看,好像有堵墙隔着,实际上跟一间屋子有啥两样?”
我抬头看了看天花板上面,马上觉得刚才我对他的责怪是冤枉人家了。这样,我便忙给他赔礼道歉,是我没调查清楚乱说,千万别当真。当然我知道齐地仁不是那种爱计较的人。看我如此自责,便淡淡一笑,然后劝我千万别把这事放在心上。
看到他一句我一句,似乎没完没了地纠缠不清,若是照这样发展下去事情闹复杂了,恐怕谁都没面子。于是笑乐神便忙解释道:“齐老师,听我也说一句,裘虎这小子心直口快,说话总是信口开河,其实完全没别的意思。”
齐地仁笑了笑,什么都没说,转身往外走去。这样,笑乐神便对我说:“走吧,得抓紧时间赶路。”说完他跟在齐地仁后面走出屋,来到走廊上,并嘱咐后面几个人赶上来。刚一出屋门荷露皎和赵倩茹便疾步赶上来,并超过我们去了院子等候着。紧接着,笑乐神和孟二狗来到院子。见大家都在此,笑乐神便扫描一眼各位的精神状况,觉得精气神还挺足的,便招呼大家上路了。
一路上大家无精打采的样子,让我觉得心情有点沉闷,为了缓解死气沉沉的气氛,我便说起昨夜我在梦中听到的哭声。这一招还真挺灵,瞬间大家都刷地竖起了耳朵,眼睛也瞪大了,全神贯注地洗耳恭听。
讲到中途时荷露皎打趣地说:“是不是做梦娶媳妇?高兴的都落泪了吧?”
“那倒不是,只是隐隐约约听到有小孩子的哭声,撕心裂肺地让人挺难受的。”我皱了下眉头,突然想起今早上与齐地仁发生的那点不快,总觉得有些欠妥。大家出门在外,总得相互照应着点才是。这么想时,便跟齐地仁说:“我做的那个梦,可能是受白天心情不好的缘故吧。”
“也许是吧。”齐地仁只顾低垂着头朝前行走,头也没抬便随口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吗。”
这番话虽然没弄明白,但我却没有追问,不想让他对我再次产生不好的猜测。也许他看出我的心思,冲我淡淡一笑后,便告诉我们,那天我们来时路过一个叫刘家终村的村庄,它的具体位置,古人云:“西至红骡东至蛟,盘龙山前有窝巢”。这里说的“窝巢”指的就是刘家终村。
相传,明清时期许多地方的村民为了自己的信仰,时兴集资修建寺庙。所以当时刘家终村附近的山上有很多寺庙:西寺、东寺、南寺、八蜡庙、菩萨庙。而这个菩萨庙就坐落在刘家终村的东北角,是用青石垒砌而成的,里面有用黄泥捏成再加染料,和成人般大小的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这些善男善女们看上去面目可善,与平常年画里的样子如出一辙。庙内有道士一人住持,和尚数人,院内有一座钟楼,内悬挂一口约百斤重的铁钟,这在当时算是最小的钟了。每次各寺庙撞钟时,和尚们听到其它寺院的钟声洪亮,又听听自己的钟声,觉得实在太小,心里便感到十分难受。
一天,住持便召集众和尚商讨此事,决定庙里全体僧伽分赴各地化缘收废铁铸钟。经过几个月的忙活,收来的废铁已够铸一个钟用的了。住持便找人去章丘请来了能工巧匠,安炉灶炼铁铸钟。铁钟,大都是两个翅子,而废铁化好后铸出来的铁钟却少了一个翅子。于是他们便重新铸造,一连三次都是如此。这到底咋回事?急的工匠和众和尚围绕着铸台团团转,也没想出到底啥原因。这个时候,有位小和尚便禀报了住持。住持一听,觉得有些不对劲,便立即将众和尚召集在一起,问道:‘你们去各地化缘有没有遇到什么事情?’众和尚低头思索,没有一个答话的。住持见无人答话接着又问:‘你们仔细想想,化缘的时候有说不吉利话的没有?’
