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出江湖 第六十一章 功亏一篑(下)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夜羽和张鲁所藏身的民居,原本是五米道在成都的秘密据点。
这个秘密据点是一座庭院式的建筑,和张宝藏身所在的地方十分相似。
庭院前方是一个占地四五十平方米的院子,连接大厅,大厅后面才是供人们居住的套间。
宽敞的前院里,西侧墙角,种植着一株雄姿挺拔的参天柏树。依然郁郁葱葱的树冠,在这即将入冬的时节,显地分外醒目。
夜羽抬头仰望几乎遮掩住半个院子的硕大树冠,伸出双手抚摩其苍劲巍峨的粗壮躯干。
“夜兄在想何事?”张任的脚步声轻轻响起,至夜羽身后三尺处倏然停住,发话询问道。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心中闪过儒家先圣孔子的名言,夜羽转头凝望张任冷峻的清秀脸庞,心中想起这名以忠贞不二而留名后世的武将,以及他那被誉为“川中第一将”的名头,不由感慨地轻叹一声。
《三国演义》中张任的人生,在最后关头,依旧对自己的君主刘璋不离不弃,即使明知刘璋是那么地柔弱无能。
正如松柏在寒冬的坚持,张任也对自己的理念贯彻至死。
东汉末年,无数的能人志士,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目标,投身于各方势力,为之抛头洒血,谱写了一曲曲激荡人心的篇章。
智如诸葛司马,勇如关张典许,成败如曹刘孙袁吕诸人,从初平5年(公元189年)董卓进京乱政开始,到延康初年(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指挥手下迫使献帝“禅让”为止,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通过一系列后人耳熟能详的事件,在乱世纷争的舞台中,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与梦想,演绎了一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本。
虽然历史中的“三国”,是从延康初年曹魏代汉正式开始,但在普通人的心目中,那之前的历史,才更具让人心生向往的无比吸引力。
罗贯中的一部《三国演义》,竟是那样的深入人心。
《三国演义》虽不是正史,却比正史更加权威。
现代社会里,普通人说三国,武必及吕关张赵马典许等,智必提诸葛司马郭贾周陆等,甚至为谁是三国第一武将,谁是三国第一军师的命题争论地脸红耳赤,不肯罢休,足见《三国演义》的魅力所在。
张任在《三国演义》中,也是一位特征鲜明,让人敬佩的人物。虽然笔墨不多,篇幅稀少,但寥寥的几笔,一位智勇兼备,而且又忠心耿耿的武将呼之欲出,堪称武人的楷模之一。
只可惜因为阵营的不同,导致了他最终的殒命。有人说,如果张任一开始就是刘备阵营的人,或许他会大放异彩也说不定。
夜羽转身,注视张任道,“只是突然想到,孔子说君子如松柏,临难方能显出其品质的可贵与崇高!”
张任在夜羽灼热的目光盯注之下,心头泛起微妙难言的波动,轻吸一口气后,询问道,“夜兄以前曾经遇到我么?我是指在前次客栈会面之前?”
“我觉得是没有!”夜羽轻轻摇头,微笑道,“张兄为什么会替贾龙效命?而不是为刘焉?”
张任顿时哑然无言。
夜羽这句觉得没有的回答,实在让他大感意外。
任何两个人之间,有没会面是完全能够肯定与否的事情,但夜羽却偏偏以“觉得没有”来形容。
他自是不知道夜羽从小就是捧着《三国演义》长大,然后又翻阅了无数次《三国志》的情况,所以才不明白夜羽面对自己时的感受。
当传说中的人物,活生生的站立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所有人心中都会生出一种极其奇怪的荒谬心理:那个人仿佛是梦中的角色,既是那么的熟悉,却又异常的陌生,两种原本完全相反的感觉交融难分,这才有夜羽这句“觉得没有”的怪异回答。
原先在和左慈王越李儒曹操吕布等人见面时,夜羽心中都会生出那种奇异的感觉。而且夜羽自己心中也明白,即使自己在这个时代生活的时间再长,日后再遇到每一位书籍上记载的人物之时,依旧也无法平息自己的这种奇异感觉。
“贾大人与我父亲有旧交情,我不过是遵从父亲之意,随其身旁而已。”张任沉吟片刻后回答,旋即反问道,“我听说夜兄的决定,对五米道尤其是张鲁来说,至关重要,为什么刚才贾大人邀请你与他们一起商议的时候,夜兄却一口回绝呢?”
