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暧昧汉史 > 前传 3-乱秦

前传 3-乱秦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在关中杀得眼红,南方的楚国小城阳城却很宁静。一个被雇来耕田的少年悠闲地坐在田垄上休息,看着旁边的同伴,忽然感叹了一句:“苟富贵,无相忘。”同伴们愣了一下,哄然大笑:“你丫不过一种田的,谈什么富贵?”少年叹了一口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两句经典台词引出了我们大秦帝国的始乱者-陈胜,看出来了没,陈胜骨子里不是一个农民,至少也是一个知青,也是个理想青年。

    公元前209年七月,已经是个屯长的陈胜带着900名准备去边境匈奴作战的兵走到了大泽乡(如今的安徽省宿县小刘村,靠近淮河支流)。老天爷为了给陈胜青史留名的机会,连着几天瓢泼大雨,冲毁了道路,迫使他们滞留在大泽乡,不能按时到达边境。依据刑罚,他们全部要被处死。

    陈胜是个有鸿鹄之志的理想青年,当然不想死,一天晚上他把另一名小头领吴广叫到自己住处,说:“我们已经站在悬崖边上了,逃也是死,不逃也是死,还不如博一把做番大事,你怎么看?”

    吴广:“我当然不想死,可就我们几个人怎么做大事,要有小弟才能当大哥!”

    陈胜想了想:“理由还不简单,胡亥不是长子,没有继承权,做皇帝的应该是扶苏,听说扶苏是被胡亥杀的,这是其一;还有,楚国人很怀念项燕,当年那个对秦作战的名将。传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果我们以这两个人的名义号召,一定有很多人拥护,到时候不是愁没有小弟,而是手下太多你管不过来。”这点再次证实了陈胜是个知青而不是纯粹的农民,他提出了一条历朝历代政变、夺权、起义的“圣经”:你的位子来路不正,我要替天行道!虽然项燕九泉之下肯定有点纳闷自己怎么就和曾经的敌人秦太子扶苏摆一块成了精神旗帜了,不过这是乱世,没人管那么多。

    吴广还是有些犹豫,陈胜自己也没什么把握,两个人就把扔骰子的权利交给老天,跑去找了个算命的算了一卦,算命的说:“你们要做的事都会成功,但你们死后会化为厉鬼。”吴广一听就有些泄气,就算把胡亥拉下来又怎么样,命还是要没,一样享受不到什么福利。陈胜脑筋一转:连我这样的鸿鹄之志都迷信鬼神,何况其他人。

    于是他和吴广偷偷在布上用朱砂写上“陈胜王”三字,塞入了鱼肚子里,刻意让士兵捕到这条鱼。然后,吴广深夜躲进营地旁的寺庙中,点了篝火,嚎了大半夜的“大楚兴,陈胜王!”让大家一个晚上失眠有点神经衰弱,接着第二天杀鱼的时候“陈胜王”的布条一下从鱼肚子里蹦乱出来,士兵们本来就衰弱的神经更脆弱了,陈胜老师抓住机会,现场来了个即兴演讲,让士兵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境地和唯一出路,最后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流传千古的话激起了所有人的共鸣,赢得了惊天动地的欢呼,也用希望彻底摧毁了士兵们对秦朝最后一丝恐惧。他们开始相信陈胜就是未来的王,会带领着他们吃饱穿暖,荣华富贵。

    陈胜造反时的职位和境遇其实和刘邦放囚犯时差不多,只不过他的觉悟更高,在陷入死地的时候不是想带几个小弟跑路,而是想让秦二世胡亥跑路。而且主动制造了“非自然”事件为自己树立形象,说了一句让天下所有贫苦大众热血沸腾的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啊,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努力,封侯拜相就在眼前,相信我,没错的。当然我相信陈胜心里肯定已经把最高的那个王位给预订了,只是虽然这句话是他的原创,但以后证实它的不是陈胜,而是混混刘邦。

    起义进行得很顺利。陈胜首先除掉了这支队伍的大头目将尉。他让吴广故意对喝醉的将尉说要逃跑,将尉一听那还了得,马上抽拿起鞭子就抽吴广(可怜吴广总是充当苦力,好处全让陈胜占了,真不知道陈胜平时怎么给他洗脑的)。醉醺醺的将尉大概抽的太猛,掉了挂在腰上的剑。吴广趁机夺起宝剑,杀掉将尉。陈胜就势带领士兵杀死了其他不响应号召的头目。然后自封为将军,任命吴广为都尉,打起公子扶苏的旗号,号称大楚。他们攻下大泽乡,又攻占了安徽的几个县城。当陈胜打进楚国的旧地时,军队已经浩浩荡荡:战车六七百辆,骑兵千余人,步兵数万人。据说孔子的后人从千里之外的鲁国跑来拥立他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时间很快已是公元前209年十二月,陈胜起兵后半年,项梁起兵后4个月。一天,项羽正和他的叔父议论兵事,忽有士兵来报:"张楚使者来见!”来人自称召平,受"张楚"王陈胜的派遣前来慰问江东将士。一听说是陈胜派来的人.项氏叔侄激动了。他们一直盼望着能与国际接轨,顺便了解一下目前的军事形式好安排自己的发展方向。这下倒好,马克思派人来了!