‘好像有。’有一位小和尚挠下头皮说:‘那天我去刘家终村化缘,正遇到一家有个妇女因孩子调皮而生气。我上前说明来意后,她没好气地说:要铁没有,拿这个孩子去烧了炼铁吧。’
住持说:‘那你快去她家,将那个孩子的生辰、年月、八字记下来,再用秫秸量量他的身高,回来后把那根秫秸放到炼铁炉里烧了。’
小和尚按住持的吩咐,立即赶到刘家终村找到那家妇女,完事后返回来,由住持亲自监督,将那孩子的生辰、年月、八字和丈量孩子身高的秫秸放到炉内,开火化铁铸钟,结果铸出来的铁钟完美无缺。
谁都没料到,大铁钟铸好后,却伴随着“哇”地一声惨叫,那个孩子便死去了。
那个铁钟悬挂到钟楼上后,在每日午夜、清晨、日落时候各响一次。每次钟响方圆数十里的百姓都能听得见。尤其是早晚两头,那低沉而又洪亮的钟声,犹如春雷在马莲台,直至临淄上空震荡。但是,伴随着每次撞钟时都会听到有孩子的哭娘声。而那孩子的母亲每日三次听到撞钟声又都会哭得死去活来。附近村民实在难以忍受,便经全村众乡亲多次去菩萨庙请求,才逼迫僧伽们将钟楼拆掉。”说完,齐地仁脸上现出沉重的神情。
“好凄惨啊!”荷露皎颇有感慨地叹道。
赵倩茹也有同感:“这做娘的,生气归生气,干吗说那气话。后悔了吧!后悔又有啥用,自己的孩子都搭上了。”
不过也有这么一个版本。齐地仁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在刘家终村附近山上的众多寺庙中有座关王庙,是供奉关公的地方,庙很大,院子也宽阔。进得庙门在东边扣着一口大钟,这口大钟有一人多高,像现在农户腌咸菜用的大瓷缸那么大。但是谁也不敢把它悬挂起来,
为什么呢?据说这口大钟悬挂起来,一敲就发出“娘啊娘啊”的哭声,煞是凄惨,哀怨,让人撕心裂肺。所以人们便把这口钟一直扣在地上。听村里老人们讲,当初铸钟的时候,围观的人很多,废铁熔化成铁水后,铸钟时怎么也铸不成形,工匠们也不知啥原因。就在这时候,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怀抱小孩的农妇,她只顾好奇地观看,一不小心怀里的孩子掉进了铁水里。一个大活人掉进几千度的红通通的铁水里面,可想而知,会成什么样子?然而大钟却因此铸成了。虽然大钟完美地铸造成功,但悬挂起来一敲发出的钟声,却是“娘啊娘啊”的哭声。后来有人便说这孩子死得太冤,不然不会发出如此凄惨、哀怨的声音。”
“这做妈的,咋看得孩子?”荷露皎又开始埋怨起那个农妇:“孩子没了,回家怎么跟婆婆说?又咋跟丈夫交代?这往后的日子咋过啊?”瞬间她心底里涌出这么多的疑惑,仿佛这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笑乐神皱了下眉头:“甭管流传于哪个朝代的民间传说,都是世代流传的民间口头叙事,所讲的故事大多是谬悠荒唐之言,自然不能当真。但传说故事既然也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是浪迹于历史中的人们所讲述的,无疑会留下历史的痕迹,向后人传达出人情世故的变迁。因此,谬悠荒唐的传说故事又不妨被用为稽古求实的历史文献,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它。看待传说故事,可以取各种各样的眼光,但要揭示出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眼光却是必不可少的。像我们这些凡人,凭得仅有的那点墨水,想要揭示出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想必只能算得上寡人之见,不值一提。”
“说得没错,我们只是出于好奇才前来探秘,其实能否破解我们所想知道的秘密并不重要。只要将耳闻目睹的传说故事牢记于心,回去慢慢思索,或许有一天便会恍然大悟。”我意味深长地说。
听我这么说,大家似乎都有同感,也就没有再吭声。
一时间,我们都沉默不语,各自心里似乎都沉甸甸的。快要走出康山时,我突然听见头顶上有喜鹊喳喳的叫声,不禁心头一喜:喜鹊叫,喜事来。今天好日子啊,喜鹊都高兴地欢呼雀跃。而且我们越是往前走,喜鹊也尾随着飞来飞去,叽叽喳喳。我伫足凝望:这些喜鹊黑嘴、黑脚、黑羽毛,肚腹下有一大块白色羽毛,翅膀下有一条白色的羽毛,长长的黑尾巴随着叫声上下摆动着,活像音乐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
这只喜鹊看上去根本不怕人观摩,瞧它那神态自若、激情高昂、自顾自地唱着歌谣的样子,多么高傲;使我不解的是,喜鹊大都喜欢成群活动,一般十余只或数十只为一群,穿梭于树林间,像出神入化的游击队似,骤然成群飞向这里,又突然飞向别处。遇惊吓时便一哄而散。而眼前这只喜鹊为什么一反常规,离开群体玩起了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游戏呢?
