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第 122 章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此为防盗章 四位大宫女,皆是太后及皇后特地从内务府挑选出来, 又精心调教过, 才放到小团子身边儿的。这几位宫女都比小团子大了一轮。姜皇后承诺了, 只要她们尽心尽力伺候主子。待日后小团子长成,她们中愿意继续留在小团子身边儿的就可做女官, 若是不愿留下的, 也会给她们一个好前程。
因此, 不管未来是如何打算的, 她们服侍小团子都十分尽心,且各自带着个小徒弟, 等着日后接她们的班。
除此之外,小团子的依仗中, 还有一队侍卫,负责保护小团子的安全, 侍卫的人选是明宣帝亲自定下的, 可见明宣帝对小团子何等看重。
当小团子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离宫时,宫里头许多人都心情颇为复杂。
许多宫妃虽然知道小团子被封了公主,但小团子素日里总是被皇后带着进进出出,除了感慨小团子的受宠外, 她们也没有别的想法。如今,见了小团子的仪仗, 她们方才意识到, 宝福公主的名头, 可不只是叫着好听。
宝福公主才刚过了周岁, 封号也有了,仪仗也有了,封地也封在了富庶之地,听说公主府如今也在筹建中。因皇上体恤林家人,特命将公主府建在林家府邸永宁侯府旁边儿。
在宝福公主的身上,有着太多的例外,再是好心性的妃嫔,见了宝福公主如今的待遇,都不由眼热几分。皇上一副恨不得把宝福公主宠上天的架势,这等待遇,连太子也不曾享受过,其余的皇子公主,就更不敢奢望了。
若是她们的孩子日后能有宝福公主一半圣宠,她们也就不求别的了。
只是,她们心里到底有些意难平——若宝福公主是皇上亲女就罢了,偏偏只是个大臣的女儿。一想到她们的骨肉在皇上心中的分量竟还比不上一个臣女,她们就怎么都不是滋味儿。
连宫里头的妃嫔心情都如此复杂,林家的人,自然就更不必提了。
林娇怡的仪仗才一到街口,府里的人就得了消息。林将军原是家中的嫡长子,承袭了永宁侯爵位,生母早已过世,临走前给林将军留下一个同母弟弟。这林二将军自及冠后便镇守边关,鲜少回京。
如今府里奉养着的太夫人卞氏乃是林将军继母,育有二子一女。太夫人的女儿早已出嫁,两个儿子也在成年后分了出去。不知是不是对林将军兄弟存有疑虑,卞氏所出的两个儿子都没有进军中,反倒走了科举的路子,如今的成就虽不能与头上的两个哥哥相提并论,但在同龄人中也算不错了。
不过,太夫人一系与林将军的关系,显然并不怎么和睦。否则,林将军也不会在远赴边关时,将幼女托付给皇家,而不交付给太夫人或是底下的三弟c四弟了。
如今,听闻林将军归来,太夫人的两个儿子并两个儿媳都回到了永宁侯府,恰好见到了林娇怡被人簇拥着回府的仗势。
太夫人的嫡亲大儿媳秦氏面上的笑容极为勉强:“如今,娇丫头可算是出息了。可怜我的兰丫头,就没有这样的好福气。当初,大哥大嫂在将娇丫头送进宫中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拉扯侄女儿一把?”
林夫人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她本是将门虎女,性子最是爽利,嫁人后才收敛了些许,但她温柔的对象也仅限于丈夫和儿女。对于早已分家出去单过却十分不省心的妯娌,她是没那么多耐心的。
“三弟妹说得好笑,皇上和皇后娘娘是怜惜我与侯爷远赴疆场,娇娇无人照料,这才将娇娇接入宫中去的。兰丫头父母俱在,没事送去宫里做什么!娇娇能得皇后娘娘垂怜,养在身边,那是皇上仁慈,皇后娘娘心善,三弟妹万不可将之当做攀龙附凤的捷径,说出去没得败坏了我林家的名声。”
秦氏听得一噎:“我不过随口说两句罢了,大嫂何苦如此小题大做的”
她知道,她这大嫂,就没有瞧得起她过。可都是林家的儿媳,她凭什么瞧不起她?就因为她嫁的比她好么!林将军虽是武将之首,她的丈夫可也不差!林家世代从军,林将军能够得皇上重用,还不是沾了先辈们的光!她丈夫如今能在翰林院中站稳脚跟,靠的却是自己!
“三弟妹知不知道有一句话,叫做祸从口出。今日三弟妹在家中口无遮拦,焉知来日不会说到外头去!知道的,说三弟妹想圣宠想疯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三弟妹对皇上和皇后娘娘不满,心存怨望呢!”