    召平转达了陈胜对项氏家族的一贯仰慕及项梁叔侄的殷切希望,对他们已经取得的成就表示了高度肯定,同时阐述了一下陈王的伟大理想和革命方针,强调只有陈胜才是亡秦的不二人选,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既然江东已经平定,就渡江向西抗击秦军!并当场任命项梁荣为上柱国,项梁十分兴奋,跪地谢恩,表示接受陈王的旨意,即日举兵西进。

    当然从召平嘴里,项梁也知道了,陈胜起义初期各路大军进展都很迅速。武臣的一支从白马律渡过黄河后,到达原赵国地区,收编了不少前来投奔的人,队伍扩大到数万人,接连攻下来十几座城,又笑纳了有三十几座降城。吴广也在西边屡战屡胜,一直到打到秦三川郡,在荥阳与丞相李斯的儿子郡守李由耗上了。周文发展最快,打着陈胜的旗号一路收编人马,进入关中时已拥有一支战车千乘、士兵十几万的一支庞大队伍,两个月不到便打到了咸阳附近的戏下,让秦二世胡亥震惊了一把。

    但是很可惜,陈胜的那句革命口号充分勾起了手下这帮农民兄弟的人生目标,各路兵马先期进攻得手后急不可耐的据地称王。武臣占领了赵国都邯郸后,就自立为赵王,陈胜要他西进配合攻秦,他直接无视,暗地里派韩广领着兵马朝北去原来燕国的地盘圈地。没想到他小弟韩广也不是省油的灯,打下几座城后就自立为燕王。另一个叫周市的打下原本魏国的地盘后朝东北进军想把原齐国的狄城一块吞了,没想到被人赶了回来。退回到魏国后干脆找了个曾经的落魄贵族当魏王,自己当宰相,有那么点曹操的意思,当然水平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当进攻咸阳的周文情况不利的时候,这几路兵马选择了暂时失明,让周文危在旦夕。而这周文,曾经在项羽的爷爷项梁的老爸楚国大将项燕手下干过,召平鼓动项梁西进,也拿这个关系游说了一番。

    因为是偶像陈胜派来的人,项氏叔侄对召平没有怀疑。他们并不知道,召平把他们彻底忽悠了一次,"张楚"王陈胜此时已经被自己的司机庄贾杀死,席卷中原的陈胜义军也已基本上被由边境回防的秦国正规军镇压下去,大泽乡已经成为了历史。

    具体经过是这样:当周文带领的大队人马开到咸阳边上的时候,秦二世一下没了方向,只能赶紧召集大臣商议。少府章邯站了出来,说现在咸阳只有几万守军,而叛民有十几万,不如赦免在骊山修墓的囚犯,用囚犯对付暴民,攻其不备。二世一听也对,反正死光了我也不心疼,赶紧写了个诏书大赦天下。骊山的囚犯们欣喜的发现自己档案干净了可以重新做人了,不光如此,慷慨的秦二世还给每人发了一把兵器,告诉他们前面有支叛军,只要你们打退了,不仅仅是重新做人,而且可以做人上人,马上封侯!这比陈胜的革命口号管用多了,好歹是目前的在位皇帝说出来的,囚犯们的士气值瞬间上涨到了一个恐怖的高度,在章邯组织下到戏下进攻周文。周文刚刚一路势如破竹的打到咸阳城,也知道咸阳没多少兵力,自我评价正在巅峰状态,没准也准备占了咸阳给自己封个王当当,没料居然从咸阳杀出这么一大帮如狼似虎的人,于是一退再退,一败再败,最后自尽。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章邯,大家对他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后来被项羽杀的丢盔弃甲的那场经典战役,但是他其实是目前秦朝仅存的名将,早期跟着蒙恬打过匈奴修过长城,胡亥继位后站到了丞相李斯这边,混了个少府,是修始皇陵墓的项目总监。应该说他不大不小是个人才,可惜生错了时代站错了队。

    另一边吴广围着荥阳好几个月打不下来,,对于怎么部署几个将领之间产生分歧,进而矛盾激化,明显吴广仗着自己是元老级人物平时不注意人事关系,居然被部下假冒陈胜的命令杀了,他的部队也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被秦军围歼。

