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汉生指南 > 第三卷 第四十三章 出事啦

第三卷 第四十三章 出事啦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食禄之君违于义而竞于利,则舍公仪休之相鲁,亡可为者矣”

    左丘亮手捻胡须,摇头晃脑读着报纸,心情是那个舒畅。他越读越痛快,恨不能朗声长啸,让全临淄的人都听见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说的好,说的妙,说的呱呱叫。那孔融孔北海不愧是圣人苗裔,名动天下的大名士,文章写的就是好,全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自从两个多月之前,四海钱庄开张,左丘家的损失可就大了。钱庄的利息太低,只要能够满足条件,拿得出担保的,都会去钱庄借贷。就说年底这十二月吧,往年为了过年关,来借钱的有的是,如今则少了一半多。仅此一项,左丘家至少损失五十万钱。左丘亮恨的牙根直痒痒,巴不得能一把火烧了钱庄。

    然而,左丘亮心里再恨,也就是私下里念道念道,他可惹不起那四海钱庄。别说他左丘亮惹不起,全大汉国能惹得起的,也是不多。毕竟,钱庄的大掌柜项奉,小掌柜张慎,都是临淄大名鼎鼎的名人。左丘亮再没眼光,他也清楚,这钱庄是车骑将军张涵开的。

    左丘亮暗笑,这一回,张车骑搬起石头可是砸了自己的脚。不其这些人还真是敢说,什么文章都敢发印出来。

    “伙计,再来壶蒲陶茶”

    ————————————————————————————

    “这没什么,将军的为人,郑君是清楚,有些事情还是摆在明面上说清楚为好”

    张凌放下茶杯,微躬身恭谨地说道——面对郑玄,由不得他有丝毫轻慢。

    “这倒也是”

    没有抬头,郑玄轻轻颌首。对比其他地方,张涵对学乡的宽容,可以说,近乎放纵了。当然,张涵也不是不管,只是手段更为温和而已。不过,郑玄喜欢这种感觉。

    “再说,我又不是只登孔北海的大者不得取小,不是还有楚狂人的经国济民”

    张凌的笑声很是可恶,郑玄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忍不住也笑了起来,他用手遥指着张凌:

    “仲云,你呀,就是巴不得他们吵成一团!”

    “”

    张凌但笑不语。

    这其中的道理谁都知道,张涵用自己的钱去放贷,实是大有利于民的事情,不过是触犯了众士人的利益。就说那孔融,孔子的嫡传,天下闻名的名士。可是,孔融写这文章,便真是出自于公心吗?

    那可未必。

    董卓对名士还是很宽容的,比王允宽容多了。孔融在雒阳屡屡得罪董卓,董卓也顾及名声,不肯害他性命,而将之发配到青州,任北海国相。张涵自任州牧以后,将各郡国的守相都拿下了,改用自己的心腹,自然不会容忍孔融。到时候,双方起了冲突,孔融那张臭嘴,自会惹来杀身之祸。

    董卓知道爱惜名声,张涵可不会让董卓看笑话。虽然不肯让孔融就任北海相,张涵也不肯害他性命。而是在免去孔融的北海相后,再辟他为从事。孔融为人志大才疏,向来看不起张涵,如何愿屈居于张涵之下。结果,孔融便流落到了不其。

    孔融这人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而且,他还得喝好酒。学乡提供的些许供给,只能维持小康,可经不起他如此花销。简而言之,孔融的从人里,是有人在放贷的。

    至于张涵开钱庄,是否算“与民争利”,答案自然是肯定的。然而,董仲书可不是圣人。况且,圣人的话,也要看看实际情况的。即使能说出朵花来,真要借钱的时候,还是人人愿意去钱庄的。

    不过,张凌也不大在乎这些,就像郑玄说的那样,他巴不得众人吵成一团,不然的话,报纸上都写什么呀?

