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夜航船 > 正文 第18节

正文 第18节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汉丙吉c龚胜是也。始纳粟拜爵,始皇因旱蝗,汉武帝沿之。至灵帝时,富者先入钱,贫者赴官倍输。尧始考功。魏崔亮始限年。汉制久任如古。晋宋始制守宰六期为满。汉左雄始孝廉核年满四十察举。宋叙官阀,有官年c实年。后周始制举主连坐。汉顺帝制,选用不得互官,谓姻家乡里人不交互为官。今隔选。唐太宗制,大功不得连职。今回避。唐高宗始给告身,即给札。唐武后始设门籍。籍,朝参奏事,待诏官出入,每月一易之。伊尹始致仕。汉制,二千石吏予告c赐告。唐制,致仕五品以上表,六品以下转奏。唐太宗许子弟十九以下父兄随任。宋太祖诏群臣父母迎养。

    宰相参政下丞相一等

    历代置相

    颛顼置乐正。黄帝七辅。汤六傅。伏羲置二相。秦献公置左右二卿,称丞相。庄襄王改相国。唐庄宗置丞相兼枢密。唐中宗始置大学士。五代置文明殿大学士,始为宰相兼职,宋真宗置资政殿学士,班翰林上。汉武帝置秘书令,置太史令。汉桓帝置秘书监。唐太宗始置宰相,监修国史。唐德宗始宰相政事,诏迭秉笔。

    通明相

    汉翟方进为丞相,智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以儒术缘饰法律,人号通明相。

    救时宰相

    唐姚崇拜相,问齐曰:“予为相,何如管晏”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世,犹可以终其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只可为救时宰相。”

    知大体

    汉丙吉不问横道死人,而问牛喘。吏谓失问。吉曰:“宰相不亲细事,民斗伤命,则有司存。方今春月牛喘,恐阴阳失调,宰相职司燮理阴阳,是以问之。”人称其知大体。

    伴食相

    唐卢怀慎为相,自以才能不及姚崇,政事皆推委不与,人讥其为伴食宰相。

    纱笼中人

    唐卜者胡芦生,卜筮甚验,李藩常问之,生曰:“公乃纱笼中人。”藩不解所以。后有异僧言:凡宰相,冥司必潜以纱笼护之,恐为异物所扰。藩默喜卜者言,果拜相。

    琉璃瓶覆名

    五代唐废帝择相,问左右,皆言卢文纪c姚有声望。帝因悉书清望官名,纳琉璃瓶中,夜焚香祝天,以箸挟之,得卢文纪,欣然相之。

    金瓯覆名

    唐玄宗卜相,皆书其名,纳之金瓯,名曰瓯卜。一曰,书崔琳等名,问太子曰:“此宰相名,若谓谁”太子曰:“非崔琳c卢从愿乎”上曰:“然。”

    枚卜

    古天子卜相,必书清望官名,纳金瓯或琉璃瓶中,焚香祝天,以箸挟之,得其名,即拜相,故曰枚卜,又曰瓯卜。

    鱼头参政

    宋鲁宗道为参政,时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公屡折之帝前。时贵戚用事者,莫不惮之,称为鱼头参政。

    骰子选

    宋丁谓作参政,或率杨文公贺之,谓曰:“骰子选耳,何足道哉”

    尚书部曹卿寺

    古纳言

    唐玄宗用牛仙客为尚书,张九龄谏曰:尚书,古之纳言,多用旧相居之。仙客,本河c湟一使典耳,拔升清流,齿班常伯,此官邪也。

    天之北斗

    李固疏:陛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北斗为天之喉舌,尚书为陛下之喉舌。

    六卿

    隋文帝始定六部,本汉光武分署六曹。吏曹职起伏羲。汉光武为选部。魏始名吏部,始居诸曹右。户曹职起黄帝。吴始为户部。唐武后始以户部居礼部右。礼曹职起颛顼之秩宗。隋始为礼部。兵刑曹职起黄帝。隋始为兵部c刑部。工曹职起少昊。晋起部。隋始为工部。宋神宗复唐故事,以吏c户c礼c兵c刑c工为次序。

