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梦谈书》正文 第一章 旅人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琼楼燕国王宫,在庄严雄伟的王宫“琼楼”的正殿之中,君臣一堂,正在共商国是。正值壮年的燕王看着下方为了国境退兵一事争吵不休的群臣,眉头深皱。
落烟麓山乃是燕、梁二国国境,又是富饶福地,专产军工必需之珍宝奇矿,是两国必争之地。自两国发现此地矿产以来,就为了国境具体划分征战不休,后又遭恶龙占据,将两国驻守开采的兵将全赶了出去,两边都没讨到好处。直到百年前燕国青玉衣横空出世,才将恶龙除去,又挟此功自定两国之境,方才结束两国数百年国境之争。
不过近日国境却传来异动,边关来报,麓山地动频发,又有妖魔横行,无能相敌之兵,无数将士、不少修者葬身其中,燕国驻疆主帅与梁国戍边将军两下商议,齐齐退兵,避免无谓伤亡,等异象平息再行回山。
国境岂能退守?焉知梁国不会趁机占领整个麓山?纵有镇国大阵琼楼七绝塔盘踞麓山之上,无人驻守又有何用?不是将麓山宝矿拱手相让吗?
那边关将士就要罔送性命?修士尚且丧命不少,留寻常将士又有何用?况且梁国亦答应退兵,纵使趁机进军,也会被地动所累,死伤惨重,到时我国再挥军而上,占领麓山不在话下。
众臣分作两波,分别以镇国公和大相国为首,各执己见,争执不休,数日不止。燕王亦是拿不定主意,心下烦闷不已。
“禀王上,宫外有一男子求见,说是有要事求见王上。”正争得不可开交时,殿外护卫来报。
“放肆,他说有要事便能见王上,琼楼乃是国之重地,你当是谁人都能进的吗!快快赶走!”一旁早有大臣站出来呵斥。
“可是那人说,他有青印在手,臣不敢动手。”那护卫回道。
燕王豁然起身,殿中诸臣亦是大惊失色。
“青印?可是青圣先王的青印?”燕王道。
“回王上,那人是这么说的。”护卫回道。
“快请!青圣先王的信印流落在外百年之久不见踪影,不论真假,都给我请进来。”燕王急道。
少顷,护卫领了一名年轻男子走入殿内。
那男子腰配短刀,白发紫瞳,身着素衫长袍,入殿也不跪拜,而是衣袖一展,亮出一枚通体晶莹翠绿的玉印,高举过头,喝道:“见印如见青玉衣,燕国君臣还不跪拜!”
“放肆!”众臣齐声怒喝,便要立马叫卫兵来拿人。
“拜圣先王!”燕王突然高声道。
就见那燕国君王,在王座之前伏地下拜,神情恭敬。
臣不识印,王能不识?
众臣慌忙住嘴,接连下拜。
那男子见状,将手中青印一抛,一道法印打入青印之中,就听青印之中传来声响,竟出人语,道:“玉衣为鉴,青印有信,麓山守军退守落烟城,地动平息之后再行上山。梁国已经退兵,你们不用再争了。”
这声音方方正正,令人如沐春风,在殿内回荡不止。男子施法完将青印送至王座之上,飘然而去,留下满殿君臣面面相觑。
那青印乃是青玉衣贴身信印,相当于燕国玉玺,百年前青玉衣出巡北疆途中病故,据说是当年与麓山恶龙一战留下的暗伤爆发,死得离奇,而且尸骨不见踪影,只立了一个衣冠冢。如今青印象征着青玉衣,青印日久通灵,已具灵性。若能得青印承认,便能运使青印,使其显现异象,甚至能传王谕,而这王谕是青玉衣的王谕,就算青玉衣身故百年之久,但余泽犹在,燕国众人依旧心存敬仰,可说是燕国最高法谕。
适才,便是那男子以青印代传燕国王谕,王谕一出,朝堂众人虽然心中有无数个念头,燕王纵然有万般疑问,也得暂时压下。虽说百年过去,不遵青圣王谕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但既然有了现成的决定,何乐不为。燕王当即颁布王谕,下令退兵。当然,梁国是否已经退兵,仍需查探一番。
“这个男子到底是谁?为何手握圣先王的青印?又为何能得青印认可?”王座之上,燕王端详着手中的青印,心中纳闷不已。