“这么说来,张兄却并不是贾龙的部下了?”夜羽突然目露目露奇光,道,“张兄想听简单的回答还是复杂的回答呢?”
张任心中大讶,直觉夜羽在听到自己和贾龙的关系后表现出来的神色过于明显,轻轻摇头抛开念头后,奇声询问道,“有什么区别吗?”
“简单的回答吗,就如我心情不佳或者没有心思之类的敷衍词而已。”夜羽微微一笑道,“至于复杂的回答,则非三言两语就能够说的清楚,而且,也许张兄甚至还会觉得我所说的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张任脸色一动,哑然道,“夜兄不说还好,一说可把小弟的好奇心都勾出来了。”
夜羽心中暗笑不已,原本就是要引你上钩的,所以才会如此斟言琢句地和你谈话呢!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淡泊的神情,道,“小弟想问张兄一声,你究竟是如何看待贾龙和刘焉两人对于益州最高位的争夺战争的?呵呵,我也想听听张兄的实话实说……”
张任闻言默然片刻,方才缓缓摇头道,“下者不言上人是非!”
夜羽低嘿一声,道,“照刚才张兄所言,你与贾龙并非从属关系。而我,也与刘焉毫无瓜葛,与贾龙更是半点交情都没有,甚至还可以说我们两人之间有些仇恨。那么,张兄不妨把我当成一位可以谈心的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反正今次谈话,也只是你我两人自己心知肚明,并不会传入他人之耳。”
可以谈心的朋友?
张任清秀的脸庞露出一丝啼笑皆非的表情,暗忖以夜羽的表现来看,也不是一位轻易相信他人者,相反还处处对人抱有警戒,但为什么会说出如此没有水平的话?
仔细查看夜羽的表情,却隐隐露出那么一丝期待的意思,张任心中蓦然一动,难道夜羽是在试探自己吗?当下心中有了主意,轻轻拍掌道,“夜兄不妨先说,我想听听你的高见是什么?”
“张兄好客气!只要张兄不嫌我说罗嗦的话?且听我道来。”夜羽眉毛猛然扬起,双目精光绽放,呵呵笑道,“贾龙和刘焉两人的权利之争,并非简简单单的两人之间对益州最高领导权的争夺而已。”
张任轻哦一声,却并没有接口询问。
夜羽继续道,“从内在的意义来说,刘贾两人之争,就是朝廷和地方对各地权利的争夺。刘焉乃朝廷所派遣,是代表朝廷来管理益州之地;而贾龙,则是益州地方豪强的佼佼者,代表着益州地方本土豪强的利益。张兄可想过,一旦贾龙成功取代刘焉,成为益州之主后,会对天下形式引起什么样的巨大影响?”
张任微微一怔,缓缓闭上双眼,喃喃道,“想不到夜兄年纪轻轻,见识竟是如此不凡,倒是张某事先从未想到这一层。所以,愿闻其详!”
夜羽目光越过张任,远远地落在张鲁和贾龙两人所在密商房间的窗户之上,不由地低声苦笑一下,涩声道,“说实话,我之所以对公琪和贾龙两人的合作不感兴趣的原因正在于此,因为我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一名罪人,造成天下加速分裂的罪人。”
张任猛然睁开双眼,紧紧盯视住夜羽的眼神,沉声道,“此话怎讲?”
“我很怕,怕贾龙会变成第一个成功脱离朝廷管辖的地方势力。”夜羽喟然叹息,道,“对于我来说,我最反对的就是各级地方官员趁乱世之际,朝廷内外交困之时,脱离朝廷自立为主,那样为一己之私力,进行等同于分裂华夏的举动,其罪可诛。嘿嘿!一旦贾龙事成,各方豪强纷纷效仿贾龙的话,天下形势将一发而不可收拾!”
