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血沃初唐 > 正文 5、突厥偷袭

正文 5、突厥偷袭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大业十一年(公元六一五年)八月,炀帝在晋阳宫度完盛暑,因天气转凉,心念一转,又思赏玩草原秋色,于是传旨起驾北巡。

    八月的草原,虽已西风猎猎,草叶枯黄了将近一半,但大草原远远近近黄绿相间,劲风一吹,起伏有序,有如大海波涛轻荡,放眼一望,远无边际,尽管缺少春季的万紫千红,却也别有一番光景,一种情趣,令人大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之感。.c66c.

    炀帝尽情地饱览了一番草原风光,一时兴起,觉得很有必要换点儿新花样玩玩,方称不虚此行,于是欣然下旨,令随行妃嫔美人全部下车,无拘无束地欣赏大自然美色。众美人领旨,无不心领神会,为了博得皇上欢心,纷纷兴高采烈地走入草地,有如众星捧月,挖空心思,搔首弄姿,各显神通,使尽各自的看家本领,载歌载舞,娇呼嬉闹,簇拥在其身边。炀帝不断转头环顾众位美人,见她们一个个姿态各异,在四周草丛中飘然欢叫,恍如大群仙女临凡,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有了如此浪漫的情境催化,他不由诗兴大发,轻轻咳嗽一声清清嗓子,便摇头晃脑吟出一首题名《饮马长城窟》的五言诗来:

    萧萧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炀帝吟完诗,众人尚未来得及出声赞好,却有探马传来急报:突厥始毕可汗亲率十万铁骑,阴谋袭击皇上,兵马离此已不过二十里远近,还望皇上尽快采取对策。

    突厥兴起于准噶尔盆地以北,后迁移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北山,因不堪忍受当地柔然族欺压而转迁金山(今阿尔秦山)南麓,以锻铁为业,但还是死法摆脱柔然人的残酷奴役,被时人称为“锻奴”。

    西魏废帝元年(公元五五二年),突厥人涌现出一位杰出首领——阿史那土门,在其统率下,一举击败柔然统治者。自此后,阿史那土门以狼为图腾,树起大纛(俗称“狼头纛”),建立了突厥汗国,自称伊利可汗,从而使突厥人扬眉吐气,摆脱了长期以来的屈辱处境。

    阿史那土门身高一丈有余,力大无穷,能双手力分斗牛,自信天下无敌,因突厥汗国的成功建立,越发有了称霸天下的雄心,更加崇尚武力。他率领部下东征西讨,征服了周边众多部族,占据了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里海)万里,南抵漠北,北达北海(贝尔加湖),纵横数千里广阔地土。其本人去世后,后代因权位之争,分裂为东、西二突厥。西突厥素常与中土朝廷交好,双方常有使者互通往来,或通商交换货物。**却长期与朝廷为敌,不时出兵骚扰边境,劫夺边关百姓人口财物,长期以来,堪称朝廷心腹大患。

    文帝时期,国家一统,国力空前强盛,为了消除边患,曾以和亲方式,将皇室公主下嫁大汗,使**一度臣服。文帝去世后,始毕可汗得知炀帝一味倒行逆施,将上好一个国家搅扰得鸡犬不宁,断定大隋江山要不了多久便将土崩瓦解,野心再度膨胀,常思进犯中原,此番得知炀帝率队前来草原游玩,正好出兵一举生擒,进而以之为人质,勒逼中土军民臣服。

    前面说过,在这以前,炀帝虽然也有过多度率军出征经历,堪称纵横天下。可惜,那番经历全是表面现象。那阵儿,他充其量只是一个十余岁的小孩子,指挥作战,或日常各种事务的处理,全由高颎、杨素等人代为操劳,其本人但须安安静静高坐大帐、帅堂,装模作样发号施令一番即可。此番突然遭遇此等从未有过的危险,他无疑成了一个十足的外行,加上车队里文官女眷众多,越发成了累赘。因此,突厥大队还远远不见踪影,自己先慌了手脚,不知该怎么应付才好。

    随同炀帝身边出游的朝中重臣不少,那些人平日在朝堂上往往出口成章,将各种问题或事物分析得条条是道,令人难以反驳。但是,眼前的事实太残酷,敌我兵力对比太悬殊,绝非什么人一番空泛的大道理能够解决的。因此,大多数人除了闭上臭嘴免开尊口,再无第二种选择。内史侍郎萧瑀(萧皇后的胞弟)遇事沉着冷静,善于应变,目睹这一情形,慌忙上前跪奏:“此地离雁门关(今山西代县)不远,陛下理宜就近入关暂避一时,待后再按军情发展变化决定下步对策为是!”