军令飞传,半日便到,麓山守军得令,立即退兵,退守麓山数十里之外的落烟城。
时间一晃,转眼三月过去。
麓山脚下,燕国境内,方圆数十里只有一座小村庄。说来也奇怪,麓山如此富饶之地,方圆数十里之内竟然只有这一个村庄,连镇子也不见一个,据说还是当年青圣国主亲自下令,将其他村镇全数迁走,只留山脚下这唯一一座村庄,至于真相如何,百年过去,世事早迁,已无人能知了。
“爷爷爷爷,您再给我讲讲大坏龙的故事吧。”
麓山脚下麓脚村的村口,一对爷孙悠哉悠哉坐着纳凉,小孙子不过四岁出头,正缠着爷爷讲故事。
“好好好,爷爷再给你讲一遍。”爷爷眉毛胡子花白,却精神矍铄,笑着摸摸孙子的头,开始讲故事。
这故事已是老生常谈,一条恶龙在麓山上兴风作浪,坏人性命,勇敢的青玉衣,琼楼燕国伟大的青圣国主亲自出马,赶跑了恶龙,为麓脚村带来了和平与安定。这故事说了多少回也说不够,从爷爷的爷爷传到爷爷的爸爸,又传到了爷爷的儿子,如今又来讲给孙儿听。村口还立着一个青玉衣的石像,离爷孙俩现在呆着的地方很近,帝冕王袍,一手按帝剑,一手指天地,帝威赫赫,栩栩如生,据说是村里人为了感谢青圣国主特意立起的,已有百年之久,逢年过节的总有人来这里拜拜,享着村里人的香火,成了供奉。
故事讲到一半,爷爷远远地看到一个人走了过来。这人步子迈得很慢,一步一步,显得小心翼翼,但是行走的速度却是极快,像是缩地一般。看得爷爷心里一惊:这年轻人好本事。
也就几个眨眼的功夫,那人走到了近前,只见这人腰佩短刀,白发紫瞳,素衫长袍着身,生得俊俏,一表人才,浑身上下除了白发扎眼,尚有腰间的短刀,那刀未出鞘,只看得到刀鞘上鎏金镶钻,刻着不知名的兽类图腾,爷爷心中暗赞一声好青年。这人在雕像前伫立着,静静的看着,一时间仿佛痴了。
“小伙子是外地来的吧,那是咱们村里的救命恩人,也是咱们琼楼燕国的青圣国主,你不认识吧?”年轻人盯着石像看了半天,爷爷有些奇怪,看样子这年轻人是不认识这石像,不是本国人。
我不认识吗?也是,现在的我确实不认识了。年轻人心想。
“原来是贵国青圣国主,久仰大名。”年轻人行了个礼,笑道。“早就听说青圣国主英明神武,北拒怒风,南抗落陨,平定燕国内外交困之乱,绝代风华,是一代明君,可惜我生不逢时,未能亲见圣国主风采。”
年轻人又盯着康尔看了一眼,说道:“令孙根骨奇佳,日后必定有大作为。”
爷爷听了,甚是开心,连忙笑道:“年轻人真是好见识,以前来这的外地人可没几个你这么有见识的,来来来,快随我进屋坐坐。”
“小伙子从哪来啊,是要上麓山吗?”爷爷牵着小孙子走在前头,年轻人缀在后头慢慢地走着,左右看看,倒不像是个赶路的人。
正说着,已经到了爷爷家门口。一栋矮矮的平房,立在小山坡下,站在屋前就能望见不远处的麓山,山峰不高,却极为广大,连绵不断,如巨龙横卧,山峰云雾缭绕,蔚为壮观。
“我从东方来,要进麓山,路经贵村,想来讨碗水喝。叨扰了。”年轻人说着,从怀里摸出一枚银币,向爷爷递过去。
“哎呀,一碗水可不值钱,你快收起来。”爷爷一看这人穿着朴素,出手却甚是大方,吓了一跳,连连摆手。“麓山现在可不安全,年轻人你不知道,山上现在经常发生地动,可没人敢上山了,尤其现在天要黑了,更是不安全,不如就在我家歇一晚,明天一早再上山,总归安全些。”
那人摇了摇头,道:“谢谢老丈关心,我有些自保手段,总不至于出事,还是不打扰了,我喝完水就上山,赶路要紧。”
爷爷也不强留,看那人两手空空,只又说了句:“那不如吃个饭再走吧,我看你也没带干粮,这一路怕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吃饱了再走嘛。”
那人依旧摇摇头:“谢谢您的好意,还是不劳费心了,我就喝碗水就好。”
“那行,你等等啊。”爷爷向屋里喊道:“老婆子,来客啦,快弄碗水来。”
