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其他类型 > 紫塞轶录 > 正文 第九百二十二章、茶楼恶斗(15)

正文 第九百二十二章、茶楼恶斗(15)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随处体认天理是湛若水的心学宗旨,其中所说的天理包含道德之理,他特别指出“体认兼知行也”。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湛若水认为道德认识应该与道德践履齐头并进,而不是非要等道德认识有进步之后再使道德践履去进步。

    湛若水在“理气合一”学说的基础上指出“真知流行,即是知行并进”,又在“体用一源”学说的基础上结合《易经》教人做君子的言论提出“主宰处是知,发用处是行。知即乾知大始,行即坤作成物”的观点。

    对于知而不行的时弊,王阳明有这样一段一针见血的话:“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他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又强调“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王阳明把执行范畴中的知理解为良知,认为圣学功夫即致良知。

    可见,知行观都是受到历史发展c时代精神状况影响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何种知行观,都认为知行是不能分离的。

    知行合一,网上词典的翻译是“the unity 一f kn一led and acti一n”,意思是“知识和行动的统一”,这个翻译没有大问题,不过用来翻译心学的知行合一,却是值得商榷。kn一led除了有知识的意思,也有了解c理解的意思,这和心学的“知”也是有相通之处的。

    另一方面,心学的知行合一翻译成“unity 一f nscience and acti一n”——良知和行动的统一,是否准确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使在王阳明的学说中,知行合一的“知”也不能等同良知。知行合一的“知”,无论是《左传》c程朱理学还是心学,用现代语言来说,是一种内在的认知c内在的知识,重点在于指引人的行动,范畴是人的道德本质c人与世界的关系。内在的知识,在西方哲学中,也有信仰c道德c灵性的内涵。

    因此,知行合一,应该翻译为“the unity 一f ner kn一led and acti一n”——内在的知识和行动的统一。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c无敌于外的境界。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c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c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c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c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c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jx数十年巨寇。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gx部族匪患。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知行合一”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

    年轻人的困惑。每个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是一套思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另外一套准则。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是随波逐流呢?

    面临社会的残酷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家读的都是一样的圣贤书内容,强者如云,凭什么自己能胜出?所以就放弃了追求。也有很多为人师表,整天教育他人圣贤之道,但是自己却失去信仰。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和正义,又能成就大事呢?

    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历史。所以答案是有的,这个工具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阳明提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c思想家c政治家c军事家。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东瀛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

    定约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欣赏的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是王派弟子徐阶,运用知行合一,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王阳明“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c“知行合一”c“致良知”。

    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是很容易的。

    王阳明却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c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分离的。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