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科幻小说 > 入侵盘古陆 > 正文 关于盘古大陆 关于侏罗纪

正文 关于盘古大陆 关于侏罗纪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玩过文明的玩家一定对游戏里面的‘盘古’地图不会陌生。这是一张面积超大,难度较高的地图,整个地图除了一些小岛屿以外,呈一整块超级大陆。很多玩家曾问过,这样的大陆以前曾存在过吗?

    答案是肯定的。

    ‘盘古大陆’也被称为‘泛古陆’。既‘泛古陆’的英文pana的中文音译。科学研究,讲究的是大胆假设,小心论证,查漏补缺。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在某天百无聊奈的盯着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两边的大陆如此契合,特别是南美洲和非洲地块边缘的凹凸,那么有没有可能这两块大陆从一开始就是一块大陆分裂为而成呢?

    或许很多人看过世界地图之后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就拿这个问题,问过我当时一个很好的玩伴,得到的答案是:异想天开。

    所以,科学研究者与我们的不同在于,他们大胆假设之后,立刻进入了小心论证的阶段,而我却说过就过了。当然,科学家们能申请下巨额研究资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于是,魏格纳揣着纳税人的钱,开始了公费旅游,哦不,地质研究!

    这一研究不打紧,还真是这么回事,两岸的地质环境,生物物种,高度相似,地层构造,冰川遗迹等也十分吻合,这似乎这正说明了,大西洋两岸其实在久远的年代,是连在一起的。

    魏格纳著书立说,发表了《海陆的起源》,就像一枚炸弹,直接就把当时的地理学界炸开了。

    所有新生的科学理论,必须能经受住来自科学界各个方面的证询c质疑甚至是刁难,不止来至于同课题研究的其他科学家,更有科学界的泰斗。原因很简单,因为真相只有一个,你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那我提出的‘路桥说’是不是不作数了

    科学家们对真理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路程也是曲折的,很多现在看来正确的理论,当年并没有挺过来自科学同仁们的狂轰滥炸,在狂风骤雨中慑慑发抖,然后夭折了。

    科学界有很多伟大的争论到现在都没个答案,比如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谁都说服不了说,结果就成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成为牛顿的经典物理学重要的补充后,立刻成为了量子理论创立者波尔的拦路虎。

    新生的科学理论总是会证据不足,魏格纳就遇见了这样的尴尬,即使答案在他看起来已经很明显了,但是如何拿证据说服别人,或者说战胜别人?!

    是的,什么力量让大陆漂移?是的,大陆是怎么漂移?是的,大陆在什么上漂移?这些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把魏格纳问的头晕目眩。

    查漏补缺,永远是最痛苦的阶段,何况是‘大陆漂移’这样伟大的理论,完全颠覆了当年的地质学的认知,你魏格纳知不知道,这样重大的理论变更,是要砸多少人的饭碗啊!

    魏格纳的余生都在‘旅游’中度过,为了别人的一个质疑,他就得跑到实地去寻找证据,在他五十岁的那年,在格陵兰,他长眠于那漫天的冰雪之中,直到一年后才有人寻到。

    真理终究是真理。或许会被掩藏,但终究遮蔽不住它的光辉。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古地磁学的建立,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正确性,魏格纳这名天文学博士终究确立了他在地质学中的地位。此时,他已经逝世了将近40年。

    三国演义开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鲜有人能知道,地球的陆地板块也是分分合合。从遥远的6亿年前的震旦纪到32亿年前的石炭纪,地球大陆板块已经经历了多次分散一聚合,从27亿年前的二叠纪开始,分散的大陆开始了再次聚合,经历了三叠纪,最终在16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聚合成一块泛古陆一一一一盘古大陆。此大陆在今后的时代再次开始分裂,直道现在我们所见的大陆,据说在以后的亿万年的时间里,将会从新聚合成‘究极盘古大陆’,这里暂且不提。

    盘古大陆整体形状如一轮新月,新月的靠中间的位置有一道明显的分裂带,以分裂带为界,北部称为劳伦大陆,南部称为冈瓦纳大陆。

    劳伦大陆包括了北美c欧洲c西伯利亚c阿穆尔等板块以及华北c华南c西藏c羌塘c伊朗c土耳其c东南亚等地体。整体形状较为破碎。

    其中,北美版块与欧洲版块开始分离,形成了一个大裂谷,海水填充后,大西洋由此新生。

    而更大的冈瓦纳大陆包括了非洲c南美c印度c澳大利亚c南极板块,整体较为完整。南美洲和非洲之间,形成了大裂谷,有了分离的趋势,但整体还是合为一体,

    这轮‘新月大陆’的内月湾,被称为‘新特提斯洋’,这片洋域最后在五千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开始从非洲板块东部游离后,逐渐消失,新的名称是‘印度洋’。

    几乎每一次世纪之间的变更,都伴随了生物大灭绝,在惨烈的第五次生物灭绝之后,迎来了三叠纪,爬行类动物占据了食物链的顶点,成了新时期的霸主,到了侏罗纪,更是爬行类动物的巅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恐龙主要生活在南c北纬45度之间,主要分布区域为:1 北美南部沙漠,2 新特提斯北缘中亚地区,3 欧洲北部浅海区,4 非洲c中国等陆内干旱区。

    而代表性的植物,则是针叶林c苏铁植物c蕨类植物以及银杏c松柏类植物,植物的进化还处于裸子植物阶段。被子植物大约诞生于13亿年前的白垩纪,而花的诞生时间更是一个谜团。

    整个侏罗纪的环境其实是动态的,但一般来说,这个时期,全球大范围属于温带和干旱带,寒带主要在北冰洋地区c北美和西伯利亚地区,热带集中于非洲东北部和东南亚特提斯海域地区,温带主要为南北纬30度至60度的大片地区。其中,北美西南c南美中部和非洲东部可能有沙漠发育。

    很多人都说,侏罗纪是温室效应环境,这句话既对也不对,整个侏罗纪大约五千多万年,气候不可能是静态的,事实上,在侏罗纪早期(18亿年前),确实有由于温室效应带来的海侵现象,但在侏罗纪中期(16亿年前)气温下降,温室效应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在侏罗纪晚期(14亿年前)气温又开始上升。

    有关于人类在侏罗纪生存的情况,主要集中于气候是否适合人类生存,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人的适应度还是挺高的,有经历过第四纪冰川纪的恶寒,也能适应40度的高温,当然16亿年前的侏罗纪属于高纬度寒冷湿润,低纬度温暖湿润,气候并不极端。

    同时,即使是侏罗纪早期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时期,浓度为现在的4倍左右,这相当于什么概念呢?基本相当于,五十名学生在封闭的教室上课,四十五分钟后,二氧化碳所达到的浓度,便相当于侏罗纪最恶劣时期的二氧化碳浓度。

    相关盘古路和侏罗纪的一些小知识就介绍到这里,这方面的东西很多,不可能完全写完,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