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建文天下 > 作品相关 阶段感言--2017-8-26

作品相关 阶段感言--2017-8-26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建文天下》从2017年6月15日上传,到今天(2017年8月26日)已经七十多天了,更新了四十多万字,平均每天五千字左右,总点击2638,总推荐521。

    首先很感激看书和提出意见的读者,尤其感谢“龙珠火影读者”,目前的推荐票应该有一半都是他贡献的,我偶尔还会自己推荐,所以总体来说成绩很一般,不过看到有推荐票,有人反馈,还是挺高兴的。

    这本书其实很早就有想法,但是一直没有写,最近正好有些空闲,就试着写了一下。当时想的比较简单,列了提纲,拿起《明史》就开始写了。主要的参考了百度百科、《明史》、《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清)、《纪事录》(俞本-明)、《天工开物》、《王祯农书》等等。

    其实写到现在,和当时的提纲相去甚远,洪武朝的事情本来想一笔带过的,但是现在越写越长,感觉有点收不住了,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人设的问题,最开始的人设是抗战死去的一个军官穿越,想写一个尽量不使用现代科技,稍微笨拙的一个穿越者,但写起来发现很困难,民国的历史本身很混乱,我查的辛苦,而读者了解民国的也不多,很容易引起争议。所以写到后来,就改变了人设,变成了一个新时代的码农穿越,只不过前面的铺垫太多了,想扭转过来也不容易;另一个是查资料时出现的问题,建文朝和洪武末年的历史模糊不清,这可能和朱棣登位之后,删除、篡改了大量的史料有关,这有两个体现:第一个就是朱棣到底是被逼反的,还是早有造反的心思,以及朱元璋是怎么看待朱棣的,很难说清楚,甚至互相矛盾;还有一个就是建文朝的臣子,有记录的非常少,比如靖难名将盛庸,有一句经典的注脚“盛庸,不知何许人。”这样类似的人有很多,除此之外,大部分人的记录都不详细。

    当然史料的问题,还有清朝修史的有意模糊和修改,就另当别论了。

    下面说说我对建文帝的看法。

    朱允炆这个人在我看来,类似于崇祯帝朱由检,朱棣苦心推翻了朱允炆,最后的子孙却和朱允炆差不多。两个人的共同点很多,比如都是仓促接位,朱允炆是因为其父亲朱标过早病逝,朱由检是因为其兄长天启帝朱由校英年早逝,这两个人才被推到了历史舞台上。两个人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帝王教育,或者说性格的原因,对读书人有一种天然的信服,朱允炆信任方孝孺、黄子澄、齐泰,朱由检信服东林党,建文朝被称为“秀才朝廷”,崇祯朝自始至终充斥着东林党。两者都面临着强大的敌人,比较而言,朱允炆的实力弱于崇祯,朱棣的生猛程度应该是强于满清的八旗铁骑的,所以建文二十一岁继位,坚持了四年,崇祯十七岁继位,坚持了十七年。

    朱允炆是个书生,这一点是无疑的。纵观上下五千年,他和历史上的王莽有一些类似,竟然听信方孝孺修改官名,欲恢复井田,这有些不可思议。如果说起王莽改官名,大家印象都很深,但朱允炆也干过这个。他性格上有软弱的成分,继位之后实行仁政,对大臣非常好,李景隆应该战败损失士兵最多的统帅了,前后恐怕有百万之众,最后铁铉、盛庸死守济南三个月,建文朝竟然都派不出援兵。这样的人竟然还能活着,并继续得到信用,这也是千古奇观了。如果评价朱允炆的失败,其所作所为和朱元璋的老对手张士诚类似,俞本的《纪事录》是这样描述张士诚的:“士城之心,知施恩而不施威,知取之易而不知守之难。”把士城换成允炆,也甚为恰当。

    朱允炆熟读经史,知道必须要削藩,但却轻视削藩,不是谋于书生,就是公子哥,更要命的是一点都没有皇帝的煌煌大气,竟然用偷袭的办法解决藩王,这既让人轻视,也让人不相信朝廷。另外,在朱允炆的性格里还有狠毒的一面,这些藩王在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就贬为庶人,或贬斥云南,或在京幽禁,这种事情实在不是一个仁厚的人能做出来的。再者被朱棣公开指责之后,竟然顾及面子,晓喻众将:“不要让朕有杀叔之名。”后人认为因为这个朱棣才屡次逃出生天,这个观点我个人不是很赞同,战场上刀枪无眼,不会有人宁愿被朱棣杀掉,也不愿反抗的,只能说朱棣运气比较好,历史上有身经百战却身上没有伤疤的,这种人是存在的,所以朱允炆的性格里也有虚伪的成分。

    削藩过程中,朱允炆的两大失误至今津津乐道,一个是用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一个是徐辉祖齐眉山胜利之后,不待燕军北返就返回京师,导致何福平安战败,最终京师失守。先说耿炳文,耿炳文一直领兵,就能战胜朱棣吗?朱棣是当时最优秀的军事家,看靖难过程,整个南军几乎被他玩弄于鼓掌之间,之后的北征蒙古,也大获全胜,想想徐达漠北失败,就知道朱棣的才能了。李景隆想战胜朱棣,就如同韩信灭赵之战中,指望陈余战胜韩信一样,背水一战中韩信是弄险了,但这是因为对手出了一副烂牌,如果对手不这么做,韩信还会背水一战吗?肯定不会,但如果陈余坚守不出,韩信就没辙了?恐怕也没人相信吧。李景隆包围北平时,瞿能差点冲进城门,这确实是憾事,除此之外,李景隆的调配其实没有太大的问题,最终却惨败。再有一个就是徐辉祖,徐辉祖只在齐眉山打了一个胜仗,从战果上看,远无法和盛庸东昌之战相比,也许徐辉祖继续留在战场上,燕军会失败,但是只是一种假设,徐辉祖能够有那么大的作用,很值得怀疑。最终南军的失败,是因为粮草不济,不得不放弃阵地,过淮河就粮,如果徐辉祖还在战场上,粮草压力会更大。最让人搞笑的是南军撤退的信号竟然是三声炮响,本人甚至觉得这是编造,撤退还搞出这么大的动静,难以想象,更巧的是燕军的进攻信号也是三声炮响,大军出营,一片混乱,最终全军覆没。这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南军有燕军的卧底,泄露了信号;还有一种可能是南军撤退信号不是三声炮响,而是南军被人偷袭,或者卧底打开了城门。只不过为了显示朱棣天命所归,篡改了此事。

    再说朱允炆面临的环境,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他能做的其实不多。等朱元璋死了,他确实得了读书人的欢心,比如将六部尚书提升为正一品,这个信号太明显了,武将必然不满,百战得来的功勋竟然和读书人动动嘴皮子平齐,这对军心是很大的打击。经过朱元璋的打击,朝中遗留的都是一些书生,监生、进士做官非常容易,三十多岁坐上尚书宝座,一点都不稀奇,这些人还会感恩吗?建文朝的六部尚书都投降了朱棣,反而一些小官僚慷慨赴死。洪武朝的局势其实是勋贵、藩王并重的局面,文臣很弱小,朱允炆提拔了文臣,失去了勋贵之心,以文臣和藩王对抗,貌似强大,最终却一触即溃。

    这本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只要还有读者喜欢,那我就会写下去,如果没人喜欢的话,我也只能放弃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起码会写到靖难结束,大家不用担心,这也算一个完整的故事了。有些读者问到靖难的问题,可以肯定的说,本书是有靖难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是无法削藩,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改革的。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