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穿越战国做皇帝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林军,扩军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林军,扩军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哒哒哒——”赵国邯郸城郊外的御林军校场,连片的马蹄声、战马嘶鸣声密集地响起,疾驰的战马扬起一阵阵的黄尘,远远望去如同一片片硕大的黄云,在河谷中飞扬。

    大将军赵括亲自率领着千夫长苗邦、千夫长陈不群及百余名御林军飞骑营将士,不断地变幻着三骑锥的阵型,长枪、精铁长剑,在阳光的映衬下,闪烁着摄人心魄的寒光。

    “三骑锥,聚!”,“三骑锥,分!”

    “刺!刺!刺!”,“杀!杀!杀!”

    大将军赵括亲临战场,这场军演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百余名御林军将士们分外卖力,只听整齐的号令声、激昂的喊杀声响彻云霄,骑兵三骑锥阵型娴熟地分合聚拢、演练着协同作战的战术。

    “止!”约莫半个时辰过后,大将军赵括将长剑高高举起,断然一声大喝。伴随着战马的阵阵嘶鸣,四下里列阵厮杀的骑兵顿时放缓了速度,一个个分散的小三骑锥迅速聚拢,眨眼间的功夫,又聚成了一个杀气腾腾的中型三骑锥。

    “三骑锥,散!”千夫长苗邦满面红光地疾声大呼,转眼间,那百余人的三骑锥顿时迅捷地散去,偌大的御林军的校场又恢复了原本属于山野的宁静。

    “吁——”大将军赵括勒紧马缰,潇洒地闪身下马。他拍了拍枣红色战马背上被自己的体温暖得那热乎乎的马鞍,对千夫长苗邦朗声道:“苗邦,本将军送你的这份大礼如何?”

    问话时,大将军赵括微微眯着眼睛,他心底对自己提前百余年引进战国之世的发明很是得意。刚才他亲自骑乘配上马镫和马鞍的战马,骑惯了光溜溜马背的赵括只觉轻松无比,不用再时刻担心掉落马背,仿佛胯下的战马,已经和自己合为一体。

    “苗邦,谢过大将军,这马镫和马鞍真是上天赐予我御林军、赐予我飞骑营神来之笔。”千夫长苗邦兴奋地满色通红,慷慨言道,“有此大礼相助,苗邦有信心,不久我飞骑营就可再扩展数倍。”

    “彩!”大将军赵括望着豪情万丈的苗邦,昂声大赞。大将军赵括明白苗邦此言并非夸大之词。有了马镫和马鞍,飞骑营真的恰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飞骑营快速扩张将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这近两年来,大将军赵括在没少在骑兵上花心思,这御林军飞骑营,更是被赵惠文王、赵孝成王两代赵王寄予厚望。有了赵王的首肯,御林军不遗余力地四处招揽骑兵,但仍未实现赵括心目中的扩张速度,时至今日算上新收编的林胡降卒,也不过三千五百人之数。

    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骑兵这一特殊的兵种对骑术的要求过高。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军事变革的赵国,能乘骑战马者远远超过中原列国,但善骑、能成为赵括心目中所向披靡之骑兵者,依然难觅。

    骑兵战力惊人,但骑兵却难以发展壮大。这不但是赵国面临的困境,遍观秦国、魏国、齐国等诸侯,骑兵都还不是主力兵种,那号称的所谓十万、二十万、甚至数十万铁骑,不过是夸饰之词而已。究其实际,不过是骑兵、步兵、乃至车兵的混合军团。还没有哪个诸侯国,能强悍到一次能拿出十万骑兵来。

    想拿那马背本就光溜溜,一般人乘骑已是不易,更不用说在马背上手持武器刺杀,甚至左右劈砍了,马术不精者一个不小心就会掉下马来,在步骑乱战中,这样掉下马背的骑兵,很快就会悲惨地被马蹄、乱兵踩成肉酱。

    然而,此时骑兵这一窘迫的状况,将因为大将军赵括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马镫和马鞍,骑兵可以便利地借助双腿的力量,维持身体的平衡,大大降低了掉落马背的危险。马镫和马鞍,降低了骑马的难度,更降低了选拔骑兵的门槛。赵国能骑者甚众,跃上装配齐整的战马,严加训练后岂不就成了合格的骑兵。

    更有妙处,骑兵借助马镫和马鞍维持身体平衡的同时,将更容易发力,骑兵们手持长矛刺杀,或拖着精铁长剑接力扫砍,勤加练习后,马上的骑士将能和胯下的战马渐渐融为一体,每一次刺杀劈砍,将能借助战马前冲的惯性,大大提高手中武器的威力。

    在这战国之世,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转化,笨重的战车已经渐渐淘汰,由车战为主转向了步骑野战。步骑兵团又以步兵为主,组建不易的骑兵因为规模较小,说到底不过是主力步兵的辅助兵种而已。

