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何以红尘怨 > 浮梦长安背景资料之梅妃

浮梦长安背景资料之梅妃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江采萍,号梅妃,闽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唐玄宗宠妃之一。在今莆田亦称江东妃。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

    江采萍自幼陪颖,父亲极赏识,自小就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九岁时,就能背诵诗经中记载周文王后妃事迹的周南和召南两部分诗。十四岁,善吟诗作赋,自比晋朝才女谢道韫,不仅长于诗赋,还精通乐器,善歌舞,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开元中,唐玄宗遣高力士出使闽越,江采萍被选入宫。唐玄宗爱如至宝,大加宠幸赐东宫正一品皇妃,封为梅妃 。

    梅妃喜梅,气节若梅。后被杨贵妃贬入冷宫上阳东宫。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落逃没带冷宫中的梅妃,梅妃白绫裹身,自尽而亡。

    身世背景

    江采萍,号梅妃,生长在悬壶济世的医道世家,家中富贵。父亲江仲逊是秀才出身的儒医,弟弟叫江采芹。江仲逊三十多岁的时候才有了这个宝贝女,所以对她疼爱有加,以诗经召南里采苹一诗的题目为女儿名字,表示对女儿的期望。

    梅妃自幼陪颖,她父亲极赏识,自小就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九岁时,就能背诵诗经中记载周文王后妃事迹的周南和召南两部分诗,并对她父亲说:“吾虽女子,当以此为志”。十四岁善吟诗作赋,自比晋朝才女谢道韫。梅妃还对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年将及笄,出落得丰神楚楚、知书达礼,是一位才貌双全的绝世女子。

    梅妃初解人事,便爱梅如狂,江仲逊不惜重金,追寻各种梅树,种满房前屋后。在梅花熏陶下的梅妃,烙下了梅的气节,气度高雅娴静,性格坚贞;配上她渐渐出落得秀丽雅致的容貌、苗条颀长的身段,仿佛就是一株亭亭玉立的梅树。因此,远近的年轻人都感叹道:“不知谁家儿郎有此福气,能够娶得梅妃为妻,真是三生有幸啊!”

    选美入宫

    最终这朵惹人爱慕的梅花落到谁家园中了呢?这有福气的儿郎不是别人,正是风流豪迈一世的当朝皇帝唐玄宗。

    进宫得宠

    高力士早已探知梅妃喜梅花,特意在梅林深处安排下酒宴,请唐玄宗临视梅妃。梅林间江采萍为唐玄宗吹奏梅花落,又舞一支惊鸿舞。唐玄宗对梅妃爱如至宝,大加宠幸赐东宫正一品皇妃,号梅妃。命人给其宫中种满各式梅树,并亲笔题写院中楼台为“梅阁”、花间小亭为“梅亭”。梅妃的爱梅之情,惹得皇帝戏称她为“梅精”。

    被困冷宫

    梅妃得宠数年后,已到花甲之年的唐玄宗,未免喜新厌旧,招儿媳杨氏为贵妃,不务朝政,且多日不见梅妃。梅妃知情后觐见皇帝,赠诗 讽刺。杨妃不悦,多番撒泼陷害,设法将梅妃打入冷宫。

    盛筵难再

    梅花绽放之季,趁杨妃不在,唐玄宗密遣贴身小太监,用梨园戏马到上阳东宫安请梅妃到翠华西阁。不料被杨妃知晓,不宣自闯,玄宗吓得抱起梅妃藏到屋内夹墙中。对于杨妃的咄咄逼人姿势,玄宗把杨妃赶回了娘家。皇帝回头再去找梅妃,却得知梅妃已被小太监送走,就将小太监赐死。叫人把梅妃留下的鞋子和头上插的钗饰封起来送去给梅妃。梅妃问使者说:“皇上是坚决不要我了?”使者回答说:“皇上并不是抛弃妃子,实在是怕太真撒野”,梅妃苦笑说:“怕因为爱我会惹胖丫头不高兴,这不是等于抛弃我吗?”。

    写赋寄情

    梅妃得宠时,各地争相进献梅花;可当她失宠之时。当她听到外面有驿马快跑的声音,一问方知是忙着给杨贵妃送荔枝的,而不是给她送梅花的此时的梅妃不禁泪流满面,想起了汉代长门宫陈阿娇的故事,陈阿娇千金买司马相如一赋。梅妃为打动皇帝,赠高力士千金,请他找文人写赋。高力士介于杨妃,借故推辞。梅妃便亲自写篇楼东赋,随附白玉笛派人送给唐玄宗。杨妃探知,请皇帝赐梅妃死,皇帝沉默不语。

