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1976》正文 第四章 合作契机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当闹钟响起的时候,萧寒睁开眼,看着简陋的房间,发现自己不是在做梦。他,还是那个被雷劈的倒霉家伙。从一个事业有成有为青年,回到了需要重新奋斗的70年代。
萧寒利索的起身,洗漱好之后,整理文稿出门。他在路口早餐摊慢悠悠地吃着早点,等着对面街口自己订报纸的那家良辰书店开张。看到书店老板开门的时候,他就走了过去。
“黄老板开门大吉。”萧寒拱手恭维道。
“啊呀,萧兄弟这么早,谢谢、谢谢,恭喜发财啊。”黄老板闻言开心的回礼。良辰书店是中等规模的书店,这种规模的书店在香江地面上百八十家总归有的。
“黄老板,我要买些书,不知道你这边有没有?顺便跟你打听点事情。”萧寒客气之后开门见山,他本来就需要买一些专业方面的书,想研究一下现在时间段的技术水平,和自己掌握的知识做个比较。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昨天花了一天时间算是了解香江的地理风情,今天就开始就是接触人文科技了。
“萧兄弟你说,有什么需要我帮你。我的店看着不大,却也开了二十多年了。你在我店里找找,找不到,我也可以托关系帮你弄到。”黄老板三十来岁的样子,一听开门就有生意,眼睛放光,大包大揽起来。
“那就麻烦黄老板了。我想学英语,需要一些相关的书籍,另外你这里有没有电子或者计算机相关的书籍?如果有专业的杂志,能不能像报纸一样,帮我预定好?”萧寒开口问道。
“学英语?这个有,在那边柜子上。”黄老板闻言却有点皱眉头,“计算机电子相关的比较专业,你也知道,这附近肯定不会很多人来买这类书。大学附近的分店应该会有。杂志帮你订这里没问题,不过你要告诉我你要定哪些,你看看这个目录,自己找到告诉我,行不行?”
“没问题,我先去挑英文书。杂志等我选好了我告诉你。”萧寒爽快的回应道:“对了,老板,我自己这两天写了个小说,你帮我出出主意,如果投稿的话,哪个报纸稿费合适点?”
“哦?什么小说?”黄老板一听,来了兴趣。能开二十年书店的人,肯定是爱书人士。“一般来说,专栏稿件的稿费要高得多,大概是千字六七百元的样子。小说的篇幅长的话,在《明报》上发表的,最多千字50元;《星岛日报》上面估计有60到70元;如果是在《东方日报》上连载的话,应该可以算到千字80到90元。”
“为什么《明报》和《东方日报》相差那么多?”萧寒很诧异。
“哈哈。萧兄弟你刚到香港不知道。”黄老板笑着说:“查先生的吝啬跟邵老板有的拼,他连跟他一起办《明报》的老职员的工资都压,何况是作者的稿费?查先生的吝啬可有段趣闻,林嬿妮当初要求加稿费,他说:‘你那么爱花钱,加了又花掉,不加后来亦舒也叫金镛加稿费,他又说:‘你又不花钱的,加了稿费有什么用?’”
萧寒听了无语:“那査先生自己稿费多少?”
黄老板双手一摊:“这就不知道了,反正没人请得动他。”
萧寒撇撇嘴,把书稿给了黄老板:“您见多识广,受累帮我先看看成不成,我去挑几本书。”
“好咧。你自己要什么书自己拿。”黄老板看着两个店员进门上班,想着闲来无事,接过手稿看了起来。
由于是大清早,书店里很快寂静无声。一个人沿着书柜慢慢搜索自己想要的书籍,一个人在柜台边兴致勃勃的看书入迷,两个伙计打轻声打扫着。一个小时候后,萧寒选好了自己想要买的十几本书,来到柜台:“老板,结账。”
喊了两遍,黄老板回过神来。茫然看着面前十几本书,他抓着手稿突然激动起来:“萧兄弟,这真是你写的?我没看完呢,还有的呢?”