屋里一个苍老的声音回道:“来啦来啦,让客人等一会儿。”
不多时,一个老婆婆端着碗水出来,年轻人见状急忙上去接来,仰头一口喝了个精光。
“谢谢两位老人家,我这便去赶路,打扰了。”旅客喝完,把碗递回,做了个揖便要走。
“对了,听闻青圣国主用刀,不会用剑。”旅人突然没头没脑地说道,说完便走了。
“小伙子这是说的什么话,倒像是见过圣国主似的,这是咱村里先人立的像,总不会错的。”老婆婆摇摇头,又慢慢挪进屋里去了。“这小伙子怎么来去匆匆,也不歇歇脚再走呢,我还打算招待招待。”
“哎呀,老头子,老头子你快来啊!”婆婆刚进屋便叫唤起来,把爷爷吓了一跳。
婆婆端着碗蹒跚着出来,从那碗底摸出一枚银币,给爷爷看,“你看,这碗底扣了一块银币,哎呀!一碗水给这么多钱,小伙子太傻啦。”
“这小伙子还挺倔,我早说不要钱了,又给塞回来,康儿,你拿着。”爷爷无奈地笑笑,拿过那枚银币塞到了孙子手里,转而却又为那年轻人犯起愁来,“现在这山上危险得紧,我看着年轻人走路像是会缩地似的,也不是个没本事的人,但愿不会出什么事。”
孙子踮着脚小心地捧过那块银币,拿在手里仔细地看,那银币一面画了个幽灵,看起来飘飘忽忽的,有些看不清楚,放佛在不停地动,不停地换,孙子看花了眼,连忙伸手揉了揉眼,又翻过来看另一面,那另一面刻的却是方才的旅人,那旅人刻的也是栩栩如生,放佛在对着孙子招手,小孙子觉得有趣,咧着嘴笑了起来。
“这么大的钱,可不敢给康儿拿着,丢了怪可惜的。”老婆婆责怪道。“你啊,这热心肠可是改不了,要我看这小伙子本事不小,人也善良,总是天可怜见不忍他出事的。”
“不妨事,反正如今来这里的人少,以前还能用来跟那些外来的商贩换些东西,现在靠天吃饭,用不着了。但愿那小伙子不会出事。”
“爷爷爷爷,又来客啦!”孙子趴在爷爷身上,指着村外的方向说。
爷爷闻声回头,看到村外的方向有几个身影往这边过来,心下觉得奇怪,“村里好久没什么外人来了,怎么今天来这么多,怪事。”
爷爷又回头吩咐婆婆,“老婆子,怕是又来讨水喝的,快,去准备些。”
不一会,那几个人走得近了些,爷爷眯眼一看,是四个人,个个穿着黑袍子,带着兜帽,看着不寻常。
爷爷把孙子送回了屋,转身出来迎客。
那四个人到了村口,却停在青玉衣的雕像前不再往前。
“风鬼的感知若没有出错,那具化身就在前面的村里。风鬼你再试试看能不能追踪到魂珠。”为首一人低声道。
风鬼闻言缓缓退去,一个纵身上了天,不一会又轻轻落下。
“奇怪,魂珠的气息混乱,好像不在这个村里,往前方去了,但是这个村里确实有魂珠的气息。”风鬼落回地面,若有所思。
为首的人闻言,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兵分两路,我和浪魔去村里看看,风鬼你的感知能力出色,带着石怪往前追。追到了也别动手,一路交手只有几次,他根本没出过全力,我们若不一起动手,多半要糟。”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落烟麓山乃是燕、梁二国国境,又是富饶福地,专产军工必需之珍宝奇矿,是两国必争之地。自两国发现此地矿产以来,就为了国境具体划分征战不休,后又遭恶龙占据,将两国驻守开采的兵将全赶了出去,两边都没讨到好处。直到百年前燕国青玉衣横空出世,才将恶龙除去,又挟此功自定两国之境,方才结束两国数百年国境之争。
不过近日国境却传来异动,边关来报,麓山地动频发,又有妖魔横行,无能相敌之兵,无数将士、不少修者葬身其中,燕国驻疆主帅与梁国戍边将军两下商议,齐齐退兵,避免无谓伤亡,等异象平息再行回山。
国境岂能退守?焉知梁国不会趁机占领整个麓山?纵有镇国大阵琼楼七绝塔盘踞麓山之上,无人驻守又有何用?不是将麓山宝矿拱手相让吗?
