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乐与刀光 6、花鼓武戏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第六章:花鼓武戏
1938年夏天,日本人抵进半个中国,黄淮一带遂遭沦陷。青云镇因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交通发达,边地贸易繁盛,沦陷后竟被日本人看中,将其划为日本居留民住地,建了营房碉堡,修了专用机场,一时间,日本、朝鲜、东南亚的商人一涌而至,商会,银行、会社,洋厂,小镇一度畸形繁华。
这一年,三义社戏班也有了变化,虽说还是唱花鼓,有意编了一些武生折子戏,《三岔口》、《战冀州》、《反西凉》,不编不知道,一编才知道,原来师傅肚子里竟有那多货色。无论哪一出,但只要有人提个引子,不用三天,师傅连唱带打,全都有了。本子是没有的,全凭脑子记。有时候,临上场了,还不知要唱什么,师傅就关照主角儿几句,然后该上场的上场,该开唱开唱,所有的词都现编。好在玉春与得弟,那都是久经沙场的,师傅的绝活早学了几手,但只要有一根丝,便就抽一根线,有一根线,便就连一大片,有一大片,便就能唱上一整个夜晚。这本事让那后来的角儿,无论唱家还是演家,想都不用想的。因大家都有各自己的本事,绝活也是各有套路,比如玉春,那是什么都不用给,只要给他时间,就是一口气唱上一个晚上,不掉板的;得弟呢,打斗的好手,两手一举,场子中间连翻几十个跟斗,身不晃,气不喘,小小玉琴刚学了二三年,刀马旦一出场也是满场喜庆,更不用说师傅的三花脸,有时还演武丑,但他一出场,不用说话,只那一张脸,便就四下里的笑声种的一样,梆子一敲一阵风过,忽忽都起来了。再加上一些爱国人士的暗地里接济,眼看着戏班便就红红火火,大有气象了。
这一天是芒种过后的日子,农历的五月下旬。常言“芒种忙,三两场”,说的就是这麦收过后打场耙地,下一个节气到之前,正好有几天难得的闲遐,虽是兵荒马乱的年月,农人忙中偷闲,也不忘记请上一班花鼓,来庆贺一年的收成。
徐庄堂会,这天请的正是三义社的戏班子,挂牌却不是班子开班以来一直当红的花妮子玉春,而是长靠武生许得弟,得弟的艺名叫福海,今儿唱的是《满江红》岳飞,就见他头盔、靴子、长柄剑戟,场子当中工架一扎,端底是英俊、稳重、满身豪气。
自春日里戏班子来到青云镇,得了章家周全接济,又有那章家少爷的批评点拨,三义社的戏路子与主角位次便发生了改变,一直与玉春演对手的得弟,改文生为武生。先前这武生大多有师傅担纲,因这武生的戏,自与别个不同,不但要武功好,还要唱功,这且不说,这角儿本身还必得有气魄,大将的风度,就比如那《回荆州》里的赵云,《打虎》里的武松,若这唱家自身没有一定英气,人物在戏里也是立不起来的。其实这些年,得弟一直都有改武生的想法,他这个人,身上最是阳刚十足,不惯那文弱书生的扭泥做态,然而没办法,玉春惯演青衣戏,那是一定要有一个生角做对手的,得弟这些年给玉春做对手,其实是陪衬,对他自身的戏路子,几分埋没的。如今好了,演武生让得弟找到了用武之地,每天一上场,便就精气神儿十足,渐渐,那风头竟把玉春给遮了去了。最是眼下,日本人打进中原,蒋介石扒开了花园口,大街上到处是逃难的人群,人们对原先余饭后用来消遣的丫环小姐戏越来越不对心思,却是一些武生斗杀戏,到处极受欢迎,常常戏演到一半,观众的情绪就给调动起来,无论男女,但只见场子里出现外族蛮夷样子,便就喊打一片。
徐庄离车站五六里,在青云镇偏西,堂会就设在徐家祠堂里,祠堂则是在一家麦场边。与到处的乡下戏场一样,这晚的戏,那看家也是里一半外一半的,把个祠堂挤得水泄不通。祠堂里高挂着两盏灯,点着两壶豆油,豆油灯分别挂在屋梁的两头,冒着黑油烟的豆油在锣鼓梆子声中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豆腥味。场地中央的得弟,额头上打着长长的红印,剑眉挺拔、英眼怒张,端底威武剽悍。祠堂以外,月亮虽是缺了一边的月亮,却也是当空高悬,青辉遍地……场院四周到处是新鲜麦草的浓浓香味,前来看戏的主,不唯徐庄人,还有四处庄上的男女老少,也是携家带口,拉车担挑,围着祠堂里三层外三层。那晚到的,别说看戏,是连那祠堂门窗都看不到的,却也站着,或蹲着,煞有介事地在那月明地里,听唱,或者辩音。
戏演到一半,正是岳飞与那金兵杀在一处,难分难解时,忽听得庄头上有人喊了一句:“日本人来了!”顿时戏场内外就炸了营。
日本人来的是骑兵,就听得一阵马蹄声响,屋里屋外的百姓正沉在那戏里还来不及出来,骑兵队眨间便就包围了徐庄祠堂。
祠堂被包围的初始,场子中间的得弟还正在唱,唱的正是岳飞千古英雄、气吞河山的一段:
“朝野间伐权奸群情激愤,
谅秦桧难容我虎口余生!
