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科幻小说 > 带着机甲闯末世 > 正文 短篇《倒计时》(上)

正文 短篇《倒计时》(上)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故纸堆里翻出来的一部短篇,在这里发出来博诸位一笑咯。

    一

    监察官低头看表格,“这是第几个?”

    测试官没有抬头,他很忙,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抬头这种小事上。

    “第2689个。”

    “我问的是这条旋臂中的第几个!”

    “第2689个。”测试官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抬起头,“监察官先生,您的精神状态不稳定,我建议您去做心理测试。”

    “去你的心理测试!我才不做那种鬼玩意”监察官把手中的表格摔在地上,他不明白自己怎么会被分配到这里来,这里除了神经病就是疯子,还是一帮科学疯子。

    “监察官先生,您这种行为很危险。”测试官指出他的错误,“木浆纸是非常稀缺宝贵的资源,您没有权力随意处置,这种行为可能会让您遭到处分。”

    “我才是行政人员!”监察官怒气冲冲,“资源保护条例我比你清楚见鬼,我们为什么还要用这样低效率的古老方式记录信息?”

    “联网即危险。”测试官俯身捡起摊开在地上的表格,“只有最古老的行为才能威胁到最古老的东西,就像您刚刚做的那样。”测试官指指四周,“但任何古老的方式都无法进入这里。”

    监察官坐下,他当然清楚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前人以大无畏的精神和令人惊叹的一根筋挖穿了数千公里的地幔,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只为了在地核中建造这区区五十平方米的空间。

    这里是地核驱动器中央脑的机房。

    但当年那场灾难被证明只是个笑话,地核中的液态金属没有停止流动,磁场也没有消失,人们不用暴露在致命的恒星风暴中自然没有必要花费大力气去驱动地核。

    所以这里就被一帮不知孤独寂寞为何物的科学疯子占领了执政官为了显示政府对这独立于地表之外的领土主权,象征性地派遣了一个监察官。

    监察官认为这纯属多余之举,从这里到地表要坐足足一整天的高速电梯,到三号卫星也没这么远,他认为就算这帮不知所谓的科学狂人自立门户要建国也不用管五十平方米的国土只会是历史上最大的笑话,只要把补给切断,地下所有人都活不过三天。

    监察官拿起望远镜,透过玻璃镜片,他能看到一颗蓝色星球,晶莹剔透美得像最稀缺的明珠。

    “真漂亮。”

    “在说这话之前监察官,您必须要认识到这是量子实时通讯系统发来的图像。”测试官低头整理表格,“所以就算您凑近到靠在墙上,图像也不会变大。”

    “这就是2689号?”监察官问。

    “是的,它在一个八星恒星系中,拥有一颗卫星,与我们的距离仅仅只有254光年。”测试官点头,“根据红外信号观测结果,2689号属于实体化碳基文明,在生存位上与我们有交叉,文明水平已经达到b3级,科技发展速度判为‘中危’。按照规定,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测试。”

    “能不能不要提你那该死的心理测试?”监察官放下望远镜他一向这么称呼手中这台观测终端真正意义上的望远镜早在千年前就销声匿迹了,那种古老的光学仪器现在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

    “这是规定,先生。”

    “我从来不觉得心理测试是什么强有力的佐证。”监察官轻轻推了一把操作台,他坐在转椅上滑到房间另一边。

    地核中的重力为零,监察官把人造重力调整到05g,这能让他移动得更轻松,也能分辨上下左右。

    “是的,先生。”测试官点头,“这确实不算是强有力的佐证,但我在高等学校中学习的就是文明心理学,如果取消这门测试,我就失业了。”

    “这可不是把我留在这里的理由”监察官嘟囔,“你这是在浪费资源。”

    “您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我只占用了中央电脑三十二亿分之一的运算进程,但发挥的作用可能比另外那三十二亿分之三十一亿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所做事都要重要。”测试官开始调试望远镜,“您要相信,一个文明是有心理的。”

    “好吧这次你要怎么测试?”

    “用最通俗的表示方式,最残酷的测试手段。”测试官转身微笑,“劳烦您把身边那枚灯泡递给我。”

    二

    口袋中的手机在嗡嗡震动。

    杨远一愣,低头掏出手机,液晶屏上是一条短信。

    “儿子,今年中秋节回家不?”