“不是刚才给你的?刚开始写,后面的还没有呢。”萧寒说的理直气壮,心底却有点发虚:黄易大大,万分抱歉,要怪就怪那个把我丢这里的家伙,不知者不罪啊。
“萧兄弟,我看这《寻秦记》非常好看,你大概准备写多少字?有没有出版的打算?”黄老板言词急切说道。
黄老板全名黄歇,薄有家产。除了父辈传下来的几处房产,一个出版公司,还有两间书店。出版社就在这家书店的后面。因为书店临街,前后隔断,所以也没人关注。
香江出版业的格局大致上是池浅王八多,谁也数不清这么小的地方,有多少出版社和报社。不少的出版机构,就连固定办公的场所也没有。
这种随时创随时灭的出版机构,大部分都是过家家,毫无业绩可言。有不少的小型出版社,采取“前店后社”的经营方式——就类似黄老板这种。前门开书店对外营业,后面不对外营业的部分,用来开出版社。
因为竞争太激烈,黄歇的出版社一直半死不活,不断亏损,索性停掉了。如今看到萧寒的手稿,仅仅几万字,就欲罢不能,就想着签下这本书出版赚一笔。
萧寒看出黄老板急切,却不知道他的打算,沉吟了一下:“我也是第一次写长篇,就是练练手,估计一两百万字之间吧。”
“萧兄弟,你看我有眼不识金镶玉。我叫黄歇。”黄歇说着递上了自己名片。“我觉得我们可以合作啊。”
萧寒接过名片,上面写着总经理黄歇和联系方式,下面是良辰出版公司的公司名头。他歪着头看着黄老板,对上他急切的是视线,心念电转。
“我现在只想着先投稿。出版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需要好好考虑一下。”萧寒思索着回答黄歇。
“没问题,你考虑考虑,有什么条件你可以提。”黄歇虽然有点失落,却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萧寒眼珠一转,问道:“黄老板,你看我投稿的话,你有什么建议哪家报社比较好。”
黄歇精神一震,想着:表现的机会来了。他咳了一声,说:“这要看萧先生有什么需求了。如果想要文名,你可以投《明报》,它的读者群体都是精英人士;如果想着多赚稿费,可以选择《东方日报》,不过马家兄弟名声不太好。如果要我提建议,我肯定支持《星岛日报》。”
萧寒本来边听边思索,闻言一愣:“为什么?”
“嘿嘿,两个原因:一,胡女士的星岛报业公司实力强大,闻名海外;二,我有个表叔很有名气,我可以找他帮忙。”黄歇自矜的一笑。
萧寒闻言莞尔一笑,想了想说:“那这样,我回去考虑一下。我们回头联系?”
“好,那萧先生好走,这些书就算我的见面礼吧。”黄歇大气一挥手。
“黄老板太客气了,我还是自己买单吧。”萧寒礼貌的拒绝了。
黄歇看着萧寒的眼神,微微一笑:“是我孟浪了,小林,过来帮客人结账。”说着,把手头的书稿依依不舍地还了过来。
萧寒结完账,抱着出了店门。路过一家茶餐厅,他打包了一份午饭,回住所去了。
吃完午饭,萧寒把新买的书规整一下,抽出一本看了起来。全英文版的《指环王》,萧寒还是第一次看,换一个时空看着这本奇幻巨著,感觉自己现在的经历比书中的世界更加神奇。
萧寒试着快速浏览完第一册后,集中注意力回忆,果然书中的内容一字不差的浮现脑海。他早就猜测神奇的记忆力是一个巨大的彩蛋,会给自己更好的福利。今天实验了一下,自己果然有了过目不忘的能力。
就像得到神奇玩具的孩子,萧寒干脆一口气把今天买的十几本书全部看完。
眼看天色将晚,萧寒起身出门,去街上吃过了晚饭。买了些礼品之后,他转身来到五楼,找到方圆家,敲门。
来开门的是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他大大咧咧装着小大人样,隔着铁门问道:“你是谁?你找谁?”