那边关将士就要罔送性命?修士尚且丧命不少,留寻常将士又有何用?况且梁国亦答应退兵,纵使趁机进军,也会被地动所累,死伤惨重,到时我国再挥军而上,占领麓山不在话下。
众臣分作两波,分别以镇国公和大相国为首,各执己见,争执不休,数日不止。燕王亦是拿不定主意,心下烦闷不已。
“禀王上,宫外有一男子求见,说是有要事求见王上。”正争得不可开交时,殿外护卫来报。
“放肆,他说有要事便能见王上,琼楼乃是国之重地,你当是谁人都能进的吗!快快赶走!”一旁早有大臣站出来呵斥。
“可是那人说,他有青印在手,臣不敢动手。”那护卫回道。
燕王豁然起身,殿中诸臣亦是大惊失色。
“青印?可是青圣先王的青印?”燕王道。
“回王上,那人是这么说的。”护卫回道。
“快请!青圣先王的信印流落在外百年之久不见踪影,不论真假,都给我请进来。”燕王急道。
少顷,护卫领了一名年轻男子走入殿内。
那男子腰配短刀,白发紫瞳,身着素衫长袍,入殿也不跪拜,而是衣袖一展,亮出一枚通体晶莹翠绿的玉印,高举过头,喝道:“见印如见青玉衣,燕国君臣还不跪拜!”
“放肆!”众臣齐声怒喝,便要立马叫卫兵来拿人。
“拜圣先王!”燕王突然高声道。
就见那燕国君王,在王座之前伏地下拜,神情恭敬。
臣不识印,王能不识?
众臣慌忙住嘴,接连下拜。
那男子见状,将手中青印一抛,一道法印打入青印之中,就听青印之中传来声响,竟出人语,道:“玉衣为鉴,青印有信,麓山守军退守落烟城,地动平息之后再行上山。梁国已经退兵,你们不用再争了。”
这声音方方正正,令人如沐春风,在殿内回荡不止。男子施法完将青印送至王座之上,飘然而去,留下满殿君臣面面相觑。
那青印乃是青玉衣贴身信印,相当于燕国玉玺,百年前青玉衣出巡北疆途中病故,据说是当年与麓山恶龙一战留下的暗伤爆发,死得离奇,而且尸骨不见踪影,只立了一个衣冠冢。如今青印象征着青玉衣,青印日久通灵,已具灵性。若能得青印承认,便能运使青印,使其显现异象,甚至能传王谕,而这王谕是青玉衣的王谕,就算青玉衣身故百年之久,但余泽犹在,燕国众人依旧心存敬仰,可说是燕国最高法谕。
适才,便是那男子以青印代传燕国王谕,王谕一出,朝堂众人虽然心中有无数个念头,燕王纵然有万般疑问,也得暂时压下。虽说百年过去,不遵青圣王谕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但既然有了现成的决定,何乐不为。燕王当即颁布王谕,下令退兵。当然,梁国是否已经退兵,仍需查探一番。
“这个男子到底是谁?为何手握圣先王的青印?又为何能得青印认可?”王座之上,燕王端详着手中的青印,心中纳闷不已。
军令飞传,半日便到,麓山守军得令,立即退兵,退守麓山数十里之外的落烟城。
时间一晃,转眼三月过去。
麓山脚下,燕国境内,方圆数十里只有一座小村庄。说来也奇怪,麓山如此富饶之地,方圆数十里之内竟然只有这一个村庄,连镇子也不见一个,据说还是当年青圣国主亲自下令,将其他村镇全数迁走,只留山脚下这唯一一座村庄,至于真相如何,百年过去,世事早迁,已无人能知了。
“爷爷爷爷,您再给我讲讲大坏龙的故事吧。”