怀着一颗探究的好奇心,我不由地走向林间深处,有一大群喜鹊在槐树林间飞来飞去,一边飞,一边鸣叫,而且在我越靠近它们时,鸣叫的频率就越加厉害,声音都有些嘶哑,那种急切地焦虑感,试图想阻止我不要前行。
“快来看啊!”我赶忙转身喊笑乐神他们过来:“这里有好多的喜鹊。”
首先跑过来的是孟二狗,紧随其后的是齐地仁。望着这么一大群喜鹊,孟二狗不禁惊讶地叹道:“它们在干啥?是不是又要下雨?听说喜鹊喳喳叫便是下雨的征兆。”
齐地仁说:“我们当地有这么一种说法,清晨喜鹊一边跳跃,一边发出婉转的叫声,是晴天的征兆;如果它叽叽喳喳乱叫,鸣声参差不齐,则是下雨的征兆;如果喜鹊忙碌地储存食粮,则预示着不久将是阴雨连绵的天气。听它们现在的叫声好像有点乱,莫非真要下雨?”说着他抬头望了望万里无云的蓝天,接着说:“大晴的天哪来的雨啊!随后便说起当地有“喜鹊叫,喜事到”的谚语。人们称喜鹊为“报喜鸟”。老人们也叫它“好心鸟”。尤其是到了农历七月七,大家在门前树荫下纳凉,总会说起喜鹊架桥让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说得一波三叹。”
“说起报喜鸟来,我倒想起一件事。”笑乐神打断了齐地仁的话,说唐朝末年,南康人黎景逸,家门前的树上有个鹊巢,平日里他常拿米饭喂巢里的鹊儿,时间一长,人鸟便有了情感。后来黎景逸被屈枉进狱,遽然一天他喂饭的那只喜鹊便飞来落在狱窗前欢叫不断,好像传话的样子。就在这一天,街头上的市民们便奔走相告:‘有大赦将到。’不久,官府追问这消息从哪里传出的?被查问的人都说:‘我们在路上,碰到一个穿黑衣白襟的人,就是他说的。’三天后,大赦之诏,果然传出。人们这才知道:穿黑衣白襟的人,就是喜鹊,消息是它传送的。
难道这些喜鹊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我皱紧了眉头,会告诉什么呢?这么想时,突然我发现前面槐树下有一只喜鹊,扑棱着翅膀欲飞,却怎么也飞不起来,好像受了伤的样子。我不由得上前,弯下腰捡起那只喜鹊仔细察看,它究竟伤到了哪儿?
槐树上传来响动声,我下意识抬头望去,确见一只鹞鹰瞪着大大的眼睛,居高临下地盯着我手里那只喜鹊。难道这喜鹊是被它捉伤的?