    没过多久,北部防御匈奴的长城边防军在秦将王离率领下南下,和章邯会师,这支部队当年灭过赵国铁骑,逐过匈奴蛮子,是真正的百战精兵,加上陈胜的部队又不断出现内耗,章邯开始像切瓜砍菜一样收拾陈胜,很快就打到了陈胜的指挥中心陈郡。没办法,陈胜只好亲自指挥迎战,但他虽然是个知青毕竟不是久经沙场,手下这帮乌合之众也不论装备还是杀人技术远不能和秦军正规编制抗衡,面对章邯率领的秦军大败,在逃跑的时候被车夫庄贾杀了。

    陈胜完了,项羽来了。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三月,项梁、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离开了会稽向江乘进发,从那里渡过长江,然后向西挺进。

    八千人听起来少了点,光章邯手下至少就有20万兵马,项梁一直在江东混,一下到了江北没有地盘短时间内也无法扩充人手,灭秦这个远大理想似乎有些遥不可及,不用着急,马上就有资产注入的重大利好,而且是一个跟着一个。

    当反秦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东阳县的年轻人当然不能落伍,他们冲进东阳县衙,杀死县令,聚集了几千人,宣布起兵反秦(估计这已经成了起义的模板,进县衙-杀县令-起兵反秦,秦末的县令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他们发现没有人能够服众当老大。这时有人提到陈婴,这个人原本和萧何的职位差不多,在县衙内主管文秘,平时为人谨慎,名声不错。看到了解决矛盾的希望,大家一致赞同,马上去找陈婴。谨慎的陈婴一下子没能从思想上接受从一个国家公务员到梁山好汉还且还是小头目的转变,说自己没本事死活不愿意干,直接被无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起义者强行将他立为首领,并征用了他的肖像权,用以扩充队伍招买人马。这时候的秦朝天下哪都一样,谁都想反就缺个导火索,于是很快聚集起两万多人。

    过了一阵东阳起义军已经小有气候,原来的起事者又想上市,立陈婴为王,这样自己也能混个宰相候爷之类的当当,陈婴又没主意了,只能回家问老妈。陈母说:"我没听说你祖上有什么达官显贵或者积了几世功德,你如果当王将来会死的很难看。不如你跟着别人混,成了就能封侯;不成,跑路也方便,官府不会指名追捕你,至少也先通缉你老板。"陈婴一听高啊,于是坚决拒绝称王。这和当初起兵不太一样,称王好歹有个仪式过程,他一坚持其他人短时间内倒也没办法把它怎么样。

    就在这时项梁知道了这支无人领导的部队的存在,真是缺什么想什么,想什么来什么,项梁赶紧写了封信送到陈婴手上的,信上写道:"秦失其道。天下共叛,足下勇继陈王之后,拥兵自立,可谓上符天意,下合民犟。然观当今情势,江北义军失利者甚众,唯因势单力薄,不能合力攻秦,终至为敌各个击破。今梁已聚精兵八干,愿与足下同舟共济,望足下定夺之。"简单的说就是先充分肯定了陈婴的所作所为,然后表达了重组的想法,具体谁当老大,没提,陈婴应该能看明白。

    可怜的陈婴终于觉得自己找到了依靠,他兴高采烈地去把将领们聚集起来,把项梁来信给他们看了,并重点介绍了项梁的身份: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陈胜起兵打项燕的名字都是侵权!将领们大概也觉得自己这么瞎折腾没方向,还是找个正统背景的人更有说服力,被陈婴说服了。这样项氏集团不费一分一厘,兼并了东阳的两万人马。

    项家军继续前进,渡过淮水以后,又有人来投奔。这个被毁容的男人叫英布,他本来在骊山修墓,抓住机会拉了一帮人起来造反,但是最近被秦军追的到处跑。听说项氏叔侄已经过江,同时最近的逃跑经历让他觉得光靠自己希望不大,还是找个靠得住的老大罩着才是硬道理。所以,他也选择了陈婴同样的道路,自动找项梁求职,保证金就是他的人马。

    雪球效应产生了,不断有人来投奔,项氏叔侄的队伍由八千扩充到了六七万人。当然有一半陈胜的功劳,他死了后项梁不知不觉成了比较显眼的出头鸟,渐渐成了所有人的希望。

    在前来投奔的各路人才之中,有个叫韩信的淮阴人,原本是个有点愤青的家伙,长得高大威猛可就是不好好工作赚钱,整天在熟人那里蹭饭,幻想着某天哪个伯乐来发现他这个英才。可能淮阴当时信息不是很发达,他这个英才一直没被猎头发现,后来没人愿意给他蹭饭了,他又不肯饿肚子只好跑来投军。这时候他依旧觉得自己就是块和氏璧,只不过一直没有人来挖掘。但是在项家军中,他不过是几万士兵中的士兵甲,没有大人物注意他,当然也包括项梁项羽。