麓山脚下麓脚村的村口,一对爷孙悠哉悠哉坐着纳凉,小孙子不过四岁出头,正缠着爷爷讲故事。
“好好好,爷爷再给你讲一遍。”爷爷眉毛胡子花白,却精神矍铄,笑着摸摸孙子的头,开始讲故事。
这故事已是老生常谈,一条恶龙在麓山上兴风作浪,坏人性命,勇敢的青玉衣,琼楼燕国伟大的青圣国主亲自出马,赶跑了恶龙,为麓脚村带来了和平与安定。这故事说了多少回也说不够,从爷爷的爷爷传到爷爷的爸爸,又传到了爷爷的儿子,如今又来讲给孙儿听。村口还立着一个青玉衣的石像,离爷孙俩现在呆着的地方很近,帝冕王袍,一手按帝剑,一手指天地,帝威赫赫,栩栩如生,据说是村里人为了感谢青圣国主特意立起的,已有百年之久,逢年过节的总有人来这里拜拜,享着村里人的香火,成了供奉。
故事讲到一半,爷爷远远地看到一个人走了过来。这人步子迈得很慢,一步一步,显得小心翼翼,但是行走的速度却是极快,像是缩地一般。看得爷爷心里一惊:这年轻人好本事。
也就几个眨眼的功夫,那人走到了近前,只见这人腰佩短刀,白发紫瞳,素衫长袍着身,生得俊俏,一表人才,浑身上下除了白发扎眼,尚有腰间的短刀,那刀未出鞘,只看得到刀鞘上鎏金镶钻,刻着不知名的兽类图腾,爷爷心中暗赞一声好青年。这人在雕像前伫立着,静静的看着,一时间仿佛痴了。
“小伙子是外地来的吧,那是咱们村里的救命恩人,也是咱们琼楼燕国的青圣国主,你不认识吧?”年轻人盯着石像看了半天,爷爷有些奇怪,看样子这年轻人是不认识这石像,不是本国人。
我不认识吗?也是,现在的我确实不认识了。年轻人心想。
“原来是贵国青圣国主,久仰大名。”年轻人行了个礼,笑道。“早就听说青圣国主英明神武,北拒怒风,南抗落陨,平定燕国内外交困之乱,绝代风华,是一代明君,可惜我生不逢时,未能亲见圣国主风采。”
年轻人又盯着康尔看了一眼,说道:“令孙根骨奇佳,日后必定有大作为。”
爷爷听了,甚是开心,连忙笑道:“年轻人真是好见识,以前来这的外地人可没几个你这么有见识的,来来来,快随我进屋坐坐。”
“小伙子从哪来啊,是要上麓山吗?”爷爷牵着小孙子走在前头,年轻人缀在后头慢慢地走着,左右看看,倒不像是个赶路的人。
正说着,已经到了爷爷家门口。一栋矮矮的平房,立在小山坡下,站在屋前就能望见不远处的麓山,山峰不高,却极为广大,连绵不断,如巨龙横卧,山峰云雾缭绕,蔚为壮观。
“我从东方来,要进麓山,路经贵村,想来讨碗水喝。叨扰了。”年轻人说着,从怀里摸出一枚银币,向爷爷递过去。
“哎呀,一碗水可不值钱,你快收起来。”爷爷一看这人穿着朴素,出手却甚是大方,吓了一跳,连连摆手。“麓山现在可不安全,年轻人你不知道,山上现在经常发生地动,可没人敢上山了,尤其现在天要黑了,更是不安全,不如就在我家歇一晚,明天一早再上山,总归安全些。”
那人摇了摇头,道:“谢谢老丈关心,我有些自保手段,总不至于出事,还是不打扰了,我喝完水就上山,赶路要紧。”
爷爷也不强留,看那人两手空空,只又说了句:“那不如吃个饭再走吧,我看你也没带干粮,这一路怕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吃饱了再走嘛。”
那人依旧摇摇头:“谢谢您的好意,还是不劳费心了,我就喝碗水就好。”