    张凌字仲云,是张涧的幼弟。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张凌没有选择兄长的道路去从政,却成为了项奉的得力助手。在项奉离开学乡以后,越来越忙,渐渐顾不上学乡了。学乡的各项产业和财政收支,便都陆续交给了张凌负责。张凌也不负所望,管理的很好。

    而报纸则是今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但是,报纸的前身——消息纸,却在去年便有了。

    在每月一期的学刊里,不时会夹杂一些天下形势的评论,顺便也会说些儿真真假假的消息。张凌偶然发现,这些消息很受欢迎。毕竟,在大汉国,信息传播的速度是很慢。学乡的学子们来自天南地北,闲暇之余,不仅关心国家大事,对故乡的消息也很是关切。这是人之常情。哪怕家人都迁移到了青州,也会有些亲戚朋友留下的。

    眼见得这些内容受欢迎,张凌就有心想多印些儿。理所当然,这个无礼要求被郑玄拒绝了。张凌思虑再三,便尝试着,将这些消息另行刊印在纸上。出乎意料,这些消息纸卖的非常好。远远超过了学刊的销售量。不仅在学乡卖的很好,在青州也卖的不错。管宁多年来普及教育,使识字率大为提高,而张涵减免税役,也极大地改善了青州人的生活水平。的需求正在迅猛发展中,消息纸正好赶上了这个好时候。

    经过十个月的发展,报纸每六天出版一期,刊登一些官方的法令、各地区的消息、评论文章、奇闻轶事等等内容。在十月初,项奉还首开先河,在报纸上刊登了整版的广告,宣传四海钱庄的开张,并介绍了业务范围。从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并迅速拓展了市场。反过来,钱庄的成功,也为报纸做了广告,近两个月来,报纸上的广告正从一版不满,逐步增加到了三版。当然,广告价格也是持续上涨中。

    放下书信,郑玄端起茶杯来,抿了一口。茶是个好东西,比酒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在张涵的带动下,饮茶和冰其淋皆风靡一时。不过,与冰其淋差不多,张涵对饮茶也没什么研究,常拿果脯、糖、奶、蜜等杂七杂八的东西煮作一堆。饮茶不像饮茶,倒颇类似甜点了。

    郑玄饮茶,学自于荀彧,却是张涵最初传下来的原版正宗绿茶。眯起眼睛,品味着唇齿间的清香,郑玄若有所思。张涵这次来信,他早有所预料,但没想到会这么早。嗯,青、冀、幽、并四州,再加上半个兖州,琅邪国和河内郡,张涵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天下,也许张涵觉得到时机了

    郑玄沉思了良久,忽然说道:

    “仲云,将军可还有什么话,没有?”

    在私下里,郑玄始终直呼张涵的表字,并非是托大。初结识时,郑玄便是如此称呼张涵。时至今日,身份虽有不同,可交情依旧。郑玄也曾思量过是否合适,可他在书信里稍微流露出一点意思,就被张涵嘲笑了,一气之下,也就延续了下来。不过,郑玄在公开场合却极有分寸。

    张凌耐心等了半晌,心中实有些忐忑不安。想将不其学乡改成正式的太学呃,错了,是大学,没有郑玄的支持,是难以想象的。见郑玄并不动怒,张凌就放下了一半心事。只要有的商量,那就好办:

    “郑君,将军吩咐,一切事宜由郑君作主,我一定全力配合”

    “仲云,请你回秉将军,学乡正规化的事,我觉得,事情可以做,但不必张扬了。至于”

    太学就是大学,名字怎么变,实质都是一样的。此时,时机尚未成熟,实不宜轻举妄动,招致天下人侧目。至于说张涵希望能够在学乡里增加一些五经之外的科目,郑玄还有些犹疑。踌躇了片刻,他没有说下去:

    “这样吧,我给将军写封信说明一下,要麻烦仲云梢后来取了”

    送走了张凌,郑玄呆坐了好一会儿,茶水凉了,余香已微不可闻,一抹斜阳透过窗户,照在桌子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父亲!”

    “哦,是恩儿呀!”

    一个熟悉的声音唤醒了郑玄,不用说,那是他的独子郑益恩。郑玄早年一心求学,直到学成返乡,才生下了这个儿子。老来得子,郑玄对郑益恩的期望自然很高。幸好,郑益恩天资聪颖,为人勤奋好学,郑玄也很是欣慰。

    “父亲,饭预备好了!”

    “不忙!恩儿,你来看看这信。”

    “是!请父亲稍等片刻!”