    尚书

    秦遣吏至殿中文书,始号尚书。后汉始专席。魏三品,陈加至一品。

    侍郎

    隋炀帝置六曹侍郎。副尚书名始秦。

    郎中

    汉置尚书郎,分掌尚书事,名始秦。

    员外

    隋文帝命尚书六曹增置员外郎,名始汉。

    主事

    隋炀帝置主事副员外郎,名始汉武帝。

    司务

    宋置六部司务。

    九卿

    夏后氏始置九卿。汉设九卿,不以官名,但称九寺。梁武帝始加卿字。后魏始置少卿,以卿为正卿。

    大理寺

    黄帝立士师,有虞为士师。夏始称大理。秦置大理正,今卿;置廷尉正,今寺正。魏置少卿。晋武帝置丞。隋炀帝置评事。

    太常寺

    本周官春官之职。秦称奉常。汉改太常,名始有虞。后汉置卿。秦置丞。魏文帝置博士。汉武帝置郎,置司乐,置协律。隋置郊社署,今天地坛祠祭署。唐置簿。太仆寺c苑马寺,职始周官,梁置簿,汉置监。

    光禄寺

    本秦置,郎中令掌宫掖。汉为光禄勋。梁始改光禄卿。北齐兼膳羞。隋始专掌。唐始署珍羞官,因隋。隋始署大官名,因秦始署良酝,即汉汤官,掌酝,本周官酒正入置。

    鸿胪寺

    汉武帝置大鸿胪,梁武帝除“大”字,本秦典客c周大行人。

    国子监

    周以师氏c保氏教养国子,始名国子。晋武帝始立国子学。隋炀帝始改国子监。汉始定祭酒,衔名本周。隋炀帝置司业并周职。汉武帝置博士,名始秦。晋武帝置教。隋炀帝置丞。北齐高洋置簿。宋神宗置录。

    宫詹学士翰苑

    东宫官

    秦始皇置詹事,汉因掌太子家。唐玄宗置少詹事,并辅导东宫。周公置左右庶子。唐高宗置左右谕德c赞善。隋文帝置内允,即中允。北刘置门下c典书二坊。秦始皇置洗马,先导太子。晋始为詹事属官,掌图籍。汉兰台置校书。北齐置正字。

    翰林

    伏羲始立史官。唐玄宗置修撰c编修c简讨。宋文帝置学士。后魏置太子侍讲。唐玄宗置侍讲学士c侍读学士c侍讲c侍读c待诏。汉武帝置博士。守置孔目。

    玉堂

    宋苏易简充承旨,多振举翰林故事。太宗为飞白书院颜曰“玉堂”,及以诗赐之。太宗曰:“此永为翰林中一美事。”易简曰:“自有翰林,未有如今日之荣也”

    木天

    类苑:秘书阁下穹隆高敞,谓之木天。

    鳌禁

    宋公白c贾公黄中,皆先达巨儒,同在鳌禁。

    内相

    唐陆贽博学弘词,入翰林。德宗重其才,呼先生而不名。虽外有宰相主大议,贽常居中参议,号曰“内相”。

    文堂

    宋真宗政和五年,御书文堂榜,赐学士院。

    五凤齐飞

    宋太宗时,贾黄中c宋白c李至c吕蒙正c苏易简,同时拜翰林学士。扈蒙云:“五凤齐飞入翰林。”

    北门学士

    唐刘之,少以文词称,迁右弘文馆直学士。上元中,与万元顷等召入禁中,参决政事,时称“北门学士”。

    八砖学士

    唐李程为学士。常规:学士入院,以阶前日影为候。程性懒,日过八砖乃至,时号“八砖学士”。

    谏官

    忠言逆耳

    沛公见秦宫室之富,欲留居之。樊哙谏曰:“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公何用焉愿还灞上。”不听。张良曰:“忠言逆耳利于行。”乃还。