“那行,你等等啊。”爷爷向屋里喊道:“老婆子,来客啦,快弄碗水来。”
屋里一个苍老的声音回道:“来啦来啦,让客人等一会儿。”
不多时,一个老婆婆端着碗水出来,年轻人见状急忙上去接来,仰头一口喝了个精光。
“谢谢两位老人家,我这便去赶路,打扰了。”旅客喝完,把碗递回,做了个揖便要走。
“对了,听闻青圣国主用刀,不会用剑。”旅人突然没头没脑地说道,说完便走了。
“小伙子这是说的什么话,倒像是见过圣国主似的,这是咱村里先人立的像,总不会错的。”老婆婆摇摇头,又慢慢挪进屋里去了。“这小伙子怎么来去匆匆,也不歇歇脚再走呢,我还打算招待招待。”
“哎呀,老头子,老头子你快来啊!”婆婆刚进屋便叫唤起来,把爷爷吓了一跳。
婆婆端着碗蹒跚着出来,从那碗底摸出一枚银币,给爷爷看,“你看,这碗底扣了一块银币,哎呀!一碗水给这么多钱,小伙子太傻啦。”
“这小伙子还挺倔,我早说不要钱了,又给塞回来,康儿,你拿着。”爷爷无奈地笑笑,拿过那枚银币塞到了孙子手里,转而却又为那年轻人犯起愁来,“现在这山上危险得紧,我看着年轻人走路像是会缩地似的,也不是个没本事的人,但愿不会出什么事。”
孙子踮着脚小心地捧过那块银币,拿在手里仔细地看,那银币一面画了个幽灵,看起来飘飘忽忽的,有些看不清楚,放佛在不停地动,不停地换,孙子看花了眼,连忙伸手揉了揉眼,又翻过来看另一面,那另一面刻的却是方才的旅人,那旅人刻的也是栩栩如生,放佛在对着孙子招手,小孙子觉得有趣,咧着嘴笑了起来。
“这么大的钱,可不敢给康儿拿着,丢了怪可惜的。”老婆婆责怪道。“你啊,这热心肠可是改不了,要我看这小伙子本事不小,人也善良,总是天可怜见不忍他出事的。”
“不妨事,反正如今来这里的人少,以前还能用来跟那些外来的商贩换些东西,现在靠天吃饭,用不着了。但愿那小伙子不会出事。”
“爷爷爷爷,又来客啦!”孙子趴在爷爷身上,指着村外的方向说。
爷爷闻声回头,看到村外的方向有几个身影往这边过来,心下觉得奇怪,“村里好久没什么外人来了,怎么今天来这么多,怪事。”
爷爷又回头吩咐婆婆,“老婆子,怕是又来讨水喝的,快,去准备些。”
不一会,那几个人走得近了些,爷爷眯眼一看,是四个人,个个穿着黑袍子,带着兜帽,看着不寻常。
爷爷把孙子送回了屋,转身出来迎客。
那四个人到了村口,却停在青玉衣的雕像前不再往前。
“风鬼的感知若没有出错,那具化身就在前面的村里。风鬼你再试试看能不能追踪到魂珠。”为首一人低声道。
风鬼闻言缓缓退去,一个纵身上了天,不一会又轻轻落下。
“奇怪,魂珠的气息混乱,好像不在这个村里,往前方去了,但是这个村里确实有魂珠的气息。”风鬼落回地面,若有所思。
为首的人闻言,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兵分两路,我和浪魔去村里看看,风鬼你的感知能力出色,带着石怪往前追。追到了也别动手,一路交手只有几次,他根本没出过全力,我们若不一起动手,多半要糟。”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