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777章 万事俱备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搞定了摩纳哥那边的善后事宜顾骜也不管还有没有干垃圾继续往回运了反正这事儿已经跟他没关係。
6月初他安分守己地回到国内待了一阵子盘点了一下秀州桐县开发区的钴酸锂电池基地和液晶面板基地进展。
月底的时候受邀作为特约嘉宾参加了隔壁盐县的秦山核电站正式落成典礼还亲手剪綵了。
典礼上顾骜的座次也就仅限于能源部的一些领导。{国内88到93年间是没有电力部的拆分为了水利部和能源部。所以中国也是有一段时间有“能源部”的94之后改回电力97政企分开成为国电公司}
其他地方上的人比如省里电力部门的、秀州市的枢机、市长都排在顾骜后面。至于盐县县里的就更不用说了。
赶在6月底剪綵那也是为了向七一献礼不过实际上发电还要最后调试个把月时间预计八月初能够正式给桐县的高科技开发区tè gong。
这个时间点也跟顾骜的钴酸锂电池和液晶面板量产磨合周期差不多吻合因此丝毫没有耽误顾骜的事儿。
一切进展都很顺利最终闭关冲刺了个把月之后顾骜终于在八月初从产线上看到了第一批批量试流的成品。
因为秀州开发区这边一切都是另起炉灶一张白纸开始的所以没有历史包袱。截止到1990年为止都只有一些跟曰本人合作的技术研发人员没有工厂化管理团队。
所以如今海纳百川一样招揽来的贤才也颇有发挥空间只要短期表现好就可以得到提拔。
这给了大家极大的干劲。
比如顾骜2月份的时候见过的那俩技术男王东和王富。
前者下海之前能在京城电子管厂做到中高层还多次帮厂子度过困境、被原先的厂长信任可见是个有点本事底子的。历史上他能改制boe成功说明执行力也不差。
后者能去特区自建byd也不是易于之辈。
这俩人到了顾骜这儿短短半年的拼杀努力、加班钻研就已经暂露头角被提拔到了部门总监的级别有了偶尔向顾骜彙报工作的资格{顾骜的是合资企业所以职位名称都比较洋气同期内资企业都还在叫科长什么的}
给顾骜展示样品的时候王东满是与有荣焉:“老闆这是我们这半年最新自力更生努力的成果13英寸16比9宽屏换算过来也就是288乘162厘米。
年初的时候曰本人撤走后续专家的时候我们也才做到252乘144。咱有了底子不靠曰本人也能继续精进。”
屏幕本身足以让顾骜满意。尺寸很不错目测也没有看到任何坏点背光管做工也很匀称整个屏幕看上去亮度完全一致。{这一点在后世很容易做到但是在1991年也是高难度的当时的早期液晶屏很容易全屏亮度不匀这是扩散板和导光板材料的问题}
历史上ibm公司1992年下半年推出的首款thinkpad笔记本用的是102英寸屏不过是5比4的长宽比也就是20厘米乘16厘米。
顾骜手头这个比ibm的只高了02厘米但横向宽了足足88厘米也算是这个时代同期工艺的极限了。
未来的wps电脑有了宽屏可以用之后机体结构设计就要方便简洁很多不用搞ibm那种摺叠式键盘的繁复操作了。
顾骜更关心的是良品率:“你们强行把这个尺寸推上来良品率应该下降了吧?”