秦氏正欲反驳,却听太夫人重重将茶杯搁在了桌上。太夫人不咸不淡地扫了秦氏一眼,那目光,让秦氏身上有些发凉。
林夫人同样收到了太夫人的警告,却并不如何放在心上,横竖挑事儿的不是她,胡言乱语的也不是她。谁的儿媳谁一操一心去!自打她的长子幼时被太夫人抢去自个儿屋子里养,还给养得大病一场之后,林夫人待太夫人卞氏,是真真儿的只剩下了面子情——若不是孝道压人,只怕她连脸面功夫也不屑去做的。
“你们两个,都给我少说两句。一会儿公主的仪仗就到了,你们是想让所有人都看到我林家妇吵吵闹闹c宛如市井泼妇的样子吗?”
“母亲说的是。”林夫人知道那市井泼妇四个字是说给她听的,秦氏再不好,也是太夫人亲儿媳,自然要护着。
不过,林夫人不欲与太夫人辩驳。太夫人的话提醒了她,她的亲生女儿就要回来了。与秦氏相比,自是幼女更重要,如今,林夫人满心满眼里,只有自己的女儿,哪还有心思与秦氏纠缠?
没多久,公主仪仗浩浩荡荡地行至永宁侯府。太夫人与秦氏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尴尬的事实——她们的诰命等级,还不如自家孙女/侄女高。莫非,她们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向一个还被人抱在怀中c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婴儿行礼?
这时,太后派来伺候林娇怡的赵嬷嬷站出来道:“太后娘娘说了,太夫人为公主祖母,年事已高,不需向公主行礼。林侯爷与林夫人为公主生身父母,也没有向公主行礼的道理,太夫人与林夫人快别拘束了。”
太夫人松了口气,林夫人则面色从容,显然早有预料:“承蒙太后娘娘厚爱,连此等细节都替永宁侯府想到了,臣妇真是感激不尽。”
赵嬷嬷看向林夫人的眼神十分柔和:“太后娘娘待公主犹如心肝宝贝似的,自是要替公主多多打算。夫人不必多想,只管好好抚养公主,夫人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说着,冷肃的眉眼不经意间扫过太夫人的两名儿媳,秦氏与庄氏。
太后可只说府里太夫人与侯爷夫妇可不必向公主行礼,没说两个婶娘也有这等待遇!听闻公主刚出生时太夫人待公主态度并不好,赵嬷嬷不能对太夫人使脸色,只能恨屋及乌的将这腔火发到太夫人两个儿媳身上!
庄氏低下头,看着十分恭顺的样子:“臣妇给宝福公主请安。”
秦氏被赵嬷嬷那一眼看得心里发毛,虽心中不甘愿,也只得屈膝给被人抱在怀中的小团子行了礼。
在林夫人面前如此,她感到很憋屈。若是大家一样的待遇也就罢了,偏偏林夫人站着,她却行着礼,这种低林夫人一头的感觉,让她分外屈辱,可偏偏,当着宫里来的人,她毫无选择的余地。
赵嬷嬷眼角余光瞥到秦氏的眼神,心中颇为满意。
原本林侯爷的两个弟弟和弟媳也都是公主的近亲长辈,免了他们的行礼也未尝不可。可太后听闻林侯爷的两个弟媳不怎么识相,以往没分家时给林夫人找了不少麻烦,索性不给她们这个恩典。在行礼的过程中,秦氏与庄氏应该能更清醒的认识到何为尊卑。
林家,是因林侯爷夫妇而尊,如今,又多了一个宝福公主。
秦氏和庄氏作为沾光的人,没资格在宝福公主的面前摆长辈的谱儿。
对于宝福公主的继祖母,永宁侯府的太夫人卞氏,太后也不是很喜欢。若不是让祖母给孙女儿行礼说出去影响不好,这个恩典,太后也是不愿赏的。
明宣帝弯下腰,柔声哄道:“福儿乖,快点儿去抓个东西回来。”
小团子顺着他的手所指的方向似懂非懂地看了过去,而后,又不感兴趣地扭过了头,朝着明宣帝的方向伸出了肉嘟嘟的小手:“叔c叔叔!要抱抱!”