据说这种鹞鹰非常凶猛,背灰褐色,腹白色带赤褐色,靠捕食小鸟为生,有时也会像大鸟、蛇发起攻击。它有着一双最为锐利的眼睛,是所有动物无可比拟的;鹞鹰主要以田鼠为食。然而田鼠的洞穴隐藏在草丛下极不容易被发现,但是田鼠尿液中的红外线却十分耀眼,从而使鹞鹰可以根据尿液的痕迹,轻而易举地从几千米的高空中看到田鼠的藏身之地。它不只拥有如此锐利的眼力,还拥有足智多谋的智慧,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等待,更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才能不被发现的监视到所涉猎的对象。
“真可谓神鹰。”我由衷地感叹道。
话说到这里,笑乐神便插嘴道:“没错,鹞鹰的确足智多谋。为什么这么说呢?据说战国时期魏国的魏公子无忌,也就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厘王的弟弟,魏昭王死后,魏安厘王继位,封魏公子无忌为信陵君。有一天,魏公子无忌正在吃饭,有一只鹞鹰追着一只斑鸠,飞到公子无忌身边。公子无忌便把斑鸠遮蔽起来,然后将那只鹞鹰赶跑了。等鹞鹰飞走后,公子无忌就把那只斑鸠放了。谁知道那只鹞鹰藏在不远处的房檐上等候着呢。一见斑鸠出来,就刷地扑下来抓住它给吃了。公子无忌亲眼目睹了这个不愉快的事,便埋怨自己说:斑鸠遇了难来投奔我,而我却没能保住它的命,想来怎么对得起它呢?于是他十分愧疚,一天都没吃饭。
第二天,他的门客们给他逮了几十只鹞鹰送来让他发落。
公子无忌却说:‘害斑鸠的只有一只鹞鹰,我哪能不分青红皂白乱杀无辜?’
‘那怎么办?’门客们呆愣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候他噌地拔出宝剑来,指着那些鹞鹰说:‘没吃斑鸠的你们冲我叫一声,我就会放了你们。否则------尽管下面的话没说出来,那些鹞鹰似乎领会到了他话里的意思,便真都叫了起来,只有一只低着脑袋不出声儿。那没什么好说的,凶手就是它了。于是他就把那只宰了,其余的全部放了。’”
这个传说,想必是说鹞鹰有多么足智多谋;更重要的也是夸公子无忌心眼好。
也有人这么说:齐国公冶长是著名春秋末期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公冶长喜欢周游名山大川。一天清晨,他去临淄城南的牛山踏青赏景,途中突然听到一只鹞鹰在嘎嘎地叫:公冶长,公冶长,牛山有只死獐,你来吃肉我吃肠。公冶长不禁加快了步伐,到了那里果然找到一只獐,可是他并没有把肠子拿给鹞鹰吃。因此鹞鹰怀恨在心,便想法子捉弄他一下。没过多久,那只鹞鹰又像上次一样来通报,公冶长又像上次那样跑往牛山上去,远远地见到一群人围在那儿,议论纷纷。公冶长以为人们围在那儿看死獐,怕被别人抢走,所以老远就喊:那是我打死的!是我打死的!等他跑过来一看,竟然是谋杀案的一具尸体。
这样,围观的人便将公冶长扭送到官府去。县令问到底咋回事?公冶长有口难辩,只好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县令不相信他懂鸟语。刚好这时屋檐下有只鹞鹰在嘎嘎叫,而且声音很急促的样子,县令就问公冶长:如果你懂得鸟语,能听懂这只鹰叽叽喳喳叫的是什么?公冶长仔细听了好一会儿,然后说:那只鹰说,东乡有一辆车翻了,车上的粟米撒了一地,叫大伙儿赶快去吃!县令便派人到东乡去考察,果真如此,随后就放了公冶长。”
类似于这种传说很多,意思都大同小异。我们先不管这些传说对哪个人是贬还是褒,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的都是鹞鹰有多么足智多谋。所以说,那只受伤喜鹊的一举一动都在鹞鹰的视线之内,只要它稍有逃脱之嫌的动作,便随时都会招来杀身之祸。
当那只喜鹊抬起头,发现头顶上的鹞鹰正虎视眈眈的盯着它,展开的翅膀几乎覆盖了头顶上所有的天空。虽然喜鹊一点都不怀疑,对方绝对比自己强很多,因为鹞鹰本来就是地面上小动物的天敌,何况它已经受了伤,在这天生的优势面前,它显得有些无助。但它并不认为在这场对战中,自己就一定会输。当然畏惧还是不可避免。
看到地上那只喜鹊好像吓呆了,瞬间鹞鹰嘴角那一丝嘲讽的笑容似乎更加明显了:看你还能往哪里跑?一双锐利的爪子闪着耀眼的蓝色幽光,而同样锐利的尖喙正凝着一丝冷笑,骄傲的望着那只受伤的喜鹊,好像它已经是自己的果腹之物一样。
让鹞鹰万万没想到的是,眼看就要到嘴的美食竟然被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来的人给搅黄了。当然那一刻,同时让我意识到那群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并不是冲我们来的,是因为鹞鹰啄伤了喜鹊,见自己的同伴遭遇鹞鹰的伤害,喜鹊们便拼命叽叽喳喳地前往营救。
望着眼前这感人的一幕,我似乎明白了。于是我挥手撵走了那只仍不死心的鹞鹰。鹞鹰终于撇下了依依不舍的猎物,万般无奈的用翅膀扇起了一阵狂风,直吹得可怜的那只受伤的喜鹊满地乱滚。不管怎么样,确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孟二狗说:“难怪昨天下山时看到地上有好几只死喜鹊,竟然是鹞鹰做的怪!当时我还以为是人给打死的呢。没想到,罪魁祸首竟然是这么一只鹞鹰!”