    真谏议

    萧钧为谏议大夫,永徽中,争盗库财死罪,曰:“囚罪当死,但恐天下谓陛下重货轻法,任喜怒杀人”。帝曰:“真谏议也。”六科给事中,名始秦,汉置给事黄门,职始秦,置谏大夫,唐分为左右。

    真谏官

    唐李景伯为谏议。中宗侍宴,命诸臣为回波诗。众皆以谄言媚上。景伯独为箴规语以讽,帝不怿。中书令萧至忠曰:“景伯乐不忘规,真谏官也。”

    碎首金阶

    唐敬宗好游畋,刘栖楚为拾遗,出班苦谏,以额叩龙墀,血流被面。

    铁补阙

    唐乾宁中杨贻德为谏议,正直敢言,不避权幸。人目为“铁补阙”。

    殿上虎

    宋刘安世正色立朝,面折廷诤。每犯雷霆之怒,则执简却立,俟天威少霁,复前极论,必得请乃已。人称之曰“殿上虎”。

    戆章

    宋任伯雨性刚鲠,持论劲直。为谏官仅半载,所上一百疏,皆系天下治体,号“赣章”。

    鲁直

    鲁宗道为右正言,风闻弹疏,真宗厌之,自讼罢去。他日上追念其言,御笔题曰“鲁直”。

    朝阳鸣凤

    唐高宗时,自韩瑗c褚遂良死,内外以言为讳。高宗造奉天宫,李善感始上书,极言之。时人谓之朝阳鸣凤。

    立仗马

    李林甫专权,恐谏官言事,谓之曰:“诸君见立仗马乎终日无食三口料,及其一鸣辄斥,虽欲勿鸣,其可得乎”

    拾齿

    宋张霭,太祖方弹雀后苑,霭亟请入奏事。及见所奏乃常事耳,上怒,霭曰:“窃谓急于弹雀。”上以斧柄撞其齿,齿堕,徐拾之。上曰:“欲讼朕耶”霭曰:“臣何敢讼陛下但有史官在耳。”

    古忠臣

    宋邹浩官右正言,极论章误国,未报而刘后立。复反,复廷诤,被窜。史谓之古忠臣。浩与阳翟c田画善,初,刘后立,谓人曰:“邹志完不言,可以绝交矣。”浩既得罪,画迎诸途,正色曰:“使志完隐默居京师,遇寒疾不汗,五日死矣,岂独岭海之外能死人哉”

    抵家复逮

    杨爵言朝延政事有失人心,而致危乱者五,系狱数年始得释。会复有谏者,上曰:“吾固知释爵,妄言者立至矣”复就逮。时爵抵家方一日,忽锦衣校至,校佯曰:“吾便道省公耳。”爵笑曰:“吾固知之。”与校同饭,饭已,曰:“行乎”校曰:“盍一入为别”爵立屏间曰:“朝廷有旨见逮,吾行矣。”再系狱,逾年乃出。

    为朕家事受楚毒

    章纶疏陈修德弭灾十四事。又请复汪后于中宫,以正壶仪;复沂王于东宫,以正国本。诏逮狱,廷杖不死。英宗复辟,叹曰:“纶好臣子,为朕家事受楚毒。”拜礼部侍郎。

    碎朕衣矣

    陈禾劾童贯弄权,反复不置,徽宗欲起,禾引帝衣,请毕其奏。衣裾落。帝曰:“正言碎朕衣矣”禾曰:“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内侍请易衣,帝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惮黯威棱

