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水国 水国37(1)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37
七里香和李国强一家还住在山上,没有干部来把他们赶走。但是,人不把他们赶走,天却要把他们赶走。
进入冬天,几乎没人来参观他们的家了,山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然而,这是没有生机的安静,小溪的另一侧,放眼就是一大片灰黑的土地,看不到边,太荒凉了。而最可怕的是,在整个冬天,火烧后的山泉出水量逐渐减少,到81年春天的时候,几乎快没水了,小溪的下游开始干涸。在山上可以少吃缺穿,但一定不能没有水,他们有种恐惧感,山上恐怕再也住不长了。
就在81年春节这几天,下了一场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半尺来厚,七里香和李国强是那么高兴。本来,他们已经相当发愁,两块地一个冬天都是干的,没经过水泡冷冻,田野的害虫不会死去,土地的肥沃也会打折扣。幸好,春节下的这场大雪,田里又可得到雪水的补充浸润,他们的生活之水也有望得到补充。只要山上有了雪,融化后山泉也会冒出水来。
雪后,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积雪,弄到田里。李国强带着孩子们,用筐和畚箕乘雪,把小溪另一边光山上的雪都挑到自家田里、井里,空出小块萝卜地,给两块田里堆上厚厚的一层雪被。看来,牛也不需要买了,山上没树山泉就会断,以后没水难种田,他们真希望上半年还能种上一茬水稻。
上半年的雨水很充沛,甚至有些多,尤其是早春三月的梅雨天气,连绵的阴雨一下就是近一个月,各地又引发一些小水灾。东边的赣江每年这时都是水最满的时候,河面极宽阔,李国强才见到它咆哮的雄姿,黄水湍急,奔腾向北,河面上是白沫翻滚。山下则稍为平静,江满河满,田里到处是水坑,大路上也是一坑坑的水,到处是水的世界。
“真是该死的天气,怎么一下就没完没了。”下山的人被雨限在屋里,很是讨厌这连绵的阴雨,长时间见不到阳光,心里也是灰暗的。
“真是好啊,多下点,这样山上就有水了。”完全不一样的观点,来自李国强和七里香,真是站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整个白鹭原基本上笼罩在一片烟雨迷茫当中,田野中,偶见到三两个妇女去菜地摘菜,戴个斗笠,提个竹篮,摘完后小心翼翼地行走在田埂上,生怕滑倒。
一年之计在于春,有几个不怕冷的老汉,穿着黑蓑衣,戴着小黑笠,摞起高高的裤腿,光着脚,正在田间的雨幕中挥鞭赶牛。他们在犁田,间或传来两声“嗬、嗬”地赶牛声,催牛前进。细雨洒在牛背上,牛毛湿了,光光得像一面镜子。老汉是不能戴大斗笠的,不灵便,只戴个小黑笠,刚好遮住头,雨水从黑笠滴到蓑衣上,滑下,落到了田里。老汉的脸上不时被雨水浇了一层,模糊了视线,每逢犁到头,他才能空出一只手,从额头一抹到下巴,吐一口唾沫,继续犁田。
李国强下山赶集,雨天的圩镇上,人还是比较多,有事没事的人喜欢来圩镇凑个热闹,打发一下久雨在家呆的无聊。小街上是人头攒动,基本都戴着新买的白塑料皮斗笠,自做的箬叶斗笠很少了,只有国强和少数几个人还戴箬叶的。除了斗笠,街上多添了几把黄色油布伞,带来了一些亮色。
农民们依然很朴素,上街知道要换身衣服,穿得好一点,不穿那种破破烂烂的灰棉袄了,大多是老中山装、粗布衫、咔叽裤,不过依然是穿着蓝衣灰裤,颜色没什么大变,还是暗灰色,没有什么生气。
农民们来街上大多只是逛逛、凑热闹,有时带上自家产的东西换两个小钱,没什么特别的目的,见到什么缺的,就买点。比如买油盐酱醋啊,买需要的家具啊,买点菜籽啊;见到一窝小鸡,想养,就买了;见到一窝小狗,缺个看门的,就抓一只壮的。有的人家是半个月一个月没吃肉了,走时买斤肉回去。
十里八村都是相互通婚的,经常有人在街上见到熟人和亲戚,就停下来聊一会,脸上都扬溢着喜色,眉飞色舞的,最多的就是聊自家孩子和婚丧嫁娶。末了,近的人家呢,就邀请对方到自家做客:
“三姑啊,走,你好久没回来了,中午上家里坐坐去。”
“不了,二嫂,还得买点东西赶回去呢……对了,五月就是大伢仔满五岁,准备办两桌,过一段我再上门来请啊。”