    谢绝赐珠

    后来,唐玄宗对梅妃心有愧意,命人把外国使节进贡的一斛珍珠送给梅妃。梅妃回诗谢赐珍珠 ,不受。皇帝看完诗,指示乐府为这首诗谱一个新曲子,取名一斛珠。

    死于叛乱

    至德元年六月十三日,黎明,玄宗只与杨贵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近宦官、宫人从延秋门出走。妃、主、垦孙在外者,包括困于冷宫的梅妃,皆弃之不顾。这一天,百官皆不知皇帝已出逃。

    等唐玄宗回京,派人找梅妃,下诏,只要有人找到她,官升两级,赏钱百万。有一宦官献了一幅梅妃画像,皇帝说:“挺像,只恨不是活的啊”,再在上面题了一首诗怀念梅妃 。

    某天梅妃托梦给皇帝,梅妃说:“当年陛下逃难时,我死在乱兵的手上,有可怜我的人,把我埋在池子东边的梅树下”。最终在温泉池边梅树底下,找到了梅妃尸体,外面用锦褥裹着,上面堆着差不多三尺厚的土。察看梅妃身上肋下有刀痕。唐玄宗放声大哭,以妃礼改葬。又命人在她的墓地四周种满各种梅树,并亲手为她写下祭文 。

    人物评价

    梅妃在得宠之时没有仗着唐太宗对自己的宠爱残害其她妃嫔、祸国殃民,而表现出来的是大义和明理。玄宗曾问“梅妃”、为何郁郁寡欢,梅妃道:“昔太宗有贞观之治,百姓安乐。愿陛下也有开元之治”。玄宗听了,怔了一怔,然后拈须笑道:“朕早有此志,爱妃不言,朕几乎忘了。”次日,玄宗即罢了游宴,亲理万机,励精图治。梅妃受玄宗专宠达十年之久,这期间,梅妃以自己的品性和贤德影响着唐玄宗,使玄宗以德治国,整个国家继续保持着开元盛世的强盛 。

    梅妃是一个善于诗文、歌舞,气度高雅、美中有善,才貌双全的奇女子。也是个痴情女子,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仍能为负心的玄宗保住清白之身,不让叛贼污辱,自己投井自杀了,足见她是个性情至真直烈的女人。

    轶事典故

    斗茶作诗

    又一个霜冷梅开的日子,一同踏雪尝梅的唐玄宗对梅妃说:“久闻爱妃才高,入宫前所作八赋,翰林诸臣无不赞叹称绝,卿既然酷爱梅花,何不即景作一梅花诗?”梅妃谦和地答道:“妾乡野陋质,怎能有大雅之作,谨以咏梅花小诗一首,聊为陛下佐酒。”随即信口吟出:

    一枝疏影素,独抗严霜冷;

    早晚散幽香,香飘十里长。

    吟完,玄宗正要夸赞,忽然内臣报岭南刺史韦应物、苏州刺史刘禹锡求见(这两人的生平与梅妃生平有不符之处、待考证),这两位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儒官,因听说梅妃爱梅,又能吟诗作赋,心生敬慕,特挑选了当地的奇梅百品。星夜兼程,送到长安晋献。梅妃和玄宗都十分高兴,命人植在梅妃院中,重赏了韦应物和刘禹锡,并把梅妃所写咏梅诗赐予二人品尝,两位大家读后赞道:“果然诗如其人,是仙中女子呀!” 这天雪霁初晴,玄宗与梅妃在梅阁临窗赏梅弈棋。梅妃自小精于棋道,两人对弈,玄宗屡屡败北,因而颇有些不悦。善解人意的梅妃起身笑道:“此为雕虫小技,误胜陛下,请不要放在心上;陛下心系四海,力在治国,妾哪里能与陛下争胜负呢!”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玄宗也就为之心中释然了,暗暗为梅妃的贤淑达理而欣慰。

    娴淑识体

    唐玄宗是个重感情的人,对兄弟十分友爱,宋王成器,申王成义,是玄宗之兄;歧王范、薛王丛是玄宗之弟此处人物生平与梅妃生平有不符之处、待考证。玄宗即位之初,时常长枕大被与兄弟同寝,不时设宴与兄弟同乐,还曾在殿中设五帏,与各王分处其中,谈诗论赋,弹奏丝竹,议谋国事,相处得十分融洽。唐玄宗获得梅妃后,迫不及待地想介绍给他的兄弟,于是特设一宴招待诸王,席间唐玄宗向诸王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 基赞赏推崇。