    落款是“爸妈”。

    在这个网络通讯手段发达到泛滥的时代,杨远差不多都忘了自己的手机还有收发短信这个堪称古老的功能。他早就习惯了一切社交都在网络上的生活,从来只有两个人以这种被人遗忘的方式与他联系。

    父母不敢打电话,他们担心会干扰儿子的工作。

    老人们无法接受新生事物,所以他们才会被年轻人嘲笑。

    杨远开始回复,他不准备回去。中秋节的休假只有一天,好不容易才能脱离暗无天日的工作苦海,难得有一天不用再面对满眼的枯燥数据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在回家的路上?

    杨远按下发送键,熄灭屏幕背光。

    漆黑的玻璃屏幕上倒映出两个人影。

    “欧阳老师。”杨远连忙起身,心中忐忑在工作时间玩手机是违反规定的。

    老人微笑着摇摇头,轻轻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坐下坐下小远。”

    老人拉过一张椅子坐下,杨远有些好奇地偷偷抬眼打量他只在领导视察时远远望见过面前这个人,德高望重的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对他这样一个小研究生来说真是太遥远了。但此时老人与他的距离只有不到半米远,一身白大褂,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拢着双手精神矍铄。

    “刚刚和女友聊天呐?”老人笑得有些促狭。

    “不不不不”杨远涨红了脸,“我还没有女朋友是父母发来的,问我中秋节回不回去。”

    “那你回去么?”

    “不回去。”杨远摇头,“我家在江西太远了。”

    “江西啊”老人点点头,“那跟我是老乡嘛。”

    “真的?”杨远眼睛一亮。

    “我是吉安人。”老人微笑,“小远你到这里也有大半年了吧?回过家么?”

    “工作太忙”杨远摇头,说起来有时候工作倒未必忙到杨远抽不开身,但与其把时间消耗在漫长难熬的旅途上只为了回家吃一顿饭,不如和同学出去逛逛。

    “要我说啊”老人拍了拍杨远的肩膀,“有机会还是要经常回家,年轻人,父母在,不远游嘛”

    老人悠悠起身,抬头望向窗外,高大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最后的夕阳余晖,石子路对面伫立着通体洁白的天线,人们搭起数十米高的钢架只为了撑起这庞大到口径五十米的抛物面,这是令人震撼的伟大造物,汇聚了人类最顶尖的智慧,物理与工程学的精粹凝聚而成的奇迹。

    射电望远镜安静沉着地屹立,身上洒满金色的阳光。

    这里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密云站。

    是人类的眼睛。

    杨远是个在中科院攻读射电天文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天做的事是待在电脑屏幕前判读数据,唯一的成果是他的视力在急剧下降。为了缓解眼部疲劳,杨远会习惯性地抬头望窗外。

    杨远愣住了,他虽然近视但不是瞎子,那么大的东西摆在那儿想必是个人都能发现。

    三

    这大概是自苏联解体以来最让美国政府震惊的事。

    “一定是俄罗斯人搞的鬼把戏!”赫伯特·卡莱尔把文件丢在会议桌上,这位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本在冲绳处理当地的f22部署问题,但总统一纸召令让他连夜横跨太平洋。

    “卡莱尔将军的爱好是把所有事都往俄罗斯身上推。”坐在对面的女人是国务卿,她低头翻阅文件,“那样他就可以冠冕堂皇地找国会伸手要钱了。”

    “女士我无意冒犯,但能办到这种事的国家除了我们,只可能是俄罗斯。”卡莱尔冷笑。

    “为什么不能是中国或者伊朗?”国务卿问,“轻视敌人将会带来灾难。”

    “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朝鲜?”副总统插话,他是个混迹政坛数十年的典型老政客,任何职业政客应有的特征都能在他身上找到,“他们的威胁才是最大的。”

    “相对于相信朝鲜能办到这件事,我更倾向于这是外星人干的。”卡莱尔冷笑。

    “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视对手!”副总统拍桌子,“前不久朝中社已经发布消息说他们要在2020年之前登上太阳!”

