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科幻小说 > 金石录之蜀盗 > 第一节 安汉唐家

第一节 安汉唐家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四川,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距今25000年前,人类文明开始在四川出现,并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古蜀文明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为中国上古三大文明。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由古蜀族为中心的蜀国,故四川古称“蜀”。巴族人在四川盆地东缘建立了巴国,四川亦称为“巴蜀”。此后,由中华民族驾驶着的历史的马车,不断的前行,溅起岁月的尘土,而蜀地,一直在马车上享有重要一席,国之重也,兵家所必争。

    对于蜀地的百姓来说,这里是天府之国,鱼米之乡,采莲女子穿着青纱,唱着歌谣,泛舟于江畔。桑梓树下,不时传出窸窸窣窣的声响,以及孩童的嬉笑声,蚕虫渴望着破茧化蝶,少年期待着成长。薄雾青山,一切都那样美好。

    然而,对于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如果说,它的上面没有发生过任何的传奇,是不会有人相信的。只是,越是古老的故事,就越容易消亡于岁月,越是需要人们去记忆,去缅怀,去敬畏,甚至,代代相传。

    在四川,已经很少有人记得,明末清初的刀光血雨,满城屠尽后的修罗地狱。唐门,蜀七门等,对于身坐于cbd高楼中喝着咖啡的白领们来说,早以是某篇或游戏中的门派,是作者所虚构的对象。但,同样是在四川,甚至是在某些终日不见阳光的阴暗的角落里,一些人祖辈相传着,与他们相关的故事。

    “哼,唐门岂可随意儿戏?”

    “啪!”

    清楚记得,爷爷在世时,唯一一次动怒,扇我耳光的情景,那是几年前的盛夏,大学放暑假,闲来无事,在家里玩游戏,选择了被称为唐门的门派。

    打我耳光的爷爷,名叫唐山财,可能名字对于当下时尚审美来说,的确土气了些,但是深知四川近代史的学者,一定会发自内心的尊敬。因为爷爷,在当地也被称为,嘉陵江畔的老人。江河类同于岁月,能够被世人以江河为别名而称呼的人,一般都是见证着整座城市发展的人。

    为什么爷爷对唐门这两个字眼如此在意?为什么大家都称他为嘉陵江畔的老人?这样的问题,我从小便开始询问,爷爷笑而不语,父亲更是面露漠然,甚至眼神里透露着丝丝伤感。答案,直到爷爷去世前的那天夜晚,才完全揭晓。

    爷爷逝去的消息传遍了整座小城,盛夏的星空下,嘉陵江畔吹拂着微凉的夜风,似乎想减轻人们心里的悲痛。家外小院里,整齐的停满了各色各样的车,全都打开着车灯,对着远方漆黑一片的山川照去,似乎在延续着苍白的月光,陪伴着爷爷到达遥远的彼岸。来的人里,有儿时的玩伴,也有曾经有过面缘的长辈,我无心相迎,早早的便躲入自己的小房间中,剩下的事情,全部交于父亲处理。

    蜀地的传统里,家里有老人过世,夜里前七天都不能使用电灯,说是电气为阳性,容易冲撞着逝者。“呲溜”的一声轻响,我点燃一根油蜡,坐在墙角,借着昏黄摇摆的烛光,手指摩挲着爷爷临走时塞到我手中的一卷书稿。纸本特别陈旧,发黄,甚至可能一用力,部分纸张便因为年代久远,而脆成碎块。没有细看手中的东西,回想着爷爷离去前的容颜,不由得鼻子一酸,泪水滴落在书稿上,发出滴答的声响。因为是爷爷专门留给我的遗物,我连忙用手擦拭,生怕被水浸湿了。或许,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正是因为这几滴眼泪,用手一擦,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将我与某种隐藏于历史烟雾中的庞然大物捆绑在了一起。