“你叫洪亮吉,你妹妹叫洪馨。我猜对了吗?”萧寒蹲下身子和他逗趣,“你妈妈叫方圆,我找你妈妈。”
“吉吉,是谁啊。”一个女声传来。
洪亮吉吃惊的喊道:“妈妈,有个不认识的叔叔认识我跟妹妹。”
方圆抱着女儿出来一看:“原来是萧寒啊,吉吉,给叔叔开门。”
”方姐好,吉吉,馨馨,叔叔给你们准备了红包哦。”萧寒说着,放下礼物,把红包给了两个孩子。
方圆看着他大包小包又是红包,感觉很不好意思:‘’小萧,你太客气了。不用红包,楼上楼下都是邻居,还带什么礼品。“
“我流落香江,要不是正好碰到方姐帮把手安家落户,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混呢,初次登门应该的。”萧寒郑重其事的说道。
这时,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走了出来。方圆连忙介绍:“老公,这就是我说的住楼下的萧寒。萧寒,这是我老公,叫洪飞虎。”
洪飞虎笑着打了招呼,对孩子说道:“还不谢谢萧叔叔。”
两个小孩对视一眼,异口同声:“谢谢小叔叔。”听的三个大人一愣,都乐了。
“让你作怪。”方圆逮着儿子敲了个头,回过头说:“小萧,别站着,进来坐吧。”
萧寒进了里间跟着方姐转了一圈,发现他们一家四口房子要比自己的大,估计有 600多呎的样子。
方圆一家刚吃完晚饭收拾完。大家就坐下来闲聊起来,很快气氛就熟络了起来。
方圆就问他:“你这两天安顿好了,开始找工作没?要不要我家飞虎帮忙,去片场工作”
萧寒这才知道,洪飞虎是邵氏片场的武师。他开口道:“谢谢方姐,我已经有安排了,就是想来让你提提建议。”
“你说。”方圆热情的接话。
“是这样的,方姐,我这两天开始写小说。”萧寒看着夫妻两人面面相觑的样子,知道他们不信,继续说了下去:“今天早上,我到旁边街上的良辰书店买书,给黄老板看了,他说想要帮我出版,我就想问问他这个人怎么样?”
方圆听了难以置信的惊呼:“啊,小萧你这太厉害了。才写书就被黄老板看中了?”
静下心来想了想:“这出书的事情我不懂,不过良辰的黄老板名声还是不错的。这么多年的街坊了,我听说他是岭南大学毕业的,接手他父亲的生意后,还做大了,在大学旁也开了个新店。人也很讲信用,是吧,老公?”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萧寒利索的起身,洗漱好之后,整理文稿出门。他在路口早餐摊慢悠悠地吃着早点,等着对面街口自己订报纸的那家良辰书店开张。看到书店老板开门的时候,他就走了过去。
“黄老板开门大吉。”萧寒拱手恭维道。
“啊呀,萧兄弟这么早,谢谢、谢谢,恭喜发财啊。”黄老板闻言开心的回礼。良辰书店是中等规模的书店,这种规模的书店在香江地面上百八十家总归有的。
“黄老板,我要买些书,不知道你这边有没有?顺便跟你打听点事情。”萧寒客气之后开门见山,他本来就需要买一些专业方面的书,想研究一下现在时间段的技术水平,和自己掌握的知识做个比较。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昨天花了一天时间算是了解香江的地理风情,今天就开始就是接触人文科技了。
“萧兄弟你说,有什么需要我帮你。我的店看着不大,却也开了二十多年了。你在我店里找找,找不到,我也可以托关系帮你弄到。”黄老板三十来岁的样子,一听开门就有生意,眼睛放光,大包大揽起来。
“那就麻烦黄老板了。我想学英语,需要一些相关的书籍,另外你这里有没有电子或者计算机相关的书籍?如果有专业的杂志,能不能像报纸一样,帮我预定好?”萧寒开口问道。
“学英语?这个有,在那边柜子上。”黄老板闻言却有点皱眉头,“计算机电子相关的比较专业,你也知道,这附近肯定不会很多人来买这类书。大学附近的分店应该会有。杂志帮你订这里没问题,不过你要告诉我你要定哪些,你看看这个目录,自己找到告诉我,行不行?”
“没问题,我先去挑英文书。杂志等我选好了我告诉你。”萧寒爽快的回应道:“对了,老板,我自己这两天写了个小说,你帮我出出主意,如果投稿的话,哪个报纸稿费合适点?”