    “够了女士们先生们,请保持安静。”总统交叉双手,深吸了一口气,“我把诸位召来不是让你们在这里吵架。”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接着他们听到了大门被锁死的声音,这意味着会议从现在开始除了他们几人之外,将再无人有权旁听。

    总统点了点头,会议桌末席的老人起身。

    挂在墙上的幕布亮起,老人上前站在众人面前。

    “让我们听听局长先生的说法。”总统指指身后的屏幕。

    “女士们先生们,我很遗憾。”老人是美国宇航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是在场所有人中最早认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人,他连夜觐见总统陈述这将可能是人类乃至地球生物数亿年历史中面对的最大危机,并说服他连夜召集政府高官举行这次会议。

    “我们有理由相信包括我们在内,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办到这件事。”局长说。

    “我们刚刚与莫斯科和北京方面取得了联系。”总统点头,“他们矢口否认。”

    背后的空白幕布上浮现出巨幅图片,星球灰黑色的表面遍布坑坑洼洼的陨石坑,这张照片所有人都熟悉,用一副三十厘米口径的望远镜都能看到这副图景。

    这是月球。

    但所有人又都被另一个违反常理的事实所震惊,原本荒芜的月面上赫然浮现着极其庞大的黑色数字。

    30。

    就像被谁镌刻在了月面上,字迹无比清晰横跨整个月球正面,放大后甚至能看到沟壑中的阴影。

    “这太荒谬了”卡莱尔摇摇头,“早在四十年前,你们的宇航员就告诉过我们,月球上什么都没有!”

    “是的。”查尔斯点头,“月面上的环境恶劣到足以杀死任何生物。”

    “那你如何解释这个?”副总统情绪激烈拍案而起,“别告诉我月球背面隐藏着变形金刚的飞船!”

    “女士们先生们,这不是科幻电影的情节,也不会有人为我们的任何失误买单。我们面临的危机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前天的照片。”局长面容严肃,他按动按钮换动照片,“这是昨天的”

    月球本身没有任何变化,数字变成了29。

    “这会不会是个恶作剧”国务卿双手比划,“比如大型投影什么的。”

    “很遗憾这些字迹足足有五千米深。”局长摇摇头,“如你们所见,这些数字横跨了整个月球正面,长宽都有三千公里”

    局长深吸了口气下了令人绝望的结论,“这是神迹。”

    “这是今晚的”

    28。

    “如果这是人为镌刻的那么那把刻刀的宽度将达到不可思议的两百公里。”局长再次提醒在座的所有人这件事超出了人类的能力范畴。

    现场一片死寂。

    第一个出声的是副总统。他把双手深深地埋进头发里,缓缓闭上眼睛。

    “上帝啊”

    “女士们先生们霍金的预言被证实了。”局长宣布会议结果,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外星高级文明是存在的,而且它们在试图联系我们,但糟糕的是我们不认为这些数字是善意的问候。”

    ·

    ·

    ·

    短篇《倒计时》(中)

    ·

    四

    “那么请问石教授,您对这件事持什么态度?”女主持人问。

    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坐在扶手椅中,有些谢顶,戴着金框眼镜,屏幕下方的介绍是“知名外星生命研究专家”。

    “首先一点可以确定,这绝不是人类干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个科技实力。”石教授说,“那么只可能是外星文明的杰作外界很多人非常兴奋,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但我个人认为他们过于乐观了。”

    “请问您有什么根据呢?”

    “可以从两点推断出来第一个是它们给人类的讯息,这个信息非常显眼,全世界的人都能看见是月亮上的数字,如果它们有意与人类世界沟通,为了避免引起恐慌及不必要的敌意,那必然是首先联系政府高层,但它们却把信息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发给了全世界这是什么?这是警告!只有警告才会向所有人公布以求最大效应。美国宇航局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很慌张他们刚刚宣布要在一个星期内登上月球,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仓促的航天计划,因为他们知道没有时间了。”

    女主持人点点头深以为然。

    “前几天是30,今晚是25任何人都能看出这是倒计时。”石教授接着说,“什么东西才有倒计时?我认为最糟糕的设想是定时炸弹外星文明为了毁灭人类设下的炸弹。”

    “如果外星人拥有远超人类的科技,那么它们为什么不直接入侵地球呢?”

    “关于这一点,我有两个假设。”石教授有些艰难地直起身子,“第一,月球本身就是炸弹在过去漫长的四十六亿年历史中被外星文明改造成了巨型炸弹,如今到了要爆炸的时候,所以开始倒计时,我记得以前曾有阴谋论称月球是中空的如今看来也不能完全否定。”

    “那么第二个呢?”