那声音又软又糯,就像刚出炉的糯米糕似的,直让人的心柔软得一塌糊涂。
若是在往日,明宣帝恐怕早就忍不住上前将这小团子抱在怀里哄了,可今儿个他仿佛铁了心,小团子不抓到东西,他就不把小团子抱回来。
“乖,抓个东西回来,叔叔就抱你。”他话语轻柔,脚下却是一步未动。
小团子见自己求抱抱被人无视,瘪了瘪嘴,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一双黑亮的大眼睛变得雾蒙蒙的:“叔叔坏~”这委屈的小模样,让人看着心都要碎了。
有那么一瞬间,明宣帝都想算了。小团子不爱抓这些,就不逼她抓了,直接把她抱回来吧,免得一会儿小团子哭了哄不好。
说起来,小团子自养在宫里起,就格外的乖巧,平日里不哭也不闹,只有有需求的时候才会哼哼几声。从前带这孩子,明宣帝只觉得省心。可越是乖巧的孩子,一旦哭起来,只怕越是不得了。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因此, 不管未来是如何打算的, 她们服侍小团子都十分尽心,且各自带着个小徒弟, 等着日后接她们的班。
除此之外,小团子的依仗中, 还有一队侍卫,负责保护小团子的安全, 侍卫的人选是明宣帝亲自定下的, 可见明宣帝对小团子何等看重。
当小团子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离宫时,宫里头许多人都心情颇为复杂。
许多宫妃虽然知道小团子被封了公主,但小团子素日里总是被皇后带着进进出出,除了感慨小团子的受宠外, 她们也没有别的想法。如今,见了小团子的仪仗, 她们方才意识到, 宝福公主的名头, 可不只是叫着好听。
宝福公主才刚过了周岁, 封号也有了,仪仗也有了,封地也封在了富庶之地,听说公主府如今也在筹建中。因皇上体恤林家人,特命将公主府建在林家府邸永宁侯府旁边儿。
在宝福公主的身上,有着太多的例外,再是好心性的妃嫔,见了宝福公主如今的待遇,都不由眼热几分。皇上一副恨不得把宝福公主宠上天的架势,这等待遇,连太子也不曾享受过,其余的皇子公主,就更不敢奢望了。
若是她们的孩子日后能有宝福公主一半圣宠,她们也就不求别的了。
只是,她们心里到底有些意难平——若宝福公主是皇上亲女就罢了,偏偏只是个大臣的女儿。一想到她们的骨肉在皇上心中的分量竟还比不上一个臣女,她们就怎么都不是滋味儿。
连宫里头的妃嫔心情都如此复杂,林家的人,自然就更不必提了。
林娇怡的仪仗才一到街口,府里的人就得了消息。林将军原是家中的嫡长子,承袭了永宁侯爵位,生母早已过世,临走前给林将军留下一个同母弟弟。这林二将军自及冠后便镇守边关,鲜少回京。
如今府里奉养着的太夫人卞氏乃是林将军继母,育有二子一女。太夫人的女儿早已出嫁,两个儿子也在成年后分了出去。不知是不是对林将军兄弟存有疑虑,卞氏所出的两个儿子都没有进军中,反倒走了科举的路子,如今的成就虽不能与头上的两个哥哥相提并论,但在同龄人中也算不错了。
不过,太夫人一系与林将军的关系,显然并不怎么和睦。否则,林将军也不会在远赴边关时,将幼女托付给皇家,而不交付给太夫人或是底下的三弟c四弟了。
如今,听闻林将军归来,太夫人的两个儿子并两个儿媳都回到了永宁侯府,恰好见到了林娇怡被人簇拥着回府的仗势。
太夫人的嫡亲大儿媳秦氏面上的笑容极为勉强:“如今,娇丫头可算是出息了。可怜我的兰丫头,就没有这样的好福气。当初,大哥大嫂在将娇丫头送进宫中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拉扯侄女儿一把?”
林夫人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她本是将门虎女,性子最是爽利,嫁人后才收敛了些许,但她温柔的对象也仅限于丈夫和儿女。对于早已分家出去单过却十分不省心的妯娌,她是没那么多耐心的。
“三弟妹说得好笑,皇上和皇后娘娘是怜惜我与侯爷远赴疆场,娇娇无人照料,这才将娇娇接入宫中去的。兰丫头父母俱在,没事送去宫里做什么!娇娇能得皇后娘娘垂怜,养在身边,那是皇上仁慈,皇后娘娘心善,三弟妹万不可将之当做攀龙附凤的捷径,说出去没得败坏了我林家的名声。”
秦氏听得一噎:“我不过随口说两句罢了,大嫂何苦如此小题大做的”
她知道,她这大嫂,就没有瞧得起她过。可都是林家的儿媳,她凭什么瞧不起她?就因为她嫁的比她好么!林将军虽是武将之首,她的丈夫可也不差!林家世代从军,林将军能够得皇上重用,还不是沾了先辈们的光!她丈夫如今能在翰林院中站稳脚跟,靠的却是自己!
“三弟妹知不知道有一句话,叫做祸从口出。今日三弟妹在家中口无遮拦,焉知来日不会说到外头去!知道的,说三弟妹想圣宠想疯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三弟妹对皇上和皇后娘娘不满,心存怨望呢!”