“哦?什么小说?”黄老板一听,来了兴趣。能开二十年书店的人,肯定是爱书人士。“一般来说,专栏稿件的稿费要高得多,大概是千字六七百元的样子。小说的篇幅长的话,在《明报》上发表的,最多千字50元;《星岛日报》上面估计有60到70元;如果是在《东方日报》上连载的话,应该可以算到千字80到90元。”
“为什么《明报》和《东方日报》相差那么多?”萧寒很诧异。
“哈哈。萧兄弟你刚到香港不知道。”黄老板笑着说:“查先生的吝啬跟邵老板有的拼,他连跟他一起办《明报》的老职员的工资都压,何况是作者的稿费?查先生的吝啬可有段趣闻,林嬿妮当初要求加稿费,他说:‘你那么爱花钱,加了又花掉,不加后来亦舒也叫金镛加稿费,他又说:‘你又不花钱的,加了稿费有什么用?’”
萧寒听了无语:“那査先生自己稿费多少?”
黄老板双手一摊:“这就不知道了,反正没人请得动他。”
萧寒撇撇嘴,把书稿给了黄老板:“您见多识广,受累帮我先看看成不成,我去挑几本书。”
“好咧。你自己要什么书自己拿。”黄老板看着两个店员进门上班,想着闲来无事,接过手稿看了起来。
由于是大清早,书店里很快寂静无声。一个人沿着书柜慢慢搜索自己想要的书籍,一个人在柜台边兴致勃勃的看书入迷,两个伙计打轻声打扫着。一个小时候后,萧寒选好了自己想要买的十几本书,来到柜台:“老板,结账。”
喊了两遍,黄老板回过神来。茫然看着面前十几本书,他抓着手稿突然激动起来:“萧兄弟,这真是你写的?我没看完呢,还有的呢?”
“不是刚才给你的?刚开始写,后面的还没有呢。”萧寒说的理直气壮,心底却有点发虚:黄易大大,万分抱歉,要怪就怪那个把我丢这里的家伙,不知者不罪啊。
“萧兄弟,我看这《寻秦记》非常好看,你大概准备写多少字?有没有出版的打算?”黄老板言词急切说道。
黄老板全名黄歇,薄有家产。除了父辈传下来的几处房产,一个出版公司,还有两间书店。出版社就在这家书店的后面。因为书店临街,前后隔断,所以也没人关注。
香江出版业的格局大致上是池浅王八多,谁也数不清这么小的地方,有多少出版社和报社。不少的出版机构,就连固定办公的场所也没有。
这种随时创随时灭的出版机构,大部分都是过家家,毫无业绩可言。有不少的小型出版社,采取“前店后社”的经营方式——就类似黄老板这种。前门开书店对外营业,后面不对外营业的部分,用来开出版社。
因为竞争太激烈,黄歇的出版社一直半死不活,不断亏损,索性停掉了。如今看到萧寒的手稿,仅仅几万字,就欲罢不能,就想着签下这本书出版赚一笔。
萧寒看出黄老板急切,却不知道他的打算,沉吟了一下:“我也是第一次写长篇,就是练练手,估计一两百万字之间吧。”
“萧兄弟,你看我有眼不识金镶玉。我叫黄歇。”黄歇说着递上了自己名片。“我觉得我们可以合作啊。”
萧寒接过名片,上面写着总经理黄歇和联系方式,下面是良辰出版公司的公司名头。他歪着头看着黄老板,对上他急切的是视线,心念电转。
“我现在只想着先投稿。出版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需要好好考虑一下。”萧寒思索着回答黄歇。
“没问题,你考虑考虑,有什么条件你可以提。”黄歇虽然有点失落,却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萧寒眼珠一转,问道:“黄老板,你看我投稿的话,你有什么建议哪家报社比较好。”
黄歇精神一震,想着:表现的机会来了。他咳了一声,说:“这要看萧先生有什么需求了。如果想要文名,你可以投《明报》,它的读者群体都是精英人士;如果想着多赚稿费,可以选择《东方日报》,不过马家兄弟名声不太好。如果要我提建议,我肯定支持《星岛日报》。”
萧寒本来边听边思索,闻言一愣:“为什么?”