    “第二个是外星人正在来地球的路上,倒计时是预示它们到达的时间。任何一个文明能发展到这种程度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道德,否则就会毁灭文明本身它们由于生存所迫不得不占据地球作为栖息地,但生存本能与道德相冲突,它们不愿把同为智慧生物的人类赶尽杀绝所以留出一个月的时间供人类逃亡”

    杨远关掉电视,偏头望向窗外。这几天几乎所有新闻媒体都在大肆宣传诸如“外星人入侵地球”此类耸人听闻的文字。杨远是射电天文学研究生,在这方面不算外行,他并不盲目跟风随大流但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地外文明的存在,因为人类无法在月球上刻下如此庞大的数字。

    杨远没心思反驳媒体上完全站不住脚的荒谬言论,这个时候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有时间在电视上抛头露面。

    手机在手边震动,来电显示号码很熟悉,杨远接听。

    “小远?”

    “爸是我。”

    “你你还好吧?能回家不?”

    杨远沉默许久,父母是这一代典型的中国父母,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田间耕作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没读过多少书,不知道所谓“外星人入侵地球”是什么意思,但他们的感觉纵然迟钝,对儿子的安危却无比敏锐。

    杨远记得那年自己考上大学,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小山村里,他作为家族乃至村里唯一一个大学生代表着全村的希望,父母把卖猪换来准备用作给母亲治腿医药费的两千块钱塞到他手里让他在路上买些吃的。他们那么高兴以为这一代能摆脱黄土飞上云端,杨远甚至都不忍心告诉他们如今大学生到处泛滥一文不值。

    “不能爸,这个月我都要加班。”杨远说的是实话,遇上这种突发状况,全国的天文台工作量都迅速增加,他望向窗外,装甲车满载荷枪实弹的武警从路上驶过这里从昨天开始就已经被军队接管了。

    “哦哦那样”电话对面的老人有些无所适从,“那你要当心,外面很乱。”

    “没事的,爸。”杨远笑笑,“我这里还有兵给我站岗呢。”

    “那就好那就好”

    父亲和儿子之间好像向来就没有共同语言,更遑论近乎文盲的老农民和中科院的年轻研究生,两代人之间的距离远到就像隔着整个世界但老人还在搜肠刮肚地找话说。

    “爸,你听我说,接下来一个月少出门。”杨远轻声说,“多买些盐放在家里,把家里的水缸打满,晚上记得把门锁好。”

    杨远几乎能预见灾难的来临,但他能做的只有告诫老人注意安全,甚至不能回去见他们一面。

    “好好我听你的。”

    “爸从今晚开始实行信息管制。”杨远说,“接下来一个月我都不能和你打电话了。”

    电话中一片沉默。

    “那你要好好注意身体,我本来还想让你妈跟你说话,她刚刚到菜园里锄草去了。”老人说,“家里的冬瓜长得可好了,等你回家我让你妈做给你吃啊。”

    “好。”

    电话挂断了,杨远感到心中有什么东西也跟着断了。

    老院士站在运控大厅里,抬头望着墙上的液晶屏幕,年轻人们手持文件匆匆忙忙地与他擦肩而过,大厅中的气氛凝重到异乎寻常,耳边只有滋滋的电流杂音,没有人说话,沉重的呼吸声在寂静中被放大,老人记得这里上一次如此死寂是在试图唤醒月兔号巡视器的时候当时所有人都盯着屏幕屏住呼吸,直到图像闪烁着出现在眼前。

    长久的沉默之后是几乎掀翻天花板的欢呼,过程虽然惊险,但毕竟是喜剧结尾但老人知道这一次运气可能不会像上次那样好。

    巨幅的月球占据了老人所有的视野,他久久地凝望这颗地球唯一的卫星,老人在它身上花了一辈子精力,觉得世上不会有人比他更熟悉月亮了但此时看着月面上的数字,他忽然惊觉自己其实从来就没有真正了解过它。

    第一个打破寂静的声音是汇报数据。

    “月球数字高程模型建立完毕。”

    “多光谱图像也出来了”

    “30ghz微波辐射亮温数据分析完毕。”

    “近月空间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离子数据分析完毕。”

    “情况如何?”