    武帝尝曰:“甚矣,黯之戆也”“古有社稷臣,黯近之矣。”黯前奏事,帝不冠,不敢见。淮南王谋逆,惮黯威棱,遂寝。

    贲育不能过

    唐魏徵,太宗朝谏议大夫,状貌不扬,有胆气,犯颜敢谏,虽上怒甚,而徵神色自若,议者谓贲育不能过。

    瓦为油衣

    谷那律博洽群书,褚遂良称曰“九经库”。从太宗出猎,遇雨,因问:“油衣若何而不漏耶”那律曰:“以瓦为之,当不漏。”上嘉其直。

    谪死

    陈刚中性慷慨,敢论事。故铨以劾桧贬。刚中启曰:“知无不言,愿借尚方之剑不遇故去,卿乘下泽之车。”桧怒,遂与张九成同谪,客死,贫不能葬。士论惜之。

    小官论大事

    曹辅为秘书正字。徽宗多微行,辅上疏极谏。太宰余深曰:“辅小官,何敢言大事”辅对以“大官不言,故小官言之。官有大小,爱君之心则一”。遂编管郴州。

    忠良鲠直

    陈谔负抗直声,举劾权贵无所避。上呼为“大声秀才”。尝忤旨,命坎瘗奉天门外,七日不死,赦还,搏击愈甚。历任中外,所至能其官,终为忌者致贬。上一日问“大声官儿”何在,直署辅导使人得闻过。乃召还,上书“忠良鲠直”四字赐之,示宠异焉。

    直声震天下

    海瑞为南平教谕,谒上官,止长揖,曰:“参师席,不可屈膝也。”主户部政,疏谏下狱,直声震天下。

    劾严嵩得惨祸

    沈疏劾严嵩父子为奸,窜名白莲教中,于边。杨继盛论嵩专权误国五奸十大罪,弃东市。劾逆而受酷刑死者:万廷杖死;高攀龙投水死;杨琏c左光斗c周顺昌c缪昌期c周宗建c黄尊素c魏大中被逮,诏狱拷掠死;邹维连谪戍死,俱江浙人。

    御史

    白简

    晋傅玄为御史,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诵不休,坐以待旦。贵游慑服,台阁风生。

    乌台

    汉成帝时,御史府列柏树,有野乌数千栖其上,故称乌台,亦称“柏台”。

    法冠绣衣

    汉书:法冠,御史冠也,本楚王冠也。秦灭楚,以其君冠赐御史也。绣衣御史,汉武帝所置。法冠一名“獬豸冠”。

    独击鹘

    宋王素既升台宪,风力愈劲。尝与同列奏事,上有不怿,众皆引去,素方论列是非,俟得旨,乃退。帝叹曰:“真御史也。”人皆目为“独击鹘”。

    石御史

    唐刘思立举进士,高宗擢为御史,执法不阿,弹劾权贵,人号“石御史”。

    骢马

    后汉桓兴为侍御史,直言无所忌讳。常乘白马,京师惮之,为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铁面御史

    宋赵少孤贫,举进士,及为殿中侍御,弹劾不避权贵,号为“铁面御史”。

    豹直

    汉舆服志:大驾属车八十一乘,皆尚书台省官所载,最后一乘,侍御史所乘,独悬豹尾,故名“豹直”。

    节度胆落

    唐敬宗朝,夏州节度使李佑入朝,违诏进奉,御史温造弹之。佑趋出待罪,股栗流汗,谓人曰:“吾夜逾蔡州,擒吴元济,未尝心动,今日胆落于温御史矣。”

    埋轮当道

    后汉张纲为御史。安帝时,遣八使按行风俗,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遂劾大将军梁冀兄弟。

    头轫乘舆

    申屠刚,建武初拜侍御史,延臣畏其鲠直。时陇蜀未平,上欲出游,刚力谏,不听。以头轫乘舆,马不得前。

    贵戚泥楼

    汉李景让为御史大夫,刚直自持,不畏权幸。内臣贵戚有看街楼阁,皆泥之,畏其弹劾。

    劾灯笼锦

    宋唐介为御史,劾文彦博知益州日以灯笼锦媚贵妃,致位宰相,请逐彦博。仁宗怒,谪介英州别驾。

    炎暑为君寒

    唐岑参送侍御韦思谦诗曰:“闻欲朝金阙,应须拂豸冠。风霜随雁去,炎暑为君寒。”