“好好,就满五岁了,真是快呀!”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七里香和李国强一家还住在山上,没有干部来把他们赶走。但是,人不把他们赶走,天却要把他们赶走。
进入冬天,几乎没人来参观他们的家了,山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然而,这是没有生机的安静,小溪的另一侧,放眼就是一大片灰黑的土地,看不到边,太荒凉了。而最可怕的是,在整个冬天,火烧后的山泉出水量逐渐减少,到81年春天的时候,几乎快没水了,小溪的下游开始干涸。在山上可以少吃缺穿,但一定不能没有水,他们有种恐惧感,山上恐怕再也住不长了。
就在81年春节这几天,下了一场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半尺来厚,七里香和李国强是那么高兴。本来,他们已经相当发愁,两块地一个冬天都是干的,没经过水泡冷冻,田野的害虫不会死去,土地的肥沃也会打折扣。幸好,春节下的这场大雪,田里又可得到雪水的补充浸润,他们的生活之水也有望得到补充。只要山上有了雪,融化后山泉也会冒出水来。
雪后,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积雪,弄到田里。李国强带着孩子们,用筐和畚箕乘雪,把小溪另一边光山上的雪都挑到自家田里、井里,空出小块萝卜地,给两块田里堆上厚厚的一层雪被。看来,牛也不需要买了,山上没树山泉就会断,以后没水难种田,他们真希望上半年还能种上一茬水稻。
上半年的雨水很充沛,甚至有些多,尤其是早春三月的梅雨天气,连绵的阴雨一下就是近一个月,各地又引发一些小水灾。东边的赣江每年这时都是水最满的时候,河面极宽阔,李国强才见到它咆哮的雄姿,黄水湍急,奔腾向北,河面上是白沫翻滚。山下则稍为平静,江满河满,田里到处是水坑,大路上也是一坑坑的水,到处是水的世界。
“真是该死的天气,怎么一下就没完没了。”下山的人被雨限在屋里,很是讨厌这连绵的阴雨,长时间见不到阳光,心里也是灰暗的。
“真是好啊,多下点,这样山上就有水了。”完全不一样的观点,来自李国强和七里香,真是站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整个白鹭原基本上笼罩在一片烟雨迷茫当中,田野中,偶见到三两个妇女去菜地摘菜,戴个斗笠,提个竹篮,摘完后小心翼翼地行走在田埂上,生怕滑倒。
一年之计在于春,有几个不怕冷的老汉,穿着黑蓑衣,戴着小黑笠,摞起高高的裤腿,光着脚,正在田间的雨幕中挥鞭赶牛。他们在犁田,间或传来两声“嗬、嗬”地赶牛声,催牛前进。细雨洒在牛背上,牛毛湿了,光光得像一面镜子。老汉是不能戴大斗笠的,不灵便,只戴个小黑笠,刚好遮住头,雨水从黑笠滴到蓑衣上,滑下,落到了田里。老汉的脸上不时被雨水浇了一层,模糊了视线,每逢犁到头,他才能空出一只手,从额头一抹到下巴,吐一口唾沫,继续犁田。
李国强下山赶集,雨天的圩镇上,人还是比较多,有事没事的人喜欢来圩镇凑个热闹,打发一下久雨在家呆的无聊。小街上是人头攒动,基本都戴着新买的白塑料皮斗笠,自做的箬叶斗笠很少了,只有国强和少数几个人还戴箬叶的。除了斗笠,街上多添了几把黄色油布伞,带来了一些亮色。
农民们依然很朴素,上街知道要换身衣服,穿得好一点,不穿那种破破烂烂的灰棉袄了,大多是老中山装、粗布衫、咔叽裤,不过依然是穿着蓝衣灰裤,颜色没什么大变,还是暗灰色,没有什么生气。
农民们来街上大多只是逛逛、凑热闹,有时带上自家产的东西换两个小钱,没什么特别的目的,见到什么缺的,就买点。比如买油盐酱醋啊,买需要的家具啊,买点菜籽啊;见到一窝小鸡,想养,就买了;见到一窝小狗,缺个看门的,就抓一只壮的。有的人家是半个月一个月没吃肉了,走时买斤肉回去。
十里八村都是相互通婚的,经常有人在街上见到熟人和亲戚,就停下来聊一会,脸上都扬溢着喜色,眉飞色舞的,最多的就是聊自家孩子和婚丧嫁娶。末了,近的人家呢,就邀请对方到自家做客:
“三姑啊,走,你好久没回来了,中午上家里坐坐去。”
“不了,二嫂,还得买点东西赶回去呢……对了,五月就是大伢仔满五岁,准备办两桌,过一段我再上门来请啊。”
“好好,就满五岁了,真是快呀!”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