秦氏正欲反驳,却听太夫人重重将茶杯搁在了桌上。太夫人不咸不淡地扫了秦氏一眼,那目光,让秦氏身上有些发凉。
林夫人同样收到了太夫人的警告,却并不如何放在心上,横竖挑事儿的不是她,胡言乱语的也不是她。谁的儿媳谁一操一心去!自打她的长子幼时被太夫人抢去自个儿屋子里养,还给养得大病一场之后,林夫人待太夫人卞氏,是真真儿的只剩下了面子情——若不是孝道压人,只怕她连脸面功夫也不屑去做的。
“你们两个,都给我少说两句。一会儿公主的仪仗就到了,你们是想让所有人都看到我林家妇吵吵闹闹c宛如市井泼妇的样子吗?”
“母亲说的是。”林夫人知道那市井泼妇四个字是说给她听的,秦氏再不好,也是太夫人亲儿媳,自然要护着。
不过,林夫人不欲与太夫人辩驳。太夫人的话提醒了她,她的亲生女儿就要回来了。与秦氏相比,自是幼女更重要,如今,林夫人满心满眼里,只有自己的女儿,哪还有心思与秦氏纠缠?
没多久,公主仪仗浩浩荡荡地行至永宁侯府。太夫人与秦氏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尴尬的事实——她们的诰命等级,还不如自家孙女/侄女高。莫非,她们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向一个还被人抱在怀中c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婴儿行礼?
这时,太后派来伺候林娇怡的赵嬷嬷站出来道:“太后娘娘说了,太夫人为公主祖母,年事已高,不需向公主行礼。林侯爷与林夫人为公主生身父母,也没有向公主行礼的道理,太夫人与林夫人快别拘束了。”
太夫人松了口气,林夫人则面色从容,显然早有预料:“承蒙太后娘娘厚爱,连此等细节都替永宁侯府想到了,臣妇真是感激不尽。”
赵嬷嬷看向林夫人的眼神十分柔和:“太后娘娘待公主犹如心肝宝贝似的,自是要替公主多多打算。夫人不必多想,只管好好抚养公主,夫人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说着,冷肃的眉眼不经意间扫过太夫人的两名儿媳,秦氏与庄氏。
太后可只说府里太夫人与侯爷夫妇可不必向公主行礼,没说两个婶娘也有这等待遇!听闻公主刚出生时太夫人待公主态度并不好,赵嬷嬷不能对太夫人使脸色,只能恨屋及乌的将这腔火发到太夫人两个儿媳身上!
庄氏低下头,看着十分恭顺的样子:“臣妇给宝福公主请安。”
秦氏被赵嬷嬷那一眼看得心里发毛,虽心中不甘愿,也只得屈膝给被人抱在怀中的小团子行了礼。
在林夫人面前如此,她感到很憋屈。若是大家一样的待遇也就罢了,偏偏林夫人站着,她却行着礼,这种低林夫人一头的感觉,让她分外屈辱,可偏偏,当着宫里来的人,她毫无选择的余地。
赵嬷嬷眼角余光瞥到秦氏的眼神,心中颇为满意。
原本林侯爷的两个弟弟和弟媳也都是公主的近亲长辈,免了他们的行礼也未尝不可。可太后听闻林侯爷的两个弟媳不怎么识相,以往没分家时给林夫人找了不少麻烦,索性不给她们这个恩典。在行礼的过程中,秦氏与庄氏应该能更清醒的认识到何为尊卑。
林家,是因林侯爷夫妇而尊,如今,又多了一个宝福公主。
秦氏和庄氏作为沾光的人,没资格在宝福公主的面前摆长辈的谱儿。
对于宝福公主的继祖母,永宁侯府的太夫人卞氏,太后也不是很喜欢。若不是让祖母给孙女儿行礼说出去影响不好,这个恩典,太后也是不愿赏的。
明宣帝弯下腰,柔声哄道:“福儿乖,快点儿去抓个东西回来。”
小团子顺着他的手所指的方向似懂非懂地看了过去,而后,又不感兴趣地扭过了头,朝着明宣帝的方向伸出了肉嘟嘟的小手:“叔c叔叔!要抱抱!”
那声音又软又糯,就像刚出炉的糯米糕似的,直让人的心柔软得一塌糊涂。
若是在往日,明宣帝恐怕早就忍不住上前将这小团子抱在怀里哄了,可今儿个他仿佛铁了心,小团子不抓到东西,他就不把小团子抱回来。
“乖,抓个东西回来,叔叔就抱你。”他话语轻柔,脚下却是一步未动。
小团子见自己求抱抱被人无视,瘪了瘪嘴,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一双黑亮的大眼睛变得雾蒙蒙的:“叔叔坏~”这委屈的小模样,让人看着心都要碎了。
有那么一瞬间,明宣帝都想算了。小团子不爱抓这些,就不逼她抓了,直接把她抱回来吧,免得一会儿小团子哭了哄不好。
说起来,小团子自养在宫里起,就格外的乖巧,平日里不哭也不闹,只有有需求的时候才会哼哼几声。从前带这孩子,明宣帝只觉得省心。可越是乖巧的孩子,一旦哭起来,只怕越是不得了。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