在这里的山间林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现有死鸟什么的小动物。齐地仁补充道:“其实鹞鹰可厉害了。有一次我就看到过一场精彩的鹰蛇大战。只见那鹰扑击而下,蛇躲闪了一下,鹰稍一回旋,轻松地将蛇抓住。那条蛇便在鹰的爪子里疯狂地翻滚、扭动,总想顺势盘绕将鹰缠住。但鹰这个时候已经抓着蛇飞到了高空,达到最高点时便轻松地将蛇放了下来,在我们人类来看,似乎它要放弃这场捕杀。其实不然,当蛇从高空中落下地被摔了个半死后,鹰又来个三百六十度的急转弯,急速从高空中俯冲下来将濒死的蛇抓起,随即便飞向了远方。为了防止蛇再次反扑,鹰一边继续抓住蛇的头部和身体不放,一边不时地甩动翅膀,摆脱蛇的反扑。当蛇的体力渐渐不支,完全失去反抗能力时才找个安全着落点开始吞食。
“其实对于鹰来说,蛇是一种十分危险的食物,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捕食者;它有着强大的攻击能力,即使对于它的天敌鹰而言也是如此。若要捕食到这样一个危险的目标,鹰最佳的方法就是一击命中,随后便将其置之死地,一旦一击不能必杀,与蛇陷入缠斗,鹰本身即会处于反被蛇攻杀的危险之中。在缠斗之中,虽然最后的结果通常是鹰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总有一些鹰不幸地葬身蛇吻之下。没有哪一只鹰敢保证下一个死亡的不是自己。”
“看来想吃掉一条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孟二狗说:“看着不大的鸟儿,力气咋那么大。”
“骂谁呢?这么咬牙切齿。”荷露皎不知道谁惹怒了孟二狗,竟招徕如此恶骂。
孟二狗回头瞟了她一眼,啥话都没说。反正说了她也不明白。
一时间,我们都陷入了沉默,心里不知道啥滋味。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脑子却一刻都没有停歇,时不时浮现出那只鹞鹰的影子,总觉得鹞鹰放弃食掉喜鹊的举动有些迷茫。
其实鹞鹰想吃掉喜鹊的欲念非常强烈,为什么却义无反顾地放弃了?显然这不是鹞鹰刚强的性格。
据我所知,鹞鹰为跟人争夺一只鸟儿,会不顾一切使出浑身招数,不是用嘴叼就是用爪捉,不遗余力地攻击人的脑袋,直至对方头破血流双手抱着脑袋狼狈逃窜才罢休。那么眼前的这只鹞鹰为什么在我轻轻一挥手,便扭头飞去?或许它在暗示我们什么?