“嘿嘿,两个原因:一,胡女士的星岛报业公司实力强大,闻名海外;二,我有个表叔很有名气,我可以找他帮忙。”黄歇自矜的一笑。
萧寒闻言莞尔一笑,想了想说:“那这样,我回去考虑一下。我们回头联系?”
“好,那萧先生好走,这些书就算我的见面礼吧。”黄歇大气一挥手。
“黄老板太客气了,我还是自己买单吧。”萧寒礼貌的拒绝了。
黄歇看着萧寒的眼神,微微一笑:“是我孟浪了,小林,过来帮客人结账。”说着,把手头的书稿依依不舍地还了过来。
萧寒结完账,抱着出了店门。路过一家茶餐厅,他打包了一份午饭,回住所去了。
吃完午饭,萧寒把新买的书规整一下,抽出一本看了起来。全英文版的《指环王》,萧寒还是第一次看,换一个时空看着这本奇幻巨著,感觉自己现在的经历比书中的世界更加神奇。
萧寒试着快速浏览完第一册后,集中注意力回忆,果然书中的内容一字不差的浮现脑海。他早就猜测神奇的记忆力是一个巨大的彩蛋,会给自己更好的福利。今天实验了一下,自己果然有了过目不忘的能力。
就像得到神奇玩具的孩子,萧寒干脆一口气把今天买的十几本书全部看完。
眼看天色将晚,萧寒起身出门,去街上吃过了晚饭。买了些礼品之后,他转身来到五楼,找到方圆家,敲门。
来开门的是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他大大咧咧装着小大人样,隔着铁门问道:“你是谁?你找谁?”
“你叫洪亮吉,你妹妹叫洪馨。我猜对了吗?”萧寒蹲下身子和他逗趣,“你妈妈叫方圆,我找你妈妈。”
“吉吉,是谁啊。”一个女声传来。
洪亮吉吃惊的喊道:“妈妈,有个不认识的叔叔认识我跟妹妹。”
方圆抱着女儿出来一看:“原来是萧寒啊,吉吉,给叔叔开门。”
”方姐好,吉吉,馨馨,叔叔给你们准备了红包哦。”萧寒说着,放下礼物,把红包给了两个孩子。
方圆看着他大包小包又是红包,感觉很不好意思:‘’小萧,你太客气了。不用红包,楼上楼下都是邻居,还带什么礼品。“
“我流落香江,要不是正好碰到方姐帮把手安家落户,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混呢,初次登门应该的。”萧寒郑重其事的说道。
这时,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走了出来。方圆连忙介绍:“老公,这就是我说的住楼下的萧寒。萧寒,这是我老公,叫洪飞虎。”
洪飞虎笑着打了招呼,对孩子说道:“还不谢谢萧叔叔。”
两个小孩对视一眼,异口同声:“谢谢小叔叔。”听的三个大人一愣,都乐了。
“让你作怪。”方圆逮着儿子敲了个头,回过头说:“小萧,别站着,进来坐吧。”
萧寒进了里间跟着方姐转了一圈,发现他们一家四口房子要比自己的大,估计有 600多呎的样子。
方圆一家刚吃完晚饭收拾完。大家就坐下来闲聊起来,很快气氛就熟络了起来。
方圆就问他:“你这两天安顿好了,开始找工作没?要不要我家飞虎帮忙,去片场工作”
萧寒这才知道,洪飞虎是邵氏片场的武师。他开口道:“谢谢方姐,我已经有安排了,就是想来让你提提建议。”
“你说。”方圆热情的接话。
“是这样的,方姐,我这两天开始写小说。”萧寒看着夫妻两人面面相觑的样子,知道他们不信,继续说了下去:“今天早上,我到旁边街上的良辰书店买书,给黄老板看了,他说想要帮我出版,我就想问问他这个人怎么样?”
方圆听了难以置信的惊呼:“啊,小萧你这太厉害了。才写书就被黄老板看中了?”
静下心来想了想:“这出书的事情我不懂,不过良辰的黄老板名声还是不错的。这么多年的街坊了,我听说他是岭南大学毕业的,接手他父亲的生意后,还做大了,在大学旁也开了个新店。人也很讲信用,是吧,老公?”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