“自黄炎二帝以降,中原大地,逐渐容纳数目众多的部落之后,再经历夏商周三代,直至祖龙始皇,终于将黄河流域的文明推至极点。本朝孝武帝甚至更上一层,竟然能够将西域都划为治下,如此一个统一的,海纳百川的华夏大民族,就此蓬勃壮大起来,走向世界。”
“东南两面濒临大海,北与匈奴接壤,西至西域,乃是亘古未有的极大疆域,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始了正式与游牧民族相互竞争的局面。为了与带有明显游牧性质的草原民族匈奴族相互区别,我们可以用本朝名号来称呼这个从黄河流域走起来以农耕为主要特征的华夏民族,是为——汉族!”
“身为汉人的一份子,我无法眼睁睁的看着她的衰弱,然后被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欺凌。”
“夜兄所说,我确实闻所未闻!”张任沉声道,“不过看眼下大势,朝廷已经被董卓彻底掌控!天下已将陷入大乱!董卓才是元凶!夜兄自问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贾大人身上,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东汉末年,汉朝作为统治中原大地的主人,汉朝人并没有开始正式称呼自己为“汉族”,而是直到西晋被灭,五胡乱华之际,原先的汉人在品尝了异民族强力袭来后所造成的严重灾难性后果时,于感觉耻辱之下,才有了“汉族”称谓的开端。
所以张任才会说夜羽的言论闻所未闻,就是因为当时社会大众,还没有对自己形成一个统一的“汉族”这样的认识。
夜羽轻叹一声,道,“张兄该知我们所说是两码事。天下大乱,董卓确实是所谓的罪魁祸首。但根源所在,却是地方豪强实力过强所造成的,难道董卓本人不正是凉州大豪强吗?董卓既入京,就表示朝廷对天下各大豪强势力已经失去控制。”
张任心中一凛,如夜羽所说,而贾龙等同董卓之于凉州,正是益州之地最大豪强,他的一举一动,都对益州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当年益州马相,赵祗黄巾军起事,就是贾龙纠集益州豪强之力,一手剿灭,然后迎接刘焉入川。
夜羽见张任眼光闪烁,心知他被自己言语打动,内心情绪此刻正处于起伏不定的情况,当下微微一笑,不再出言相逼。
对于张任在历史上的遭遇,夜羽一直感觉到异常地惋惜。
忠心不二的人才,向来都让人心怀瞻仰的崇敬。
他们虽然都有着超出常人的才智或武艺,无奈却因为自己君主的一朝溃败,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坚持的理念,不得不带着无法施展自身才华的巨大遗憾,就那么退出历史的舞台。
当日在客栈里第一次听到张任自报名字的时候,夜羽心中就生出要将之推荐给曹操的念头。
也许那样一来,张任就能够不再困死蜀中了,而且能够施展一身所学。
贾龙和张鲁的交谈声从大厅传来。
夜羽暗道一声可惜,转头望去,刚好见到贾龙张鲁两人把手言欢的模样,心中突然升起疲惫的感觉。
陈调寸步不离地跟随贾龙,显示出他和张任两人在贾龙心目中地位的分别。见到夜羽的目光望来,陈调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夜羽想起陈调那日在南郑说起要远离江湖的事情,暗忖他为何仍旧在成都的理由是什么?