    回答令人绝望。

    “没有任何异常。”

    最令人担心的情况终于发生了人类现有的所有检测手段都无法探明月球异常的起因。

    不知道原因,就无从阻止。

    神绕过人类的眼睛在月面上刻下倒计时,人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数字归零。

    五

    总统从未想过自己会有幸在任期内入住夏延山,亲自坐镇北美防空司令部,这座位于科罗拉多州的庞然大物是全国安全系数最高的核掩体,冷战的剑拔弩张人心惶惶造就了这个近乎荒唐的工程人们挖穿了五百米深的花岗岩在地下建起十五层高的大楼,用两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大门杜绝一切可能的危机。

    这本是为了应对古巴导弹危机而生的工事,冷战阴云消散近三十年的今天,这座早已刻进历史的地下核掩体又开始发挥起它最原始的功能用密不透风的岩石钢铁混凝土构成最古老的防御方式。

    国防部中情局等机构也已经在昨天全部转入国家预备指挥中心,美国政府自苏联解体之后从未如此紧张过,但他们如今面对的敌人可能远超苏联。

    “这太荒唐了。”总统合上文件夹勃然大怒,“你们每年有数百亿的预算,使用的却还是五十年前的飞船?”

    查尔斯低着头沉默,他刚刚给总统带来一个噩耗登月失败了,土星五号火箭在升空三分钟后解体,碎片散落在大西洋上。

    土星五号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庞大的运载工具,它曾经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举,美国宇航局为了保证绝对的成功,重现了阿波罗计划。

    但成功并非绝对。

    “总统先生这不是技术问题。”查尔斯说,“载人航天这种高危事业任何时候失败都不奇怪。”

    “但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总统伸手指着背后墙上挂着的电子钟,红色液晶显示器上只有一个数字“20”,这让它看起来更像定时炸弹的计时器,但谁也不会知道这数字归零时爆炸的会是什么。

    “我只给你有三天时间!”总统伸手揪住局长的衣领,“再登一次月!”

    “总统先生这不现实。”查尔斯摇摇头摊开手,“三天之内登月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畴。”

    “那就让全世界联合起来。”总统松开局长,转身抬头看着墙面上刺眼的深红数字,“我来给莫斯科,北京和布鲁塞尔打电话。”

    倒计时过去三分之一,人类除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极限和绝望之外什么都没做到。由于政府的不作为,恐慌情绪开始如野火般大面积蔓延,社会体系临近崩溃,通货膨胀完全超出市场的调节范畴,物价飞涨中人们开始疯狂抢购生活必需品,政府以及银行的信用沦为一纸空文,紧邻而来的是纸币的全面贬值,世界各地掀起兑换黄金等硬货币的热潮,面对几乎疯狂的人群,各国政府不得不紧急关闭兑换渠道。

    以全民的恐慌情绪为温床滋生的诸多末世论开始大行其道,甚至不少官方媒体都承认人类的末日已经临近。梵蒂冈的教皇宣布要亲自做一场盛大的弥撒,以祈求上帝的宽恕延后审判日的到来。

    一场全世界基督徒的朝圣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浩浩荡荡的基督徒大军从世界各地向意大利聚集,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最浩大的宗教运动,规模远超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和教的朝圣。

    意大利由此人口严重超载,治安混乱到警察根本无能为力。弥撒当天万人空巷,甚至有狂热分子身上绑着炸弹试图在会场引爆,以此作为献祭祈求上帝或者魔鬼的原谅,幸亏这个荒唐的计划被国家安全部门提前察觉,弥撒正式开始之前派出特种部队剿灭了这个极端组织,才预防了一次可能的恐怖袭击。

    但弥撒最终并非以完满结局,由于人数太多,会场当天发生了大规模踩踏事件,场面混乱惨不忍睹伤亡惨重,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宗教活动除了造成两千多名忠实信徒无辜惨死之外并没有让月面上的数字停滞哪怕半秒钟。

    人们被神抛弃了,宗教界遭到的打击前所未有,从此一蹶不振。

    但人类的精英们还在努力寻找办法,以美国宇航局牵头的终极航天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整个世界第一次被时间追赶,在这场可能关乎人类文明存亡的竞争上,人类开始发挥出全部潜力试图与月面上的数字拉开距离,科技的发展第一次不是被人类推动而是被逼前行,六十五亿人构成的庞大机器开足马力,只求一线生机。