三十九年不虚度,
精忠报国毕我终身.
壮志未酬身先殒,
还我河山有儿孙.
两河豪杰齐待命,
复燕云岂止是岳家孤军,
义师劲旅终必胜,
英雄何必泪满襟……”
一段饱满铿锵的唱段没有唱完,日本人已经穿过人群来到了祠堂门前,只听得两声枪响,梁上挂着的豆油灯便熄灭了。随着那灯火的熄灭,祠堂内外一下子寂静了,数百人的场地,静得竟像是无人区一样,然后就听得日本人高门大嗓地喊起来:“新四军抗联的出来!”
随着日本人的这一声嗥叫,火来了。火却不是原先场子中央的豆油灯火,而是日本人点燃的火把,火把重又照亮了祠堂,但见灯光下,几乎所有人都把头低着,戏班子人呢,都蜷缩在戏箱旁边,只有得弟,不知是整个人还在那戏里,还是心思来不及从那戏中人物里走出来,只见他仍然站在场子中间,披枷带锁,长发拖地,一副受难英雄状。
日本人,其中有一个小胡子,后来据说是这骑兵队的队长,这会儿这队长就拿手指勾这得弟:“你的,出来!”
得弟像没有听到一样,昂头不理。说时迟那时快,就见一个黑影一闪,只听得清脆的一声枪响,祠堂里起了一阵烟雾,烟雾散后,再看地中央,得弟不见了,躺在那地上的血泊中的竟是另外的一个人,他是师傅。
第一声枪声响过之后,硝烟尚未散尽,在场的人们紧接着又听到了一声枪响,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一声枪响之后,躺倒在地上的不是别人,竟是那日本小队长本人。这一下,骄横跋扈的日本人疯狂了,站在祠堂一侧的一个日本人,当场抽出马刀,将祠堂门前来不及躲避的男女十几人,一阵乱砍,灯光下,顿时血肉横飞……哭爹叫娘声乍然响起,再看时,祠堂门前已是血流遍地……
外围的日本人余怒未消,又提来一桶汽油,倒在祠堂边的麦草堆上,一把火点燃了,瞬间熊熊烈火就吞没了祠堂……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1938年夏天,日本人抵进半个中国,黄淮一带遂遭沦陷。青云镇因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交通发达,边地贸易繁盛,沦陷后竟被日本人看中,将其划为日本居留民住地,建了营房碉堡,修了专用机场,一时间,日本、朝鲜、东南亚的商人一涌而至,商会,银行、会社,洋厂,小镇一度畸形繁华。
这一年,三义社戏班也有了变化,虽说还是唱花鼓,有意编了一些武生折子戏,《三岔口》、《战冀州》、《反西凉》,不编不知道,一编才知道,原来师傅肚子里竟有那多货色。无论哪一出,但只要有人提个引子,不用三天,师傅连唱带打,全都有了。本子是没有的,全凭脑子记。有时候,临上场了,还不知要唱什么,师傅就关照主角儿几句,然后该上场的上场,该开唱开唱,所有的词都现编。好在玉春与得弟,那都是久经沙场的,师傅的绝活早学了几手,但只要有一根丝,便就抽一根线,有一根线,便就连一大片,有一大片,便就能唱上一整个夜晚。这本事让那后来的角儿,无论唱家还是演家,想都不用想的。因大家都有各自己的本事,绝活也是各有套路,比如玉春,那是什么都不用给,只要给他时间,就是一口气唱上一个晚上,不掉板的;得弟呢,打斗的好手,两手一举,场子中间连翻几十个跟斗,身不晃,气不喘,小小玉琴刚学了二三年,刀马旦一出场也是满场喜庆,更不用说师傅的三花脸,有时还演武丑,但他一出场,不用说话,只那一张脸,便就四下里的笑声种的一样,梆子一敲一阵风过,忽忽都起来了。再加上一些爱国人士的暗地里接济,眼看着戏班便就红红火火,大有气象了。
这一天是芒种过后的日子,农历的五月下旬。常言“芒种忙,三两场”,说的就是这麦收过后打场耙地,下一个节气到之前,正好有几天难得的闲遐,虽是兵荒马乱的年月,农人忙中偷闲,也不忘记请上一班花鼓,来庆贺一年的收成。
徐庄堂会,这天请的正是三义社的戏班子,挂牌却不是班子开班以来一直当红的花妮子玉春,而是长靠武生许得弟,得弟的艺名叫福海,今儿唱的是《满江红》岳飞,就见他头盔、靴子、长柄剑戟,场子当中工架一扎,端底是英俊、稳重、满身豪气。