    天变得末减

    杨,天顺初为御史,劾曹吉祥c石亨怙宠擅权。后为曹c石文致坐死。将刑,会大风拔木,吹正阳门下马牌于郊外,得末减。子源为五官监候,以占候上言指斥刘瑾。瑾怒曰:“尔何官,亦学为忠臣乎”杖而戍之。刘瑾之乱,大臣科道同日勒令致仕四十八人,以其名榜示天下。源之同乡御史熊卓与焉。

    使臣

    一介行李

    左传:子员曰:“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一乘之使

    韩信破赵,欲移兵击燕,武涉说信曰:不如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以使燕,燕必从风而靡。

    堂堂汉使

    苏武使匈奴,匈奴胁武令拜,武不从。以刀临之,武曰:“堂堂汉使,安能屈膝于四夷哉”

    埋金还卤

    唐杜暹使卤,以金遗暹,固辞。左右曰:“公使绝域,不可失戎心”乃受焉,阴埋幕下。已出境,乃移文,俾取之,突厥大惊。

    口伐可汗

    唐突厥攻太原,郑元持节往劳。既至,虏以不信咎中国。随语折让无所屈。徐乃数其背约,突厥愧赧,引兵还。太宗赐书曰:“知卿口伐可汗,边火息燧。朕何惜金石赐于卿哉”

    斩楼兰

    龟兹c楼兰二国常杀汉使,傅介子谓霍光曰:“楼兰c龟兹反复,不诛无所惩。”霍光使介子行。介子赍金币,以赐外国为名。楼兰王贪汉宝物,求见。介子与饮,陈物示之。王饮醉,介子使壮士刺杀之,谕以“王负汉罪”,遂将王首还诣阙。上嘉其功,封义阳侯。

    少年状元

    宋王拱辰,至和二年聘契丹,见其主于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酒饮客,亲鼓琵琶侑觞,谓其相曰:“此南朝少年状元也。”

    臣不生还

    曹利用契丹议和,假崇仪副使奉书以行。真宗曰:“契丹如贪岁币,非国家细事,或求不厌,当以理绝之。”利用答曰:“虏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

    执节不屈

    张骞以使通大夏,还为校尉,封博望侯。后为将军,使大夏,穷河源。杨子渊骞篇:“张骞c苏武之奉使也,执节没身,不屈王命,虽古之名使,其犹劣诸”

    郡守

    使君

    京府使君陈尹东郊。汉武帝因更名内史为京兆尹,置丞,置治中。宋太祖置通判推官,本唐节度使,属有推官判官。

    五马

    遁斋闲览:汉时朝臣出使以驷马,为太守增一马,故称“五马”。

    刺史

    唐志:武德中,改太守曰刺史。天宝中又改刺史曰太守。

    郡守魏文侯始置郡守。秦始皇置郡丞,即今同知。汉置州牧,景帝更太守。宋高宗始称知府,始改唐郡称府。

    黄堂

    吴郡志:吴郡太守所居之堂,乃春申君所居之殿也。数火,涂以雌黄,故曰“黄堂”。

    驱蚊扇

    唐袁光庭典守名郡,有异政。明皇谓宰辅曰:“光庭性逐恶,如扇驱蚊。”

    五

    汉廉范为蜀郡太守,除火禁,百姓便之,歌曰:“范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昔无襦,今五。”

    麦两岐

    汉张堪为渔阳太守,击匈奴,开稻田千万顷,劝农,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禾同颖

    梁柳浑为吴兴太守,嘉禾同颖,一茎两穗。

    水晶灯笼

    赵宋张中庸为详州刺史,洞察民伪。民号为“水晶灯笼”。

    照天蜡烛

    田元均治成都有声,民有隐恶,辄摘发之。蜀人谓之“照天蜡烛”。

    卖刀买犊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