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网游竞技 > 天龙武皇宋哲宗 > 第十一章 大战永乐城

第十一章 大战永乐城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八月初三

    给事中徐禧与负责陕北政治军事的高级地方长官沈括、鄜延副都部署曲珍,钤辖高永髋等10余将领兵4万,连同参加修城和运输的20万役夫,从延安出发,经绥德、米脂北上,在米脂西北50里的马湖峪附近、无定河西面的高崖上,兴建永乐城,企图用来代替已废的银州,控制从延安、绥德西通横山,东北通麟、府的军事通道。

    八月十五

    经过14天的紧张施工,宋军打退了西夏小股兵力的多次骚扰,修起了永乐城,并经皇帝批准,命名为银川寨。

    银川寨面对无定洵,三面悬崖,地形险峻,位置重要。由于地高无水,只好在城外无定河川道中挖了十多个水井。

    永乐城修好后,徐禧和沈括就带兵南还米脂,留下鄜延路副总管曲珍等率万人屯驻防守。

    这时,西夏探知北宋有出兵动向,已按照十丁抽九的办法,征发了30万大军,由大将叶悖麻率领,集中待命,伺机进攻。

    得知北宋主力在东面抢筑永乐城,叶悖麻就派阿约勒为前锋,率兵8万,先攻绥德,以迷惑和牵制宋军,而自统主力去争夺永乐城。

    九月初一

    西夏叶悖麻统兵30万沿无定川和明堂川(今榆林河)南下,进迫永乐城。

    宋将徐禧这时刚回到米脂,收到西夏军南攻永乐城的情报,决定留沈括在米脂,亲率2.5万兵急趋永乐。

    夏军看到永乐城来了外援便挥军退战。

    徐禧以为夏军怯战,放松戒备。徐禧处事轻率,不懂军事,却狂妄自大,喜欢谈论兵法。他认为北宋多次与西夏作战失利,都是将领无能,怕死不战的缘故,只要自己一出马,就能很容易地夺取横山,灭亡西夏。

    “哈哈哈,此次要是能一举消灭西夏,生擒李元昊,我等就立了大功,到时候,封侯拜相指日可待,各位将领,我等在此永乐城正军之后,速速开始进攻!”徐禧豪言壮志对在座各位将领说道!

    “大人说得对,我军已经进驻永乐城两天,而西夏到现在还在按兵不动,肯定是上次大败,被我军军威震慑!”一位将领狂傲地说道!

    “报,大人,不好了,昨夜西夏倾全国兵马,于夜里包围了永乐城,切断了水源,现在我军情况急急堪忧”一位士兵慌忙跑进大帐禀报道!

    “什么,西夏人这是疯了吗,西夏派遣了多少兵马?”

    “西夏派兵三十万,并且切断了我们请求救援的路径,西夏此举是想困死我军于永乐城中啊!”

    在永乐之战前,他多次收到西夏准备进攻的情报,但都全不相信,根本不做相应的准备。

    九月初三

    早晨,徐禧和部将登城观阵,这时西夏的前军刚至,后军还没有到来。

    大将高永能认为西夏前军多精锐,后军多老弱,如果趁西夏前军刚到,还未摆开阵势的时机打败它,就能振奋自己的士气,灭对方的威风。

    建议趁机出击,徐禧不但不听,反而斥责高永能说:你知道什么,我军不攻打没有列好阵势的队伍!

    九月初九

    西夏的5万精锐骑兵渡过无定河,进逼宋军。

    徐禧命曲珍领兵7万,设阵于永乐城外的崖下水畔迎战,自己坐在城楼上挥动黄旗指挥。三次命令士兵向西夏军发动冲锋,均被西夏军击退,西夏骑兵趁势反击,北宋前军败退,蹂践后军。

    曲珍见势不利,军心动摇,认为不宜再战,建议收兵入城,据险扼守,同时派奇兵绕道西山,进攻敌后。

    徐禧不听,斥责曲珍说:身为大将,怎能遇敌不战,先想撤退,闭门不准入城。

    正在此时,天际间尘土飞扬,远远望去赵字大旗迎风飘扬,一个规模约有三万人的骑兵军团摆着锋矢阵向着西夏20万农夫后军狠狠的冲来。

    奇怪的是大将旗帜没有在后面居然在前锋位置,而且前锋居然是一个小个子,一身漂亮又耀眼的黄金甲完全包裹了全身,手里拿着跟身材不匹配的巨型斩马刀。

    “阿约勒!带领后方10万人拦住他们,大军继续进攻永乐城!”西夏大将叶悖麻急忙大声指挥道。

    西夏军的后军是由20万农夫组成的酱油队伍,但是对于龙骑军的阻力还有有的,毕竟20万人站着让你杀也是需要很久的。

    “咣!”两军接触了,大宋金甲前锋斩马刀大开大合,没有人是他的一合之敌,斩马刀狠狠落下敌军往往尸首分离。

    金甲前锋第一人身后突然一人运足内力高喝道,“大宋延安郡王殿下威武!龙骑军必胜!”

    三万龙骑军也再接触敌人之前那一刻大喊道:“殿下威武!龙骑必胜!”