他真的十分厌恶如此勾心斗角,尔诈我虞的情况,偏偏却又身不由己地深陷其中。
在这乱世之中,他没法理直气壮的指责张鲁以这样的方式和贾龙合作。
面对刘焉的步步强力压进,两人若不合作,极其容易地就被刘焉各个击破,导致一败涂地的不堪后果;唯有联手,才有希望躲过刘焉的毒手。
乱世之中,生存才是最终目的。
贾龙眼神闪烁不定,眼光瞟向快步走向自己的张任,心中念头急转,嘴角却谈笑风声,和张鲁一搭一搭地说着客套话。
夜羽背靠柏树,默默地观察贾龙张鲁两人的交谈,毫无起身上前与张鲁一起欢送贾龙的意思。
陈调见夜羽如此动作,脸色微变,欲言又止,终于只是和张任一道紧紧地跟随着贾龙离去。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这个秘密据点是一座庭院式的建筑,和张宝藏身所在的地方十分相似。
庭院前方是一个占地四五十平方米的院子,连接大厅,大厅后面才是供人们居住的套间。
宽敞的前院里,西侧墙角,种植着一株雄姿挺拔的参天柏树。依然郁郁葱葱的树冠,在这即将入冬的时节,显地分外醒目。
夜羽抬头仰望几乎遮掩住半个院子的硕大树冠,伸出双手抚摩其苍劲巍峨的粗壮躯干。
“夜兄在想何事?”张任的脚步声轻轻响起,至夜羽身后三尺处倏然停住,发话询问道。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心中闪过儒家先圣孔子的名言,夜羽转头凝望张任冷峻的清秀脸庞,心中想起这名以忠贞不二而留名后世的武将,以及他那被誉为“川中第一将”的名头,不由感慨地轻叹一声。
《三国演义》中张任的人生,在最后关头,依旧对自己的君主刘璋不离不弃,即使明知刘璋是那么地柔弱无能。
正如松柏在寒冬的坚持,张任也对自己的理念贯彻至死。
东汉末年,无数的能人志士,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目标,投身于各方势力,为之抛头洒血,谱写了一曲曲激荡人心的篇章。
智如诸葛司马,勇如关张典许,成败如曹刘孙袁吕诸人,从初平5年(公元189年)董卓进京乱政开始,到延康初年(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指挥手下迫使献帝“禅让”为止,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通过一系列后人耳熟能详的事件,在乱世纷争的舞台中,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与梦想,演绎了一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本。
虽然历史中的“三国”,是从延康初年曹魏代汉正式开始,但在普通人的心目中,那之前的历史,才更具让人心生向往的无比吸引力。
罗贯中的一部《三国演义》,竟是那样的深入人心。
《三国演义》虽不是正史,却比正史更加权威。
现代社会里,普通人说三国,武必及吕关张赵马典许等,智必提诸葛司马郭贾周陆等,甚至为谁是三国第一武将,谁是三国第一军师的命题争论地脸红耳赤,不肯罢休,足见《三国演义》的魅力所在。
张任在《三国演义》中,也是一位特征鲜明,让人敬佩的人物。虽然笔墨不多,篇幅稀少,但寥寥的几笔,一位智勇兼备,而且又忠心耿耿的武将呼之欲出,堪称武人的楷模之一。
只可惜因为阵营的不同,导致了他最终的殒命。有人说,如果张任一开始就是刘备阵营的人,或许他会大放异彩也说不定。
夜羽转身,注视张任道,“只是突然想到,孔子说君子如松柏,临难方能显出其品质的可贵与崇高!”
张任在夜羽灼热的目光盯注之下,心头泛起微妙难言的波动,轻吸一口气后,询问道,“夜兄以前曾经遇到我么?我是指在前次客栈会面之前?”
“我觉得是没有!”夜羽轻轻摇头,微笑道,“张兄为什么会替贾龙效命?而不是为刘焉?”
张任顿时哑然无言。
夜羽这句觉得没有的回答,实在让他大感意外。
任何两个人之间,有没会面是完全能够肯定与否的事情,但夜羽却偏偏以“觉得没有”来形容。
他自是不知道夜羽从小就是捧着《三国演义》长大,然后又翻阅了无数次《三国志》的情况,所以才不明白夜羽面对自己时的感受。
当传说中的人物,活生生的站立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所有人心中都会生出一种极其奇怪的荒谬心理:那个人仿佛是梦中的角色,既是那么的熟悉,却又异常的陌生,两种原本完全相反的感觉交融难分,这才有夜羽这句“觉得没有”的怪异回答。
原先在和左慈王越李儒曹操吕布等人见面时,夜羽心中都会生出那种奇异的感觉。而且夜羽自己心中也明白,即使自己在这个时代生活的时间再长,日后再遇到每一位书籍上记载的人物之时,依旧也无法平息自己的这种奇异感觉。
“贾大人与我父亲有旧交情,我不过是遵从父亲之意,随其身旁而已。”张任沉吟片刻后回答,旋即反问道,“我听说夜兄的决定,对五米道尤其是张鲁来说,至关重要,为什么刚才贾大人邀请你与他们一起商议的时候,夜兄却一口回绝呢?”