    郑益恩双手接过了书信,细细一览,原来是将军的手书。将军的行书越发雄奇秀美,郑益恩不觉用手指描绘了两下。随即,他就反应过来,专心致志读起信来。张涵在信中很客气,问候了父亲的身体,又老生常谈,询问他是否愿意去做官,还说他最近写了一幅很满意的字,嗯,张涵有意将学香正规化,辟郑玄为祭酒郑益恩快速地流览了一下,就翻了过去——父亲让他看的应该不是这些。

    果然,郑益恩在后面找到了——张涵希望在学乡增加管理、经济、法律、冶炼、机械、博物、物理等科目。在信中,张涵还详细介绍了各科目要学习的内容。难怪父亲会犹豫,郑益恩自己看了,都觉匪宜所思。法律还好,大汉律繁多复杂,需要长期学习,张涵针对司法的改革,郑益恩也曾听说过。对精通大汉律的人才,张涵求之若渴。

    可是,经济、冶炼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书信看完了,郑益恩却没有说话,将书信合拢在一起,他沉思默想了许久。郑玄并没有催他,耐心等待儿子想清楚。对于此事,他已经考虑的差不多了——大汉律可以增加。不过,郑玄希望看看儿子是如何考虑的。

    ————————————————————————————

    左丘亮在临淄大小也是个人物,可偏偏就有人不给他面子。他这里话音未落,就有人大声读起了经国济民的一段文字:

    “子钱家(高利贷者)吸血抽髓,无所不用其极。富者借之,则富者变穷;穷者借之,则酎儿卖女”

    左丘亮闻言大怒,子钱家的名声可不好听,左丘家放贷大体还是守本份的,五分利是高了点儿,可大家多是如此,孙桐凭什么往左丘家身上泼污水:

    “孙桐!你不要乱讲话!我左丘家可没放过子钱!”

    “左丘亮,我是在读文章,可没有指名道姓,难道这茶楼是你家的不成,许得你读,不许我读?”

    孙桐却不在乎他,左丘亮愤恨已极,却无言以对,两只眼睛瞪的老大,紧紧盯着孙桐。孙桐笑眯眯地看着他,手里捏了把汗,脸上却不动声色。他看左丘亮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想不到左丘亮会如此生气。不过,输人不输阵,心里再吃惊,他也不会表现出来。

    “啪!”左丘亮一拍桌子,“孙桐,你有种!算帐!”

    见左丘亮灰溜溜的走,孙桐做了个鬼脸:

    “乖乖,脾气不小!”

    孙桐的怪模怪样,把他同座的好友都逗乐了。宋文光性格更稳重些儿,莞尔过后,不免责备孙桐两句,孙桐笑笑,辩解说:

    “我也没想到左丘亮会这样”

    “孙贤弟,你也不看看你在读哪儿段,事关左丘家的名声,他能不急嘛”

    见宋文光还要数说,王徽连忙岔开了话:

    “算了,老孙也是一时口快。对了,你们说,将军怎么会想起来,开这四海钱庄的”

    “怎么,不好嘛?”

    “也不是,可这不是与民争利嘛?!总觉得有些”

    “这个”

    孙桐也说不上来。按书上的道理来说,这确实是与民争利,可他又觉得,这钱庄是有道理的。至少,钱庄有利于民。至于,与民争利,为何还会有利于民,那就不是他能够解释清楚的了。一急之下,孙桐也顾不得许多:

    “王兄,我也说不明白,可是,要是你现在需要去借钱,你会去哪里借呢?”

    王徽一愣,转眼间便笑了起来,那还用说嘛,当然是去钱庄借钱。说到底,还是钱庄的利息低廉。

    钱庄的利息相对要低不少。一个月期的借款才收3%的利息;三个月的借款利息只收7.5%;半年期的利息不过是12%;一年期的利息仅为18%;两年期的利息就收32%;三年期的利息为42%;四年期的利息为52%;五年期的利息为60%。换言之,年利润率依次为:一月期36%;三月期30%;半年期24%;一年期18%。依此类推,借款时间愈短,年利率愈高,但再高也不会比私人借贷利息高。

    此外,为了给农户提供方便,钱庄还提供小额低息贷款——对担保的要求不高,甚至无实物担保也可以,偿还不起的,还可以用劳役来补偿。贷款额度为3000钱,期限不得超出一年,且不论期限长短,年利率为10%。如此一来,当秋收的时候,若粮食价格跌的过于厉害,农户可以过段时间再卖,或者自己拿到集市上慢慢卖,而不必急于出售,被奸商压低价钱。3000钱虽然不多,也足以应付过年的开支,或春耕的需要了。

    当然,一旦签订了借款协议,提前还本伏利,利息也不会减免多少。而且,钱庄开张不久,还没有发放过三年期以上的贷款。

    几人正说着闲话,忽然窗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就听见窗户旁边的人喊:

    “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众人正莫名其妙,那人又叫了一句:

    “四海钱庄打起来了!”

    这一声不要紧,茶楼里的客人一哄而起,拥到了窗户旁边。(,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