    原来此番来援之人就是赵熙,赵熙于一月前组建龙骑军,三日前埋伏于永乐城外10里处的黑风寨。今日接到斥候消息,西夏整军30万围攻永乐城。

    赵熙立马点兵聚将,自领先锋第一人,布下箭矢阵,充作箭头直奔永乐城而来。赵熙很庆幸,时间还来得及,西夏并没有攻下永乐城。

    看着城外延安郡王率兵直插敌军心脏,徐禧激动的差点晕过去,大声下令道“各部将听令,全军突击,汇合龙骑军,杀光西夏军!”

    “末将领命!大军随我出击!”大将高勇能对着徐禧狠狠一抱拳,朝着部下吼道。

    此时,赵熙运转着北冥神功,保护着身后的数十将士,对着敌军疯狂的冲刺!作为黄金箭头的他承受着最大的压力,但是在北冥神功大成的防御下世上又有谁能伤的了他呢!

    西夏大将阿约勒看着那黄金箭头直插中军心脏,知道己方已经败了,阿约勒不甘心,西夏举国之力十丁抽九才聚集这30万大军,如果这次战败,西夏直接离灭国不远了。

    “驾!驾!亲卫队随我冲!”阿约勒狠狠的抽打着胯下的战马,带领卫队直接冲向赵熙。

    “哐!”一招都没接下,阿约勒被赵熙连人带马一劈两半。亲卫队就像扑向火堆的萤火虫一样被龙骑军吞噬,没有掀起丝毫波澜。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随着赵熙一声怒吼,整个龙骑军也全军大吼道。

    兵败如山倒,西夏的后军农夫哪里见过如此血腥的杀人场面,看到将军被人一劈两半,吓得都快尿裤子了,哪里还有一丝一毫的勇气抵抗,纷纷向后跑去。

    大将高勇能也是一员悍将,手中一把唐刀左劈又砍,看似没有丝毫章法可言,但却是招招朝敌人要害攻去,端的是专为战场而生的杀人技。

    西夏大军总指挥叶悖麻看着后方潮水般涌来的西夏溃军,双目通红。

    见大军马上要整体溃败了,立马大声下令道:“全军撤退!突围!”

    赵熙远远望见西夏大将叶悖麻后,抽出身后绑着的一柄长枪,运转北冥神功朝着叶悖麻用力掷出。

    “啊”一声惨叫,只见大将叶悖麻被长枪穿胸而过,狠狠的钉在城墙上。

    西夏军总指挥授首!

    “叶悖麻已死!投降不杀!西夏大将军已死!投降不杀!”高勇能部一边奋勇杀敌,一边高声大喝。

    西夏军没有了主帅,真正的大溃败开始了。

    战场上满是哭爹喊娘的西夏溃军和痛打落水狗的大宋将士,一群群的西夏士兵扔下刀枪跪地求饶。

    “种愕听令!现在本王命你为永乐城最高统帅,留守永乐城,打扫战场,收拢战俘,待本王凯旋归来!把父皇册封我的圣旨拿上!”赵熙看着西夏大军逃逸,心中焦急,立马下令道。

    “龙骑军听令!目标西夏溃军!随本王杀啊!”在赵熙这个锋利的箭头之下,龙骑军就像是后羿的射日神箭一般,无往不利!

    西夏溃军抱头鼠窜直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踩踏致死着无数。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杀人杀到手软的龙骑军全军大喝。赵熙看着哭爹喊娘的西夏溃军心中没有胜利的喜悦,有的只是杀人后的苦涩,若可以,愿世上再无战争!

    龙骑军疯狂追杀三十里!杀死3万余,俘虏10万余,自相踩踏致死万余人,加上永乐城下战死6万人。此役,西夏总共战损20余万人。

    永乐城大战,因龙骑军和赵熙的出现,逆转了历史大势,西夏军大败。

    “龙骑必胜!龙骑必胜!”2万多龙骑军将士喜极而泣,大声欢呼。

    永乐城,城主府

    赵熙端坐在主位上,恶狠狠的看着跪在脚下的给事中徐禧。

    迂腐不堪的文人,虽不懂军事但是气节没丢!不怕死!敢于牺牲。

    赵熙思绪万千,大厅中落针可闻,徐禧满头大汗,大气都不敢喘。

    “种将军,永乐城广场上建造英雄碑,所有战死的将士之名都刻上去。所有抚恤金和伤员妥善处理,不可让将士们寒心!如果谁敢贪了将士们的赏赐,本王一定会在三军面前看了他的头祭旗!”赵熙没有理会徐禧,给种愕下令道。

    “属下领命,殿下放心,属下一定办好!”种愕对赵熙的安排很满意,大声回答。

    三日后永乐英雄碑前参加此次战役的所有将士和役夫轮流哀悼英灵。

    高勇能依旧担任永乐城统帅,镇守永乐城。

    赵熙率领大军开拔回京。

    各位大佬赏一张推荐票吧,一直裸奔让洋芋蛋儿情何以堪阿。没票票的可以收藏评论赏花哦,拜谢!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