先是在梦中我听到的哀怨、凄惨、犹如哭娘的钟声,紧接着早上出门便听到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声,以为我们要伤害躺在地上已经被鹞鹰捉伤的同伴,歇斯底里地阻止我们的犯罪;没等我们缓过神来,便遇到鹞鹰的出现。
鹞鹰的出现使我们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喜鹊的惊叫并不是冲我们而来,起码不完全是这个目的。首先,喜鹊向我们发出求救的呼声;二来是警告鹞鹰不要再称王称霸,人类会惩罚你的犯罪行为。而这个时候的鹞鹰却以为我们的出现,是为争夺那只已经被它俘虏的喜鹊,鹰口夺食。
然而,在我们恍然大悟明白了这一切,向鹞鹰发出不是它们所想象的那样的信息后,本来想与我们一决雌雄的鹞鹰,便一改初衷放弃了即将到嘴的美食,扭头远飞离去。
难道鹞鹰超乎寻常的举动,就是想让我们跟它那样学会放弃?我知道那穿过千年历史隧道,源于庙钟传来的如此哀怨、凄惨的哭娘声,对我们下一步的行动实施,或许不是一个很好的征兆。
但是对我这个几乎占有世上所有欲念,而且比任何动物都强烈的多的人,又怎么会说放弃就放弃呢?种种迹象可以表明,离我们此次探秘的目的愈来愈近,越是接近目标匪夷所思的怪事就会纷至沓来。
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说实话,我真的不可而知。
赶了一天的路我们大家都有些疲倦,无精打采地望着已近傍晚,残留在天空的一缕夕阳的余辉,便想找个地方好好歇息一下。也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一头庞大的、像黄牛一样的动物,从我身旁刷地闪过,当下我怔在了那儿,迷茫地望着那个窜入山林的模糊的背影。你们看到了没有?待我缓过神后对笑乐神说:好像有头牛窜过去了!
笑乐神懵懵懂懂,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孟二狗却开了腔:“好像我也看到有个东西打这儿噌地跑过去,到底啥东西没看清楚。你也看到了吧?”说着,把头扭向笑乐神。
笑乐神觉得孟二狗在瞎搅合,唯恐天下不乱,便伸出手去抚摸他的脑门,试一下是否发热,不然咋净说胡话。
孟二狗脑袋一歪,嘴一撇,不服气地说:“这回真没瞎说。”
“真没瞎说?”笑乐神盯着孟二狗,目光咄咄逼人:“那你说说,刚才看到的是啥动物?”
“我说过我没看清楚,真的,就是从我眼前一晃,跟猴子似刷地就过去了。”
“那你们呢,看见了没有?”笑乐神把目光转向我们几个,却看我们没有吱声,便以为都看见了,“既然你们都看见了,那谁能说出是什么动物?”说完,他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他想了很多,但始终没能想出让自己满意的结果,于是,他便问荷露皎和赵倩茹看见没有?在他的心目中,两个女同志总不会像孟二狗一样满嘴里跑火车,睁眼说瞎话。
本来已被我们所说的似牛非牛的动物闹得胆战心惊,笑乐神这突如其来的质问,更使她俩陷入了雪上加霜的困境。瞬间两人脸色蜡黄,荷露皎傻了似地冲着笑乐神一个劲地直摇头,说话语无伦次:“不——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赵倩茹倒还算平静。
城里女孩子真像别人所说得那样胆小如鼠,先前齐地仁不相信,以为别人在嘲讽城里女孩子,眼下目睹后才确信无疑;何况只是听这么一说,就吓成了缩头乌龟,若真遇上传说的魔鬼,还不知吓成啥样?于是他轻轻一笑,说那是一头牛,但不是一般的黄牛。
“你就那么肯定是一头牛?赵倩茹还是有些疑虑。
“没错,传说牛山上确实出现过神牛,也有人说是金牛。”
“真有神牛金牛?”赵倩茹仍没缓过神来。
“甭管神牛还是金牛,反正都是牛。”
由此而推论,刚才闪现的那个庞大动物一定就是那头传说的神牛。笑乐神一听,马上便提起了精神,忙问道:“到底什么牛?跑到哪儿去了?”
“去了牛山。”顺着齐地仁手指的方向望去,确见前面原野中有座突兀的山峰。
顿时,我的眉头突然皱了一下:“牛山?”虽然我的这一神情十分微妙,却丝毫没有逃过笑乐神锐利的眼睛,他心里马上产生了疑问:“是不是觉得这牛山挺神秘?”
“不但这山神秘,我倒是觉得我们都挺神秘的!”
“我们神秘?裘虎,你啥意思?”笑乐神一下瞪大了眼睛。
“我能有啥意思!自从我们踏入田齐王陵这一带,我就发现你们一个个观察事物的眼神都不太对劲儿。神经兮兮的。”
“说谁神经兮兮?你没病吧?裘虎。”笑乐神把手伸过来抚摸着我的脑门,责怪我不要满脑子瞎想,要把心思用在前往田齐王陵探宝上!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