面对这个问题王东略微有些引以为耻:“如您所见确实有所下降但我们有信心在几个月之内把环境进一步调试好——年初的时候曰本人把当时最新的252乘144的工艺交给我们落地调试的时候不良率是19%基本上做五块就有一块是带坏点要报废的。
我们二季度的时候调节了无尘风机和消洗设备的参数、还优化了工人进入车间的净化操作流程、让工人都剃光头髮鬍鬚体毛、不许穿棉毛织衣服上班包括里面的衣服。全部操作下来不良率被压到了14%。
不过我们6月底刚测试自力更生的288乘162时不良率又骤升到22%但这一个多月里我们继续优化更严格要求工人操作、更新部分设备和车间运输地坪的涂料把不良率降到了18%。
我们相信这些都是过程中的问题只要有时间抓生产管理、抓工艺流程优化都是能克服的——您完全可以现在就拿着这块屏去王安和天鲲进行研发磨合测试等天鲲和王安的新一代整机投入量产的时候我保证至少把这边的不良率压到10%15%之间。暂时亏一点都是能换到工厂化技术的进步的我觉得这个钱值得。”
顾骜想了想不容置疑地说:“暂时15%我可以接受不过截止到明年92年1月我要看到不良率压到10%以内。那样你才能继续在这个总监职位上干下去不然我就要能者上庸者下了——
你才来半年就能坐到这个位置是你努力出来的。不过升得快也是有代价的你没有老本必须一直证明自己。做到了我给工艺流程部门全体发高额年终奖至少每人几万块核心负责人就更不用说了。”
王东牙齿有些打颤不过他也知道飞速升迁的人没资格要求老闆给你更多耐心所以一咬牙:“好的老闆做不到你就撤我的职取消我的年终奖。”
顾骜没有再多说什么就算是这么约定了。
听取完液晶基地的成果彙报后就轮到电池厂的王富彙报了。
相比于30多岁的王东才26岁的王富明显资历太浅按说本来是没资格彙报的。然而电池厂那边需要的工厂化质量管理人才比较少主要是实验室部分难度比较大所以其他资深的大多是研究员甚至科学家。
90年代初国内的研究员和科学家口才不好的佔大多数因为当时的科研环境不需要研究员自己去争取项目和经费。如果是十几年后那科研大牛首先得吹得一口好牛逼才能混得下去。
逆向淘汰下来倒是思路比较西化、口才还不错的王富捞到了彙报的肥差。
“最新的钴酸锂盐结晶工艺方案我们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做出了调整的。原先实验室做出来的最优可量产材料能实现1000次充放寿命但充放速度太慢了要十几个小时而且衰减曲线比较差插拔切换容易造成寿命衰减。
王安公司那边技术论证之后觉得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充电速度和aps保护切换损耗。我们这儿最终优化之后只能牺牲一些充放次数了。
现在最新的方案是可以高效充放600次而且只要八小时就能充满。另外支援aps断电保护也就是未来的笔记型电脑如果本来是处在外接电源插入状态下工作突然拔掉外接电源也能瞬间投切到电池不会导致关机同时正常工作时也不会对电池浮充不会损害电池充放次数寿命。
这样的技术也比较适合王安公司方面研发突然断电时工作文档的强制自动保存。”
锂电池的充放寿命并不是按照彻底报废来算次数的。比如所谓的可复充1000次或者600次不是说这么多次数后就完全没电了只是按照“蓄电降低到额定容量的70%以下”就算该报废了。{一般降低到70%以后再继续充放电曲线也会越来越陡可能几十次就跌到50%然后更快跌到20、30%最后完全充不进}
600次的寿命如果是上班每天充一次的电脑大约能用两年。如果可以插电不算浮充不减寿命的话那就能更久一些。
顾骜想了想觉得王安方面提的需求还是合理的。