“这么说来,张兄却并不是贾龙的部下了?”夜羽突然目露目露奇光,道,“张兄想听简单的回答还是复杂的回答呢?”
张任心中大讶,直觉夜羽在听到自己和贾龙的关系后表现出来的神色过于明显,轻轻摇头抛开念头后,奇声询问道,“有什么区别吗?”
“简单的回答吗,就如我心情不佳或者没有心思之类的敷衍词而已。”夜羽微微一笑道,“至于复杂的回答,则非三言两语就能够说的清楚,而且,也许张兄甚至还会觉得我所说的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张任脸色一动,哑然道,“夜兄不说还好,一说可把小弟的好奇心都勾出来了。”
夜羽心中暗笑不已,原本就是要引你上钩的,所以才会如此斟言琢句地和你谈话呢!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淡泊的神情,道,“小弟想问张兄一声,你究竟是如何看待贾龙和刘焉两人对于益州最高位的争夺战争的?呵呵,我也想听听张兄的实话实说……”
张任闻言默然片刻,方才缓缓摇头道,“下者不言上人是非!”
夜羽低嘿一声,道,“照刚才张兄所言,你与贾龙并非从属关系。而我,也与刘焉毫无瓜葛,与贾龙更是半点交情都没有,甚至还可以说我们两人之间有些仇恨。那么,张兄不妨把我当成一位可以谈心的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反正今次谈话,也只是你我两人自己心知肚明,并不会传入他人之耳。”
可以谈心的朋友?
张任清秀的脸庞露出一丝啼笑皆非的表情,暗忖以夜羽的表现来看,也不是一位轻易相信他人者,相反还处处对人抱有警戒,但为什么会说出如此没有水平的话?
仔细查看夜羽的表情,却隐隐露出那么一丝期待的意思,张任心中蓦然一动,难道夜羽是在试探自己吗?当下心中有了主意,轻轻拍掌道,“夜兄不妨先说,我想听听你的高见是什么?”
“张兄好客气!只要张兄不嫌我说罗嗦的话?且听我道来。”夜羽眉毛猛然扬起,双目精光绽放,呵呵笑道,“贾龙和刘焉两人的权利之争,并非简简单单的两人之间对益州最高领导权的争夺而已。”
张任轻哦一声,却并没有接口询问。
夜羽继续道,“从内在的意义来说,刘贾两人之争,就是朝廷和地方对各地权利的争夺。刘焉乃朝廷所派遣,是代表朝廷来管理益州之地;而贾龙,则是益州地方豪强的佼佼者,代表着益州地方本土豪强的利益。张兄可想过,一旦贾龙成功取代刘焉,成为益州之主后,会对天下形式引起什么样的巨大影响?”
张任微微一怔,缓缓闭上双眼,喃喃道,“想不到夜兄年纪轻轻,见识竟是如此不凡,倒是张某事先从未想到这一层。所以,愿闻其详!”
夜羽目光越过张任,远远地落在张鲁和贾龙两人所在密商房间的窗户之上,不由地低声苦笑一下,涩声道,“说实话,我之所以对公琪和贾龙两人的合作不感兴趣的原因正在于此,因为我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一名罪人,造成天下加速分裂的罪人。”
张任猛然睁开双眼,紧紧盯视住夜羽的眼神,沉声道,“此话怎讲?”
“我很怕,怕贾龙会变成第一个成功脱离朝廷管辖的地方势力。”夜羽喟然叹息,道,“对于我来说,我最反对的就是各级地方官员趁乱世之际,朝廷内外交困之时,脱离朝廷自立为主,那样为一己之私力,进行等同于分裂华夏的举动,其罪可诛。嘿嘿!一旦贾龙事成,各方豪强纷纷效仿贾龙的话,天下形势将一发而不可收拾!”