    若是来日,赵国御林军能建成规模浩大的骑兵军团,上得战场后到底意味着什么,从血火里拼杀出来的大将军赵括清楚,千夫长苗邦、陈不群心里亦如明镜一般。

    “大将军,若得万人三骑锥,我御林军当无往不利,试问天下谁人能敌?”千夫长陈不群欣喜地抚摸着马鞍,激动地高声言道。说话时,他目光扫向身旁的千夫长苗邦,那羡慕之色已是显露无疑。

    “哈哈哈——彩!”大将军赵括放声大笑,接着又是昂声称赞,他转过头来,看了看千夫长陈不群,接着又扫向了苗邦,高声说道,“好你个苗邦,明日本将军就向我王请命,这飞骑营扩军的重大任务,本将军就交给你了。”

    有了马镫和马鞍,飞骑营扩军的瓶颈终于松突破,更为利好的是,飞骑营扩军将带动整个御林军的发展壮大。大将军赵括谋划此次将以飞骑营扩军为契机,一举壮大御林军的规模。

    数年后的长平大战,秦赵两国投入的兵力超过了百万之数,若是御林军人数过少,将会淹没在大战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赵括的筹划中,来日的长平大战,御林军将成为一枚左右战局胜负的关键棋子,没有相当的规模,谈何改变战局?

    但大将军赵括也深知兵贵精而不贵多的道理,在御林军扩张的同时,赵括不想放松兵员质量的把关,长平大战渐渐迫近,宁缺毋滥,赵括能练出八万精兵,已属不易了。

    扩军,不仅仅是苗邦的飞骑营扩军、申阳的劲步营扩军、陈不群的猛虎营扩军,赵括的刎颈之交鲁云统领的铁鹰营(鲁氏商社)也要扩军。

    都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其实更关键的是战略未定,情报当先。大将军赵括无比重视情报的作用,随着在诸侯各国的情报网络逐渐铺开,赵括计划着铁鹰营(鲁氏商社)的人手也应快速扩充。在赵括看来,大战前,只有源源不断的情报,为将者才能真正做到料敌机先。

    大将军赵括心情大好,随后召集诸位心腹爱将,在山谷中边走边谈,就御林军扩编的事宜,和军师苗单、千夫长陈不群、申阳、苗邦、幕僚毛遂,做了详尽的商议。兵器、甲胄、马匹、军官、粮草等扩军的各项要务一一做了纲领性的筹划。

    正所谓纲举目张,大将军赵括只是提纲挈领地简要指点,至于这扩编的专业、细致的工作,他全权授予两位幕僚——苗单、毛遂二人居中协调,大将军赵括要做的只是战略规划、成果检验而已。

    “诸位爱将!”最后,大将军赵括挺身负手而立,仰起头颅望向辽阔的天空,沉声道,“今年,我御林军将扩至五万人;明年,将进一步扩至八万人,八万御林军,来日将驰骋华夏,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

    “大将军英明!”军事苗邦等一帮心腹爱将,齐声应诺。赵括为御林军规划的宏伟蓝图,令众将心头热血沸腾,千夫长苗邦、陈不群等人一个个心潮澎湃,望着长发飘扬的大将军赵括,眼神中满是崇敬之情。

    众将中也有例外,那原本历史上的一代名将苗单(原名田单),却是面色凝重。曾见识过灭国大战的他,静静地望着镇定自若的大将军赵括,心底沉吟着:“八万御林军,天赋奇才的大将军赵括,神鬼莫测的战法,有此铁军,大赵称霸诸侯,有望!”

    御林军大规模扩军,如此引人注目、耗费物力之举,当然绕不过赵国的贵族权臣们。当夜,大将军赵括就御林军扩军一事,先和赵国丞相平原君赵胜通了气。赵括心底明白:这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实乃赵国贵族、文武群臣之首,只有拿下他,御林军扩军方能顺利进行。

    那夜,平原君府中,安居上位的大将军赵括,惬意地饮着窖藏的葡萄美酒,和平原君赵胜侃侃而谈。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说到大赵周边危如累卵的险恶,从沙丘宫变谈到赵国王室曾经惯于自相残杀的恶习,从秦国远交近攻孤立赵国阴谋论到上党山地的形势。

    大将军赵括旁征博引,一席话说得口干舌燥,平原君赵胜听得神色凛然。一直谈到夜色深沉之时,平原君赵胜喟然一声长叹,终于肯定了赵括御林军扩军之举。

    取得平原君的首肯后,大将军赵括马不停蹄,他拉上平原君赵胜,和这位声威赫赫的赵国权臣、振兴大赵的忠实盟友一起,将御林军扩军之事联名上奏赵王丹。

    (工作虽忙,偶有闲暇也不忘更新,小生谢谢书友们的关注,精彩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敬请继续关注,有票的书友帮投票支持一下,小生谢谢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