    此时,震惊大于内心的悲痛。手指过处,浮现出一行墨书的文字,唐门金石录。小心的拍打着书里的灰尘,顿时整间屋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大学期间,我曾经当过兵,清楚这是人血的味道。手指抹过封面,恍然明白,为什么书稿没有被泪水打湿,原来,上面覆盖着厚厚一层污渍,沾满灰尘的黑脂。因为泪水的润湿,指尖传来滑腻的感觉,烛光下,一切都显得血腥诡异,原来,整本唐门金石录都像是曾经被放于血水中浸泡过一般,每一页都是如此。渐渐的,好奇战胜了震惊,爷爷被称为嘉陵江畔的老人,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岁月,一定在临终前才将此书交给我,想来一定是不简单的秘密。

    强忍着内心的不适,用手慢慢的刮抹着陈旧的血渍,一行行字迹显露出来。“唐门金石录,五经四法,卷七,金石玉微法。传,唐门内家男丁,隔代相续,以备万事。”书页翻飞,心里却若惊雷暴发,从小到大的疑惑,竟全部解开。原来,这本书是一部名为“唐门金石录”里的第七卷,金石玉微法。而唐门金石录一共有九卷,分为五经四法,而我手中的这一卷,就是四法之一。当然,金石玉微法只是书籍前面的一部分,而剩下的大部分,我见到了爷爷曾经给我讲过的故事里祖辈的名字,墨书勾勒,记载着家族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历代先辈对于古墓机关、文物断代、寻风探水等经验的笔记,更重要的是,讲述了我们之所以叫安汉唐家,以及让我明白,从小被爷爷逼迫着练习的功法,叫金石玉微法。“隔代相传,以备万事”,爷孙相传,中间一代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来不至于断了传承,二来也方便应对一些突发情况。不得不感叹祖辈的智慧。

    金石玉微法的年代很久远,通过纸张,便可以确认是宋代名贵的澄心纸,功法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而后部分的纸张,则是明末清初以后的,血水,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浸染。原来,唐门于蜀地,便一直存在着。

    明末清初,张献忠入川,继又屠川,留下七杀碑。同夜,不知何原因,流传千年的唐门分裂,一分为七,化为蜀七门。尔后数月,伏尸百万,血流成河,天府之国沦为人间修罗场,直至清军入川,湖广填四川。于此同时,百姓间开始流传出一句歌谣,“天上赤火有凤,地上百足为虫。湖湘土夫挑黄泥,巴蜀盐官淘沙急,无奈蜀门又分七。石牛对石虎,银子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cd府。”

    我叫唐天,所在的一门即为唐家,与唐门相差一字,是唐门分为蜀七门中唯一沿用本家姓氏的家族。而剩下的六门,则为了躲避战乱灾祸,隐姓埋名,化为张家、郭家、陈家、刘家、陆家和周家。唐家在七门中排最末,家主历代被人称为唐七爷,至于七门的座次排行是怎么个根据法,爷爷留下的金石玉微法也没有记载。只是知道,七门各有所长,几百年来都做着自己相关的事情。唐家一脉,因为修炼金石玉微法,所以大体一直从事着文物生意。而为什么又被称为安汉唐家,是因为唐门分裂,唐家先祖逃离cd府后,来到古称安汉的城市,从此生根发芽。我想,或许选择安汉定居,也有着安定汉家天下,反清复明的意味在里面。而又因为唐家是隔代相传,所以父亲在体制内工作,而我却接了爷爷的班,大学毕业后,靠着家里的底子,在北京报国寺开了家小古玩店,悠闲的过着日子。

    本以为可以自在无忧,每天躺着店里的棉椅上,运转着金石玉微法,作一名身怀“绝技”的美男子。不过没想到,好景不长,一件有关大西国秘藏,有关张献忠的事件,让我卷入其中,蜀七门的年轻一代陆续聚集。

    或许,分家数百年的蜀七门,如同曾经共同的唐门一样,耐不过岁月,熬不过人心。相聚相遇,是宿命?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