“自黄炎二帝以降,中原大地,逐渐容纳数目众多的部落之后,再经历夏商周三代,直至祖龙始皇,终于将黄河流域的文明推至极点。本朝孝武帝甚至更上一层,竟然能够将西域都划为治下,如此一个统一的,海纳百川的华夏大民族,就此蓬勃壮大起来,走向世界。”
“东南两面濒临大海,北与匈奴接壤,西至西域,乃是亘古未有的极大疆域,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始了正式与游牧民族相互竞争的局面。为了与带有明显游牧性质的草原民族匈奴族相互区别,我们可以用本朝名号来称呼这个从黄河流域走起来以农耕为主要特征的华夏民族,是为——汉族!”
“身为汉人的一份子,我无法眼睁睁的看着她的衰弱,然后被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欺凌。”
“夜兄所说,我确实闻所未闻!”张任沉声道,“不过看眼下大势,朝廷已经被董卓彻底掌控!天下已将陷入大乱!董卓才是元凶!夜兄自问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贾大人身上,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东汉末年,汉朝作为统治中原大地的主人,汉朝人并没有开始正式称呼自己为“汉族”,而是直到西晋被灭,五胡乱华之际,原先的汉人在品尝了异民族强力袭来后所造成的严重灾难性后果时,于感觉耻辱之下,才有了“汉族”称谓的开端。
所以张任才会说夜羽的言论闻所未闻,就是因为当时社会大众,还没有对自己形成一个统一的“汉族”这样的认识。
夜羽轻叹一声,道,“张兄该知我们所说是两码事。天下大乱,董卓确实是所谓的罪魁祸首。但根源所在,却是地方豪强实力过强所造成的,难道董卓本人不正是凉州大豪强吗?董卓既入京,就表示朝廷对天下各大豪强势力已经失去控制。”
张任心中一凛,如夜羽所说,而贾龙等同董卓之于凉州,正是益州之地最大豪强,他的一举一动,都对益州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当年益州马相,赵祗黄巾军起事,就是贾龙纠集益州豪强之力,一手剿灭,然后迎接刘焉入川。
夜羽见张任眼光闪烁,心知他被自己言语打动,内心情绪此刻正处于起伏不定的情况,当下微微一笑,不再出言相逼。
对于张任在历史上的遭遇,夜羽一直感觉到异常地惋惜。
忠心不二的人才,向来都让人心怀瞻仰的崇敬。
他们虽然都有着超出常人的才智或武艺,无奈却因为自己君主的一朝溃败,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坚持的理念,不得不带着无法施展自身才华的巨大遗憾,就那么退出历史的舞台。
当日在客栈里第一次听到张任自报名字的时候,夜羽心中就生出要将之推荐给曹操的念头。
也许那样一来,张任就能够不再困死蜀中了,而且能够施展一身所学。
贾龙和张鲁的交谈声从大厅传来。
夜羽暗道一声可惜,转头望去,刚好见到贾龙张鲁两人把手言欢的模样,心中突然升起疲惫的感觉。
陈调寸步不离地跟随贾龙,显示出他和张任两人在贾龙心目中地位的分别。见到夜羽的目光望来,陈调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夜羽想起陈调那日在南郑说起要远离江湖的事情,暗忖他为何仍旧在成都的理由是什么?
他真的十分厌恶如此勾心斗角,尔诈我虞的情况,偏偏却又身不由己地深陷其中。
在这乱世之中,他没法理直气壮的指责张鲁以这样的方式和贾龙合作。
面对刘焉的步步强力压进,两人若不合作,极其容易地就被刘焉各个击破,导致一败涂地的不堪后果;唯有联手,才有希望躲过刘焉的毒手。
乱世之中,生存才是最终目的。
贾龙眼神闪烁不定,眼光瞟向快步走向自己的张任,心中念头急转,嘴角却谈笑风声,和张鲁一搭一搭地说着客套话。
夜羽背靠柏树,默默地观察贾龙张鲁两人的交谈,毫无起身上前与张鲁一起欢送贾龙的意思。
陈调见夜羽如此动作,脸色微变,欲言又止,终于只是和张任一道紧紧地跟随着贾龙离去。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