自春日里戏班子来到青云镇,得了章家周全接济,又有那章家少爷的批评点拨,三义社的戏路子与主角位次便发生了改变,一直与玉春演对手的得弟,改文生为武生。先前这武生大多有师傅担纲,因这武生的戏,自与别个不同,不但要武功好,还要唱功,这且不说,这角儿本身还必得有气魄,大将的风度,就比如那《回荆州》里的赵云,《打虎》里的武松,若这唱家自身没有一定英气,人物在戏里也是立不起来的。其实这些年,得弟一直都有改武生的想法,他这个人,身上最是阳刚十足,不惯那文弱书生的扭泥做态,然而没办法,玉春惯演青衣戏,那是一定要有一个生角做对手的,得弟这些年给玉春做对手,其实是陪衬,对他自身的戏路子,几分埋没的。如今好了,演武生让得弟找到了用武之地,每天一上场,便就精气神儿十足,渐渐,那风头竟把玉春给遮了去了。最是眼下,日本人打进中原,蒋介石扒开了花园口,大街上到处是逃难的人群,人们对原先余饭后用来消遣的丫环小姐戏越来越不对心思,却是一些武生斗杀戏,到处极受欢迎,常常戏演到一半,观众的情绪就给调动起来,无论男女,但只见场子里出现外族蛮夷样子,便就喊打一片。
徐庄离车站五六里,在青云镇偏西,堂会就设在徐家祠堂里,祠堂则是在一家麦场边。与到处的乡下戏场一样,这晚的戏,那看家也是里一半外一半的,把个祠堂挤得水泄不通。祠堂里高挂着两盏灯,点着两壶豆油,豆油灯分别挂在屋梁的两头,冒着黑油烟的豆油在锣鼓梆子声中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豆腥味。场地中央的得弟,额头上打着长长的红印,剑眉挺拔、英眼怒张,端底威武剽悍。祠堂以外,月亮虽是缺了一边的月亮,却也是当空高悬,青辉遍地……场院四周到处是新鲜麦草的浓浓香味,前来看戏的主,不唯徐庄人,还有四处庄上的男女老少,也是携家带口,拉车担挑,围着祠堂里三层外三层。那晚到的,别说看戏,是连那祠堂门窗都看不到的,却也站着,或蹲着,煞有介事地在那月明地里,听唱,或者辩音。
戏演到一半,正是岳飞与那金兵杀在一处,难分难解时,忽听得庄头上有人喊了一句:“日本人来了!”顿时戏场内外就炸了营。
日本人来的是骑兵,就听得一阵马蹄声响,屋里屋外的百姓正沉在那戏里还来不及出来,骑兵队眨间便就包围了徐庄祠堂。
祠堂被包围的初始,场子中间的得弟还正在唱,唱的正是岳飞千古英雄、气吞河山的一段:
“朝野间伐权奸群情激愤,
谅秦桧难容我虎口余生!
三十九年不虚度,
精忠报国毕我终身.
壮志未酬身先殒,
还我河山有儿孙.
两河豪杰齐待命,
复燕云岂止是岳家孤军,
义师劲旅终必胜,
英雄何必泪满襟……”
一段饱满铿锵的唱段没有唱完,日本人已经穿过人群来到了祠堂门前,只听得两声枪响,梁上挂着的豆油灯便熄灭了。随着那灯火的熄灭,祠堂内外一下子寂静了,数百人的场地,静得竟像是无人区一样,然后就听得日本人高门大嗓地喊起来:“新四军抗联的出来!”
随着日本人的这一声嗥叫,火来了。火却不是原先场子中央的豆油灯火,而是日本人点燃的火把,火把重又照亮了祠堂,但见灯光下,几乎所有人都把头低着,戏班子人呢,都蜷缩在戏箱旁边,只有得弟,不知是整个人还在那戏里,还是心思来不及从那戏中人物里走出来,只见他仍然站在场子中间,披枷带锁,长发拖地,一副受难英雄状。
日本人,其中有一个小胡子,后来据说是这骑兵队的队长,这会儿这队长就拿手指勾这得弟:“你的,出来!”
得弟像没有听到一样,昂头不理。说时迟那时快,就见一个黑影一闪,只听得清脆的一声枪响,祠堂里起了一阵烟雾,烟雾散后,再看地中央,得弟不见了,躺在那地上的血泊中的竟是另外的一个人,他是师傅。
第一声枪声响过之后,硝烟尚未散尽,在场的人们紧接着又听到了一声枪响,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一声枪响之后,躺倒在地上的不是别人,竟是那日本小队长本人。这一下,骄横跋扈的日本人疯狂了,站在祠堂一侧的一个日本人,当场抽出马刀,将祠堂门前来不及躲避的男女十几人,一阵乱砍,灯光下,顿时血肉横飞……哭爹叫娘声乍然响起,再看时,祠堂门前已是血流遍地……
外围的日本人余怒未消,又提来一桶汽油,倒在祠堂边的麦草堆上,一把火点燃了,瞬间熊熊烈火就吞没了祠堂……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