    这个时候任何敝帚自珍都是极其愚蠢的,美国和俄罗斯拿出了令人吃惊的技术储备,这两个老牌航天强国相持长达半个世纪的航天竞赛留下了极其雄厚的遗产。

    随着全世界资金的涌入,曾经萎靡不振穷困潦倒挣扎在生死存亡边缘的俄罗斯航天工业迅速焕发出惊人的生机。

    各国专家以从未有过的高效率达成共识,决定建造一共十二艘登月飞船,八艘载人,另外四艘为货运飞船,每一艘的有效载荷重量都达到不可思议的一百九十吨。

    人们决定把能搬的检测观察仪器都搬上去,把整座大型实验室搬上月球,这是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相当于建造四座国际空间站一座国际空间站耗费了人类数十年的时间,但他们现在身负四倍的工作量却只有三天时间。在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前,人们疯狂到不计代价。

    整个欧洲负责组装这些庞大的化学动力火箭,接下来这些复杂机械会被空运到世界各地的发射场。

    中国负责整个计划的信号检测。

    “欧阳老师,你觉得世界会毁灭么?”杨远坐在草地上,射电望远镜庞大的抛物面天线投下被建筑物切割的不规则影子。

    老人站在影子里,悠悠抬头望着天线。

    “小远你看这望远镜。”

    杨远抬起头,圆形天线在他的头顶上,在这样近的距离上人们才能感受到这庞大到震撼人心的钢架结构中所蕴含的力量和美感,仿佛擎天的巨人。

    “古人说,厚德载物。”老院士笑笑,“你看这望远镜不也是如此么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背得这么重,站得却这么稳这就是德。”

    老人在年轻人身边蹲下,“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几千年都不会过时。有德则能负,你看我们脚下的大地,它又承载着多少重量?”

    杨远默默地低着头。

    “欧阳老师今天火箭就要发射了吧?”

    “是啊酒泉西昌文昌都要发射。”老院士点头,伸手指望远镜,“到时候负责接收信号的就是我们和它。”

    “我们会成功么?”杨远抬起头,面容憔悴。随着倒计时一步步归零,他也越来越焦虑,这不是杨远一个人的反应,整座天文台里的所有年轻人普遍都是如此焦虑失眠心理失衡的症状正在人群中扩散。

    领导尝试请过心理医生,但在这个堪称国内与月球距离最近的地方,心理医生自身难保,那个可怜的中年人受到凝重紧张的气氛感染,也开始焦虑不安。

    “会不会成功其实没有多大区别。”老人摇摇头,他轻轻点了点脚尖,杨远眯起眼睛,他脚边是一株低矮的狗尾草,草根旁是细小的洞穴,蚂蚁三三两两地进出,这是一个蚂蚁窝。

    “你看这蚁窝”老人轻声说,“我们和这些蚂蚁有什么区别?”

    “人类是智慧生物,怎么能和蚂蚁这种低等的节肢动物相比?”

    “那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地球生态圈的顶端。”老人摇摇头,“如果银河系也有生态圈那么在那些位于银河系生态圈顶端的文明看来,我们和蚂蚁一样,不过都是地球上的低等物种而已。你觉得这些蚂蚁会知道地球正面临大麻烦么?”

    杨远怔怔地看着地上的蚂蚁,一只黑蚂蚁正从洞口中探出头来,它或许才刚刚出生,第一次踏出洞穴得见天日,沉浸在初次拥抱这个浩大宽广的世界的喜悦中。

    “在某些方面人类和蚂蚁是非常相似的。”老人说,“高度的社会性和纪律性能增加物种在灾难中生存的几率,但代价是牺牲个体蚂蚁是富有牺牲精神的生物,当你融入这个庞大集体时,集体之命即个人之命。当年我们也是靠这样的精神创立了新中国这就是蚁命,是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液中的东西。”

    “蚁命”杨远喃喃。

    “每个人都必须拥有在灾难中前行的勇气。”老人拍了拍杨远的后背,“我们无从得知最终的结果,但必须竭尽全力。人类的力量很有限,我们集全球之力也只能造出这十二艘飞船。既然已经尽了全力,结果如何又有什么重要?”

    老人的豁达让杨远敬服,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其实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慌乱也不疯狂,不会病急乱投医也不会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上帝真主,纵然面临末日,他们也只会安静地守在自己的岗位前默默地望着数字的变化。

    “对于一个已入耄耋之年的人来说”老人笑笑,“死亡或许才是他唯一没有经历过的事。”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