很多商务精英不比朝九晚五的渣宅上班族越精英的人越忙每晚回家和在酒店的时间能有七八个小时就不错了如果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充满确实很难接受。
那就优先保证八小时能充满、然后再慢慢钻研提升电池寿命和蓄电容量密度吧。
大不了将来让王安公司出一个营销策略对于1992年和1993年内买了新笔记本的用户可以在两年质保期满的时候也就是大约1994年享受一次“半价换购新版电池”的优惠。
这样也能充分笼络安抚甘当王安小白鼠的铁杆脑残粉。
同样的对于天鲲游戏的脑残粉肯新一代掌机一出来就支援的用户将来也要同样补偿。
宁可这两年卖机器少赚点钱。
“这个轻重缓急分配没有问题就按照这个继续努力。另外基础研究也别丢下我们要的是长期竞争力要儘快超过曾经作为老师的曰本人。”顾骜高屋建瓴地总结吩咐。
有了这些技术储备王安和天鲲的新一代整机也到了研发的最后冲刺阶段了。
差不多是时候去一趟美国协调一下最后的外部资源为产品上市做准备工作顺便拉点宣发资源。
6月初他安分守己地回到国内待了一阵子盘点了一下秀州桐县开发区的钴酸锂电池基地和液晶面板基地进展。
月底的时候受邀作为特约嘉宾参加了隔壁盐县的秦山核电站正式落成典礼还亲手剪綵了。
典礼上顾骜的座次也就仅限于能源部的一些领导。{国内88到93年间是没有电力部的拆分为了水利部和能源部。所以中国也是有一段时间有“能源部”的94之后改回电力97政企分开成为国电公司}
其他地方上的人比如省里电力部门的、秀州市的枢机、市长都排在顾骜后面。至于盐县县里的就更不用说了。
赶在6月底剪綵那也是为了向七一献礼不过实际上发电还要最后调试个把月时间预计八月初能够正式给桐县的高科技开发区tè gong。
这个时间点也跟顾骜的钴酸锂电池和液晶面板量产磨合周期差不多吻合因此丝毫没有耽误顾骜的事儿。
一切进展都很顺利最终闭关冲刺了个把月之后顾骜终于在八月初从产线上看到了第一批批量试流的成品。
因为秀州开发区这边一切都是另起炉灶一张白纸开始的所以没有历史包袱。截止到1990年为止都只有一些跟曰本人合作的技术研发人员没有工厂化管理团队。
所以如今海纳百川一样招揽来的贤才也颇有发挥空间只要短期表现好就可以得到提拔。
这给了大家极大的干劲。
比如顾骜2月份的时候见过的那俩技术男王东和王富。
前者下海之前能在京城电子管厂做到中高层还多次帮厂子度过困境、被原先的厂长信任可见是个有点本事底子的。历史上他能改制boe成功说明执行力也不差。
后者能去特区自建byd也不是易于之辈。
这俩人到了顾骜这儿短短半年的拼杀努力、加班钻研就已经暂露头角被提拔到了部门总监的级别有了偶尔向顾骜彙报工作的资格{顾骜的是合资企业所以职位名称都比较洋气同期内资企业都还在叫科长什么的}
给顾骜展示样品的时候王东满是与有荣焉:“老闆这是我们这半年最新自力更生努力的成果13英寸16比9宽屏换算过来也就是288乘162厘米。
年初的时候曰本人撤走后续专家的时候我们也才做到252乘144。咱有了底子不靠曰本人也能继续精进。”
屏幕本身足以让顾骜满意。尺寸很不错目测也没有看到任何坏点背光管做工也很匀称整个屏幕看上去亮度完全一致。{这一点在后世很容易做到但是在1991年也是高难度的当时的早期液晶屏很容易全屏亮度不匀这是扩散板和导光板材料的问题}
历史上ibm公司1992年下半年推出的首款thinkpad笔记本用的是102英寸屏不过是5比4的长宽比也就是20厘米乘16厘米。
顾骜手头这个比ibm的只高了02厘米但横向宽了足足88厘米也算是这个时代同期工艺的极限了。
未来的wps电脑有了宽屏可以用之后机体结构设计就要方便简洁很多不用搞ibm那种摺叠式键盘的繁复操作了。
顾骜更关心的是良品率:“你们强行把这个尺寸推上来良品率应该下降了吧?”