    梅妃先是吹奏白玉笛一曲,笛音曲折婉转,引人神驰。宋王成器也善吹笛,歧王范善弹琵琶,玄宗更是妙解音律,五位兄弟都十分领会梅妃笛声的神韵。笛声刚落,梅妃又翩翩起舞,漫舞轻廻,如惊鸿般轻盈,如落梅般飘逸,五人又看得如痴如醉。舞罢,唐玄宗命人取出珍藏的美酒“瑞露珍”,让梅妃用金盏遍斟诸王,当时薛王已醉,恍惚中被梅妃的仪态迷住,一时神魂颠倒,竟然伸出脚来,在桌下勾住梅妃的纤足纠缠不放。梅妃竭力保持镇静,不动声色使力争脱,转身躲入梅阁不肯再出来。玄宗发觉后问道:“梅妃为何不辞而去?”左右答称:“娘娘珠鞋脱缀,缀好就来!”等了一会,不见出来,玄宗再次宣召,梅妃派人出来答复说:“娘娘突然胸腹作痛,不能起身应召。”没有梅妃助兴,这一夜的兄弟宴乐也就到此结束了。娴淑识体的梅妃并没有把薛王调戏她的事张扬出来。

    但是薛王第二日早晨酒醒,想起昨夜宴席上的荒唐行为,不禁大为惊惧,于是袒肉跪行来到宫中,向玄宗请罪,羞愧地说:“蒙皇上赐宴,不胜酒力,误触皇嫂珠履,臣本无心,罪该万死!”唐玄宗宽容道:“汝既无心,朕也就不予追究。”事后,玄宗回后宫问起梅妃,梅妃情知薛王是酒后失态,所以不愿意让玄宗知道,担心影响兄弟之情,玄宗问她时,她还竭力否认。见她如此顾虑皇家骨肉之情,大度地息事宁人,唐玄宗对她不由得又产生了一种既爱且敬的心意。

    梅妃个人作品

    诗 在花萼楼 咏梅 回李隆基梅亭的诗

    谢赐珍珠 (又名一斛珠)

    全唐诗所载诗,名不详

    形容杨贵妃的诗

    赋

    楼东赋

    梅花(一说梅亭,失传)

    梨园(失传)

    绚窗一说绮窗,失传

    凤笛(失传)

    玻杯一说玻璃杯,失传

    箫兰

    一说肖兰或箫、兰,失传

    丛桂(失传)

    剪刀(失传)

    舞蹈

    惊鸿舞乃唐玄宗梅妃的成名舞蹈,已失传,在当时广为流传。唐玄宗曾当着诸王面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

    动作上可能有描绘鸿雁飞翔的姿态,这种模拟飞禽的舞蹈,在中国有深远的传统,相传原始社会时期的“凤凰来仪,百兽率舞”中的“凤凰来仪”,当是人模拟鸟类动作的舞蹈;战国青铜器上有人扮鸟形的舞蹈图像;汉代百戏中有扮大雀而舞的记载;汉画像石中也有人扮鸟形舞蹈的画面,这些舞蹈大都穿着笨重的鸟形服饰道具,舞蹈起来很不方便。而梅妃的惊鸿舞可能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 。

    人物争议

    认为虚构

    鲁迅认为,从梅妃传跋文分析的话,是南北宋人伪作,梅妃是虚构人物。

    有关梅妃事迹旧唐书、新唐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均不载。

    新旧唐书,没有高力士使闽的记载。

    从地理演变看,唐明皇在位的时候江东村这个地方可能还不曾存在。

    据当地“民间”传说,江采萍是个放鸭女,与能诗善赋的梅妃相去甚远。

    其他杂疑:

    据梅妃传记载推测,宋代仕女画中的梅妃,人们对她的身世却不大了解。

    上阳东宫在东都洛阳,与长安相距数百里,而洛阳上阳东宫又无翠华殿西阁。

    梅妃传玄宗夜召梅妃被杨妃撞破一节,写得活灵活现,若非虚假怎么有别于杨太真外传。

    认为真实

    梅妃传创作时间与跋文,与梅妃有无其人没有因果关系。且梅妃事迹记载最早在宋朝的莆阳比事。

    旧唐书、新唐书所能传载的人物极少,唐明皇时代,嫔妃宫女近四万人,但能立传的只有直接参与一些重大事件的4人。

    跟据江氏族谱载,梅妃家世显赫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即使高力士没有使闽,梅妃也同样可以被选入宫为妃。

    这一推论没有对唐时的江东是否存在进行认真考证。其二,这一推论也曲解了莆田旧县志。

    至于民间流传梅妃原为牧鸭女的故事,不足为据,非但不能证明她无才、更不能说明史无梅妃。而江氏族谱载,梅妃有良好的教育氛围。

    答其他杂疑:

    梅妃是唐朝人,宋人不了解是情理之中。

    梅妃传是经过修饰冶炼的,但不代表完美无误。

    每个著作都有自己的特点,写作手法不应相提并论。并且梅妃传是题材,而非正史,难免要添首加尾秀润一番。

    ——节选自百度百科梅妃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