    这时候项家军西进的进程停了下来,不是革命已经成功,而是有人很不识相的做了拦路虎。这个人叫秦嘉。

    秦嘉在陈胜刚称王时,也拉起一支队伍,就近找了个城准备打下来当根据地。陈胜听说以后,马上就派来个监军来指导工作。陈胜认为反秦的大旗是自己先竖起来的,其他人都会依附在这面大旗下跟着他混,我现在主动收编是给你面子。然而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魅力值。秦嘉直接把他派过来的监军给砍了:笑话,我又不傻,放着老总不当给你打工?

    公元前208年正月,秦嘉知道陈胜死了,大概受了周市(立魏王那个)的启发,他也找了个叫景驹的落魄贵族立为楚王,自己当名义上的二把手实际的掌权者。对于项梁项羽,秦嘉知道如果让他们过来,自己的下场肯定是被吞并。到时候降职降薪不说,他的职业生涯可能就此改变。他不是陈婴也不是英布,他有野心。于是,他召集了队伍,堵在了项军的前进道路上。

    秦嘉的兵力虽不很强大,但项梁的队伍一路走过来不停的收编人马,还没有真正打过仗,如果打输了影响会很坏,刚聚集起来的人心很可能就会散掉,人心散了队伍咋带啊。但是项羽让项梁的担心成了开心,他一马当先,把秦嘉打的找不着北,完了还被活捉,捉了秦嘉还不算,连带那个魏王景驹也一块“请”了回来。

    秦嘉被抓住当然不会有好下场,他的脑袋就是项家军的广告,不过他死前雷了项梁一次,告诉了他陈胜早就归天的消息。项梁当然表现的很震惊很失落很伤心,可实际上,没了陈胜,此时的项家军已经成了各路义军的统帅,相比以后的汉高祖,这时候他们才是大势所趋。

    刘邦起初发展也不错,好像在秦末所有造反的人初期发展都不错,但是很多发展不错的人碰到一块就出了问题,谁能继续发展下去就看谁拳头硬了。于是刘邦被周市(还是立魏王那个)攻击,同时周市派人收买留守丰邑(此时是刘邦的地盘)的雍齿,只要雍齿肯配合,马上封侯(看来封侯这两个字在秦末有相当大的杀伤力)。雍齿一来不是情愿归属刘邦,当初也是半胁迫,而来一看跳槽还有丰厚的奖金,很高兴地答应了。刘邦知道后当然很愤怒,但后果却不严重,因为他并没有把丰邑打下来。这么一来,气火攻心,病了,只能回到根据地沛县。当然大半辈子老大居然被小弟黑了,刘邦一天到晚念叨着雍齿的名字问候他的全家,但是自己又啃不下丰邑。听说秦嘉立了景驹为楚王,刘邦便想要投奔他们,顺便借点兵灭了雍齿。可秦嘉被项羽砍头示众并通报天下了,没关系,投奔谁其实不重要,只要有兵借能出气就可以,项羽的兵更多,刘邦就找上了门。

    项粱接待了刘邦,刘邦相当积极诚恳的表示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早知道项总如此威仪他早跑江东投奔了,当即表示要团结在他项梁领导的反秦旗帜下为和平大业出力所能及的出一把力,可是不巧现在自己后院起火,希望项总能先拨点兵马灭灭火,好让他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革命事业中来。项梁没有马上答应,只是将项羽介绍给他,贷款也要先考察考察资质吗。这一年,项羽二十五岁,而刘邦已四十九岁。

    自命不凡的项羽开始并不瞧得起混混出生的刘邦,所以,高傲是免不了的。但是刘邦在街头混了那么多年不是白混的,他当然知道如何讨好这位太子党,他不顾自己足够当项羽老爸的年纪,与项羽称兄道弟,还变着方法不断拍项羽马屁,用崇拜的神情不厌其烦地讲述着他听到的关于项羽的传闻。很快,年轻的项羽被公关经理刘邦ko了,他觉得刘邦同志虽然年龄大了点,出生土里点,和自己比丑了点,但是同样志在灭秦,oneworld,onedream,现在他遇到困难,怎么能不帮?而且借兵是为了收拾叛徒,项羽最恨无间道。于是考察合格,贷款到位。

    项梁借给刘邦十员将领和五千士兵.让他去痛扁雍齿。刘邦感激不尽,千恩万谢。项氏叔侄则面带微笑的衷心地祝愿刘邦旗开得胜。此时的项羽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养活了一个他一生的敌人。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