面对这个问题王东略微有些引以为耻:“如您所见确实有所下降但我们有信心在几个月之内把环境进一步调试好——年初的时候曰本人把当时最新的252乘144的工艺交给我们落地调试的时候不良率是19%基本上做五块就有一块是带坏点要报废的。
我们二季度的时候调节了无尘风机和消洗设备的参数、还优化了工人进入车间的净化操作流程、让工人都剃光头髮鬍鬚体毛、不许穿棉毛织衣服上班包括里面的衣服。全部操作下来不良率被压到了14%。
不过我们6月底刚测试自力更生的288乘162时不良率又骤升到22%但这一个多月里我们继续优化更严格要求工人操作、更新部分设备和车间运输地坪的涂料把不良率降到了18%。
我们相信这些都是过程中的问题只要有时间抓生产管理、抓工艺流程优化都是能克服的——您完全可以现在就拿着这块屏去王安和天鲲进行研发磨合测试等天鲲和王安的新一代整机投入量产的时候我保证至少把这边的不良率压到10%15%之间。暂时亏一点都是能换到工厂化技术的进步的我觉得这个钱值得。”
顾骜想了想不容置疑地说:“暂时15%我可以接受不过截止到明年92年1月我要看到不良率压到10%以内。那样你才能继续在这个总监职位上干下去不然我就要能者上庸者下了——
你才来半年就能坐到这个位置是你努力出来的。不过升得快也是有代价的你没有老本必须一直证明自己。做到了我给工艺流程部门全体发高额年终奖至少每人几万块核心负责人就更不用说了。”
王东牙齿有些打颤不过他也知道飞速升迁的人没资格要求老闆给你更多耐心所以一咬牙:“好的老闆做不到你就撤我的职取消我的年终奖。”
顾骜没有再多说什么就算是这么约定了。
听取完液晶基地的成果彙报后就轮到电池厂的王富彙报了。
相比于30多岁的王东才26岁的王富明显资历太浅按说本来是没资格彙报的。然而电池厂那边需要的工厂化质量管理人才比较少主要是实验室部分难度比较大所以其他资深的大多是研究员甚至科学家。
90年代初国内的研究员和科学家口才不好的佔大多数因为当时的科研环境不需要研究员自己去争取项目和经费。如果是十几年后那科研大牛首先得吹得一口好牛逼才能混得下去。
逆向淘汰下来倒是思路比较西化、口才还不错的王富捞到了彙报的肥差。
“最新的钴酸锂盐结晶工艺方案我们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做出了调整的。原先实验室做出来的最优可量产材料能实现1000次充放寿命但充放速度太慢了要十几个小时而且衰减曲线比较差插拔切换容易造成寿命衰减。
王安公司那边技术论证之后觉得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充电速度和aps保护切换损耗。我们这儿最终优化之后只能牺牲一些充放次数了。
现在最新的方案是可以高效充放600次而且只要八小时就能充满。另外支援aps断电保护也就是未来的笔记型电脑如果本来是处在外接电源插入状态下工作突然拔掉外接电源也能瞬间投切到电池不会导致关机同时正常工作时也不会对电池浮充不会损害电池充放次数寿命。
这样的技术也比较适合王安公司方面研发突然断电时工作文档的强制自动保存。”
锂电池的充放寿命并不是按照彻底报废来算次数的。比如所谓的可复充1000次或者600次不是说这么多次数后就完全没电了只是按照“蓄电降低到额定容量的70%以下”就算该报废了。{一般降低到70%以后再继续充放电曲线也会越来越陡可能几十次就跌到50%然后更快跌到20、30%最后完全充不进}
600次的寿命如果是上班每天充一次的电脑大约能用两年。如果可以插电不算浮充不减寿命的话那就能更久一些。
顾骜想了想觉得王安方面提的需求还是合理的。
很多商务精英不比朝九晚五的渣宅上班族越精英的人越忙每晚回家和在酒店的时间能有七八个小时就不错了如果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充满确实很难接受。
那就优先保证八小时能充满、然后再慢慢钻研提升电池寿命和蓄电容量密度吧。
大不了将来让王安公司出一个营销策略对于1992年和1993年内买了新笔记本的用户可以在两年质保期满的时候也就是大约1994年享受一次“半价换购新版电池”的优惠。
这样也能充分笼络安抚甘当王安小白鼠的铁杆脑残粉。
同样的对于天鲲游戏的脑残粉肯新一代掌机一出来就支援的用户将来也要同样补偿。
宁可这两年卖机器少赚点钱。
“这个轻重缓急分配没有问题就按照这个继续努力。另外基础研究也别丢下我们要的是长期竞争力要儘快超过曾经作为老师的曰本人。”顾骜高屋建瓴地总结吩咐。
有了这些技术储备王安和天鲲的新一代整机也到了研发的最后冲刺阶段了。
差不多是时候去一趟美国协调一下最后的外部资源为产品上市做准备工作顺便拉点宣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