    一句话提醒梦中人,于眼前局势分析,还有比那更为可行、更能解救危机的好方案吗!因此,众官概无异议,一齐将眼光盯住炀帝,等候其点头。炀帝正愁无计可施,经萧瑀这一提醒,正如落水者突然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二话不说,率领身边那支庞大却无多少战斗力的车队,慌慌张张逃往雁门关。

    情势也危险至极,车驾刚刚入关,突厥铁骑便尾追至城下,大队兵马迅速四散开来,将全城围得水泄不通。

    为了大体探明突厥人虚实,更为安定人心,萧瑀未待炀帝一口气喘匀,便奏请其务必亲自登城察看敌情,以便确定相应对策。

    炀帝本来已属惊弓之鸟,虽然暂时有了避难之所,一颗心却一直在嘣嘣乱跳。此刻,他委实没有胆量轻易抛头露面,去冒那种风险。但是,大敌当前,身为一国之主,他想推却无法找到借口,只得壮起胆子,在百官簇拥下,缓缓登上城楼,勉强睁大眼睛木呆呆地朝城下观望。未料他那一望,就望了个心惊肉跳——城外漫山遍野密密匝匝,四处人头攒动,战马嘶鸣,全是突厥铁骑,那气势,大有将城头一举踏平之意!他的心一慌,正待找个借口尽快离去,不防城下一支利箭飞来,挟着呼呼风声,擦着其耳根边飞过,直吓得在场所有人一个个惊呼不已。他本人更是吓得面如土色,身子往后一瘫,控制不住当场尿了裤子。于是,他再也顾不得一张老脸面,双手抱定紧随在身边的小儿子赵王杨杲,大声痛哭起来。

    众官慌忙将炀帝父子从墙边拉开,进而相互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该说什么好。沉默了好一阵,不知谁率先开口,众官方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表各自的高见。然而,各人的看法极不一致,各有各的道理,却谁也说服不了谁。

    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主张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请求遴选城中所有精骑,保护炀帝突围。但是,他的话才出口,便遭到纳言苏威的坚决反对。苏威以为,以城中有限的几千兵马,想成功地从十余万突厥铁骑包围圈中冲出去,进而顺利摆脱追击,可能性简直微乎其微,因此提议死守待援。

    民部尚书樊子盖也很赞成苏威的看法,同时分析,以往国内劳役与国外战事过于频繁,全国军民大多心怀怨望,非常时刻,请求炀帝还得特事特办,火速下旨,承诺日后永远停止征伐高丽,同时重赏守城将士,借以安定人心,鼓舞士气,方为最可行之策。

    雁门郡守崔元贤进一步提出,雁门是边境小城,城中兵微将寡,储粮不多,突然增添许多人口马匹,单是粮草一事便是个大难题,众将士无物裹腹,哪怕士气再高,也无法久守。但是,粮草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或者说想要便能获得的。时下,唯一可行之计,还得趁夜深人静突厥兵熟睡之际,令人火速突围,前往并州,令李渊领兵前来救援,方有可能获得一线生机。

    炀帝尽管一生从未有过纳谏习惯,别说众官的话还多半说得很刺耳,让他一听就气得想杀人,但危急关头,心胸只能变得宽容大度了。因此,他非但没有生气,相反还耐心地综合了各人看法,即时付诸实施,当场下旨,向全城将士作出永远停伐高丽的决定。与此同时,他还郑重承诺,凡是这回守城有功将士,待击败突厥大军后,一律官晋三级,同时下旨崔元贤简选百名精骑,连夜出城,前往并州搬取救兵。

    圣旨一出,众将士果然欢呼雀跃,纷纷盟誓与皇上同生死,与雁门共存亡。崔元贤身负求援重责,更是不敢怠慢,领旨后赶赴军营,精挑细选,选出一百名敢死善战的骑兵,一百匹好马,二更时分准备好饭菜草料,人马饱餐一顿,三更出城,人含枚,马摘铃,利用久驻雁门,熟悉地形的优势,一声不响,东绕西拐,偷偷穿梭于突厥各兵营之间,一鼓作气,往并州方向破围而去。

    兵力几十倍于隋军,始毕可汗料定事情再怎么变化,炀帝也铁定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飞,防守便不是太严密。隋军突然出城,并且未向任何一个兵营发起攻击,突厥兵大多沉睡在梦中,惊醒后,弄不清对方真实意图所在,一个个迷迷糊糊追出大营,还是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隋军来自何方,来此有何企图,崔元贤那百名骑兵早已去得远了。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